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24 16:11:36 點擊 577 次
[導讀] 該項目利用固相吸附填料對亞臨界水萃取後的目標物進行適時反萃和動態連接技術有效地克服了亞臨界水萃取後目標物反萃的難點,建立了亞臨界水萃取-填料吸附的檢測體系,並開發了動態亞臨界水萃取儀器。
成果名稱 | 亞臨界水萃取儀 | ||
單位名稱 | 天津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動植物與食品檢測中心 | ||
聯繫人 | 宓捷波 | 聯繫郵箱 | mijb@tjciq.gov.cn |
成果成熟度 | □研發階段 √原理樣機 □通過小試 □通過中試 □可以量產 | ||
合作方式 | □技術轉讓 □技術入股 □合作開發 √其他 | ||
成果簡介: 樣品前處理技術是食品分析檢測的最關鍵步驟之一。食品樣品中的目標化合物一般含量極小,基體複雜、幹擾物多,必須經過樣品的製備、目標物質的提取、淨化、濃縮等前處理過程才能最終進行檢測。然而,提取和淨化過程中通常需要大量使用乙腈、二氯甲烷等有毒試劑,並進行液固提取、轉移、洗脫和最終的濃縮,殘餘溶液的廢棄,這些都會對環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汙染,同時也會危害科學技術人員的生命健康。加強樣品前處理技術的研究,在提高對食品樣品中殘留農獸藥提取效率的同時,減少甚至不用有毒害的有機試劑,對於保障國家的食品安全、環境質量、人體健康都具有重大意義。 在食品分析檢測過程中,目前廣泛應用的前處理技術主要有微波輔助萃取(MAE)、加速溶劑萃取(ASE)、超臨界流體萃取(SFE)等。這些方法提取效率高,定量準確,但同時也存在一些缺陷。一是操作處理時間過長。二是有機試劑用量大,對環境有汙染。 天津檢驗檢疫局圍繞該關鍵點,廣泛進行資料調研,認真分析,努力尋求方法的突破,積極嘗試了亞臨界水萃取後的多種反萃模式,並針對進出境食品中農獸藥的殘留情況進行方法開發。該項目利用固相吸附填料對亞臨界水萃取後的目標物進行適時反萃和動態連接技術有效地克服了亞臨界水萃取後目標物反萃的難點,建立了一套快速、靈敏、綠色、環保的亞臨界水萃取-填料吸附的檢測體系,並開發了簡易、實用動態亞臨界水萃取儀器。 | |||
應用前景: 該項目是一個以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技術為基礎的食品中農獸藥殘留檢測的前處理技術平臺。項目採用了亞臨界水萃取,填料組合吸附,動態連接和針對性優化等技術,同時利用該技術組裝的動態萃取裝置材料普遍,連接簡便,適於基層實驗室自行組裝使用,便於推廣。 該項目具有四項核心技術:亞臨界水萃取溫度優化,吸附填料的模式優化裝填法,溶劑組合反萃技術,動態萃取連接交替衝洗技術。該項目建立的靜態和動態亞臨界水萃取-反萃技術立足於檢驗檢疫的實際工作,解決了實驗室一線的前處理難題,並具有實際推廣的應用前景。該項目利用綠色、環保的萃取溶劑-水取代了有機溶劑,基於節能、環保的科技發展理念,充分考慮技術的實用性和可發展性。該技術的特點是萃取溶劑無毒無害,實驗材料獲取容易、方法靈敏,對蔬果、糧谷、肉類中絕大多數農獸藥都可以進行定量的萃取,且動態亞臨界水裝置結構簡單,可以根據實驗要求進行不同的改進。 目前,該項目構建的加速溶劑萃取的靜態亞臨界水萃取-C18吸附淨化前處理技術平臺可以在蔬果、糧谷和肉類基質中較好地完成農獸藥提取,其檢測低限可達0.05mg/kg,回收率及精密度均符合分析要求;由液相色譜泵和氣相柱溫箱以及管線自組裝的動態亞臨界水萃取裝置,可以在蔬果、中藥材以及肉類製品中進行多種農獸藥的提取、檢測,對農藥和喹諾酮類藥物的檢測低限均達到0.1mg/kg。 |
[來源:天津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動植物與食品檢測中心]
我要投稿網友評論: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儀器信息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默認儀器信息網有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