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快來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看宛若星河的螢火蟲

2020-12-01 騰訊網

邀請星星一起跳舞

如夢如幻

恬然安寧

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滿滿螢火蟲

宛若星河

在浩瀚的星空下,一隻只小小閃亮的螢光蟲,為我們編織出一個個難忘而美好的夢境。

在西雙版納植物園裡山山水水,花草樹木間萬物間瀰漫著大自然的氣息,就算是相同緯度的地方,也展現出不一樣的景致。

雲南無憂花

西南忍冬

叉唇萬代蘭

南美水仙

短萼桂葉素馨

清明花

金鐘藤

金鐘藤

春蘭

「粉色天空」 兜蘭

禾葉貝母蘭

球花石斛

球花石斛

蝦子花

風蘭

兜唇石斛

紫風箏果

蒙自鳳仙花

白柱萬代蘭

黃花風鈴木

黃花山牽牛

虎耳草

景區介紹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是集科學研究、物種保存和科普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研究機構和國內外知名的風景名勝區。

版納植物園佔地面積約一千公頃,收集活植物一萬多種,建有38個植物專類區,保存有一片面積約250公頃的原始熱帶雨林,是我國面積最大、收集物種最豐富、植物專類園區最多的植物園,也是世界上戶外保存植物種數和向公眾展示的植物類群數最多的植物園。

新聞連結

面臨多重威脅 部分螢火蟲瀕臨滅絕

近日的一項研究顯示,受到棲息地減少、殺蟲劑使用、光汙染等多種因素影響,一些種類的螢火蟲瀕臨滅絕。

研究顯示,棲息地減少是造成螢火蟲數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一些螢火蟲需要特殊環境才能完成生命周期。

螢火蟲面臨的第二大威脅是人造光,包括我們夜間使用的路燈、商業標牌等。許多螢火蟲依靠發光來吸引配偶,而人造光會干擾這一過程,影響螢火蟲交配、繁衍後代。據估算,全球陸地23%的地區夜間都存在人造光。

此外,近年來興起的螢火蟲觀光也給螢火蟲帶來威脅。觀光旅遊的過度開發會破壞它們的棲息地,而一些螢火蟲則被遊客無意中踐踏而喪生。

這項關於螢火蟲的研究由美國塔夫茨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3日發表在《生物科學》雜誌上。他們希望能藉此引起人們的重視,保護螢火蟲,讓它們的光芒一直閃現在黑夜之中。

每年4月—6月是觀賞螢火蟲的最佳時間,這段時間也更容易拍出「大片」,而靠近水邊的草地或者是光線昏暗的樹下,是螢火蟲經常出沒的地方;螢火蟲習慣出沒于晴朗的夜晚,而雨後的夜晚,螢火蟲更多;拍攝螢火蟲的時候,請儘量減少使用光源(如手機屏幕燈、手電、車燈等),切忌用閃光燈拍攝。

