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沽源閃電河國家溼地公園現2億年前古生物鱟蟲
長城網記者 郭洪傑攝 長城網張家口7月12日電(記者郭洪傑)7月12日,記者在張家口沽源閃電河國家溼地公園採訪時,無意中在該處一灘湖水中發現一種奇怪動物,經查,此動物名叫鱟(hòu)蟲。鱟蟲最早出現在距今約2億年前的二疊紀,比恐龍還要久遠。 據了解,鱟蟲,俗稱王八魚、水鱉子、王八蓋子、馬蹄子、西納根結蟲(蒙古語),別名三眼恐龍蝦。
-
三峽地區最大的動植物標本館在宜昌建成
中國園林網6月14日消息:6月12日,宜昌建成三峽地區最大的動植物標本館,館藏動物標本100餘件,植物標本近千件,均收集於三峽地區,充分反映了三峽地區動植物的多樣性、豐富性。
-
黃石有軌電車正式開工,遠期可對接機場、磁湖溼地公園...
磁湖溼地公園 還有非常大的亮點 就是 磁湖溼地科普館 動植物標本館
-
九江一退休老人建成全國最大的民營森林植物標本館
退休老人踏遍四省林區,收集標本6萬份,自費400萬元 建成全國最大的民營森林植物標本館 中國江西網九江訊 潯陽晚報 記者包四華報導:10月21日,位於九江縣沙城工業園的九江森林植物標本館迎來了首批參觀學生。
-
復旦大學標本館新館落成 30餘年創建守護「無聲動植物世界」
復旦大學標本館新館落成 30餘年創建守護「無聲動植物世界」 2018-05-17 15:26:00來源:央廣網 復旦大學標本館
-
減河溼地公園躋身「國家隊」
經開區管委會城市管理辦公室主任郜立興說,自公園建設以來,減河的水岸形狀沒有發生改變,自然水岸佔到溼地公園水岸的98%以上。溼地野生動物棲息環境越來越好,經第二次全國溼地資源調查及公園組織的專項科考調查對比顯示,溼地公園所在區域有高等植物151種、野生脊椎動物123種,國家一級保護鳥類2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8種,山東省重點保護鳥類11種,包括中華結縷草、大天鵝、蒼鷹、紅隼等多種國家重點保護的動植物。
-
走進動植物標本館,感受大自然魅力
走進動植物標本館,感受大自然魅力黃龍縣石堡幼兒園幼兒期是發展的關鍵期,他們對自然、對周圍的一切都沒有全面系統的了解,但同時又對他們有著濃厚的興趣,喜歡親自去觀察去體驗,從而去了解、去熱愛。首先映入孩子們眼帘的是植物標本館,孩子們好奇地觀看各個標本,認真聆聽教師介紹植物的進化歷程、植物的藥用價值等內容,孩子們頓時表現出濃厚的興趣。隨後,孩子們來到動物標本館參觀,這裡有褐馬雞,野雞,麋鹿等多種珍稀野生動物標本。近距離的觀察和老師的講解,孩子們學到了生物進化歷史,了解動物的生活習性,各個收穫滿滿。
-
四川廣元市南河溼地公園迎國檢
中國園林網9月13日消息:9月6日至7日,國家林業局專家組一行來廣元市對創建國家級溼地公園進行檢查驗收。專家組表示,該市要進一步鞏固、完善、提升溼地公園的原生態自然性,將其打造成具有溼地保護與利用、科普教育、溼地研究、生態觀光、休閒娛樂等多種功能的社會公益性生態公園。
-
新華網:中國已建成數字植物標本館
新華網武漢4月19日電(記者王敏 郭嘉軒)記者從在此間召開的第三屆世界植物園大會上獲悉,中國已建成最新的中國數字植物標本館,人們通過網絡就可以查詢到植物的標本、生長地、圖像、鑑定信息等相關內容。 據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所長馬克平介紹,數字植物標本館分為4部分:數位化標本庫、植物資料庫、電子植物志、植物圖片庫。
-
瀘州首個動植物標本館完成設計審查
華西城市讀本訊(何倩)黃荊省級自然保護區動植物標本館
-
中國最大溼地公園,相當於一個縣那麼大,號稱「亞洲第一溼地」
據統計,全國有800多處國家級溼地公園。幾乎每個省份都有一二十個,其中溼地公園分布最多的省份有:山東、湖北、湖南、貴州、四川、黑龍江等。全國最有名的溼地公園有:杭州西溪國家溼地公園、鄭州黃河國家溼地公園、武漢東湖溼地公園、無錫蠡湖國家溼地公園、姜堰溱湖國家溼地公園、內蒙古根河源國家溼地公園、湖南東江湖國家溼地公園、黑龍江太陽島國家溼地公園,山東微山湖國家溼地公園等等。
-
廣西南寧:十萬大山植物標本館建成
廣西日報訊:粗齒梭羅、氈毛後蕊苣苔、廣西火桐……近日,廣西十萬大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植物標本館建成,一同亮相的除了部分珍稀瀕危植物標本,還有緬甸、吉爾吉斯斯坦等地的植物標本。
