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竹花在我國的南北地區都是極受歡迎的,它有極強的環境適應能力,非常耐養(在北方更好養),它有極強的耐寒能力,在一些西北和東北比較寒冷的地方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在俄羅斯的西伯利亞一帶,可見石竹花有多耐寒,石竹花都是能夠種在戶外的。現在石竹花的品種越來越多,一般都是種在花壇的邊緣處,作為非常美麗的點綴花,栽種也比較簡單,平常就出樣就可以了,保證良好的生長狀態,而且它還可以不斷分株繁殖,種上一大片的時候,開滿花就特別好看了。
現在人們將石竹花作為景觀花卉,不僅是因為它好養好看,而且它還有非常好的淨化空氣效果,能夠吸收氯氣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可以很好地改善城市的汙染。
一、石竹花的主要類型
石竹花有各種各樣不同的品種,包括香石竹(康乃馨)、繁花石竹、五彩石竹、常夏石竹等品種,花朵的形態和花色各不相同,石竹花的品種多達三百多種,大多數都是生長在亞洲和歐洲地區的,有少部分會生長在美洲地區。
有人問康乃馨和石竹花有什麼問題,其實康乃馨就是石竹花裡的一個品種,並沒有什麼區別。
石竹花裡最流行的其實還是康乃馨和五彩石竹,它們可以保持多年生長,有一些地方會將它養成一兩年生的草本花卉。石竹花的葉子是比較短的,枝條上有著非常脆弱的,有一節節竹節般的節點,日常養護時要小心,不要將它們的枝條折斷了。
石竹花的花朵一般都是由5片花瓣組合而成的,花朵的邊緣處會褶皺或鋸齒狀的邊緣,花朵的顏色通常是白色、紅色、粉色、褐色或混色的品種。常見的石竹花一般是在春季和夏季初期開花,也有的石竹品種會在夏秋季節孕育花朵的花期是極長的,有些品種的花朵會散發辛辣而甜美的香味。
石竹花是歷史悠久的一種栽培花卉,在很久以前就開始布置在庭院裡了,在古代,人們就用它的花朵製作成花環,用來慶祝節日。
現在石竹花通常是被用來布置植物景觀,特別是在各種假山、草坪,或者是一些微景觀裡,都會用到石竹花來布置,現在康乃馨還被譽為母親花,康乃馨的花朵也經常被製作成胸花。
石竹花的植株高度各不相同,康乃馨(香石竹)的植株一般可以長到五六十釐米高;而常夏石竹植株可以長到二三十釐米高;而一些比較小巧的小葉石竹,植株卻只能長到8~10釐米高,差別是非常大的。所以,小葉石竹一般都是作為匍匐生長的邊緣植物,布置在巖石花園裡,或是布置在草坪的邊緣處,而康乃馨則會布置在花壇的中央或靠邊的地方。
二、養護的環境注意
石竹花能在南北地區栽種,它的生長範圍是極其廣泛的,石竹花的特性就是極其耐寒,但卻不喜歡過度炎熱,溫度超過30度以上,就要注意稍微遮陰,增強通風。
石竹花比較喜歡光照和乾燥的環境,要避免過度潮溼和避免溫度不高,栽種的環境通風要好,土壤的排水性也要好,它的花朵是白天的時候開放,夜晚的時候閉合的,如果是養成盆栽的石竹花,那在下午的時候要注意避免過度暴曬,還要注意增強通風,降低地面溫度。
我們平常養護石竹花的時候,就在早上的時候多給一些光照,在中午和下午的時候都要遮陰養護,夜晚的時候能適當見露水,這樣可以延長它的花期,並且可以讓它的植株生長更加健壯。
這裡需要謹記,石竹花不耐酷熱和過度暴曬,在夏天容易生長不良,如果溫度過高或光照過度強烈,還容易導致植株枯萎,葉子容易出現曬傷的情況。
