清華新聞網6月23日電 6月20日,在德國法蘭克福舉行的國際超算大會發布超級計算機TOP500最新榜單,中國「神威·太湖之光」計算機系統首次亮相便一舉奪冠。
「神威·太湖之光」計算機系統由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製,落戶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無錫市、清華大學和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籤訂協議,將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委託清華大學管理運營,依託清華大學的學科和人才優勢,積極開展軟體開發,著力推動超算應用,努力促進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產業培育的良性互動,從而實現高端平臺與高端要素優勢疊加、超算應用和產業協同的科技創新中心,由計算機系教授楊廣文擔任中心主任。
頒獎現場,左起: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軟體工程師楊晉喆,清華大學地學中心副教授、國家超級計算機無錫中心副主任付昊桓,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副主任霍斯特·西蒙(Horst Simon)。
「神威·太湖之光」的研製成功,既是「十二五」期間國家863計劃在信息技術領域的重要部署,也是國家長期支持、技術積累的成果。取得的三大突破為:
1、數量級:這是全球第一臺運行速度超過10億億次/秒的超級計算機,峰值性能高達12.54億億次/秒,持續性能達到9.3億億次/秒,幾近排名第二的「天河二號」的3倍。
2、自主研發的純國產機:「神威·太湖之光」全部採用中國芯「申威26010」眾核處理器和自主系統軟體及應用支撐。單晶片的峰值性能就已接近1999年TOP500世界第一的超級計算機,性能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3、綠色節能:從世界領先的高效水冷技術到軟硬體協同、智能化的功耗控制方法,「神威·太湖之光」實現了層次化、全方位的綠色節能,功耗比達到每瓦特60.51億次運算,是目前世界上最綠色節能的超級計算機之一。
獲獎證書。
清華大學依託計算機系成立了「高性能計算研究中心「校級機構及科研團隊來支持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的運行管理、交叉學科的發展、新一代超級計算機的研製;同時服務國家高性能計算發展戰略,為世界前沿科學研究和國家戰略需求、行業重大應用和企業重大目標產品提供超級計算服務;結合江蘇省十三五「一中心、一基地」戰略,打造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基於清華大學人才與學科優勢,利用無錫市太湖人才計劃引進國內外優秀專家,組織科研團隊,建造高性能計算人才聚集地及並行應用軟體研發基地,加速江蘇省產業的升級換代。
「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
國家超算無錫中心6月20日揭牌開業。伴隨中心的誕生,不僅太湖之光登頂世界Top500第一,同時3項全機應用首次入圍高性能計算應用領域國際最高獎——「戈登貝爾獎」,佔全球提名的一半。11月份將在美國揭曉評選結果。這是我國高性能計算應用的重要突破。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研究中心付昊桓副教授、黃小猛副教授及計算機系薛巍副教授分別參與其中兩項應用課題。
在清華大學自主科研項目支持下,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研究中心與計算機系合作,在「神威·太湖之光」計算機系統上首次實現了百萬核規模、高解析度的地球系統數值模擬。此前,我國的地球模擬系統模式只能達到200公裡網格規模的解析度,但現在已可開展25公裡網格解析度的地球系統模擬工作,在海洋上可達到10公裡解析度。這一工作為開展更全面的地球演變過程數值模擬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目前,三十多家用戶單位在天氣氣候、航空航天、海洋科學、新藥創製、先進位造、新材料等領域與國家超算無錫中心開展了合作。
供稿:地球系統科學研究中心 編輯:李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