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大學植物標本館博士鄭淑芬訪問辰山

2021-01-08 中國科學院
臺灣大學植物標本館博士鄭淑芬訪問辰山

2015-01-06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字體:大 中 小】

語音播報

  2015年1月5日,上海辰山植物園(中科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學研究中心)迎來了新年的第一位訪問學者——來自中國臺灣的臺灣大學生命科學院植物標本館博士(TAI)鄭淑芬應副園長黃衛昌之邀訪問辰山。

  鄭淑芬參觀了辰山植物園園區和標本館(CSH),並與工作人員座談,隨後作了題為《臺灣大學植物標本館近年來的發展與蛻變》的交流報告,介紹了臺大植物標本館的歷史、布局、研究特色、製作流程、數位化進展和科普教育等方面。在座的科研、科普、園藝人員和研究生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現場互動熱烈。鄭淑芬邀請辰山的員工和學生訪問臺大植物標本館,並開展合作研究。

  臺灣大學植物標本館(TAI)成立於1929年,目前館藏標本超過28萬份,擁有1500餘件珍稀標本,並與世界35個國家150餘個機構開展合作。

  上海辰山植物標本館(CSH)成立於2010年,立足華東、面向全國,聚焦於生物多樣性重點地區和關鍵類群,致力於標本收集和基於憑證的植物多樣性編目。館藏空間1200m2,已經收集標本9萬餘份,採用數位化標本採集新模式,標本採集、製作、保藏一體化,為辰山的科研和活植物收集提供技術支持。

  2015年1月5日,上海辰山植物園(中科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學研究中心)迎來了新年的第一位訪問學者——來自中國臺灣的臺灣大學生命科學院植物標本館博士(TAI)鄭淑芬應副園長黃衛昌之邀訪問辰山。
  鄭淑芬參觀了辰山植物園園區和標本館(CSH),並與工作人員座談,隨後作了題為《臺灣大學植物標本館近年來的發展與蛻變》的交流報告,介紹了臺大植物標本館的歷史、布局、研究特色、製作流程、數位化進展和科普教育等方面。在座的科研、科普、園藝人員和研究生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現場互動熱烈。鄭淑芬邀請辰山的員工和學生訪問臺大植物標本館,並開展合作研究。
  臺灣大學植物標本館(TAI)成立於1929年,目前館藏標本超過28萬份,擁有1500餘件珍稀標本,並與世界35個國家150餘個機構開展合作。
  上海辰山植物標本館(CSH)成立於2010年,立足華東、面向全國,聚焦於生物多樣性重點地區和關鍵類群,致力於標本收集和基於憑證的植物多樣性編目。館藏空間1200m2,已經收集標本9萬餘份,採用數位化標本採集新模式,標本採集、製作、保藏一體化,為辰山的科研和活植物收集提供技術支持。

