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萃取原理&萃取方式

2021-01-21 啡鳥coffee

       經歷了正確的採摘、製作、烘焙之後,就來到了進口的最後兩道關口,研磨和萃取。這兩道工序是相輔相成的。磨粉的粗細,決定了萃取咖啡的方式。

       細粉由於最易萃出精華,因此所需時間最短,一般就是用90攝氏度水快速衝過後立即萃取,用的是意式機和摩卡壺。

       中度研磨的話,通常都是家庭自己喝的,要預熱咖啡杯和咖啡壺,令到咖啡香氣更突出,一般就是85攝氏度到90攝氏度水溫,以手衝壺、滴漏壺和虹吸壺為主。

       粗粉,那就當仁不讓得是法式壓壺上了,所需要的萃取時間最長,水溫同樣是85到90攝氏度之間。


    

      萃取原理的核心過程:

研磨咖啡豆,增加咖啡與水接觸的表面積;

咖啡粉充分浸泡在水溶液中,咖啡精華親水溶解;

分離咖啡溶液和咖啡渣。

    所有現代咖啡萃取都是浸泡、過濾兩大核心過程,是屬於物理的範疇,過程中基本沒有化學變化。咖啡粉的粗細、浸泡時間的長短、分離過濾的方法等等差別,造就了豐富的咖啡製作衝泡器具與手法。



根據水和咖啡末的接觸方式,咖啡的烹製歸類為五種:「泡煮法」、「加壓法」、「重力法」、「浸濾法」、「冰釀法」。 


❀泡煮法  
最簡單的方法是把咖啡末放在杯子裡,加入熱水,在它冷卻的同時,咖啡末會沉到杯底。這是個老辦法,現在印度尼西亞的一些地方還在使用。小心不要吃到杯底的咖啡末。這個方法的好處是簡單,水溫正好。 
土耳其咖啡是一個早期的方子,仍在中東、北非、東非、土耳其、希臘和巴爾幹地區使用。超細的咖啡末加水在小口容器中煮開,一般加糖和豆蔻調味。盛在杯子裡的濃咖啡上有泡沫,下有一層淤積的粉末。 
「牛仔咖啡」是把咖啡末加水直接在鍋裡煮開了飲用。這個名字暗示一個在簡陋條件下的權宜之計;然而有人偏好此道。在咖啡人均消費最高的芬蘭和瑞典,這是他們傳統的烹製方法。


❀加壓法  
濃縮咖啡是由80~96攝氏度的熱水以8~9個大氣壓的力道通過壓實的咖啡末 餅製成,通常一杯份只有30毫升。它是常見咖啡中最濃的之一,帶有獨特的香氣和一抹油脂(Crema)浮在表層。它可以單獨飲用;也可以進一步製成多種其 他飲品。由於衝煮快速,具有濃度高的特性,且咖啡因含量低,在不少連鎖咖啡店或是調味咖啡都採用此法。 
摩卡壺,也叫「義大利咖啡壺」,是一個三層結構的爐具。沸水在底層燒開後被汽 壓推過中層的咖啡末進入上層,所得到的咖啡濃度可與espresso相比,只是沒有浮油,但是在咖啡溢出口若加裝加壓墊片,則可以萃取出金黃色的 crema。摩卡壺和半自動式的濃縮咖啡機的結構是相同的,但出水的方式卻是倒過來的,在咖啡溢出約30~40cc之後要儘快將壺底火源移開,然後用冷毛 巾在壺底擦拭即可 

❀重力法  
美式咖啡濃縮咖啡。 (也就是一般所謂的手衝法) 
電動循環濾機在七十年代以的摩卡壺不同:熱水燒開進入頂層,然後自上而下通過這個方法中熱水多次末,這種咖啡風味較不穩定。


