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RX 6000系列顯卡中的RX 6800以及RX 6800XT兩款顯卡,已經正式上市。雖然蘇媽也終於和老黃一樣,被不少用戶怒斥為耍猴。不過缺貨不可能是一個長期現象,大家等啊等啊,也就等習慣了!作為一名被耍的猴子,一定要有相應的覺悟,反正無論是RTX 30系列顯卡、PS5、Xbox Series X,還是新出的RX 6000系列顯卡,總是會等到有貨的那一天。
當然,這裡我們就不吐槽了,反正吐槽也沒法讓你馬上買到顯卡。不過倒是可以簡單總結一下目前RX 6000系列的優缺點,這樣至少當大家手裡都有錢的時候,也至少知道自己該買什麼顯卡,或者說到底是A卡適合自己,還是N卡適合自己。
RX 6800XT性能不錯,但4K表現不及RTX 3080
在RX 6900XT還沒上市之前,RX 6800XT應該是大家最關心的一款顯卡了。而且從AMD之前的發布會以及公布的數據來看,RX 6800XT對上RTX 3080,似乎性能上還是有一些小優勢的,特別是4K方面,連AMD的測試數據都是用4K解析度來做的。
但實際上呢?如果用Intel平臺測試,RX 6800XT在1080P下,僅比RTX 3080高出5%左右;在2K解析度下,基本和RTX 3080持平;到了4K解析度,性能還要比RTX 3080落後4%左右。這可以說和之前大家的想像完全不一樣。
如果用AMD的平臺,也就是X570主板加上Ryzen 5000系列處理器,那麼顯卡可以支持智能顯存讀取技術,處理器可以讀取顯卡上全部的顯存,這和對顯卡的性能有一些增益。在這個技術下,RX 6800XT有一定的提升,其中1080P的提升最大,超過了10%;而2K和4K解析度下,性能提升大概是3%,綜合而言堪堪強過RTX 3080。
儘管整體上,RX 6800XT的性能表現不俗,但考慮到它和RTX 3080的定位,應該是針對4K遊戲,那麼我們的確有一些小失望。在4K遊戲下,即使NVIDIA沒有智能顯存讀取技術,性能依然要略強於RX 6800XT,未來NVIDIA如果加入了這個技術,相信RTX 3080的性能還會有一定的提升。
倒是RX 6800在所有測試中,都比RTX 3070要強,不管有沒有智能顯存讀取技術。從這個角度而言,RX 6800似乎更值得購買,不過考慮到它的價格要比RTX 3070高出幾百元,在這種次頂級顯卡部分是否能獲得更多人青睞,並不好下結論。
硬體支持光線追蹤,但性能比同檔次N卡差20%
除了4K遊戲沒有優勢之外,RX 6000系列顯卡,這次相比競爭對手最大的弱點就是光追性能的不足。事實上,RX 6000系列顯卡作為AMD第一款擁有物理光追核心的顯卡,在優化部分不及NVIDIA是很正常的事兒,但是考慮到光追技術已經出了兩年,AMD在PS5和Xbox Series X上,都支持光線追蹤。所以自家的旗艦顯卡光線追蹤性能不夠看的話,這多少有點尷尬。
從目前各家媒體的測試來看,RX 6800XT在打開光線追蹤之後,性能下降幅度明顯遠遠大於RTX 3080,有的遊戲甚至性能會下降50%以上。和RTX 3080相比,RX 6800XT的光線追蹤性能,基本要低20%左右。這麼看來,即使RTX 3080的價格要比RX 6800XT貴上400元,似乎也算值得,畢竟在遊戲主機都支持光線追蹤後,未來光追遊戲必然逐漸成為主力。
如果為了少花幾百元,而購買了RX 6800XT,結果在光線追蹤的遊戲中表現不給力,那對遊戲玩家而言的確算得不償失。所以從這個角度而言,到底是買N卡還是買A卡,恐怕還要看光追遊戲的普及程序,如果光追成為未來3D遊戲的標配,那麼至少在現在,A卡的光追性能不能稱之為出色。
不過AMD一向有戰未來的說法,我們很難預料AMD會不會在未來對自家顯卡的光追性能有很大幅度的性能優化,畢竟這是第一款擁有光追功能的AMD顯卡。所以我們倒是可以期待AMD在驅動方面給我們帶來驚喜!
