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林大研發新材料廢棄物用於三維列印

2020-12-05 人民網教育

  本報哈爾濱12月8日電  (記者方圓)日前,由東北林業大學郭豔玲教授帶領的科研團隊研發出一種利用稻殼、秸稈等農林廢棄物製成的新型複合材料,通過雷射三維列印技術可製作出強度高、精度準的三維模型,能更有效減少焚燒秸稈造成的大氣汙染。除了利用農林廢棄物製成的木塑複合材料,郭豔玲團隊還研製出了石塑、玉石塑、陶塑等多種複合三維列印材料,不但可通過雷射三維列印技術應用於工業的熔模鑄造,還可用於工藝品製作等方面。

  《 人民日報 》( 2015年12月09日 15 版)

相關焦點

  • 細菌「活墨水」可用於3D生物列印 或用於器官移植
    細菌「活墨水」可用於3D生物列印  加入不同菌種形成不同三維結構  科技日報北京12月7日電 (記者張夢然)美國《科學》雜誌在線版、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告了一項3D生物列印領域的最新突破:歐洲科學家團隊研發出一種包含細菌的
  • 細菌「活墨水」可用於3D生物列印
    美國《科學》雜誌在線版、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告了一項3D生物列印領域的最新突破:歐洲科學家團隊研發出一種包含細菌的「活墨水」,可依據所添加細菌的不同種類,形成各種不同的三維結構,未來有望用於皮膚和器官移植。皮膚和器官移植可以拯救很多患者,但這項技術存在來源不足、排異反應等弊端。
  • 三維列印多材料設備的新技術
    然而,迄今為止開發的大多數3D列印方法僅僅被證明對於生產非功能材料是有效的,因為列印更複雜的結構,包括電子設備,將需要幾個生產階段和更苛刻的程序。用研究人員的方法印刷的艾菲爾鐵塔般的三維結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維吉尼亞理工大學和空軍研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最近設計了一種新的三維立體印刷生產由不同材料製成的電子器件的方法。
  • 2020中國3D列印-增材製造設備、材料、軟體研發進展-上
    隨著增材製造進入到增材製造2.0時代(以數位化庫存,用於生產為特點),將有越來越多的類似於伊之密這樣的跨界企業進入到3D列印領域,與原有的生態圈一起共同驅動增材製造的發展。:  - 2020年公司在高強鋁合金粉末新材料研發上做了一些工作,系統開發了多種牌號的高強鋁合粉末配方,結合3D列印測試,熱處理後的力學性能明顯優於鋁矽合金,目前正在航天某院小批量生產。
  • 變廢為寶節能低價 東北林大團隊研發桌面型全功能雷射燒結3D印表機
    走進東北林業大學3D列印材料與技術研發中心的3D列印展區,心臟動脈模型、藝術與嚴謹兼備的微縮建築、高精度的工業零部件、獨具個性的造型工藝品……很難置信的是,這些東西的製作原料是秸稈、果殼、木竹廢料等農林廢棄物。
  • 北大深圳新材料學院在3D微納列印領域取得新進展
    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學院以新能源材料的設計與理論計算、能源採集、能源存儲、能源轉換及材料在原子和納米尺度的可控制備等五大方面為總體發展布局,力爭成為新能源材料基礎到應用研發創新的樞紐和支撐平臺,學院以薛面起、陳繼濤、潘鋒等教授領銜的納米微米3D列印材料與技術實驗室最近在3D微納列印新技術開發方面取得新進展,
  • 用於微尺度複雜三維結構製造的面投影微立體光刻3D列印技術
    本文將從成型原理、最小加工特徵尺寸、最大成型幅面、適配列印材料、與其他3D列印技術的對比、產業化技術創新等方面,對這一技術進行詳細介紹。圖1 PμSL3D列印技術製作的複雜三維結構示例。此外,列印系統還可通過列印平臺的移動,拼接列印出大幅面的圖形結構。最小加工特徵尺寸通過控制投影物鏡的微縮倍率,PμSL 3D列印技術可以實現幾微米甚至幾百納米的特徵尺寸。
  • 新工藝:高解析度3D列印石墨烯三維結構!
    導讀近日,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與勞倫斯利福摩爾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工藝,採用投影微立體光刻技術,3D列印複雜的石墨烯三維結構。這種方法列印出的石墨烯三維結構,解析度比之前的方法高出一個數量級,並可以保留石墨烯二維材料的卓越機械特性。
  • 東北林大團隊研發桌面型全功能雷射燒結3D印表機 將填補市場空白
    東北網10月31日訊(記者 姜姍姍)近日,記者從東北林業大學獲悉,機電學院教授郭豔玲帶領團隊研發了桌面型全功能雷射燒結3D印表機。通過科研「點石成金」,將木粉、竹粉、果殼、秸稈、稻殼等農林廢棄物與樹脂材料按比例混合加工成3D列印原料,把這些「廢物」變成寶貝。
  • 食品廢棄物可轉化為可降解生物3D列印材料,破解「白色汙染」
