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第一次看的是整體,那麼二刷看的更多是細節,英語原聲自有它獨特的味道,國語配音也能帶來久違的感動,尤其是張國立和徐帆原班人馬回歸,熟悉的聲音響起,曾經的感覺就回來了。
一、多莉會怎麼做。多莉患有短期失憶症,容易忘掉剛發生不久的事情,所以,她看待事物反而比正常人簡單直接,遇到問題時,她不會瞻前顧後,縮手縮腳,而是細心觀察環境,然後搜索周邊資源,按自己的思路去做。「多莉會怎麼做」是一種高超的處事方式,當我們在過多去計較得失的時候,往往會錯過人生許多美好的事物,生命中的很多驚喜都源自於偶然,正因為有著太多的不確定性,生命才充滿著那麼多可能。
二、信任。信任是友誼的基礎,從一開始,馬林就對多莉不信任,不相信她可以憑自己的能力尋找父母,所以他千方百計想阻止多莉。而尼莫不一樣,他相信多莉,始終對多莉充滿著信心,成為她堅強的後盾,經過分開又相聚的漫長旅程,馬林終於明白過來,多莉雖然身心殘疾,卻有著她自己的處事方法,朋友之間不應過多的去指責,信任,才是對他人最大的支持。
三、放生。電影一直在強調,海洋研究所的目標是救援,治療和放生,而放生是對生命最大的尊重。人類總以為自己是自然的主宰,所以喜歡以悲憫的眼光看待動物,其實對於動物來說,回到自然的懷抱才是他們最大的追求。電影最後,卡車裡的海洋動物隨著車子奔向大海,他們在空中的表情是多麼幸福和快樂,水族館再好也只是一座監獄,唯有海洋才是他們真正的家園。
四、我們都曾是少年。年輕的時候以為自己就是世界,總夢想仗劍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華,所以,往往忽視了親情,忘記了感恩,直到我們把它們都弄丟了,才後悔莫及,想方設法努力去補救,生命中的許多東西,錯過了就是一輩子,珍惜眼前,才不至於讓將來的自己後悔。
五、貝殼。每一個做父母的都有一種能力,能夠讓兒女找到回家的路,只不過有的人發現了,有的人還在尋找。多莉的父母為了讓女兒能夠回家,用盡所有時間,尋找海洋中的貝殼為她搭建一條又一條回家的路。那穿越海底的貝殼小徑,不僅是聯繫愛的紐帶,更是父母與子女血濃於水的橋梁,天底下也只有父母才會在海底一角獨自等待子女歸來,從不放棄,一年又一年,用愛心為自己製造一個燈塔,指引回家的遊子。
影片的配樂自始至終都帶著淡淡的憂傷,在歡笑背景下講述著一個關於親情的感人故事,這就是皮克斯的魅力,在那個夏天,用這麼一部溫暖的電影去撫慰我們的心靈,感受親情的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