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天琴座流星雨的知識,你該知道的都在這裡
2012年4月21日晚,天琴座流星雨在地球上空達到了峰值。當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全天攝像機朝向夜空時,國際空間站的太空人唐·佩蒂特正將攝像機瞄準地球。
圖片來源: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
速覽
概況
在四月底達到高峰期的天琴座流星雨,是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流星雨之一。人們觀測天琴座流星雨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中國人第一次觀測到天琴座流星雨的記錄可追溯到公元前687年)。
天琴座流星雨以其快速而耀眼的流星而知名,儘管不像沒有著名的八月英仙座(Perseids)流星雨那麼快,那麼多,天琴座流星雨依然能以每小時多達100顆的可見流星帶給觀測者們驚喜。這些高密度的流星雨於1803年在維吉尼亞,1922年在希臘,1945年日本,1982年在美國被觀測到。
一般來說,在天琴座流星雨的高峰期每小時可以看到10-20顆流星,天琴座流星雨在它們穿過地球的大氣層時,通常會留下閃耀的光跡。這些光跡在數秒之內是可見的。
觀賞小貼士
北半球觀測天琴座流星雨的最佳時期是黑夜(日落之後,日出之前)。你可以找一處遠離城市燈光的地方,帶上你的睡袋、毯子或躺椅,面朝東方平躺並抬起頭,儘量看到大範圍的天空。在黑夜中大概呆了30分鐘後,你就會適應並可能看到流星了。請耐心等待,因為這場盛大的演出將會持續到黎明,所以你將有足夠的時間看到划過天際的流星。
流星來自哪裡?
流星來自於殘留的彗星顆粒,和破碎小行星的碎片。當彗星圍繞太陽旋轉時,它們會在身後留下塵埃尾跡。地球每年經過這些尾跡時,這些碎片就與大氣層相碰撞,從而被分解並在天空留下絢爛多彩的痕跡。
彗星
這些太空碎片與我們的大氣層相互作用,形成了彗星「C/1861 G1柴契爾」。1861年4月5日,柴契爾彗星被A.EThatcher發現。
輻射點
它們的輻射點——從天空中看上去像天琴座流星雨的來源點——是天琴座。天琴座流星雨看上去像從織女星(Vega)——天琴座中最亮的一顆星——上輻射出來。(提示:Vega是夜空中最亮的星星之一,即使在光汙染的地區也很容易被發現。)
天琴座也是我們為這個流星雨取名的由來:天琴座流星雨。
實際上,從偏離輻射方向的位置觀賞天琴座更佳:這一視角會顯得它們更長、更壯觀。如果你直接看向輻射點,你會發現流星很短——這種視覺效應稱為投影縮減效應(foreshortening)。
註:流星雨用其所在星座命名,僅僅是為了幫助觀賞者們獲知此刻他們正在觀賞哪一場流星雨。該星座並非流星雨真正的來源。
相關知識
4月天琴座流星雨(LYR(April Lyrid meteor shower), IAU(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國際天文學聯合會) 流星雨編號 6 ),是從每年4月16日持續到4月26日的流星雨。流星雨的輻射點位於天琴座,靠近該星座最亮的恆星Alpha Lyrae(專有名稱為Vega,織女星)。其高峰通常在每年的4月22日左右。
流星雨的來源是長周期彗星「C/1861 G1柴契爾」上落下的塵埃顆粒。4月天琴座流星雨是由長周期彗星殘骸造成的流星雨中年度最大的,主要是因為就其他中長周期彗星而言(200~10,000年),該彗星的軌道周期相對較短,約為415年。自公元前687年以來,人們就一直觀察和報導天琴座,歷史上沒有一個現代流星雨有這麼長時間的記錄。
作者:nasa
FY:Astronomical volunteer team
翻譯:天文志願文章組-協作翻譯小分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