我們要保護螢火蟲、在拍攝的同時請不要抓螢火蟲。

文圖來源於網絡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 請聯繫本微信刪除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地處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縣勐倉鎮,佔地面積1100公頃。這裡是中國面積最大、收集物種最豐富、植物專類園區最多的植物園,也是集科學研究、物種保存和科普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研究機構和風景名勝區。
  • 中國最大,物種最全的植物園,還可以看螢火蟲漫天飛舞
    本期「款款說」,介紹中國最大,物種最全的植物園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位於中國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縣勐侖鎮葫蘆島植物園裡漫天飛舞的螢火蟲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擁有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與遠離繁華市區的位置優勢。
  • 色誘獵物 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再次出現蘭花螳螂
    12月5日,記者跟隨「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的採訪團走進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在這裡看見了被譽為「昆蟲皇后」的蘭花螳螂。(攝影: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張文凌)(攝影: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張文凌)據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環境教育中心科普專家劉光裕介紹
  • 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科研成果引人矚目
    雲南網訊(記者 李悅春)12月5日,「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集中採訪活動走進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體會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成果。採訪團參觀植物園史館、名人名樹園、蔡希陶紀念館、奇花異卉園+樹木園、棕櫚園、腦香園、博物館+民族植物園、苗圃、綠色石林、熱帶雨林等,以科學的視角,了解雨林的組成、神奇的動植物現象;訪談植物學專家,了解生物多樣性保護從理論到實踐的可持續發展。
  • 「「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採訪活動走進西雙版納」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生物多樣性的「仙境」
    熱帶植物園,在熱帶雨林感受生物多樣性的神秘和獨特。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環境教育中心科普專家劉光裕介紹道,西雙版納土地面積佔全國土地面積的0.2%,目前卻擁有約5000種高等植物、102種哺乳動物佔全國、427種鳥類、98種兩棲爬行動物和100種淡水魚,有153種本地種和56種珍稀瀕危物種。
  • 螢火蟲在哪裡可以看到 中國哪裡有螢火蟲
    夜幕降臨時,漫天飛舞的流螢,讓人宛如置身夢幻的童話世界裡,螢火蟲可以說是每個人心中一個美好的回憶了。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螢火蟲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了,而且研究表明城市裡有90%的小孩沒見過螢火蟲,那螢火蟲去哪裡了呢,那螢火蟲在哪裡可以看到呢?往下面看吧。
  • 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今年7株貝葉棕開花
    今年4月以來,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內的7株貝葉棕紛紛開花。12月5日,記者跟隨「萬物生長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的採訪團,在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裡目睹了萬花齊放的這一熱帶雨林奇觀。圖片來源: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 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走進神奇美麗的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記者 劉丹楓 報導)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以下簡稱「版納植物園」),位於雲南省勐臘縣勐侖鎮,海拔570m,年平均氣溫21.4℃,系我國著名植物學家>在西雙版納植物園晚上媒體團還體驗一把新奇刺激具有冒險的旅程—版納植物園的「烏蘭魅影,夜遊版納植物園」,在黑暗中通過感官,感受大自然別有一番風味,在科普專家劉光裕的帶領下,找的了類似木頭的竹節蟲、熱帶各種形態的蜘蛛、螽斯和蛾子等夜行性小昆蟲。兩小時的夜遊,讓大家都意猶未盡,目前夜遊版納植物園需要提前預約。
  • 「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記者團探訪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12月5日,「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記者團帶著各樣疑團探訪了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以下簡稱版納植物園),了解熱帶、亞熱帶地區的生命多樣性。白旗兜蘭 和曉 攝絞殺榕 譚江華 攝版納植物園位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
  • 奇特昂天蓮盛放西雙版納植物園