❀浸濾法 
法式壓濾機(French press)是一個高瘦的玻璃圓筒,配一個帶濾器的活塞。熱水和咖啡末在圓筒中泡上四到七分鐘,然後由活塞濾器把咖啡末壓到底部,上層的咖啡便可以倒出飲用。這種「完全浸入法」被很多專家認為是泡製咖啡的理想的家用方法。 
咖啡袋是出遊用的便攜包裝,平時很少見。 
馬來西亞人用棉布制的口袋裝咖啡末,浸入熱水裡,然後把布袋從熱水撈出。這種口袋和使用濾紙是一個道理。這對當地的口味濃烈的咖啡更適和,袋中的咖啡可以重複使用。 
虹吸式咖啡壺(Syphon)是由一個加熱容器和一個漏鬥式容器連接而成。連接部分是一個濾器,上面放咖啡末。水在加熱容器中燒開後進入漏鬥式容器,與咖啡末混合;這時斷掉加熱源,加熱容器冷卻而形成的部分真空又將漏鬥式容器中的咖啡經過濾器抽回底部。 


❀冰釀法  
冰釀咖啡,又稱冰滴咖啡,與上述四種最大的差異,即不使用熱水,而是使用冰塊所慢慢融解所產生的冰水,慢慢滴過裝有咖啡末的過濾器。因此調製一杯冰釀咖啡耗時長、成本高,但口味極佳。 



咖啡豆裡有優質的風味,也有缺陷的瑕疵風味。咖啡的芳香物質會先被溶出,不好的物質後被溶出。 我們要做的是儘量多的抽取優質的部分,也就芳香物質,或者說精華,儘量少的抽取缺陷的物質,也可以稱之為糟粕,這個過程即是萃取。 


不管是法壓, 愛樂壓, 各種壓, 還是意式咖啡。 最佳萃取率範疇為18%-21%。 萃取不足(低於18%)說明咖啡的風味沒有充分溶解到水中, 萃取過度(高於21%)意味著咖啡中的雜味融入水中。


提到萃取率,大家熟悉的粉末狀的速溶咖啡,放在水裡竟然是可以全部溶解的。說明速溶咖啡已經被萃取過了, 通過某種化學方式再還原成粉末。為何不提倡大家飲用速溶咖啡其實原因就在這裡。 

上面已經講道咖啡中有優質的風味也有瑕疵的風味。一杯健康的咖啡是應用各種物理方式恰到好處的萃取出咖啡中的優質風味。


雖然機器很美

但是還是喜歡手工的

     因為玩手工的都是森女小清新



本文到此結束

如未看夠 請點擊最上方藍色文字「啡鳥咖啡」添加關注

查看歷史消息即可觀看更多精彩文章





啡鳥咖啡食品有限公司 

對外銷售私人定製器皿,並且帶有多元化原料,一站式購物平臺品種

齊全,質優價優,售後體系保障,不同的經營方向給予您成功開店的私人訂製策劃,私人私享更

成功。


啡鳥咖啡培訓實驗室

是一群擁有著咖啡夢想的優秀培訓師創立的團隊,我們團隊擁有優秀的師資團隊,優雅的教學環境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國際專業進口設備,一對一小班授課,中西合併的特色教學課程,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掌握專業技能,年輕的教學理念能使學生廣泛的接受。

學校理念:培養一個多元化的國際教育平臺,傳播西式餐飲文化的同時結合東方餐飲文化,開創獨具一格的餐飲文化培訓機構,向全國各地輸送優秀的餐飲人才。

學校宗旨:雲進餐飲職業培訓先進模式,與市場接軌並不斷改革創新,與時代同步發展。


聯繫方式:029-89290117(貿易熱線)

17792232247(學院報名)