-
四川:南河溼地公園西入口休閒廊道開工建設
中國園林網10月21日消息:19日,南河溼地公園生態恢復工程項目二標段暨西入口休閒廊道開工建設。副市長馮安富一行來到開工現場,詳細察看了解工程施工組織情況。由於受「7·18」、「7·22」兩次特大暴雨影響,南河溼地公園西入口部分路段出現了路面開裂、路基坍塌等現象。
-
中國十大最具有特色的國家級溼地公園
景區內主要有澄江國家溼地公園、地下河國家地質公園、密洛陀文化公園等,其中,澄江河源頭九頓天窗、太陽天窗,東廟巴丁天窗、弄工天窗,以及黃龍湖溼地、益梨溼地、響水關、密洛陀文化公園、瑤臺度假村、安福寺等核心景點享有較高知名度。廣西都安澄江國家溼地公園於2014年2月建立,公園面積864公頃,溼地面積474公頃,是國內面積最大的以融城市特色、農耕特色和河流特色於一體的巖溶溼地公園。
-
右玉蒼頭河入選!山西國家溼地公園新增3處!
日前,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印發《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關於2020年國家溼地公園試點驗收結果的通知》,山西稷山汾河、右玉蒼頭河、大同桑乾河3處試點建設的國家溼地公園全部通過驗收,正式加入「國家溼地公園」大家庭。至此,我省通過國家驗收的國家溼地公園達到15處,全省溼地保護網絡體系趨於完善。
-
南師大珍稀動植物標本館8月10日和20日還將免費開放
穿山甲的標本。揚子晚報網訊 「老鼠竟然比貓大?」「好多動物的名字都不認識啊。」上周五,作為110周年校慶的一項活動,南師大珍稀動植物標本館對市民免費開放。目前全國只有包括南師大在內的五所高校擁有白鰭豚標本。標本有毒只能看不能摸標本館周長發館長表示,珍稀動植物標本是幾十年來幾代學者的心血積累,其中包含的人工更是無法估算,整個標本館的價值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看到栩栩如生的標本,不少市民忍不住要和它們「親密接觸」。不過,工作人員提醒大家,標本製作時使用了有毒藥劑,市民如果觸摸它們,手上沾染了有毒試劑就可能中毒。
-
北京師範大學實驗小學三年級同學參觀北師大動植物標本館
2016年11月28日到12月2日,我校三年級學生在班主任和任課老師的帶領下,先後分六次參觀了位於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內的北師大動植物標本館
-
翠亨國家溼地公園成為城市生態試紙
2019年12月25日,廣東中山翠亨溼地公園正式獲批成為國家溼地公園。經過近一年的「休養生息」,這裡不僅吸引了大量稀有鳥類來此棲息覓食,成為了鳥類的天堂,更成為中山市民的休閒好去處。翠亨國家溼地公園生態系統的穩定發展,也是中山近年來構建和諧水生態環境的一個縮影。
-
溼地公園的環境功能與規劃
溼地有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既是陸地上的天然蓄水庫,在蓄洪防旱、調節氣候,控制土壤侵蝕、促淤造陸、降解環境汙染等方面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又是眾多野生動植物,特別是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越冬地。三是加強溼地建設過程中專家的介入……詳細閱讀濟南:濟西溼地公園明年國慶開園 可旅遊能度假隨著濟南建設向西部推進,濟西溼地公園也加快了建設步伐。記者了解到,濟西溼地公園定位於國家級溼地公園。建成後將有效保護小清河源頭,改善濟南西部生態環境。記者12日獲悉,濟西溼地一期工程已開工。
-
中山翠亨國家溼地公園成為城市生態試紙
引來珍稀鳥類 「翠亨國家溼地公園是廣東省唯一的鹹淡水域溼地公園。」公園管理中心生態工程師凌仲銘這樣向記者介紹,「建園以來,溼地公園中的各類動植物物種已得到極大豐富。建園前這片區域的常見鳥類有52種,建園後園區內常見鳥類已增加到了81種。今年11月中旬陸續有候鳥到這裡棲息,在這一帶活動的鳥類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