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萃取大法來襲,化學實驗般的奇妙體驗

2021-01-09 凌凌柏點咖啡

本凌之前的三十多節分享中,講過了咖啡果、咖啡豆,講過了精選精製,講過了分選烘焙,終於!!!在今天!!!要講到萃取了~

萃取這個詞,說得文縐縐的,換成"普通話"說就是咖啡粉加入熱水後,咖啡有效成分轉移到水中的這個過程(注意哦!各位高級知識分子們不要和化學課本中提到的萃取混淆哈,這個沒有化學中的那麼複雜)。

咖啡萃取包含兩步:

首先,咖啡粉表面的成分轉移到水中。成分逸散和濃度有關。

開始咖啡粉中成分的濃度遠高於水中,所以成分逸散速度很快,前一分鐘溶於水中的成分比後來一段時間的都多。

然後是咖啡成分由中心向表面移動。

這個原理也是一樣的,經過第一步溶解後,咖啡表面的濃度已經比較低了,中心的成分就開始向表面轉移了。

這段過程比較漫長,同時也是不同咖啡粉原料、衝泡、味道不同的原因。

一杯好咖啡是值得耐心等待的。

咖啡的味道和衝泡的方式很有關係。優秀的衝泡手法可以平衡咖啡中各個成分的萃取量。即使是相同的原料,有相同的苦味和酸味成分,衝泡方法不同,放大的味道也不一樣。

萃取時主要是三種因素對咖啡的味道產生影響:

1.咖啡粉接觸到的水溫

2.水和咖啡萃取的時間

3.咖啡粉顆粒大小

衝泡咖啡一定要控制水溫,溫度過高,咖啡中各種成分溶解速度都會快很多。

酸味成分本身溶解的就快,水溫一高,酸味會更快溶解在水中。

而苦味就比較慢了,溫度高了苦味擴散的就快了,咖啡中苦味比例就增加了。

所以正常萃取時間下,由於酸味容易溶解,程度不會差太多,溫度對苦味的影響很多一些。

萃取時間嘛!也是對酸味和苦味的影響不同。萃取3分鐘和5分鐘酸味的區別不大,前3分鐘酸基本就溶解完了。

苦味3分鐘可不夠溶解的,所以三五分鐘的區別蠻大的。衝泡時間越長,苦味越重。

咖啡粉顆粒大小很容易理解,粉末越細,其中的成分越容易逸散出來。

顆粒大小對酸味影響不大,但對不容易溶解的苦味就很重要了。

喜歡喝苦味的親們一定要選咖啡粉顆粒小的,這樣苦味的比例就大多了。

好啦,今天的分享先到這裡,歡迎大家留言點讚!

經過了多期磨合,凌凌感受到了大家的喜愛。

凌凌的圖文內容是在自己學習過的基礎上進行總結的,原創性很高。

可是百家號指數顯示內容質量、用戶喜愛程度並沒有達到申請圖文原創的標準。

所以凌凌想向大家求助,如果您覺得我的內容、圖文結構哪裡不妥,可不可以請大家在留言處提提意見呢?

無論說什麼都可以,凌凌就是想知道大家的想法,希望可以早日更上一層樓呢!

先謝謝大家的支持和鼓勵啦!

