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花月夜咖啡|手衝咖啡金杯萃取分辨咖啡萃取不足萃取過度

2021-01-08 咖啡評論

【什麼是SCA金杯萃取理論】

是在製作手衝過程中將「TDS(濃度比)」控制在1.15-1.45%之間,「萃取率」要達到18-22%就被認為是在金杯萃取範圍。當然我們說金杯萃取這個範圍不一定是所有人都覺得好喝,但大部分人會覺得這個區間裡的咖啡是好喝的。影響金杯萃取標準的兩大重要因素就是「濃度」和「萃取率」。

萃取率(%)=

萃取出的溶解物重量(克)/咖啡粉重量(克)

TDS/濃度(%)=

萃取出的溶解物重量(克)/咖啡液重量(毫升)

SCAA 美國精品咖啡協會認為一杯「完美」的咖啡:濃度需介於1.15~1.35 TDS,萃取率達到18%~22%之間。也就是100g咖啡粉,煮完咖啡後稱一下剩80g,就說明有20g咖啡物質溶解在水裡了,那這杯咖啡的萃取率就是20%。

例如:

這裡我們一般假設咖啡粉的吸水率為1:2,所以我們粗略得出咖啡液量為225-(15×2)=195克

前街咖啡濃度儀使用展示

我們測得濃度為1.31%

那麼萃取率即為1.31×195÷15=17.03%

我們就可以得出這一杯是濃度為1.31%,萃取率為17.03%的手衝咖啡。

我們可以判斷這是一杯濃度達標但是萃取率略微不足的手衝咖啡,我們可以通過這個數據來調整咖啡,可以通過比例等其他因素來調整我們的咖啡。

【什麼是萃取率】

溶解出的咖啡成分的重量 佔使咖啡粉總重量的百分

咖啡熟豆有70%是不溶於水的纖維質,可溶性滋味物僅佔熟豆重量的30%,比如說100g咖啡粉最多有30g咖啡溶出萃取物,剩下的70g就是我們常見的咖啡渣,我們再到30%可溶性物質中去萃取咖啡液就是我們說的「金杯萃取率」。

萃取不足就是說水所帶出來的物質不夠,咖啡粉內還留著不少可萃取的物質,這時候的咖啡喝起來是帶著尖酸、甜味不夠,以及帶著些鹹鹹的感覺,且口感單薄,餘韻也不長。

萃取過度咖啡裡面的可溶解物在30%,但是我們所需要的最多也只有20%,超過了這20%的便是過萃了。因為萃取出來的物質過多,這就使這杯咖啡帶著明顯的焦苦味、雜味以及澀味。

【什麼是濃度】

可溶於的物質 佔整杯咖啡的例

萃取率就算達到了18%--22%的黃金萃取率區間,只完成了「金杯準則」的二分之一,命中濃度的可口區間,二合為一,達到金杯準則的境界。萃取物將溶於多少熱水中,這就是咖啡濃度,最適咖啡濃度落於1.15~1.45%間,小於1.15%輕淡無味,如果太濃厚的咖啡濃度1.45%以上(滴濾咖啡而言),則不好的口感。

【如何使用濃度儀測咖啡】

首先先進行濃度測試儀的校準,用純水清零標準。然後攪拌萃取完成的手衝剋,並用滴定試管提取咖啡液,放入咖啡濃度測試儀中,按測定鍵,嘗試多次測定數值,直至數值穩定。

【那我們如何做金杯萃取】

這次將用前街咖啡的哥倫比亞花月夜進行演示,咖啡豆信息如下

前街咖啡哥倫比亞花月夜咖啡豆

粉水比例:1:15

粉量:15g

水溫:91度

研磨度:粗砂糖研磨

濾杯:HARIO V60

衝煮過程如下:

第一段注入30克水量進行30秒悶蒸。

第二段注入95克(電子秤顯示125克左右),約1分鐘注入完畢,間隔十秒。

第三段注入剩餘的100克(電子秤顯示225克左右),約1分40秒注入完畢。

約2分鐘左右滴濾完成,移開濾杯,完成萃取。

前街咖啡測咖啡濃度

相關焦點

  • 影響金杯咖啡萃取濃度因素 影響手衝萃取的原因 手衝咖啡粉水比例
    ,所以我們喝的手衝咖啡大部分都是水。前街咖啡建議大家可以用計算器算一下,為了達到1.2-1.45%這個濃度範圍,咖啡粉與注水量的比例就在1:12-1:15之間。前街咖啡就是根據這個範圍,作出了1:15的衝煮參數,那麼如果按照前街的建議衝煮參數咖啡的味道還是出現過濃過淡尖酸苦澀等等不舒服的味道,是哪一個步驟出現問題呢?這次前街咖啡就來說說影響金杯萃取濃度的因素。
  • 如何使用咖啡濃度&萃取率的關係衝咖啡?
    比如,使用100g 的咖啡粉做衝煮,在煮完咖啡後,將咖啡渣中的水分去除後(無論烘乾或曬乾),若是剩下80g ,也就代表了有20g 的物質被溶解到咖啡中,那麼這杯咖啡的萃取率就是20% 。 萃取率與咖啡味道 我們經常說的「過度萃取」和「過少萃取/萃取不足」,指的就是咖啡萃取率的過度或過少。
  • 咖啡的萃取知識——風味與萃取率的關係
    想要酸就降低溫度,想要苦就增加溫度的道理應該是很多咖啡從業者都懂的。但是也有人提供了一些例外,說有些特殊品種或烘焙度的豆子,反而是把溫度提上去後,酸質變得更厚重,甚至有點難以接受,甜感苦味卻未見得有。
  • 咖啡萃取與什麼有關?萃取實操分享!
    萃取方法有很多種,最常見的是使用熱水把風味從咖啡粉裡萃取出來。衝煮也常用來取代萃取一詞。 過度萃取:指的是咖啡粉與熱水的接觸時間太長,或咖啡粉與水的比例太低。使用滴濾式咖啡機和衝煮濃縮咖啡時,過度萃取肇因於研磨過細。以手工衝煮時,則可能是萃取時間太長。水溫過高也會導致過度萃取。
  • 如何萃取濃縮咖啡萃取參數注意事項 意式手柄溫度對咖啡風味影響
    ,水流較容易通過,萃取的時間就會變快,萃取時間偏短,味道偏酸的,就是粉太粗導致萃取不足了,這個時候可以調細點。|壓力壓力平均在9bar左右,這又咖啡機的性能所決定,壓力不足則萃取效率低下,壓力過高則容易萃取過度。
  • 手衝咖啡多少咖啡粉放多少水 精品手衝咖啡水粉比例推薦
    相信大多數手衝咖啡愛好者都會注重手衝的每一個細節,手衝壺咖啡的水粉比例應該是多少呢?有的說1:16,有的說1:18,更有的說1:10,五花八門的衝煮水粉比例真的讓手衝入門的小夥伴迷茫。前街咖啡一直都給咖啡愛好者推薦水粉1:15的比例。這是為什麼呢~
  • 影響手衝咖啡流速的因素有哪些?手衝咖啡萃取時間指的是什麼
    影響手衝咖啡味道的因素包括研磨、水溫水質、粉水比例、時間等,所以手衝咖啡衝煮方案中的萃取時間要時刻關注,手衝咖啡時萃取時間一方面反應水分接觸時間,也受流速限制,咖啡過濾速度過快或者過慢都會導致咖啡味道產生差異,甚至礙口難喝。
  • 咖啡萃取原理&萃取方式
    磨粉的粗細,決定了萃取咖啡的方式。        細粉由於最易萃出精華,因此所需時間最短,一般就是用90攝氏度水快速衝過後立即萃取,用的是意式機和摩卡壺。        中度研磨的話,通常都是家庭自己喝的,要預熱咖啡杯和咖啡壺,令到咖啡香氣更突出,一般就是85攝氏度到90攝氏度水溫,以手衝壺、滴漏壺和虹吸壺為主。
  • 製作手衝咖啡時,最佳的萃取時間是多少?
    手衝咖啡萃取:究竟萃取的是什麼?製作一杯手衝咖啡,是非常簡單的;但要製作一杯好喝的手衝咖啡,是需要一些技巧的。想必很多朋友都有在家製作手衝咖啡的經歷,有時製作的咖啡香氣飽滿、風味明顯、口感濃鬱,非常好喝;但有時製作的咖啡,香氣淡薄、風味單一、口感淡而無味。
  • 如何萃取咖啡的成分?