    3D列印技術作為一項集光/機/電、計算機、數控及新材料於一體的先進位造技術,其已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軍工與武器、汽車與賽車、電子、生物醫學、牙科、首飾、遊戲、消費品和日用品、食品、建築、教育等眾多領域,目前成為一種迅猛發展的潮流。理論上來說,所有的材料都可以用來列印。對於高端領域,列印材料的局限性嚴重阻礙了列印技術的發展。列印材料的瓶頸已經成為研究3D列印的重點問題之一。
  • Part2-2020中國3D列印-增材製造設備、材料、軟體研發進展
    作為連接增材製造領域國內外業內優質資源的平臺,3D科學谷與AMPOWER合作面向全球市場的增材製造年度全球研發市場報告,本期,3D科學谷選取了填寫了網上問卷的國內部分企業(包括設備、軟體、材料領域)的研發情況與行業分享第二期的2020中國3D列印-增材製造設備、材料、軟體研發進展情況。
  • 上海交大&盈普三維&黑焰醫療-共建醫用雷射燒結3D列印聯合研發中心
    2019年2月21日,上海交通大學生醫工學院、盈普三維和黑焰醫療共同發布「共建醫用雷射燒結3D列印聯合研發中心」戰略合作計劃,並於「2019TCT | SLS、SLA技術創新研討會暨盈普2019新品發布」會議中正式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 秸稈類生物質廢棄物衍生新型催化材料
    中青在線訊(周慧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王磊)近日,合肥工業大學一項科研成果以秸稈類生物質廢棄物為原料,成功製備出多維數、多尺度、多形態的三維功能催化材料,可高效去除水體中有機及重金屬有毒汙染物,解決了秸稈類生物質廢棄物難以利用的難題。
  • 一種用於人工氣管三維列印的四軸聯動技術
    背景:已經報導了幾種類型的三維(3D)列印氣管支架。然而,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將最終產品應用於活體動物研究,而不能顯示各種3D列印方法、材料或參數對創建最佳3D列印氣管支架的影響。本研究的目的是用四軸熔融沉積建模(FDM)方法對聚己內酯(PCL)氣管支架進行三維列印表徵,並確定不同的添加劑製造方法對支架性能的影響。
  • 3D列印材料新突破:乳膠3D列印
    近日,據白令三維了解,來自高分子創新研究所、科學院和工程學院的維吉尼亞理工學院跨學科團隊共同提出了一種新的乳膠3D列印方法,並獲得了國家科學基金會獎。維吉尼亞理工大學也與米其林北美合作開展這個項目。 化學教授兼首席研究員蒂莫西龍(timothylong)表示:我的想法是,只有與自己截然不同的人合作,才能實現這些創新。
  • 新材料讓3D列印「軟硬通吃」
    研究人員把新型原材料和3D列印方法相結合,迅速製造出這個芭蕾舞者形象。圖片來源:《先進材料》本報訊利用一桶液體樹脂3D列印的芭蕾舞女演員正在一個平滑的表面上旋轉。由於液體樹脂的多功能性,加入它的「新舞者」的動作既可以剛勁、堅韌,又可以柔韌、有彈性。新材料使得原來只能製作易碎物品的3D列印技術,也能夠用來製造柔韌或堅固的物品。
  • 「反轉」的3D列印技術,可用於使用不同材料列印單個物體
    科學技術研發人員研發出一種「反轉」的技術變體,用於使用不同材料列印單個物體。據外媒報導,在原來,金屬的3D列印中最常用的是一種稱為選擇性雷射燒結(SLS)的工藝。在傳統的SLS中,一束雷射照射到充滿金屬粉末的列印床上。當光束按照預先編程的模式來回移動時,它將粉末熔化並融合成固體,但只在選定的區域。隨著更多粉末的加入,物體會逐漸形成,一次一層。
  • 東北林大博導自主研發雷射燒結3D印表機 玉米芯稻殼等廢棄原料可...
    勁彪新聞訊(記者 宮玉範)三年前,東北林業大學博士生導師郭豔玲研發出一種可以3D列印生物質粉末,然而用這種粉末的印表機都要從國外進口,且價格昂貴,於是她轉而就去研發3D印表機。近日,郭豔玲研發出與國外有著相同功能的雷射燒結3D印表機,而且價格也只有國外的20%。
  • 全新的3D列印功能材料,實現了百納米至微米級別電子3D列印
    西湖大學工學院特聘研究員周南嘉團隊自主研發的這項微米級精度三維精密製造技術,是目前國內最高精度的電子3D列印技術,以新材料作為突破3D列印精度極限的核心,設計全新的3D列印功能材料,實現了百納米至微米級別電子3D列印。
  • 用於康復科學的3D列印:到時候了嗎?
    如今,通過稱為三維(3D)列印或快速原型製作的技術,可以使您的夢想幾乎已成為現實。該技術的應用極為廣泛多樣,例如,公司可以使用它來製造飛機零件或燒傷受害者的假鼻子。3D列印是指從數字圖像生成物理對象。該過程通常涉及3D印表機的材料層沉澱/固化和多材料融合。3D印表機的類型很多,但最常見的是材料噴射和粉末床融合。由於其多功能性,材料噴射通常用於醫療模型。它可以使用光敏聚合物進行列印,光敏聚合物是在紫外線下會硬化的樹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