石竹花的栽種時間也會因為氣候條件不同而有差別,就比如在偏南地區,春暖後就可以開始播種培育了,我在北方冬季寒冷的地方,一般會選擇在秋季的時候栽培。
栽種石竹花的環境要有充足的光照,每天至少要有4~6小時以上的直射光,保證石竹花的盆土有良好的排水性,環境的通風一定要好,不要養在密閉的環境下。
就比如用播種的方法來培育康乃馨,也要提前在土面上鋪上一些肥沃疏鬆的土壤,比如在土面上可以覆蓋一層4~6釐米厚的堆肥土。
康乃馨的幼苗長出來之後就要慢慢見光,生長一兩個月之後,就需要注意定期澆水,不要讓土壤過於乾旱,當然也不要讓土壤太潮溼,後期生長期間基本上都是每隔4~6周補充一次通用型的液體肥料,在春季生長期間,可以偶爾補充一兩次的緩效型有機顆粒肥。
三、花後處理和越冬保護
另外在石竹花的花朵枯萎之後,要及時剪掉殘花,這樣是為了避免孕育種子,促進開出更多的花朵,等石竹花的生長期結束之後,就要從花梗的底部修剪,直接剪到根莖底部。
這樣可以保證石竹花在冬季有適當的休眠,冬季開始有霜凍之後,就可以在土面上覆蓋一層8~10釐米厚的覆蓋物,等春天霜凍結束之後,就可以將覆蓋物掀開,讓它重新生長。
四、播種育苗
石竹花可以在室內進行播種培育,也可以直接用石竹花的枝條進行扦插繁殖。就比如用播種的方法來培育石竹花,一般就是在霜凍結束之後,再過2~3周之後在室內進行播種培育,土壤要選擇一些疏鬆透氣,有適當肥力的盆栽土,在土面上均勻的撒上種子,再覆蓋一層半釐米厚的薄土。
之後可以用保鮮盒將育苗盆蓋起來,澆透水一次,澆水的時候要緩慢地澆,保持土壤溼潤,環境要保持溫暖,等幼苗長出兩三片真葉之後,就要移入小花盆裡。
等石竹花的幼苗長到12~15釐米高的時候,就可以直接帶土移栽到戶外。
五、扦插繁殖石竹花
用枝條扦插繁殖時,石竹花一般是在春夏秋三季進行,枝條剪下來之後每一段大概要有9~12釐米長,剪下來的枝條要去掉底部的葉子,頂部保留4~5片嫩葉就可以了。
枝條底部切口要平整,在生長節點下方修剪,要稍微浸泡生根溶液或塗抹生根粉,扦插在疏鬆排水好的沙質土中,土壤要保持微微溼潤,注意保持50%以上的空氣溼度,溫度維持在22度之間。
石竹花在扦插期間要保持微微溼潤,在早上可以給一點柔和光照,避免中午和下午的陽光照射。扦插的石竹花枝條一般會在4~5周內生根發芽,等根系長壯後,就可以直接帶土移栽。如果是在戶外有霜凍的地方,第1年還沒有生長健壯,就可以留在室內越冬,等天氣暖和之後,再移栽到戶外栽種。
總結:
養石竹花其實是比較簡單的,現在有很多新品種抗病蟲害的能力特別強,就是要注意避免環境潮溼或土壤過度溼潤,它們比較害怕過多的水分。偶爾可以看到蚜蟲,可以及時用較為強烈的水將害蟲噴走。
有時候我們可以看到石竹花的葉子有不規則的紋路,葉面上會有一些比較蒼白的隧道,那其實是有潛葉蠅在葉片上產卵,它的幼蟲鑽到了葉片裡,吸取汁液,可以用到大蒜碾碎成蒜泥,浸泡清水後再混入適當的肥皂水,噴灑在感染蟲害的枝葉上,就可以將潛葉蠅和它的幼蟲驅趕。
無論是盆栽還是地栽的石竹花,都要避免環境密閉,保證莖葉之間有良好的通風,這樣可以很好的防止銹病,就是避免葉子出現鏽跡般的斑點,如果已經感染銹病,可以及時噴灑殺菌藥,比如常見的代森錳鋅或甲基託布津溶液。
如果環境過度潮溼,葉子上經常殘留水分,就容易感染白粉病,需要增強環境通風,並及時噴灑百菌清或代森鋅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