    8月中旬,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感應植物區的花壇裡,5株新定植的昂天蓮悄然迎來了首次綻放花朵上方由5枚連合的綠色萼片構成一頂「帽子」,其下則是由5枚匙形的紫紅色花瓣圍合成下垂的「裙擺」,微風拂過花瓣,遠看就像穿著短裙的精靈在樹上翩翩起舞。 昂天蓮的名字來源於它的果實而非花朵,當花朵授粉成功後,子房在發育過程中便會帶著花梗向上旋轉180度,最終形成一個朝上生長、頂端平截、具有5個縱向薄翅的倒圓錐形蒴果,未成熟時是綠色的,有點像荷花的小蓮蓬,因此而得名昂天蓮。
  • 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千種高等植物年輪紋理清晰,見識自然界神奇
    我從來都沒有想過我會被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所吸引住,植物園裡比較稀有的植物歷歷在目的展現在我的眼前,總是讓我感嘆生命力的頑強,也對人生產生思考。我所旅遊的地方也不是少數,我觀賞到大自然美景可以說是數不勝數,但是從未這樣真切的被植物園裡的植物所吸引住。
  • 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和昆明理工大學 揭示東亞常綠闊葉林起源
    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古生態研究組在這裡進行了長期的古植物學研究,並與昆明理工大學在地質學、年代學方面進行了廣泛合作。近日,科研人員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植物多樣性》上。鼠刺屬是虎耳草目鼠刺科小喬木或灌木。
  • 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親子遊,好多植物第一次見,還能增加動手能力
    在多彩雲南西雙版納旅遊區讓帶我們感受旅行的豐富多彩,體驗一些小項目也很享受。我們先去看了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感受到了花花草草皆神奇景象,後來又讓小龍女體驗了一把手工皂的製作,這個體驗是與大自然互動的一個好方法。我們來到西雙版納的大植物園,到這裡天空並不作美,雨下得還蠻大的,我們是等雨下小之後就去探索這個神秘的植物園,感受到了與大自然親密接觸。
  • 冬天去西雙版納植物園吧,那裡的花草都是咱沒見過的
    以前我還真不知道西雙版納唯一的5A級景區竟然是「熱帶植物園」,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隸屬於中國科學院,地處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縣勐侖鎮,當地人稱勐侖植物園。它自1959年創建,歷經了近60年發展,目前規模巨大,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由多個小的植物園組成,東西區之間距離較遠,我們一進入景區就必須乘坐電瓶車去往不同的景點。
  • 越南波圍國家公園主任一行訪問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圖)
    越南波圍國家公園園主任一行訪問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2004年10月30日-31日,越南波圍國家公園(Bavi National Park)園主任Do Khac Thanh先生、科技處處長Tran Minh Tuan先生、檢疫站站長Nguyen Van Dien先生及河內林業大學教授Tran Van Mao先生等一行6人訪問了版納熱帶植物園。
  • 螢火蟲及其成蟲生物螢光的系統進化研究取得進展
    螢火蟲及其成蟲生物螢光的系統進化研究取得進展 2019-09-05 昆明動物研究所 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為了探討螢火蟲特別是亞洲分布的這些屬種的系統發育地位,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進化基因組學與基因起源研究組與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熱帶森林生態重點實驗室協同進化研究組合作,利用二代基因組淺層測序(genome skimming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對昆明動物所自
  • 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白蟻形成神秘怪圈,圈中白蟻不知疲倦的奔跑
    6月11日,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白蟻發生了奇怪的行為,形成了神秘的漩渦。 劉光裕老師說:「這是西雙版納最常見的大須白蟻,可能是白蟻的化學信號發生紊亂,造成了白蟻帝國神奇的怪圈。」
  • 葫蘆島:中國熱帶植物基因庫
    如此神奇的植物,在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數不勝數。雲南省邊陲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境內,著名國際河流瀾滄江———湄公河的支流羅梭江緩緩而流,江水在一個叫勐侖的地方蜿蜒迂迴,環繞而成一個小半島,當地人稱作葫蘆島,植物園就建在這個方圓900公頃的小島上。小島雖小,名氣卻大得很,它被專家們稱為中國熱帶植物的基因庫,是中國科學家研究熱帶植物的黃金寶地。
  • 西雙版納植物園告訴你
    西雙版納植物園裡滿眼的綠色有高聳入雲的望天樹有美麗奇特的白旗兜蘭還有借風傳播種子的龍腦......跟雲報君一起走進「西雙版納植物園」△蘭花螳螂(新華網康平 12月5日 攝)△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四數木 (中新社記者 康平 12月5日 攝)12月5日,「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集中採訪活動走進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 帶孩子到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旅遊,還是很好的,讓孩子長見識
    到色彩斑斕的雲南西雙版納旅遊區讓我們感受旅遊的多姿多彩,享受一些小項目的樂趣。首先,我們參觀了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體驗了花草皆有的神奇景象,然後,我們又讓小龍女體驗了製作香皂的過程,這種體驗是與自然互動的一種很好的方式。在西雙版納的大植物園裡,天空並不美麗,雨下得還挺大,我們只是在雨下得很小的時候,去探尋這神秘的植物園,感受與自然的親密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