我們下期見~

圖片來源:網絡

文字創作:凌凌柏

相關焦點

  • 西安學院 奇妙實驗室—虹吸式咖啡
    諮詢電話 029-82214116 報名方式  添加咖啡學院微信sitcoffeecollege-xa發送姓名+電話+分享體驗日活動即可免費參與此次活動1840 年,英國人拿比亞以化學實驗用的試管做藍本,創造出第一支真空式咖啡壺。兩年後,法國巴香夫人將這把造型有點陽春的壺加以改良,大家熟悉的上下對流式虹吸壺從此誕生。
  • 咖啡萃取原理&萃取方式
    磨粉的粗細,決定了萃取咖啡的方式。        細粉由於最易萃出精華,因此所需時間最短,一般就是用90攝氏度水快速衝過後立即萃取,用的是意式機和摩卡壺。        中度研磨的話,通常都是家庭自己喝的,要預熱咖啡杯和咖啡壺,令到咖啡香氣更突出,一般就是85攝氏度到90攝氏度水溫,以手衝壺、滴漏壺和虹吸壺為主。
  • 如何萃取濃縮咖啡萃取參數注意事項 意式手柄溫度對咖啡風味影響
    意式濃縮咖啡萃取的最大的特點是通過高壓在短時間內萃取一杯濃鬱的咖啡,但咖啡研磨度並不是單一定在某一個刻度上,那麼如何在短時間內建立咖啡的萃取參數呢?【咖啡油脂影響咖啡風味嗎】咖啡的口味會根據放置時長會變酸,造成咖啡酸味的化學物質以羥基酸為主。內脂是咖啡所含千萬種化學物質之一,內脂在接觸水後會發生水解,形成羥基酸,因此咖啡的味道隨時間的推移而變酸。而油脂帶給咖啡的,有甜感、口感、醇厚的香氣。
  • 咖啡萃取與什麼有關?萃取實操分享!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咖啡萃取的一些理論知識以及實操分享~ 咖啡萃取必須弄懂的幾個重要概念: 萃取:萃取兩字源於拉丁文,意思是把某物擠壓出來,或取得萃取物。在化學中,萃取指的是從原料(咖啡豆)裡取得有價值的物質(風味)。
  • 濃縮咖啡濃度與萃取率實驗 咖啡機衝煮頭與粉餅間隙的關係
    ▲點擊關注 | 專注烘焙7周年更多精品咖啡豆請加私人微信號kaixinguoguo0925導讀濃縮咖啡製作作為咖啡師的核心技能,萃取濃縮咖啡中的粉量參數一般取決於粉碗的大小,例如18克粉碗會裝17到19克粉左右的粉量,最近前街門店在調整濃縮咖啡的時候入手了一個較大的粉碗
  • 哥倫比亞花月夜咖啡|手衝咖啡金杯萃取分辨咖啡萃取不足萃取過度
    影響金杯萃取標準的兩大重要因素就是「濃度」和「萃取率」。萃取率(%)=萃取出的溶解物重量(克)/咖啡粉重量(克)TDS/濃度(%)=萃取出的溶解物重量(克)/咖啡液重量(毫升)SCAA 美國精品咖啡協會認為一杯「完美」的咖啡:濃度需介於1.15~1.35 TDS,萃取率達到18%~22%之間。
  • 衝煮實驗室 | 濾杯結構真的對咖啡萃取率有影響嗎?
    那麼這些濾杯結構真的對萃取咖啡有像其介紹般神乎其神嗎?下面的篇幅,我們就這個問題來進行衝煮,看看是否這的會對咖啡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 設計實驗本次實驗選用兩個濾,分別是v60和Kono濾杯。衝煮後分別測定兩杯咖啡的濃度並計算萃取率,當然也要通過感官品嘗兩杯咖啡。
  • 你了解咖啡萃取的核心原理嗎?
    從現在市面上來看」煮「」咖啡的製作是非常豐富的,設備也非常齊全方法有很多。但是從咖啡的萃取方便來看,他們的萃取原理都是一樣的。你了解咖啡萃取的核心原理嗎?虹吸壺咖啡萃取的核心原理:1.咖啡豆的研磨,會加大咖啡和水的表面積接觸。2.咖啡粉充分的浸泡在水裡,咖啡會萃取精華的溶解。
  • 水溫&預浸泡對意式咖啡萃取的變量影響
    不同水溫&有無預浸泡萃取下對萃取流速的影響 2. 不同水溫&有無預浸泡萃取下對咖啡濃度TDS的影響 3. 不同水溫&有無預浸泡萃取下對咖啡萃取率的影響 4.
