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請星星一起跳舞
如夢如幻
恬然安寧
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滿滿螢火蟲
宛若星河
在浩瀚的星空下,一隻只小小閃亮的螢光蟲,為我們編織出一個個難忘而美好的夢境。
在西雙版納植物園裡山山水水,花草樹木間萬物間瀰漫著大自然的氣息,就算是相同緯度的地方,也展現出不一樣的景致。
雲南無憂花
西南忍冬
叉唇萬代蘭
南美水仙
短萼桂葉素馨
清明花
金鐘藤
金鐘藤
春蘭
「粉色天空」 兜蘭
禾葉貝母蘭
球花石斛
球花石斛
蝦子花
風蘭
兜唇石斛
紫風箏果
蒙自鳳仙花
白柱萬代蘭
黃花風鈴木
黃花山牽牛
虎耳草
景區介紹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是集科學研究、物種保存和科普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研究機構和國內外知名的風景名勝區。
版納植物園佔地面積約一千公頃,收集活植物一萬多種,建有38個植物專類區,保存有一片面積約250公頃的原始熱帶雨林,是我國面積最大、收集物種最豐富、植物專類園區最多的植物園,也是世界上戶外保存植物種數和向公眾展示的植物類群數最多的植物園。
新聞連結
面臨多重威脅 部分螢火蟲瀕臨滅絕
近日的一項研究顯示,受到棲息地減少、殺蟲劑使用、光汙染等多種因素影響,一些種類的螢火蟲瀕臨滅絕。
研究顯示,棲息地減少是造成螢火蟲數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一些螢火蟲需要特殊環境才能完成生命周期。
螢火蟲面臨的第二大威脅是人造光,包括我們夜間使用的路燈、商業標牌等。許多螢火蟲依靠發光來吸引配偶,而人造光會干擾這一過程,影響螢火蟲交配、繁衍後代。據估算,全球陸地23%的地區夜間都存在人造光。
此外,近年來興起的螢火蟲觀光也給螢火蟲帶來威脅。觀光旅遊的過度開發會破壞它們的棲息地,而一些螢火蟲則被遊客無意中踐踏而喪生。
這項關於螢火蟲的研究由美國塔夫茨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3日發表在《生物科學》雜誌上。他們希望能藉此引起人們的重視,保護螢火蟲,讓它們的光芒一直閃現在黑夜之中。
每年4月—6月是觀賞螢火蟲的最佳時間,這段時間也更容易拍出「大片」,而靠近水邊的草地或者是光線昏暗的樹下,是螢火蟲經常出沒的地方;螢火蟲習慣出沒于晴朗的夜晚,而雨後的夜晚,螢火蟲更多;拍攝螢火蟲的時候,請儘量減少使用光源(如手機屏幕燈、手電、車燈等),切忌用閃光燈拍攝。
我們要保護螢火蟲、在拍攝的同時請不要抓螢火蟲。
文圖來源於網絡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 請聯繫本微信刪除
往
期
精
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