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武漢4月19日電(記者王敏 郭嘉軒)記者從在此間召開的第三屆世界植物園大會上獲悉,中國已建成最新的中國數字植物標本館,人們通過網絡就可以查詢到植物的標本、生長地、圖像、鑑定信息等相關內容。
據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所長馬克平介紹,數字植物標本館分為4部分:數位化標本庫、植物資料庫、電子植物志、植物圖片庫。
數位化標本庫目前收錄有200多萬號一般標本和3000號模式標本。植物資料庫提供中國植物名錄、植物文獻資料庫、中國乾燥標本集等多項查詢。電子植物志包括中國植物志、
西藏植物志、
青海植物志、秦嶺植物志、
四川植物志、
海南植物志等。網站還上載了240科、1469屬、3784種,共計27300張植物彩色照片。標本館還設有主要國際乾燥標本集以及相關數據的搜尋引擎。
中國的生物多樣性豐富,據《中國植物志》記載,中國擁有3萬多個物種,52%為中國特有。中國科學院聯合國內其他研究機構建立了中國數字植物標本館。數字植物標本館自2004年開始建設,以20世紀的主要標本數據為基礎,2006年9月在網絡上推出第二版,第三版正在進一步開發中。
中國數字植物標本館還通過和英、美等國家相關機構的合作,完善標本館的數據建設和更新。馬克平說,中國數字植物標本館是國內自主開發、建設起來的,但在模式標本、植物學文獻庫以及世界植物志方面需要和國外進行合作。這些合作一方面實現世界植物研究方面的資源共享,另一方面使中國數字植物標本館一開始就能夠和國際研究接軌。
今年,中國數字植物標本館計劃收集100多萬號一般標本和8000多號模式標本。標本館的最終目標是將中國已有的1600多萬號標本全部數位化。
(責任編輯:A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