  • 如何萃取咖啡的成分?
    咖啡萃取的步驟 書籍《你不懂咖啡》中關於冰滴咖啡的萃取原理描述: 將咖啡粉表面的成分轉移到水中,這些成分轉移的速度與其本身的濃度有關。如果咖啡粉表面成分的濃度高而水中的咖啡成分濃度低,成分轉移的速度就快。
  • 一篇文章帶你深度了解「咖啡萃取」,原來影響咖啡的因素這麼多!
    通過了解萃取咖啡的原理,你可以更好地控制萃取過程中的各個變量,並且每次都能做出一杯好喝的咖啡。什麼是「萃取」?在化學中,萃取指的是從原料(咖啡豆)裡提取有價值的物質(風味),換到咖啡萃取中,就是使用水把風味從咖啡粉裡提取出來。
  • 意式濃縮咖啡比例 製作標準意式濃縮咖啡時需要使用多少咖啡粉
    過多的粉量會導致咖啡萃取出來出現尖酸,苦澀等難受的體驗。過少的粉量會導致濃縮咖啡沒有油脂,風味弱等的問題。下文我們會主要說一下關於意式濃縮的萃取,不同比例出來的濃縮咖啡有什麼區別。萃取量:我們單份萃取20~21g液體,雙份萃取40g液體的萃取量,除了少數的義大利會用單份的咖啡粉量卻只萃取15毫升的咖啡液。
  • 5種咖啡萃取方法,每一種都很特別!
    萃取用法:非常簡單,只要將濾紙放在咖啡濾杯上,衝泡好後再將濾紙中的殘渣倒掉就可以咖啡粗細:中粉法式壓力壺萃取方法三:虹吸式虹吸式咖啡壺的外觀很特別,當你在衝泡咖啡的同時,猶如在實驗室裡做實驗的感覺,儀式感特別強。
  • 咖啡萃取參數是什麼意思?
    大家都知道手衝咖啡需要各種參數和比例,才能確保萃取出來咖啡的味道。那麼這些參數究竟是起到怎樣的作用?今天,我們就從物理角度,來解釋一下萃取參數的組成部分。咖啡萃取的定義將熱水注入咖啡粉,就能夠把咖啡粉所含的成分溶入熱水中,這樣的過程稱作萃取。滴濾法、法壓壺、虹吸壺看起來方法不同,但其實他們萃取的原理是一樣的。
  • 如何使用咖啡濃度&萃取率的關係衝咖啡?
    2.咖啡濃度在 1.2%~1.45%的範圍內。 那麼什麼是咖啡的萃取率與濃度? 咖啡的萃取率 萃取率指的是你所用來衝煮的咖啡粉,有多少比例的物質被溶解到咖啡當中。
  • 咖啡的萃取知識——風味與萃取率的關係
    想要酸就降低溫度,想要苦就增加溫度的道理應該是很多咖啡從業者都懂的。但是也有人提供了一些例外,說有些特殊品種或烘焙度的豆子,反而是把溫度提上去後,酸質變得更厚重,甚至有點難以接受,甜感苦味卻未見得有。
  • 咖啡知識│咖啡萃取裡的「通道效應」
    之前,一個微信朋友問:「哥,啥叫通道效應?」
  • 科普 | 咖啡萃取法的演變歷程!
    咖啡的萃取方法大致可分為「濾衝式萃取法」和「浸泡式萃取法」。濾衝式是以咖啡粉當作過濾層,讓熱水流過該處的萃取方法,滴漏式、意式濃縮和水滴式咖啡皆歸於此類。浸泡式是將咖啡粉和熱水混合均勻,靜置一定時間後萃取的方法,虹吸壺、法國壓、冷泡式、濾壓式則屬於此類。
  • 萃取前,如何確定咖啡的最佳粉量和萃取比例?
    希望這篇文章能為讀者在做萃取決定時,提供思考的源泉。 建議咖啡師在根據萃取方式決定萃取比例之前考慮幾個因素,而不是總是依賴標準的、流行的萃取比例(例如2:1用於濃縮咖啡,17:1用於滴濾式咖啡)。
  • 影響金杯咖啡萃取濃度因素 影響手衝萃取的原因 手衝咖啡粉水比例
    咖啡豆有30%的物質是可溶的,但不是將這30%的可溶物全都萃取出來就是最好,SCAA美國精品咖啡協所定義的金杯萃取率是在18-22%,即10g咖啡粉萃取1.8-2.2g出來,而滴濾咖啡的TDS濃度大約在1.2-1.45%之間,即萃取的18-22%咖啡物質佔整杯咖啡的比例是1.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