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珍稀植物標本被誰「順」走?標本館公布詳情!

2021-01-08 荔枝網新聞

  昨天我們報導了中科院南京中山植物園標本館在接待某高校的師生參觀後,發現一些標本遭到破壞,部分碎片不見蹤影。那麼,這樣的行為到底是何人所為?真的是「順手牽羊」嗎?今天上午,中山植物園向媒體公布了詳情。

  今天上午,記者再次來到南京中山植物園的標本館,在二樓辦公室,記者看到被破壞的標本,總共有7份

▲ 部分被破壞的標本

  據館方介紹,這個標本是抗日戰爭時期,由1922年成立的民間研究機構中國科學社採集的,「一份標本不但是科學資料,也是一段歷史」。同時,館方透露,修復這些標本,將是一項複雜而又細緻的工作。

  記者了解到,順走、破壞標本的副教授來自山東某大學,姓許。11月16日上午,標本館在檢查許某已查閱的標本時,發現異常,當即要求許某停止繼續查閱標本,經過反覆勸說,許某先後歸還7個已取樣的材料袋,並交出54個已寫好植物學名的空白材料袋。

  館方負責人無奈地向記者表示,如果不及時查實的話,54個信封都是準備取樣的,都是沒有向館方報告的。「他在電話聯繫我們的時候,我們已經告訴他不能隨意取樣,在他們進入標本館查驗之前,我們又跟他說了一遍。作為專業人士,這對他來說是基礎和常識。」

  中山植物園已經將此事通報給許某所在的山東某大學,校方表示他們會嚴肅處理。許某擅自擼走珍貴植物標本一事,已經在國內標本博物館傳播,相關期刊編輯也接到通知,該老師依據此標本所做的論文等研究成果將不被接受

  中科院南京中山植物園標本館負責人說,要取樣需首先向館方提出申請,館方要對這個標本進行評估,如果該標本收藏量比較小,物種很難採到,或者這份標本歷史悠久、很珍貴,就絕對禁止取樣。「入庫的標本是有限制的,不能隨意破壞標本,使其失去研究價值!

  那麼,中山植物園是否會通過法律手段追責呢?對此,中山植物園表示,他們正對受損標本進行評估,保留追責權利。法律界人士認為,科研機構的標本並非流通商品,沒有市場評估價值,但是標本作為科學資料,本身又是無價的,要在法律層面定性並追責許某的行為,有一定難度

  編後

  大學副教授,竟然帶著學生幹」順手牽羊「的事,還能擔得起「師者」這份尊稱嗎?館藏的植物標本,雖然不是流通商品,沒辦法評估出一個市場價值,但它在科學研究領域是無比珍貴的。偷偷佔為己有,這種惡劣的行為,即便植物園不追究法律責任,所屬大學也應該給出一個懲戒結果。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 記者/鄭麗麗 王從 編輯/馬騰達)

