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普及】人人學懂免疫學:第十二期

2020-12-07 澎湃新聞

【科學普及】人人學懂免疫學:第十二期

2020-12-03 17: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以下文章來源於藥學速覽 ,作者Kennisy

藥學速覽

藥學與生命科學領域的文獻,前沿,科普與趣聞分享。

關注我們,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 導讀

上期為大家介紹了B細胞是如何被激活的。我們已經知道了B細胞有兩種方式被激活,分別是T細胞依賴型激活和非T細胞依賴型激活。兩種激活的方式都是抗原特異性的,也就是說只有可識別外來異物重複表位受體的B細胞才能被激活,對於自身的分子,不會產生免疫反應。前兩期免疫推文介紹了B細胞經歷了從兒童到青年的蛻變。那麼B細胞被激活以後呢?它們就準備進入自己生命的下一個階段——成熟期。

▉ B細胞成熟3階段

B細胞成熟的表現如何?可以粗略地總結分為以下3個階段:

1:類別轉換,在這個階段,B細胞可能改變它產生的抗體類型;(比如高中選科目,是學文,還是學理呢?)

2:親和成熟,在這個階段,編碼B細胞受體的重排基因可能經歷突變和選擇來增加BCR對其同源抗原的親和力;(如果選了理科,那就多做數理化的習題來強化理解)

3:職業決定階段,在該階段,B細胞決定是稱為抗體工廠(漿細胞)還是稱為記憶B細胞。(高考結束,是讀大學,還是參加工作)。

▉ 類別轉換

B細胞在骨髓中產生後,其表面展示兩種類型的抗體——IgM和IgD。這是原代B細胞的BCR,通常稱之為sIgM和sIgD,這裡「s」代表「表面」的意思。兩者mRNA是相同的,但是剪接方式不同,即一種剪接方式產生出M型的恆定區,而另一種剪接方式則產生D型的恆定區。

當B細胞離開骨髓時,不諳世事,因為還沒有被激活,它不分泌抗體,表面只有長得像抗體的BCR受體。如果「幸運」遇到其同源抗原(大部分B細胞可能一生也也碰不到屬於他的抗原),受到該刺激信號的刺激,B細胞將被激活,一旦被激活,B細胞就會產生默認的抗體類型—IgM。同時B細胞也可能會將其產生的抗體類型由IgM轉變為IgG、IgE、IgA中的任何一種。你應該還記得我們前面免疫講過,抗體的類型是由重鏈的恆定區(Fc片段)決定的,即抗體分子的小尾巴。位於編碼IgM恆定區的基因片段旁邊的是編碼IgE、IgG、IgA的恆定區基因片段。因此,所有B細胞要進行類別轉換就必須減掉IgM的恆定區,並與其他任何一種抗體的恆定區相連(即缺失它們之間的DNA)。下面所示的是B細胞由IgM的恆定區(CM)轉換為IgG的恆定區(CG)時所發生的情況。

類型轉換的最終結果是抗體與抗原的結合部分仍然是相同的(Fab),但抗體的尾部FC端變了。因為決定抗體功能的是其恆定區,所以這是一個重要的改變。

在成熟的過程中會產生4種主要類型的抗體——IgM、IgG、IgA、IgE。正如上圖你看到的,由於它們各自的恆定區(Fc)具有獨特的結構,所以每種類型的抗體,都有其特定的職責。

▉ 總結

由於B細胞這一塊的內容非常的多而且複雜,所以儘量每篇的篇幅儘量小一些,大家消化的也充分些,大家經常回去看看前面的第1-11期的內容,不然會遺忘一些小概念哦。下期我們將對每一種抗體類型以及其各自所行使的功能進行有趣的介紹。大家敬請期待哦。

參考資料:

參考書:《How the immune system works》

註:圖片來源於參考書及網絡。文章無商業用途,僅用來傳遞知識,如有版權問題,聯繫公眾號刪除。

來源:藥學速覽

1980-2020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科學普及】人人學懂免疫學:第十二期》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科學普及】人人學懂免疫學:第十五期
    【科學普及】人人學懂免疫學:第十五期 2020-12-25 17: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人學懂免疫學:第十期
    這期講的是:B細胞受體信號傳遞。補體受體讀者們應該還記得在前幾期的推送中提到的補體蛋白片段(如C3b)可以與入侵者結合,這個標記標籤表明入侵者是危險的,能夠被先天免疫系統識別。因此先天免疫系統成員(如巨噬細胞)就參與到這場戰鬥中。巧妙的是,由補體片段調理的抗原也能引起適應性免疫系統的「警覺」!具體如下所述。
  • 【科學普及】人人學懂免疫學:第二期
    以下文章來源於藥學速覽 ,作者AKATSUKI 藥學速覽藥學與生命科學領域的文獻,前沿,科普與趣聞分享。這一問題的答案就是免疫學中最簡潔的原則之一—克隆選擇原則。圖片7:B細胞在B細胞將形成抗體所需的模塊混合搭配並拼接在一起後,會製造出少量的被稱為「抗體檢測器」的抗體,被稱為B細胞抗原受體(B cell receptor,BCR)。這些「抗體檢測器」將被轉運至B細胞表面,然後會以抗原結合區向外的姿態錨定在細胞膜上。
  • 人人學懂免疫學:第一期
    免疫學是研究生物體對抗原物質免疫應答性及其方法的科學,更通俗地說,免疫是機體識別「自身」與「非己」抗原,並對自身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對「非己」抗原產生排斥作用的一種生理功能。免疫學家用了「White」這個詞是想表示這些細胞缺乏血紅蛋白,因此不是紅色的。4巨噬細胞如何工作的當那些最終會變為巨噬細胞的細胞第一次離開骨髓並進入血液時,它們被稱為單核細胞(Monocyte)。
  • Bio-Rad攜ZE5流式細胞儀助陣第十二屆全國免疫學學術大會
    編者按:2017年10月27-29日,中國免疫學會第十二屆全國免疫學學術大會在天津成功舉辦。來自全國各地將近2000餘位免疫學專家和代表齊聚天津,共同參與免疫學相關領域的學術交流與探討。與此同時,全國各大生命科學領域儀器及耗材廠商也在本次大會上亮相,紛紛展示本公司的最新技術和優秀產品。
  • 市第十二屆運動會青年部普及類軟式棒壘球比賽在我縣開賽
    10月24日,市第十二屆運動會青年部普及類軟式棒壘球比賽在我縣開賽。據市第十二屆運動會青年部普及類軟式棒壘球裁判長黃國斌介紹:「這次合肥市第十二屆運動會,第一次將軟式棒壘球放到這裡面來,比賽從初中到小學共有4個組別,總共有15支參賽隊伍,初中我們採取單循環的形式,小學部分採取淘汰賽的形式,讓合肥市把這個項目更加普及,落實到合肥市整個運動項目當中來。」比賽在簡短的開幕式後正式開始。
  • 全民科學素質知識普及專欄 | 全民科學素質普及知識問答【第三十二期】
    黃平縣農產品銷售調度熱線:0855-2326018 統計系統社情民意調查熱線:12340科學素質是公民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公民科學素質,對增強公民獲取和運用科技知識的能力、改善生活質量、實現全面發展,對於國家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新型國家,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樂活中國》第十二期:黃景瑜溫暖鼓勵重症患兒 青年科學家大秀...
    12月8日晚六點央視四套將迎來《樂活中國》第十二期節目:不同職業青年通過脫口秀分享樂活生活,退役特種兵助力重症患兒圓軍人夢。體味生活,點亮愛心!第十二期節目,誠意收官,精彩來襲!本期節目來了三位不同職業的青年脫口秀表演者,擅長科學脫口秀、理工哏段子的青年科學家張宇識,自稱「文理雙全、文武雙全,只差兒女雙全」的幽默學霸,一段「望爹成龍」的幽默吐槽,成功逗笑全場,三位樂活推薦人都樂不可支!健身教練剛子,搞笑自嘲「健身教練的主要工作是賣卡」,一語中的,引發全場共鳴。
  • dnf第一期到第十二期天空套外觀,dnf天空套大全1到12
