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眾所周知我們國家位於東八區,我們每天的作息時間都是按照北京時間制定的。如果熟悉地理知識,你就會發現我們國家幅員遼闊,如果按照實際的經度緯度劃分,我們國家邊疆地區的時間是不能按照東八區的時間執行的,越往東越是如此。就像東北地區的省份。如果按照東八區的時間,可能我們還在睡夢中的時候,他們那邊的居民就已經開始上班工作了。當我們下班回家的時候,他們可能已經到了睡覺休息的時間。
在我們國家就有一個這樣的小鎮,這個小鎮是世界上「最早睡覺覺」的小鎮,下午三點太陽就落山了,這個小鎮到底有哪些特別之處呢?接下來咱們就一起走進這個小鎮來看看它的獨特之處吧。
烏蘇鎮的前世
剛才提到的神奇的小鎮名叫烏蘇鎮。是世界上最小的城鎮,不過在新中國成立後,國家重新劃分了行政區域,它現在已經不算是世界上最小的城鎮了,但是它依然是我們國家最小的城鎮。說起烏蘇鎮,不得不提它的由來,在清朝時期,烏蘇鎮雖然偏遠但是烏蘇鎮絕對算得上富饒之地,在這個彈丸之地上各大商號林立,好不熱鬧。隨著國門的進一步開放,在這個邊陲小鎮上先後建立了警察局、徵稅局等機構。可以說烏蘇鎮雖小,但是五臟俱全。
烏蘇鎮之說以這麼熱鬧繁華和它的地理位置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烏蘇鎮是佳木斯市撫遠市最東邊的一個小鎮。也就是說從地理位置上來講,它是我們國家最東邊的小鎮。烏蘇鎮和俄羅斯以及朝鮮很近,因此在清朝時期俄羅斯人和朝鮮人經常來這個邊陲小鎮。使得這個小鎮的商貿很發達。受到俄羅斯的影響,烏蘇鎮的建築風格和俄羅斯很接近。這也讓烏蘇鎮聲名遠播,成為遠近聞名的商業小鎮。
在民國時期,烏蘇鎮依然風採依舊,和清朝時期相比更是熱鬧非凡。來來往往的商人和旅客川流不息。除了正常的商號和雜貨鋪外,烏蘇鎮還新增了許多家煙館和妓院,這讓原本就熱鬧的烏蘇鎮更加的紅火。在這個只有一千五百多人的小鎮上,人們有序不紊地從事著自己的事業。可是,繁華終有時,1920以後隨著這個國家的動蕩不安,這個邊陲小鎮也不能倖免於難。
在戰爭的影響下,烏蘇鎮連年戰爭不休,原本在鎮上安居樂業的老百姓為了能夠活下來都搬離了這個熟悉的小鎮。曾經熱鬧的小鎮就這樣消失在戰火中,就如同曇花一現,過眼雲煙一般煙消雲散了。在1929年的一場戰役中,東北軍在經過艱苦的奮戰後,因為敵我力量懸殊,最終導致烏蘇鎮失守。鎮守烏蘇鎮的將士們全部壯烈犧牲,烏蘇鎮也在炮火中變為一片廢墟。
烏蘇鎮的由來
在新中國成立後,政府開始恢復烏蘇鎮的建設。烏蘇鎮本來地域就小,人口稀少。據說,烏蘇鎮只有一個男人,後來這個男人結婚生子,烏蘇鎮就變成了了一個只有三人常住的小鎮。因為各種原因,這一家三口最後也搬離了烏蘇鎮,最後這個小鎮只剩下一個哨所和旅店。
所以人們就把烏蘇鎮稱為最小的城鎮,而且還是世界上最小的城鎮。後來在政府的規劃下,把烏蘇鎮附近的抓吉鎮更名為烏蘇鎮。這樣烏蘇鎮才逐漸的恢復和發展起來,它也不再是世界上最不起眼的小鎮了。現在烏蘇鎮有九個行政村,人口也興旺起來。在政府的不斷規劃下,烏蘇鎮大力開發旅遊業。現在整個小鎮已經成為全國有名的旅遊景點。
現在的烏蘇鎮交通便利,道路寬敞整潔。在不斷地規劃下,烏蘇鎮的面貌發生了變化,吸引了不少的遊客。說到烏蘇鎮的旅遊景觀,就得從烏蘇鎮的地理位置說起。烏蘇鎮是我國最東邊的城鎮,是最早看見太陽升起的地方。因此,來烏蘇鎮最好不要錯過看日出的機會。
在烏蘇鎮傍晚兩點就能看到日出。所以,想看日出的朋友們最好先倒時差,要不然太陽升起的時候,你可能還在熟睡中。烏蘇鎮真的是一個美麗的小鎮,在這裡不僅可以看到日出還可以看到異域風情。這裡的建築和俄羅斯的建築風格相似,而且烏蘇鎮與俄羅斯隔岸相望,不用出國就能買到國外商品。這大概也是吸引遊客的原因之一吧。
烏蘇鎮漁業發達
烏蘇鎮面積不大,但是絕對是一個富饒的地方,這裡盛產大馬哈魚,是政府規劃下的遠近聞名的捕魚點。進入秋季後,烏蘇鎮就會格外的熱鬧,這個時節正是捕魚的好好時節。四面八方的捕魚人就會集聚在這裡,讓整個烏蘇鎮充滿了繁榮溫馨的景象。遊客、詩人、畫家、商人在這裡駐足,為這裡留下了美好的記憶。當這些捕魚者回到他們的家鄉,這裡也並沒有因為這些人的離去而變得孤寂。在這裡還有哨所和許許多多的遊客陪伴著這裡的居民。
結語
烏蘇鎮的變遷承載了幾代人的美好回憶,不管烏蘇鎮怎麼變化,始終不變的是烏蘇人的情懷。不管烏蘇人去到哪裡,他們永遠不會忘記烏蘇鎮美麗的風景和鄉土人情。中國人大概都是如此,有著深深的鄉愁情懷,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故鄉的溫柔是我們每個人永遠無法割捨的。
作為一名遊客,我們雖然是匆匆地來到某地,但是從那裡的一磚一瓦中,我們也能感受到當地人的風土人情和他們對那片土地的熱愛。我們外出旅遊雖然去的是陌生的地方,雖然是短暫的停留,但是我們在欣賞美景享受美食的同時,也懂得了珍惜美好生活的意義。我們外出旅遊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視覺上的盛宴,也是心靈上的慰藉。世界這麼大,有這麼多美好的地方,希望我們不辜負韶華,不辜負美景,在有生之年可以踏遍山河。
參考文獻
《雪國熱鬧鎮》《烏蘇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