相關焦點

  • 南京中山植物園多份標本被「順走」,疑山東一高校副教授所為
    本文圖均為 荔枝新聞 圖近日,有媒體報導,有大學教師在南京中山植物園(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標本館參觀時,趁人不備,將多份重要標本(部分標本為孤本)「順走」。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了該標本館相關負責人,其表示,經查,該館目前的確已發現有7種植物、共12份標本因部分被「順走」而損壞,「順走」者為山東某本科高校的一名副教授。
  • 「薅走」珍貴標本的
    11月21日,現代快報刊發了《大學老師「薅走」中山植物園珍貴標本》的報導,引起社會廣泛關注。11月22日上午,現代快報記者再次來到南京中山植物園。標本館負責人介紹,事發次日已將丟失的7份標本全部追回。據悉,此事中12份標本受到損壞,「薅走」標本的是山東某高校一名副教授及兩名學生。律師表示,當事人的行為已涉嫌盜竊。
  • 中山植物園標本館
    原標題:中山植物園標本館【摘要】 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南京中山植物園)標本館,成立於1929年,擁有70萬份(蠟葉和浸漬標本)植物標本的收藏。   該標本館除收藏少量19世紀英國、法國學者採集的標本外,主要收藏了中國學者在20世紀採集的大量中國植物標本。
  • 當代植物標本館的革新與創新
    關鍵詞:植物標本館, 館藏資源, 數位化, 信息技術, 流程管理, 標準化自世界上第一個植物標本館成立至今已過去4個多世紀,其形式也由最初的貴族階層的個人收藏轉變成專業的植物科研常規機構(葛斌傑, 2016)。
  • 廣西南寧:十萬大山植物標本館建成
    廣西日報訊:粗齒梭羅、氈毛後蕊苣苔、廣西火桐……近日,廣西十萬大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植物標本館建成,一同亮相的除了部分珍稀瀕危植物標本,還有緬甸、吉爾吉斯斯坦等地的植物標本。
  • 南師大珍稀動植物標本館8月10日和20日還將免費開放
    穿山甲的標本。揚子晚報網訊 「老鼠竟然比貓大?」「好多動物的名字都不認識啊。」上周五,作為110周年校慶的一項活動,南師大珍稀動植物標本館對市民免費開放。不過,講解員告訴大家,2007年8月8日,《皇家協會生物信箋》期刊內發表報告,正式公布白鰭豚功能性滅絕。目前全國只有包括南師大在內的五所高校擁有白鰭豚標本。標本有毒只能看不能摸標本館周長發館長表示,珍稀動植物標本是幾十年來幾代學者的心血積累,其中包含的人工更是無法估算,整個標本館的價值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看到栩栩如生的標本,不少市民忍不住要和它們「親密接觸」。
  • 臺灣大學植物標本館博士鄭淑芬訪問辰山
    )迎來了新年的第一位訪問學者——來自中國臺灣的臺灣大學生命科學院植物標本館博士(TAI)鄭淑芬應副園長黃衛昌之邀訪問辰山。  鄭淑芬參觀了辰山植物園園區和標本館(CSH),並與工作人員座談,隨後作了題為《臺灣大學植物標本館近年來的發展與蛻變》的交流報告,介紹了臺大植物標本館的歷史、布局、研究特色、製作流程、數位化進展和科普教育等方面。在座的科研、科普、園藝人員和研究生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現場互動熱烈。鄭淑芬邀請辰山的員工和學生訪問臺大植物標本館,並開展合作研究。
  • 臥虎藏龍之北京林業大學標本館
    「北林大的森林植物標本館迄今已有近90年的歷史了,經歷了北京林業大學的全部歷史變遷,收集了大量的森林植物、森林昆蟲、森林動物、木材、菌物、土壤與巖石等資源。建標本館最初的想法就是將這些分散在各個學院的資源整合起來,服務於教學、科研,服務於生態文明建設和對外合作。」
  • 亞洲最大植物標本館開放
    亞洲最大植物標本館開放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5月20日 07:36 來源: 京華時報   京華時報訊(記者侯豔)「這件標本叫『烏頭』,屬於毛茛科植物,戰國時期曾用它的根莖來捕獵。」
  • 今晚8點,一起相約北大標本館奇妙夜!