地址:西安市未央區鳳城二路賽高國際3號樓一單元1402室



相關焦點

  • 你了解咖啡萃取的核心原理嗎?
    從現在市面上來看」煮「」咖啡的製作是非常豐富的,設備也非常齊全方法有很多。但是從咖啡的萃取方便來看,他們的萃取原理都是一樣的。你了解咖啡萃取的核心原理嗎?虹吸壺咖啡萃取的核心原理:1.咖啡豆的研磨,會加大咖啡和水的表面積接觸。2.咖啡粉充分的浸泡在水裡,咖啡會萃取精華的溶解。
  • 如何萃取咖啡的成分?
    咖啡萃取的步驟 書籍《你不懂咖啡》中關於冰滴咖啡的萃取原理描述: 將咖啡粉表面的成分轉移到水中,這些成分轉移的速度與其本身的濃度有關。如果咖啡粉表面成分的濃度高而水中的咖啡成分濃度低,成分轉移的速度就快。
  • 咖啡萃取參數是什麼意思?
    大家都知道手衝咖啡需要各種參數和比例,才能確保萃取出來咖啡的味道。那麼這些參數究竟是起到怎樣的作用?今天,我們就從物理角度,來解釋一下萃取參數的組成部分。咖啡萃取的定義將熱水注入咖啡粉,就能夠把咖啡粉所含的成分溶入熱水中,這樣的過程稱作萃取。滴濾法、法壓壺、虹吸壺看起來方法不同,但其實他們萃取的原理是一樣的。
  • 哥倫比亞花月夜咖啡|手衝咖啡金杯萃取分辨咖啡萃取不足萃取過度
    影響金杯萃取標準的兩大重要因素就是「濃度」和「萃取率」。萃取率(%)=萃取出的溶解物重量(克)/咖啡粉重量(克)TDS/濃度(%)=萃取出的溶解物重量(克)/咖啡液重量(毫升)SCAA 美國精品咖啡協會認為一杯「完美」的咖啡:濃度需介於1.15~1.35 TDS,萃取率達到18%~22%之間。
  • 咖啡萃取與什麼有關?萃取實操分享!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咖啡萃取的一些理論知識以及實操分享~ 咖啡萃取必須弄懂的幾個重要概念: 萃取:萃取兩字源於拉丁文,意思是把某物擠壓出來,或取得萃取物。在化學中,萃取指的是從原料(咖啡豆)裡取得有價值的物質(風味)。
  • 科普 | 咖啡萃取法的演變歷程!
    咖啡的萃取方法大致可分為「濾衝式萃取法」和「浸泡式萃取法」。一、濾布滴漏用濾布(法蘭絨),讓熱水流經咖啡粉進行衝煮的滴漏式萃取法,濾布滴漏,由於法蘭絨的內外側可是分開使用,改變濾布的材質或長度,以點滴的方式衝煮等各項可以調整,能呈現出比濾紙滴漏更豐富的味道。
  • 咖啡入門知識:滴濾式和浸泡式萃取方式
    本文經「 咖啡工房」授權轉載,原標題《咖啡入門知識 | 滴濾式和浸泡式萃取方式》作者:前街咖啡,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常喝咖啡的小夥伴可能會經常聽到滴濾式和浸泡式這兩個名字,或許可能會有些疑惑這是什麼意思,今天我們就來講講什麼是滴濾式
  • 5種咖啡萃取方法,每一種都很特別!
    一個咖啡熱愛者是不會滿足於在咖啡店購買已經衝泡好的咖啡的,難免會想自己動手給自己衝泡一杯,並且享受這個衝泡的過程。今天我們簡單介紹下5種萃取咖啡的方式,看看哪一種你還沒嘗試過?方式一:滴漏式濾紙滴漏式是最典型的一種衝泡方法,也是我們在家中使用頻率最高的。萃取用法:非常簡單,只要將濾紙放在咖啡濾杯上,衝泡好後再將濾紙中的殘渣倒掉就可以咖啡粗細:中粉
  • 咖啡熱讀 | 低壓萃取為什麼更好?
    這個人名叫 Michael Cameron,來自www.strivefortone.com網站,他向我展示了低壓萃取法(LPE)。在自己嘗試之後,我承認這種方法的確會讓咖啡的口味更加均衡,且品質的穩定性非常高。
  • 咖啡的萃取知識——風味與萃取率的關係
    想要酸就降低溫度,想要苦就增加溫度的道理應該是很多咖啡從業者都懂的。但是也有人提供了一些例外,說有些特殊品種或烘焙度的豆子,反而是把溫度提上去後,酸質變得更厚重,甚至有點難以接受,甜感苦味卻未見得有。
