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滅絕的白鰭豚的標本。
穿山甲的標本。
揚子晚報網訊 「老鼠竟然比貓大?」「好多動物的名字都不認識啊。」上周五,作為110周年校慶的一項活動,南師大珍稀動植物標本館對市民免費開放。第一次近距離接觸近三千種珍稀動植物標本,前來參觀的幾百名市民飽足了眼福。
這裡的老鼠竟然比貓還大
一進入一樓展廳,記者就聞到淡淡的臭味,志願講解員告訴記者,這是用於浸泡動物標本的福馬林的味道。場館中最顯眼的是一隻非洲獅標本,巨大的身軀、長長的鬃毛一直延伸到肩部和胸部,眼睛明亮有神,望向前方,顯得威風凜凜。「它會不會咬人呀?」一位小男孩擔心媽媽給他拍照時非洲獅突然活動起來。除了非洲獅,豹子、老虎、金絲猴、長頸鹿的標本個個毛髮光澤鮮亮,栩栩如生。「我的天,這是什麼老鼠,竟然比貓大?」兩個小夥子被一隻土撥滑鼠本吸引了,與其他鼠類標本相比,這隻土撥鼠足有成年男性半個胳膊長,兩手掌寬,這樣的大個頭在鼠類中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澳洲袋鼠、南極企鵝等平常難得一見的動物在這裡都能看得到。在二樓,講解員還向市民詳細介紹了「鎮館之寶」??4隻白鰭豚(也稱白暨豚)的標本。在長江裡大約生活了2500萬年的白鰭豚是恆溫動物,用肺呼吸,被譽為「水中的大熊貓」。「白鰭豚和海豚這些動物比起來,嘴更長,牙齒都是鋸齒形的。」順著講解員的手勢,大家仔細觀察起面前的白鰭豚:流線型的身體、皮膚光澤,牙齒一顆顆都是三角形,果然很像鋸齒。不過,講解員告訴大家,2007年8月8日,《皇家協會生物信箋》期刊內發表報告,正式公布白鰭豚功能性滅絕。目前全國只有包括南師大在內的五所高校擁有白鰭豚標本。
標本有毒只能看不能摸
標本館周長發館長表示,珍稀動植物標本是幾十年來幾代學者的心血積累,其中包含的人工更是無法估算,整個標本館的價值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看到栩栩如生的標本,不少市民忍不住要和它們「親密接觸」。不過,工作人員提醒大家,標本製作時使用了有毒藥劑,市民如果觸摸它們,手上沾染了有毒試劑就可能中毒。另外,由於標本館內存在福馬林釋放的甲醛氣體,邊參觀邊吃零食對身體健康不利,也會對館內環境造成汙染。
到上午11點閉館時,前來登記入館的市民總數為281人,工作人員介紹,這已經到了標本館能夠承受的極限。為了給參觀的市民和同學講解相關珍稀動植物,南師大生命科學學院的6位同學主動放棄假期,報名擔任了講解員。由於他們會長時間吸入福馬林釋放的甲醛氣體,所以必須佩戴口罩等防護用具。
-連結
這裡是江蘇最大動植物標本館
作為南師大110周年「開門辦校慶」的一項活動,南師大珍稀動植物標本館第二次「開門迎客」(第一次在7月10日)。據介紹,南京師範大學珍稀動植物標本館是目前江蘇省面積最大、品種最全、數量最多,也是南京市唯一展出的大型動植物標本館。前身為1901年創建的東吳大學和1915年創建的金陵女子學院標本室。現館內展出有近20個動植物門類中具有代表性的標本2800餘種。走進館內,記者發現標本館比想像中的還要大,共有兩層,一層主要是鳥類和陸生哺乳動物,二層則是海洋哺乳動物、爬行、兩棲動物以及植物等。
8月10日和20日還開放其他時間可預約
記者了解到為迎接校慶,和市民共享資源,暑假期間標本館還有兩次開放時間,分別是8月10日、20日全天開放,其他時間可以提前預約,由標本館工作人員統一安排入館參觀。
預約電話:02585891292。
開館時間:8月10日、20日9:00-11:00,14:00-16:00
交通線路:地鐵二號線學則路站下,轉公交138路到文瀾路;或二號線仙林中心站下,轉公交177路到文瀾路,下車步行到對面,南師大仙林校區北區生命與科學學院大樓一樓。 大學生記者宋?
揚子晚報記者蔡蘊琦
編輯: 陳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