    今晚8點,一起相約北大標本館奇妙夜!視頻:北京大學生物標本館作為我國第一個由中國學者主持建立的生物標本館北京大學生物標本館的館藏眾多其中不乏有最古老的「花」——南京花化石標本有著一百多年歷史的中華秋沙鴨標本
  • 中國數字植物標本館 標本數量已超600萬
    由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主持的中國數字植物標本館從2006年開通至今,已經收錄數字標本600多萬份,成為查詢中國植物標本及植物科學信息的重要平臺。
  • 新華網:中國已建成數字植物標本館
    新華網武漢4月19日電(記者王敏 郭嘉軒)記者從在此間召開的第三屆世界植物園大會上獲悉,中國已建成最新的中國數字植物標本館,人們通過網絡就可以查詢到植物的標本、生長地、圖像、鑑定信息等相關內容。  據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所長馬克平介紹,數字植物標本館分為4部分:數位化標本庫、植物資料庫、電子植物志、植物圖片庫。
  • 科技中學貝殼館下月開放 陳列世界珍稀物種標本
    科技中學貝殼館下月開放 陳列世界珍稀物種標本 xm.fjsen.com 2013-05-29 16:06   來源:廈門網    我來說兩句 在科技中學內,一座專門面向中小學生的海洋珍稀物種館,正在進行緊張布展工作。這個不大的展館位於學校的一角,將作為我市中小學生海洋教育基地,同時也是「全國海洋意識教育基地」,已經獲得國家海洋局授牌。
  • 走進動植物標本館,感受大自然魅力
    走進動植物標本館,感受大自然魅力黃龍縣石堡幼兒園幼兒期是發展的關鍵期,他們對自然、對周圍的一切都沒有全面系統的了解,但同時又對他們有著濃厚的興趣,喜歡親自去觀察去體驗,從而去了解、去熱愛。12月3日,黃龍縣石堡幼兒園中班的小朋友在老師的帶領下,走進了延安市黃龍山褐馬雞國家自然保護區宣教館,開啟了一次近距離觀察各種動物、植物,奇妙體驗之旅。首先映入孩子們眼帘的是植物標本館,孩子們好奇地觀看各個標本,認真聆聽教師介紹植物的進化歷程、植物的藥用價值等內容,孩子們頓時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 三峽地區最大的動植物標本館在宜昌建成
    中國園林網6月14日消息:6月12日,宜昌建成三峽地區最大的動植物標本館,館藏動物標本100餘件,植物標本近千件,均收集於三峽地區,充分反映了三峽地區動植物的多樣性、豐富性。
  • 標本館的前世今生與未來--中國數字科技館
    撰文·供圖  覃海寧  楊志榮   標本館的起源和發展 植物標本館又稱植物標本室,顧名思義是收藏植物標本的地方。 標本館的功能一般認為,標本館是植物標本保藏和開展科學研究及科普教育的重要機構。換句話說,植物標本是識別植物多樣性的關鍵,它為變化多端的植物及科學研究提供了永久的參考資料。
  • 校園裡的無聲樂園:復旦大學標本館新館探秘
    「隨著標本的增多,原來的地方日顯侷促,許多標本後來只能放在櫥櫃外。」唐仕敏說。而現在,標本館迎來了新生,東西各兩個館,共計一千多平方米。記者看到,所有的動物標本已放進了寬敞明亮的玻璃櫃中,植物標本也都放進新的櫥櫃。
  • 標本唐:一家五代人建設武大動物標本館
    荊楚網(楚天都市報)(記者餘彬 通訊員楊凱軍)武漢大學生物系教授、標本館館長唐兆子,一家五代人,經過近百年研究,為建立全國最大的動物標本館之一——武大動物標本館,竭盡心血。他們製作的動物標本,技藝精湛、栩栩如生,幾乎已壟斷了國內標本業。
  • 十萬標本乾坤大挪移!APG IV系統入駐辰山標本館
    ▲CSH辦公區  在此環境下,經多位館員和館長馬金雙教授討論後,上海辰山植物標本館(CSH)決定與國際主流接軌,將館藏的十萬餘份標本全部由目前所採用的恩格勒系統(1964版)切換為最新發表的APG IV系統。
  • 校園裡的自然博物館:復旦大學標本館新館落成
    而在魚類、兩棲動物姿態標本館中,存放有揚子鱷、白鱘、中華鱘、斑鱉、鱷蜥等珍稀瀕危動物。與此同時,之前僅為儲存的植物與昆蟲標本,也將陸續展出。響應號召:植物標本跨越半個多世紀 整理入庫八萬餘件與形神各異的動物標本不同,走廊另一頭的植物標本館裡,十萬多件植物標本在這裡靜靜陳列,而1987年參加工作的陸帆,已經陪伴了它們整整3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