    dnf到現在已經更新了12期天空稀有裝扮了,雖說現在有了更好的神話裝扮,不過對於一些暖暖黨或者情懷的朋友來說,以前的天空套還是有著紀念收藏價值的,不少的勇士不知道dnf第一期到第十二期天空套的外觀是怎麼樣的,小編在網上整理了一些對於的天空套圖片,下面一起來看看。
  • 【名師有約】第十二期:科學研究方法-簡單現象中的有意義假設
    【名師有約】第十二期:科學研究方法-簡單現象中的有意義假設 時間:2020年05月18日    編輯:教師發展中心    來源:教師發展中心     瀏覽次數:次 學校「名師有約」近期將推出「
  • 生命科學學院舉辦第十二屆「生命之光」科普展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11月28日,生命科學學院在馬可廣場舉辦第十二屆「生命之光」科普展。校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明欽,校團委副書記李平,生命科學學院黨委書記趙東保,院長張立新,黨委副書記張亞歌等領導老師出席活動現場。上午九時,各個展區前便人流湧動。
  • 全民科學素質知識普及專欄 | 全民科學素質普及知識問答【第十八期】
    黃平縣農產品銷售調度熱線:0855-2326018科學素質是公民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公民科學素質,對增強公民獲取和運用科技知識的能力、改善生活質量、實現全面發展,對於國家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新型國家,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向公眾普及科學用藥知識
    「安安有約——藥品科普大講堂」第37期在廣東科學中心舉辦  本報訊  (融媒體記者陳曉  通訊員吳晶平
  • 人人學懂免疫學:第六期|中性粒細胞|巨噬細胞|免疫系統|-健康界
  • 《尋蟲環遊記》第十二站:鞭蟲
    歡迎來到《尋蟲環遊記》第十二站:鞭蟲。先給大家看看,肉眼下的鞭蟲長的什麼模樣?土壤中感染期鞭蟲蟲卵汙染的食物、蔬菜或水源,依附在水源、食物上的蟲卵通過口進入人體,成蟲寄生於人體盲腸。寄生蟲病的專項檢測包括:1、免疫學檢測:血吸蟲抗體;肝吸蟲抗體、肺吸蟲抗體;囊蟲抗體;弓形蟲抗體、曼氏裂頭蚴抗體;廣州管圓線蟲抗體、旋毛蟲、包蟲抗體、絲蟲抗體檢測
  • 天平朗讀者|第十二期 《月亮與六便士》節選
    天平朗讀者|第十二期 《月亮與六便士》節選 2020-10-13 16: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秒懂科學 | 什麼是LED?
    這裡是浙江文藝出版社獻上的有聲禮物第41期秒懂科學科學原來可以如此有趣桃子姐姐愛科學LED如今廣泛應用在各個領域,從交通信號燈到汽車車燈,從液晶顯示屏背光源到爸爸媽媽有話說聽完今天的秒懂科學後,爸爸媽媽可以對寶貝們這樣說:LED光源的應用非常靈活,可以做成點、線、面各種形式的輕薄短小產品。LED已經被廣泛應用於各種照明設備中,如電池供電的閃光燈、微型聲控燈、安全照明燈、室外道路和室內樓梯照明燈以及建築物與標記連續照明燈。
  • 科學普及
    2002年6月,中國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這是世界上第一部科普法。    2002年12月,科技部部長徐冠華在第三次全國科普工作會議上指出,科技普及與科技創新,如車之兩輪,鳥之雙翼,不可或缺。    西方的「公眾理解科學」在中國被稱之為科學技術普及,簡稱科普。
  • 免疫學與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的由來諾貝爾獎作為全球科學與文學領域的最高榮譽,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藥的發明人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的部分遺產(3100萬瑞典克朗)作為基金創立的。免疫學研究所獲諾貝爾獎免疫學研究在醫學領域具有特殊地位,20世紀,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對它的褒獎達14次之多:首屆諾貝爾獎就授予免疫學成就;70年代之後,免疫學每10年都有3次獲獎。
  • 2020年第十二期失信黑名單!這些「老賴」有你認識的嗎?
    2020年第十二期失信黑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