    咖啡萃取的步驟 書籍《你不懂咖啡》中關於冰滴咖啡的萃取原理描述: 將咖啡粉表面的成分轉移到水中,這些成分轉移的速度與其本身的濃度有關。如果咖啡粉表面成分的濃度高而水中的咖啡成分濃度低,成分轉移的速度就快。
  • 咖啡知識│咖啡萃取裡的「通道效應」
    之前,一個微信朋友問:「哥,啥叫通道效應?」
  • 咖啡小白成神之路「最硬」的絆腳石——萃取原理,今天帶你踢碎它!
    這一周,花時間重新梳理、整合萃取原理的內容,使得萃取原理更易於理解。如果將全部數據,畫在同一個坐標軸上,就得到了咖啡衝煮控制圖,即金杯圖。如果我們衝煮出的咖啡,濃度和萃取率,同時處於中間的黃色區域內,那麼我們稱這杯咖啡是金杯。
  • 咖啡衝煮實驗室(一) | 手衝咖啡水流的大小對咖啡風味有什麼影響
    究竟水流的大小對咖啡風味的影響有多大呢,本期咖啡衝煮實驗室就來探究一下。 實驗設計本次實驗為了探究衝煮手法中水流大小對咖啡的影響,所以固定一下衝煮參數,具體如下:咖啡粉量15g粉水比例1:15研磨度20號標準篩通過率78%水溫91℃
  • 一篇文章帶你深度了解「咖啡萃取」,原來影響咖啡的因素這麼多!
    萃取不足的咖啡酸味較明顯,過度萃取則味道偏苦,你可以通過調整各個變量來製作適合你口味的咖啡。什麼是最佳「萃取率」?TDS:總溶解固體(英文:Total dissolved solids),又稱溶解性固體總量,TDS值越高,表示水中含有的溶解物越多,也就是濃度越高,一般來講,這個TDS值就是用來表示咖啡液的濃度的。
  • 科普 | 咖啡萃取法的演變歷程!
    咖啡萃取法的演變歷程:1960年代流行濾布滴漏,普及濾紙滴漏▼1970年代流行虹吸壺▼1980年代濾紙滴漏普遍可見▼1990年代後半濃縮咖啡正式登場▼2000年以後流行意式濃縮咖啡機▼2010年代手衝咖啡、虹吸壺風潮再現
  • 咖啡萃取參數是什麼意思?
    大家都知道手衝咖啡需要各種參數和比例,才能確保萃取出來咖啡的味道。那麼這些參數究竟是起到怎樣的作用?今天,我們就從物理角度,來解釋一下萃取參數的組成部分。咖啡萃取的定義將熱水注入咖啡粉,就能夠把咖啡粉所含的成分溶入熱水中,這樣的過程稱作萃取。滴濾法、法壓壺、虹吸壺看起來方法不同,但其實他們萃取的原理是一樣的。
  • 關於咖啡萃取的專業名詞,你懂了嗎?
    在還沒被叫「咖啡君」的時候,紅醬的摯愛還是星冰樂。記得那個時候看到別人喝黑咖,無比佩服,再聽到別人說,「這個咖啡有點萃取不足啊」哇塞,你們好懂!好厲害啊!來,讓我們多認識咖啡一點。關於幾個「萃取」,究竟是啥意思呢?萃 取萃取,又稱溶劑萃取或液液萃取,亦稱抽提,是利用系統中組分在溶劑中有不同的溶解度來分離混合物的單元操作。(from 百度)當咖啡研磨成粉,再與水相接觸,它們便在進行「萃取」。萃取物就是水從咖啡中溶解出的所有物質。
  • 水溫&預浸泡對意式咖啡萃取的變量影響
    不同水溫&有無預浸泡萃取下對萃取流速的影響 2. 不同水溫&有無預浸泡萃取下對咖啡濃度TDS的影響 3. 不同水溫&有無預浸泡萃取下對咖啡萃取率的影響 4.
  • Rao Spin | 如何在使用V60萃取咖啡時旋轉濾杯,製作更好的手衝咖啡?
    還記得Scott Rao的Rao Spin V60衝煮手法嗎?在今天文章中,我們將討論為什麼在使用V60製作手衝咖啡的萃取過程中,旋轉V60濾杯會獲得更均勻萃取的背後物理原因。雖然旋轉是有幫助的,但重要的是不要過頭。
  • 萃取前,如何確定咖啡的最佳粉量和萃取比例?
    希望這篇文章能為讀者在做萃取決定時,提供思考的源泉。 建議咖啡師在根據萃取方式決定萃取比例之前考慮幾個因素,而不是總是依賴標準的、流行的萃取比例(例如2:1用於濃縮咖啡,17:1用於滴濾式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