不過如果要保證顯卡在光追部分的性能,恐怕這個時候購買RTX 30系列顯卡會更保險一些,畢竟AMD所謂的優化都是未來的事情,效果如何也不知道。選擇一個飄渺的未來,還是實際點的現在,那就看用戶自己怎麼想了。而且我們也不覺得這麼大光追性能的差異,真的就能靠驅動優化來彌補。
Fidelity遠遜於DLSS,拿畫質換性能還需要等
另外比較實際的一點是,儘管RTX 30系列在高畫質打開光追的環境下,也有很大的性能損失,不過NVIDIA的DLSS功能在此刻就能發揮出很大的作用。在降低一定的畫質後,NVIDIA的顯卡在支持DLSS的遊戲中,就能獲得大幅度的幀速提升,而這是目前AMD顯卡所做不到的。
儘管AMD也有Fidelity這一類似的技術,但是有兩個問題。一個是Fidelity技術在效率上不如DLSS,支持的遊戲打開這一功能,幀速提升遠不如DLSS那麼明顯;另一個是Fidelity技術不僅僅可以在A卡上使用,在N卡上也可以使用。雖然這說明AMD的各種技術和功能,都是基於開放式的標準制定,但多少也降低了A卡的獨有性。
當然AMD現在正在開發Fidelity FX技術,基本上要做到和DLSS一樣的超解析度抗鋸齒技術,估計會在未來的驅動中直接提供。只不過還是那句話,我們無法去判斷未來會有怎麼樣的效果,而現在在打開DLSS後,N卡的確能提供比A卡在同畫質設定下高得多的速度。
Smart Access Memory很犀利,比想像更出色
智能顯存讀取目前算是AMD的獨家技術,當然由於這一技術是基於PCI-E 4.0的規範,所以NVIDIA也在開發類似的技術,這樣以後AMD主板和Intel的主板插上NVIDIA的顯卡,同樣可以支持類似的功能。
但是我們得說,Smart Access Memory這個技術的確額外為顯卡提升了性能。就像眾多評測的結果一樣,在1080P下,RX 6800XT的性能提升了10%以上,即使在4K解析度下,也能有3%的提升。而且考慮到這個技術剛投入使用,如果顯卡廠商以及AMD自己未來在遊戲以及驅動中優化,那麼它的提升幅度顯然還會很更大。
而且由於這個技術目前需要AMD X570主板、Ryzen 5000處理器以及RDNA 2顯卡三種硬體搭配,所以從某方面而言,它成為了現在AMD用戶的專屬。而且這個技術可以讓AMD的處理器在遊戲性能上有更大的發揮,所以對於Zen 3的用戶而言,RX 6000系列顯卡,特別是高端產品,可能成為自己升級換代的首要選擇。
超頻是A卡最大優勢,性能直升10%以上
RTX 30的超頻性能,這次普遍被用戶詬病,像RTX 3080的加速頻率,基本到2GHz就到頂了,NVIDIA甚至推出新驅動限制了RTX 30系列顯卡的加速頻率。而且從超頻角度而言,RTX 30系列基本就是灰燼卡,這的確和老黃採用8nm三星工藝是分不開的。
但是AMD這次超頻就夠猛了。RX 6800的默認加速頻率2105MHz,實際運行頻率可以達到2250MHz,超頻則能上2500MHz;RX 6800 XT默認加速頻率2250MHz,實際運行頻率可以達到2450MHz,超頻之後可以到2650MHz……兩款顯卡在超頻後性能都能繼續飆升10%,這可以算是AMD和臺積電聯手給用戶的福利。
這樣一來,RX 6800XT實際上就在性能上可以完全超過RTX 3080,而且RTX 3080還沒法用同樣的手段去抗衡。另外要知道,這一超頻成績是在公版PCB和散熱器上獲得的,未來如果有第三方推出散熱更強力的非公版產品,同時將顯卡的TDP功耗放得更開,恐怕RX 6000系列顯卡的超頻性能還會進一步提升。
寫在最後
可以看到,如果用一個客觀的眼光和態度來看待RX 6000系列,可能它並不是一個勝利者的姿態來面對RTX 30系列顯卡。在不超頻的情況下,RX 6800XT最多最多也只能算和RTX 3080,如果以4K遊戲來考量,甚至還略有一些落後。而且在光追和DLSS的加持下,RTX 30系列在實際遊戲中,恐怕優勢會更大,所以這也是需要玩家考量的!
當然AMD也不是沒有自己的優勢,智能顯存讀取這一方案的確能增強顯卡的性能,同時強大的超頻能力,也能再次將顯卡的性能提升10%……這些都是NVIDIA這一代顯卡暫時還沒法做到的。所以如何考量,可能更多要從用戶現在用的硬體來決定了。
我們個人覺得,如果用戶本身就是使用的AMD平臺,那麼購買RX 6000系列比較合適。如果非AMD平臺,可能RTX 30系列是更好的選擇,特別是在RTX 30系列擁有更強的光追性能和DLSS的前提下,在遊戲中可以犧牲一些畫質來獲得更好的幀速,這樣AMD目前的種種優勢也就不明顯了!
當然了,說這麼多的前提是,我們要能很簡單地買到AMD或者NVIDIA的顯卡,看著目前電商平臺全部是預定或者預約的字樣,可能脾氣再好的猴,被耍久了,也是要用磚頭砸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