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山植物園將建萬種植物基因庫

2020-12-06 中國臺灣網

  今年是聯合國確定的「國際生物多樣性年」。記者日前從中國第一座國家級植物園——南京中山植物園獲悉,為應對全球物種減少的情況,該植物園將建設大規模植物基因庫,保存1萬種植物的「身份」信息。

  據介紹,目前全球大約38萬種植物中有22%的植物物種有滅絕危險,中國約有3.1萬種植物物種,其中15%-20%瀕危,瀕危植物達4000種—5000種。江蘇雖是中國東部沿海經濟強省,但其生物多樣性資源並不豐富,境內植物只有2000多種,物種減少的情況也同樣嚴重。

  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博士李梅介紹說,在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利用方面,各地植物園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首要任務就是植物物種的引種和保護。

  本月18日是南京中山植物園81歲「生日」,目前,該植物園已從全國各地引種了2500多種活植物物種,並建成了國內首家瀕危植物資料庫,對每一種瀕危物種的生存習性、產地、周邊氣候等跟蹤建檔,目前已收集保存瀕危物種近3000種,81種國家級瀕危珍稀植物因此得到挽救,其中40種得到大面積推廣,如中山杉、鴿子樹等。

  根據規劃,中山植物園計劃在「十二五」期間收集保存植物物種7000種,遠期將收集1萬種物種,並打造成為保存萬種植物物種的活植物基因庫,更好地保護植物的多樣性。(記者顧燁)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相關焦點

