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島:中國熱帶植物基因庫

2020-12-06 光明網

你見過會跳舞的草嗎?如果有人對著這種草唱歌或奏樂,草的長葉子就由耷拉狀平伸開來,兩片小葉上下跳動,如同倆少女翩翩起舞。

你見過「絞殺樹」現象嗎?一棵喬木本來自由地生長著,不曾想其它樹的寄生根逐漸生長,密如魚網,緊緊纏住喬木樹幹,直至喬木被活活地絞死。

如此神奇的植物,在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數不勝數。

雲南省邊陲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境內,著名國際河流瀾滄江———湄公河的支流羅梭江緩緩而流,江水在一個叫勐侖的地方蜿蜒迂迴,環繞而成一個小半島,當地人稱作葫蘆島,植物園就建在這個方圓900公頃的小島上。小島雖小,名氣卻大得很,它被專家們稱為中國熱帶植物的基因庫,是中國科學家研究熱帶植物的黃金寶地。

特殊的地理和自然條件,使西雙版納熱帶植物資源非常豐富,僅高等植物就近5000種,佔我國高等植物種類的六分之一。50年代末,中國著名植物學家蔡希陶教授發現了這個小島,並開始在島上創建國家級的植物園。經過幾代科學家的共同努力,而今小島上已累計引種了3000多種珍貴的熱帶植物。

走上小島,宛若走上了熱帶植物精品的大觀園。參天大樹遮天蔽日,千奇百怪的喬木高大挺拔,更有許多附生藤蔓盤根錯節,形成一道道天然屏障。為保護那些受自然環境嚴重威脅的珍貴和稀有物種,小島植物園中已建起了一個面積90公頃的瀕危植物遷地保護區,使分布在西雙版納熱帶雨林地區的國家重點保護植物中90%以上的種類得到了有效保護。

既是美麗無比的大公園,又是科學研究和普及的基地,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充滿了獨特的魅力。因此,當地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不到葫蘆島,等於沒有到西雙版納」。

