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作者:李冬梅 生物高級教師
「生態系統」在每年高考中都是高頻考點,且逢考必有非選擇題。生態系統常考的考點中難度最大的是能量流動中能量的「來去」分析及計算,複習時可採取從圖解切入,剖析能量流動過程,總結規律,深化理解的策略。其餘考點的複習應從圖解或典例切入,圍繞核心知識進行全面複習和系統總結。
(1)圖解切入:
教材為加深學生對能量流動過程的理解,連續用了「能量流經第二營養級示意圖」、「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示意圖」和「賽達伯格湖的能量流動圖解」3個圖解進行詮釋,在理解教材的基礎上,現結合以下圖例再次深入理解和總結:
(2)識圖並剖析:
每個營養級的能量來源和去向一般符合「一來」、「三去」或「四去」的規律。「一來」:同化量輸入(若是人工生態系統,其總能量要考慮人為加入的食物、飼料中的能量);「三去」:同化能量一部分用於自身呼吸作用消耗,一部分流入下一營養級,一部分被分解者利用(如果還有未利用量,即未被呼吸消耗、未被下一營養級和分解者利用的能量,則為「四去」)。
①各級消費者的同化能量=攝入量-其糞便中有機物的能量;一個營養級所同化的能量=呼吸散失的能量+流入下一營養級的能量+分解者利用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
②糞便實際上是上一營養級的成分,通過分解者將其分解。則糞便中的能量應屬於上一營養級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依上圖思考以下問題進行深化理解:
①流經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是多少?
②圖中的C和B1+C1+D1可分別表示桑樹和蠶用於什麼的能量?
③桑樹到蠶能量的傳遞效率為多少?(用圖中字母表示)
④將蠶沙 (糞便)投入魚塘供給魚食用,蠶沙中所含的能量屬於第幾營養級所含的能量?
⑤若魚以蠶沙為食,則魚在該生態系統中充當的是什麼成分?
⑥該生態系統具有的功能是什麼?人工建立該生態系統的目的是什麼?
⑦由於食性不同,魚塘中魚類等生物具有分層現象,群落的這種空間結構稱為什麼結構?
⑧如果調查魚塘中草魚的種群密度,可用什麼方法?
答案:①A
②C表示淨光合作用,是桑樹用於生長、發育、繁殖等生命活動的能量,B1+C1+D1屬於蠶用於自身生長、發育、繁殖等生命活動的能量
③D/A
④蠶沙中的能量未被蠶同化,仍屬於上一營養級即第一營養級桑樹的能量
⑤分解者
⑥物質循環、能量流動和信息傳遞;實現對能量的多級利用,從而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⑦垂直結構
⑧標誌重捕法
(1)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過程中每個營養級的能量「來去」關係,符合:
A.同化量=攝入量-糞便中的能量
B.同化量=呼吸散失量+儲存量(用於生長、發育、繁殖等生命活動的能量)=呼吸散失量+流入下一營養級的能量+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未被利用量,即題中D=A1(呼吸散失量)+B1(未利用量)+C1(流向分解者的能量)+D1(流入下一營養級的能量)。
(2)魚在該生態系統中以蠶沙 (糞便)為食,充當分解者的角色。
2.種群數量增長、生態系統的結構、物質循環、生態系統穩定性的複習策略從圖例切入,從試題的問題引發思考並總結,以圖、題為點帶線帶面,以達成圍繞重點全面複習和系統總結的效果。甲 乙 丙 丁
(1)如圖甲所示,某種群數量變化具有四種可能情況,其中a點表示外界因素的變化。分析思考:
①若該種群數量變化如圖中「J」型曲線,則其種群增長率如何變化?
②若圖中陰影部分表示因環境阻力而減少的個體數,這種變化可引起種群的什麼發生改變,從而導致生物進化?
③通過採取一定的保護措施,該種群數量有所增加,則流向該營養級其他種群的能量將會如何變化?
答案:①不變 ②基因頻率 ③減少
A.「J」型和「S」型曲線偏差的陰影部分表示的含義是什麼?B.K值的含義是什麼?環境阻力在何時起作用?C.種群增長速率在何時最大?增長率和增長速率有何區別? D.要獲得最大總捕撈量和最大日捕獲量應採取什麼捕撈措施?
(2)乙圖所示是一個陸地生態系統食物網的結構模式圖。①該生態系統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H是分解者嗎?②使H獲取最多能量的途徑是________。③若在該生態系統中使用DDT,則這種殺蟲劑在________體內濃度最高。④為了調查C的種群密度,某研究小組捕獲了100隻C,經標記後放回。一段時間後,重新捕獲100隻,其中有10隻帶有標記,那麼C的種群數量大約為________只。
答案: ①A;不是 ②A→B→H ③H ④1 000
(3)丙圖如果為碳循環示意圖:A~F各表示什麼成分?________,其中分解者是________。圖中有________條食物鏈?
答案:A是生產者,B是分解者,C是大氣CO2庫,D、E、F是消費者;B;2
(4)就丁圖思考:①兩虛線間部分表示________。②x、y、TS各表示什麼意義?③三者的關係如何?
答案:①生態系統功能正常的作用範圍;②y表示一個外來幹擾使之偏離這一範圍的大小,偏離的大小可作為抵抗力穩定性的指標,偏離越大說明抵抗力穩定性越弱,反之則越強。x表示恢復到原狀態所需的時間,x越大表示恢復力穩定性越弱,反之則越強。③TS面積為總穩定性的指標,其越大,即x與y越大,說明該生態系統的總穩定性越低。
從典例切入,從圖例出發,展開對相關知識的複習總結,再結合同類試題的分析、比較、歸納、提煉和整合,可以實現知識的再理解和深化,以達到重點知識的再突破和遷移運用。這種從典例到知識歸納再到建立相關知識體系的總體複習,可實現以點帶線帶面的高效、針對性複習,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與技巧。
來源:金考卷
責任編輯:範曉慧
金考卷微信編輯部
金考卷官網
金考卷QQ
提供技術支持
金考卷ID:TX-JK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