  • 中山植物園打造「活植物基因庫」
    南京日報訊  能大量存水的瓶幹樹,劇毒的「見血封喉」樹,還有殘酷的植物絞殺……國慶前試開放的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中山植物博覽園,引進了2000多種珍稀植物。建設費用高達1.4億元,每年還要大量經費維持運轉,除了供遊客觀賞外,它們的效益如何體現?植物園與普通公園有哪些區別?
  • 迎國慶 南京中山植物園主題植物展精彩亮相
    中國江蘇網訊(記者 張 靜 通訊員 秦亞龍)經過近期的提升改造,植物園的盆景園、薔薇園和江蘇鄉土珍稀樹木園將於10月1日開園。同時景區也在植物博覽園(南園)舉辦了食蟲植物展、多肉植物展,全國青少年自然筆記大賽獲獎作品展、南京中山植物園與美好生活科普展等多個科普展覽,讓遊客一邊賞金秋美景,一邊走進奇妙的植物世界,也同時了解植物園與百姓生活的密切關聯。
  • 中山植物園月末「花魁」,來了南京,不考慮去拍拍王蓮嗎?
    王蓮「霸氣」露臉,走進南京中山植物園,月末難得觀景體驗中山植物園月末「花魁」,來了南京,不考慮去拍拍王蓮嗎?文/腫眼泡泡OO八月倒計時,暑假倒計時,許多人對這個美麗的八月充滿了眷戀,也有家長也終於等來了期盼已久的開學。
  • 中山植物園標本館
    原標題:中山植物園標本館【摘要】 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南京中山植物園)標本館,成立於1929年,擁有70萬份(蠟葉和浸漬標本)植物標本的收藏。   該標本館除收藏少量19世紀英國、法國學者採集的標本外,主要收藏了中國學者在20世紀採集的大量中國植物標本。
  • 南京中山植物園王蓮開花
    2020年8月26日傍晚,遊客徐先生在南京中山植物園遊玩,在園中突然發現池塘裡的王蓮開花了,花色白中帶著淡淡的紫色,徐先生激動的在池水邊站了下來,這一站就是幾個小時。「王蓮開花都是在傍晚,而且沒有人能知道它什麼時候開,只能碰,碰到肯定要拍個夠了.......」
  • 有毒植物不少 不必「談花色變」!中山植物園正展出有毒「相思子」
    2月26日,廣州機場在進行安檢時截獲超級劇毒植物種子   在南京中山植物園多肉多漿植物展館,正舉行猴植物展,今天在這裡記者見到雞母珠種子的標本。這是個造型色彩非常豔麗的猴子圖案,拼成猴子圖案的植物叫猴子眼,有圖告知,猴子眼也叫雞母珠、相思子,但特別提醒「有毒勿觸切勿食用」。   記者發現,雞母珠每個直徑約0.5釐米,鮮紅的種子上還有一塊凸出的黑點,猴子眼的別名也由此而來。
  • 南京中山植物園標本被偷低調處理 評:是姑息縱容
    南京中山植物園標本被偷低調處理 評:是姑息縱容 2017-11-22 09:18:57來源:中國青年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彼岸花了解一下,南京中山植物園石蒜季賞花盛宴即將開啟
    這幾天,市民和遊客來到南京中山植物園會發現,園子裡到處是初開的石蒜:白色的長筒石蒜、黃色的中國石蒜、紅色的彼岸花……它們就像一個個林間的精靈,生在枝頭的花朵排列如傘,花瓣朝後反卷,美麗繽紛。尤其是紅色的彼岸花,從花瓣中心迸射出幾根長長的蕊絲,仿佛煙花一般,十分豔麗。
  • 南京:中山植物園遭白蟻入侵 門框裡挖出89對蟻王蟻后
    中國園林網5月31日消息:南京中山植物園的標本館是華東地區最大的標本館,其中包含數千份珍貴的模式標本。這麼「核心」的地方,不久前卻遭到了白蟻的攻擊。為此,植物園的工作人員以及白蟻防治專家開展了一場「抗擊白蟻」的「保衛戰」。
  • 平常吃的蓴菜,又叫馬蹄菜 中山植物園藏有20多種「馬植物」
    原標題:平常吃的蓴菜,又叫馬蹄菜 中山植物園藏有20多種「馬植物」 馬蹄蓮。江南時報記者樂濤攝  中國江蘇網1月22日訊 在廣博的大自然植物王國裡,生長著許多奇特的植物,就藏著各式各樣的「馬」,比如名中帶馬的,長相似馬身上的某個部分的。
  • 中山植物園的植物讓你大開眼界,帶你領略各色各樣的植物種類
    中山植物園位於南京市玄武區鐘山風景名勝區,是中國第一座國立植物園,是中國四大植物園之一,也是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說了這麼多它的名稱,就是為了顯示它的重要性,以及遊玩的性價比也是很高的,去了絕對划算。
  • 中山植物園展出高顏值「猴植物」 熱帶蘭花酷似孫悟空
    導讀:中山植物園園藝與科普中心副主任李梅博士告訴記者,「猴植物」家族中既有高顏值的花卉如猴頭杜鵑、猴刺脫樹、猴面小龍蘭,也有真美味的水果獼猴桃、蔬菜猴腿蹄蓋蕨,還有世界著名的行道樹猴板慄、堪稱植物界「活化石」的猴謎樹,亦有全球最毒的植物見血封喉。
  • 南京中山植物園多份標本被「順走」,疑山東一高校副教授所為
    本文圖均為 荔枝新聞 圖近日,有媒體報導,有大學教師在南京中山植物園(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標本館參觀時,趁人不備,將多份重要標本(部分標本為孤本)「順走」。部分被破壞的標本據中山植物園信息中心蔣姓主任與標本館徐姓副館長稱,由於工作人員及時發現,該名副教授事發當日交還了被「順走」的標本碎片,但由於沒有搜身權限,因而該教授是否仍有隱匿未交還的尚不得知。上述負責人稱,植物園正請對方高校協助調查,雙方也正在溝通後續處理措施。
  • 南京珍稀植物標本被誰「順」走?標本館公布詳情!
    昨天我們報導了中科院南京中山植物園標本館在接待某高校的師生參觀後,發現一些標本遭到破壞,部分碎片不見蹤影。那麼,這樣的行為到底是何人所為?真的是「順手牽羊」嗎?今天上午,中山植物園向媒體公布了詳情。
  • 中山植物園冬青展讓你一飽眼福
    交匯點訊 灰濛濛的冬天紅彤彤的冬青果實讓很多人覺得鮮豔可愛,但其實很多市民對這種常見的植物並不了解。12月18日,由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南京中山植物園)園藝科普中心和園林植物選育組聯合舉辦的首屆冬青展開幕,市民和遊客現場可以欣賞到多達8種品類的冬青。據了解,首屆冬青展將一直持續到明年1月8日。
  • 南京鐘山風景區附近,有個賞秋好去處,那裡色彩斑斕美不勝收
    可能好奇的朋友就會問了,這個地方到底是在南京哪裡呢?那裡又有著哪些不一樣的風景呢?帶著這些疑問和好奇,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聊聊,有關南京中山植物園的那些事。首先,南京中山植物園又稱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它始建於1929年(民國十八年),隸屬中國科學院。這裡原名為總理陵園紀念植物園,而且它既是中國第一座國立植物園,也是中國四大植物園之一。
  • 被出版物錄用的植物圖片
    偶然在網上找到了南京中山植物園網站的論壇,在那裡發圖求教植物名稱,漸漸地喜歡上了植物分類學。 在momo版主的指點下,註冊了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網站,踏進了植物王國。在中國植物圖像庫和中國自然標本館的專家和老師的指導下,我初步學會了動植物的分類,認識了很多種植物。 迄今為止,在中國植物圖像庫裡,我一共採集了242科,1346屬,3287種植物,上傳了24462張植物圖片。
  • 南京紫金山中山植物園現紅嘴藍尾喜鵲 遊客驚喜
    昨天在南京紫金山的樹林中,一批可愛的藍羽天使光臨中山植物園,十多隻紅嘴藍尾喜鵲常在枝間跳上跳下或在樹間飛來飛去,飛翔時多呈滑翔姿勢,它們全身長約40釐米,上身藍色,頭黑色,嘴紅色,尾十分長,發出多種不同的鳴叫聲和口哨聲,引起市民駐足觀看,十分驚喜。
  • 青藏高原"植物基因庫"得到有效保護
    09月19日電  (記者錢榮 楊壽德)記者從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了解到,被譽為青藏高原「植物基因庫 孟達自然保護區於2000年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建立,總面積17290公頃,是青海次生林中植物種類最多、群落系統最為複雜的林區,是我國西部罕見的古亞熱帶、亞溫帶和亞寒帶南緣植物的匯集生長區,也是青海唯一一個以野生植物為主的自然保護區。
  • 「碧雲天 黃葉地」中山植物園北園—這裡一半是火紅、一半是金黃
    一:這個秋天,南京中山植物園你去了嗎?有人說—「南京是一個屬於秋天的城市」。是的,南京最美的景致,可都藏在了秋天這個季節之中。雖然現在節氣上已是初冬,但南京的天氣卻是不冷不熱、溫度剛好而南京的風景此時正是—一年好景、橙黃橘綠的日子;這樣的日子,我只能不來南京?我又怎能辜負南京的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