相關焦點

  • 葫蘆島口岸首次截獲熱帶火蟻
    點擊題目下方葫蘆島新聞網,一鍵關注本帳號        葫蘆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日前在對一艘停靠葫蘆島港來自秘魯的貨輪NYMPH號進行現場檢驗檢疫時,發現廚房角落有螞蟻爬行,其巢穴位於角落的石縫內
  • 西雙版納葫蘆島:拯救瀕危植物的「諾亞方舟」
    蘭花螳螂為何要「賣弄風騷」……12月26日,在雲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的字間書店,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高級工程師劉光裕的「我這十年探尋的熱帶雨林植物」講座吸引了不少博物學愛好者。他通過講述故事,向人們分享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的重要性和使命。
  • Illumina與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合作建立中草藥參考基因庫
    首個1000種藥用植物參考基因庫,為中國藥典建立標準  中醫中藥歷史悠久,現代中醫藥將現代醫學與傳統中醫藥療法相結合,在疾病治療、藥物與保健品研發領域潛力巨大。
  • 南京中山植物園將建萬種植物基因庫
    記者日前從中國第一座國家級植物園——南京中山植物園獲悉,為應對全球物種減少的情況,該植物園將建設大規模植物基因庫,保存1萬種植物的「身份」信息。  據介紹,目前全球大約38萬種植物中有22%的植物物種有滅絕危險,中國約有3.1萬種植物物種,其中15%-20%瀕危,瀕危植物達4000種—5000種。
  • 中國首個國家基因庫開始運營
    央廣網深圳9月22日消息(記者鄭柱子 通訊員劉旭林)中國首個國家基因庫——深圳國家基因庫9月22日開始正式運營。這個依託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組建的國家級基因庫,目前已存儲多種生物資源樣本超過1000萬份。  中國的國家基因庫位於深圳市大鵬新區觀音山腳下,一期佔地面積4.75萬平方米,裡面建有基因測序房、超級計算房以及冷凍資源房。
  • 臺灣熱帶植物種子庫培育種類逾1.3萬 居亞洲第一
    臺灣熱帶植物種子庫培育種類逾1.3萬 居亞洲第一 2010年04月07日 15:27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中國首個熱帶植物病毒病害基因晶片檢測中心成立
    中新網海口12月19日消息:國內首家熱帶植物病毒病害基因晶片檢測中心今天在海南成立。不久,植物病蟲害的檢測將藉助基因晶片,「診」出「病情」。  據海南日報報導,「檢測中心」由上海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上海聯合基因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海南恆志綠色科技園合作組建。
  • 中山植物園打造「活植物基因庫」
    南京日報訊  能大量存水的瓶幹樹,劇毒的「見血封喉」樹,還有殘酷的植物絞殺……國慶前試開放的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中山植物博覽園,引進了2000多種珍稀植物。建設費用高達1.4億元,每年還要大量經費維持運轉,除了供遊客觀賞外,它們的效益如何體現?植物園與普通公園有哪些區別?
  • 中國首個國家基因庫開始運營 一圖讀懂國家基因庫是幹什麼的
    今天起,中國首個國家基因庫將正式開始運營,其也被稱為是中國的生命「諾亞方舟」。  據介紹,國家基因庫位於深圳市大鵬新區觀音山腳下,一期佔地面積4.75萬平方米。  與美國、歐盟、日本其他三大世界級的基因庫不同,中國國家基因庫不僅僅是資料庫,而是國際上現有的各類生物樣本庫、資料庫、生物多樣性庫、疾病庫等的綜合升級版。
  • 走進高黎貢山,探索「世界物種基因庫」|親子特色研學冬令營
    為什麼被稱為「世界物種基因庫」?多種植物:集中了全國17%的高等植物,有5728種,其中7.72%為特有物種。被譽為「世界物種基因庫」「世界自然博物館」「世界陸地生物多樣性關鍵地區」。②自然教育:高黎貢山世界物種基因庫,了解生物、地理知識。③民俗文化:雲南原生態民俗文化體驗,天然溫泉。④學習了解雲南咖啡種植髮展歷史,動手製作咖啡。
  • 中國建世界級基因庫 基因測序惹關注
    日前我國唯一一個獲批籌建的國家基因庫,也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綜合基因庫——深圳國家基因庫也正式啟動運行。國家基因庫的建立可以高效地構建大樣本量的基因組資料庫,結合個體臨床數據進行解讀可以實現基因與疾病和用藥的關聯,幫助臨床為不同個體提供精確醫療。
  • 「世界物種基因庫」高黎貢山發現瀕危植物滇桐野生種群
    科技日報記者從雲南保山市政府新聞辦了解到,經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多位研究人員鑑定,首次確認在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山段,發現珍稀瀕危植物滇桐野生種群,數量多達31株。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楊靜博士向科技日報記者介紹,在《中國植物志》中,滇桐為椴樹科滇桐屬的落葉喬木,但在最新的分類系統APGⅣ中,被列入了錦葵科。
  • 國家基因庫:揭秘中國「諾亞方舟」—新聞—科學網
    此次國家基因庫的正式啟動,則意味著中國也擁有了一艘承載生命希望的「諾亞方舟」。 比銀行的金庫更加寶貴 「基因庫是真正的國庫,甚至比銀行的金庫更加寶貴。」提到當前擁有自己的基因資源對於中國的意義,國家基因庫主任、華大農業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梅永紅如是說。
  • 青藏高原"植物基因庫"得到有效保護
    09月19日電  (記者錢榮 楊壽德)記者從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了解到,被譽為青藏高原「植物基因庫 孟達自然保護區於2000年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建立,總面積17290公頃,是青海次生林中植物種類最多、群落系統最為複雜的林區,是我國西部罕見的古亞熱帶、亞溫帶和亞寒帶南緣植物的匯集生長區,也是青海唯一一個以野生植物為主的自然保護區。
  • 熱帶植物的百科全書,匪夷所思的植物王國,興隆熱帶植物園
    3歲半的孫子對繽紛的大千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每次帶他去公園或遊樂園都會對所看到的樹木、花卉、植物詢問叫什麼名字,仔細觀察它們的之間的不同,也因此認識了數十種植物花卉。但在北方除了在溫室裡很難看到爭奇鬥豔的熱帶植物,因此這次來海南特意去了趟興隆熱帶植物園,讓孩子在風景秀麗的植物園內與神奇、美麗、獨特的熱帶、亞熱帶植物有個親密的接觸,來豐富他的知識庫。
  • 全球最大基因庫在深圳開門迎客,中國的「生命」奇蹟!
    華大基因董事長汪建稱,我國每年產出的大量基因數據也存在國際三大資料庫中,如果國內不能保存我國獨特的基因數據,這本身就是一種風險。同時,國家基因庫對保護生物多樣性也有重要意義。國家基因庫主任梅永紅介紹,國家基因庫一期佔地面積4.75萬平方米,還有二期待建。與三大世界級的基因庫不同,中國國家基因庫不僅僅是資料庫,更是國際上現有的各類生物樣本庫、資料庫、生物多樣性庫、疾病庫等的綜合升級版。
  • 港媒:中國建首個國家基因庫 規模世界最大
    參考消息網9月24日報導 香港《南華早報》9月23日報導稱,中國首個國家基因庫於22日正式啟用,以儲存大量基因樣本並對其開展研究。據稱這是世界上最大的基因庫。該中心被內地媒體稱為「諾亞方舟」。當兩個階段的建設完成後,基因庫打算在深圳的基地收集3億份基因樣本。
  • 保護瀕危珍稀植物 守護長江「物種基因庫」
    8月5日,科研人員在三峽集團長江珍稀植物研究所實驗室製作植物標本。  三峽地區素有長江流域「綠色寶庫」「物種基因庫」之稱,擁有大量珍稀、特有植物。2007年,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成立長江珍稀植物研究所,通過遷地保護、引種繁育、組培研究、建立「種質資源庫」等措施,最大限度地保護三峽庫區的生物多樣性。 目前,研究所已建成珙桐、紅豆杉等8個大型珍稀植物觀光園,珍稀植物保護品種達1006種,是我國最大的三峽特有珍稀植物種質資源庫和保育基地。
  • 國家基因庫運營 基因庫已有1000萬份樣本
    國家基因庫運營 基因庫已有1000萬份樣本時間:2016-09-22 19:02   來源:中金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國 國家基因庫開始運營:裡面裝啥 幹啥用) 深圳開始運營的國家基因庫開始運營,現在的中國也將擁有這樣一艘諾亞方舟,就是可以去承載人類及其他生物的遺傳樣本和密碼
  • 沙漠植物也有春天,吐魯番——中國沙漠植物基因庫
    吐魯番的春天陽光燦爛,偶有調皮的春風,城市熱力管道附近的植物更是最先吐露生機,城中一派綠意。沙漠植物園中,沙冬青不是最早感應到春天的,卻是最早開放。每值三月二十日左右荒漠地帶的常綠灌木間泛著星星點點的鵝黃色,未開放時和槐花花型相似的就是沙冬青了,低矮枝頭一小簇一小簇的花朵,給土地帶來了活力與明媚,沙漠中植物營造的春天別有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