  • 萃取前,如何確定咖啡的最佳粉量和萃取比例?
    希望這篇文章能為讀者在做萃取決定時,提供思考的源泉。 建議咖啡師在根據萃取方式決定萃取比例之前考慮幾個因素,而不是總是依賴標準的、流行的萃取比例(例如2:1用於濃縮咖啡,17:1用於滴濾式咖啡)。
  • 如何萃取濃縮咖啡萃取參數注意事項 意式手柄溫度對咖啡風味影響
    其中最基本的無疑是萃取濃縮咖啡,濃縮咖啡作為意式咖啡的基礎,萃取一杯合格的濃縮咖啡是每個咖啡師其中一個核心技能。【什麼是濃縮咖啡】或許大家都知道意式濃縮咖啡源自義大利。義大利是眾多種類咖啡的故鄉。espresso的萃取意式咖啡的萃取決定了咖啡的整體口感,如果你喝的Espresso咖啡有焦味,那麼很遺憾,你喝到的可能是一杯萃取過度的Espresso。
  • 咖啡小白成神之路「最硬」的絆腳石——萃取原理,今天帶你踢碎它!
    那麼,對手衝咖啡而言,有什麼心法,能讓我們神功大成,走上至尊道路?那就是萃取原理!我們常用來調整萃取的方法,如研磨度、時間、水溫,只是萃取原理最簡單的應用。萃取原理,有更為重要的結論! 兩年前,老道寫過萃取原理的文章,半個月前,在入門課程中也講過,但總覺得沒講明白。
  • 影響金杯咖啡萃取濃度因素 影響手衝萃取的原因 手衝咖啡粉水比例
    咖啡豆有30%的物質是可溶的,但不是將這30%的可溶物全都萃取出來就是最好,SCAA美國精品咖啡協所定義的金杯萃取率是在18-22%,即10g咖啡粉萃取1.8-2.2g出來,而滴濾咖啡的TDS濃度大約在1.2-1.45%之間,即萃取的18-22%咖啡物質佔整杯咖啡的比例是1.2-1.45%
  • 咖啡萃取大法來襲,化學實驗般的奇妙體驗
    本凌之前的三十多節分享中,講過了咖啡果、咖啡豆,講過了精選精製,講過了分選烘焙,終於!!!在今天!!!要講到萃取了~萃取這個詞,說得文縐縐的,換成"普通話"說就是咖啡粉加入熱水後,咖啡有效成分轉移到水中的這個過程(注意哦!
  • 一篇文章帶你深度了解「咖啡萃取」,原來影響咖啡的因素這麼多!
    通過了解萃取咖啡的原理,你可以更好地控制萃取過程中的各個變量,並且每次都能做出一杯好喝的咖啡。什麼是「萃取」?在化學中,萃取指的是從原料(咖啡豆)裡提取有價值的物質(風味),換到咖啡萃取中,就是使用水把風味從咖啡粉裡提取出來。
  • 製作手衝咖啡時,最佳的萃取時間是多少?
    影響咖啡口感與香氣的兩大因素:咖啡的萃取率與濃度。咖啡萃取率:衝煮咖啡時,並不是將咖啡豆中所有的可溶性成分都萃取出來,最佳的萃取率是萃取的物質佔咖啡豆重量的18%-22%。處於這個區間的萃取率,咖啡香氣與風味才會飽滿,更有層次感。咖啡濃度:咖啡的濃度決定了咖啡口感的濃鬱還是寡淡。
  • 如何使用咖啡濃度&萃取率的關係衝咖啡?
    2.咖啡濃度在 1.2%~1.45%的範圍內。 那麼什麼是咖啡的萃取率與濃度? 咖啡的萃取率 萃取率指的是你所用來衝煮的咖啡粉,有多少比例的物質被溶解到咖啡當中。
  • KONO濾杯萃取原理超詳細解析
    因為這樣的濾杯在衝煮時可以增加水流的集中度,並且咖啡粉的粉堆更集中,更容易均勻地被熱水溶解,使得咖啡液的濃度和萃取率都能夠得到一定的提升。這不僅是使用濃度測試儀測試的結果,我們使用KALITA籃型濾杯和V60濾杯進行杯測,發現兩種濾杯萃取出來的咖啡液,可以明顯發現KALITA籃型濾杯的醇厚度比V60濾杯來得低,這代表V60濾杯萃取出來的咖啡的濃度會比籃型濾杯高。
  • 咖啡知識│咖啡萃取裡的「通道效應」
    之前,一個微信朋友問:「哥,啥叫通道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