列印 責任編輯:冀正一

相關焦點

  • 當代植物標本館的革新與創新
    筆者作為建設辰山標本館的親歷者,認為只有管理者轉變「等人來」的被動式服務理念,緊跟當下信息化技術的浪潮,通過對館藏區域合理規劃、提高館藏物數位化覆蓋率、精細化監管館務工作全流程,才能讓標本館的收藏物得到更高的曝光率,吸引更多的業內外人士來訪,提升標本館的科研價值與社會服務功能,在今後的發展過程中得到應有的重視與支持。
  • 臥虎藏龍之北京林業大學標本館
    「北林大的森林植物標本館迄今已有近90年的歷史了,經歷了北京林業大學的全部歷史變遷,收集了大量的森林植物、森林昆蟲、森林動物、木材、菌物、土壤與巖石等資源。建標本館最初的想法就是將這些分散在各個學院的資源整合起來,服務於教學、科研,服務於生態文明建設和對外合作。」
  • 雲南大學植物標本館科教融合工作取得新進展
    雲南大學植物標本館歷史悠久、館藏豐富、特色鮮明,目前共收藏有高等植物標本近25萬份,是收集、保藏和研究雲南省植物多樣性的重要基地,對植物學教學和科研,以及國家和地方的經濟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發揮著重要作用。
  • 南京珍稀植物標本被誰「順」走?標本館公布詳情!
    記者了解到,順走、破壞標本的副教授來自山東某大學,姓許。11月16日上午,標本館在檢查許某已查閱的標本時,發現異常,當即要求許某停止繼續查閱標本,經過反覆勸說,許某先後歸還7個已取樣的材料袋,並交出54個已寫好植物學名的空白材料袋。
  • 亞洲最大植物標本館開放
    亞洲最大植物標本館開放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5月20日 07:36 來源: 京華時報   京華時報訊(記者侯豔)「這件標本叫『烏頭』,屬於毛茛科植物,戰國時期曾用它的根莖來捕獵。」
  • 標本館的前世今生與未來--中國數字科技館
    義大利博洛尼亞大學著名的植物學家盧卡·哥亥尼發現將植物壓制乾燥後,粘貼在紙上可以長久保存且方便運輸,他因此被認為是植物標本製作技術的創始人。哥亥尼製作並收藏了約300份標本,他的個人收藏可以說是標本館的雛形,隨後,他的學生於1532年建立了植物學史上的第一個植物標本室。
  • 泰國清邁大學Apinun Suvarnaraksha博士訪問水生所
    Apinun Suvarnaraksha博士在作學術報告9月4日至8日,泰國清邁大學Apinun Suvarnaraksha博士一行到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進行學術交流Apinun Suvarnaraksha博士針對泰國境內湄南河、湄公河和薩爾溫江流域的淡水魚類多樣性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其中,湄公河和薩爾溫江均發源於我國,分別為瀾滄江和怒江。該研究首次對湄南河、湄公河和薩爾溫江水系間淡水魚類多樣性進行了比較研究,發現該區域淡水魚類多樣性極為豐富,淡水魚類數目有850種以上。該研究對於全球物種多樣性編目,淡水魚類的保護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 校園裡的無聲樂園:復旦大學標本館新館探秘
    圖說:復旦大學祖嘉生物博物館完成改造 新民晚報新民網記者 陳炅瑋/攝【新民網·最新報導】在復旦大學邯鄲校區綠蔭深處的立人生物樓裡,一座動植物標本館——祖嘉生物博物館剛剛完成了一次改造。「隨著標本的增多,原來的地方日顯侷促,許多標本後來只能放在櫥櫃外。」唐仕敏說。而現在,標本館迎來了新生,東西各兩個館,共計一千多平方米。記者看到,所有的動物標本已放進了寬敞明亮的玻璃櫃中,植物標本也都放進新的櫥櫃。
  • 新華網:中國已建成數字植物標本館
    新華網武漢4月19日電(記者王敏 郭嘉軒)記者從在此間召開的第三屆世界植物園大會上獲悉,中國已建成最新的中國數字植物標本館,人們通過網絡就可以查詢到植物的標本、生長地、圖像、鑑定信息等相關內容。  據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所長馬克平介紹,數字植物標本館分為4部分:數位化標本庫、植物資料庫、電子植物志、植物圖片庫。
  • 如何成為一名榮譽感爆棚的辰山志願者!
    評審現場圖感謝辰山志願者們的付出和奉獻!下面就帶大家了解一下辰山志願者服務基地2010年4月,辰山植物園志願者服務基地成立。十年間,12萬人次的志願者在這裡普及植物知識,傳播文明,把志願服務精神傳遞給更多的人群。
  • 校園裡的自然博物館:復旦大學標本館新館落成
    在復旦大學邯鄲校區綠蔭深處的立人生物樓裡,一座動植物標本館剛剛經歷了一次改造。在生命科學學院遷至江灣校區的日子裡,它和安放其中的十多萬件珍貴動植物標本一起,靜靜地守在原地。而和這個「寂靜的動植物世界」一起留守的,是陪伴了它們30多年的老朋友唐仕敏和陸帆,復旦大學標本館的創建者、守護者。
  • 植物標本後面的歷史故事
    看似遙不可及其實······它離我們卻可以很近不信,您可以進去看看以下網站僅供參考哈http://www.cvh.ac.cn/ 中國數字植物標本館http://www.nsii.org.cn/2017/國家標本平臺http://www.nature-museum.net/ 中國自然標本館
  • 廣西南寧:十萬大山植物標本館建成
    廣西日報訊:粗齒梭羅、氈毛後蕊苣苔、廣西火桐……近日,廣西十萬大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植物標本館建成,一同亮相的除了部分珍稀瀕危植物標本,還有緬甸、吉爾吉斯斯坦等地的植物標本。
  • 中國數字植物標本館 標本數量已超600萬
    由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主持的中國數字植物標本館從2006年開通至今,已經收錄數字標本600多萬份,成為查詢中國植物標本及植物科學信息的重要平臺。
  • 中山植物園標本館
    原標題:中山植物園標本館【摘要】 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南京中山植物園)標本館,成立於1929年,擁有70萬份(蠟葉和浸漬標本)植物標本的收藏。   該標本館除收藏少量19世紀英國、法國學者採集的標本外,主要收藏了中國學者在20世紀採集的大量中國植物標本。
  • 昆蟲數量是全球人口2億倍 臺灣博館揭秘昆蟲與植物愛戀
    昆蟲數量是全球人口2億倍 臺灣博館揭秘昆蟲與植物愛戀 2019年01月08日 11:08: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1月8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從「蟲蟲危機」到「蟻人」,在好萊塢電影中,可愛又勇敢的昆蟲備受大小朋友喜愛。然而你可知道,別以為人類是地球的主宰,你知道此刻地球上的昆蟲約有一百萬兆只,是全球人口的兩億倍嗎?事實上,地球上75%的已知動物種類是昆蟲!說我們住在「昆蟲星球」也不為過。
  • 上海Look|校園裡的無聲樂園 復旦大學標本館新館探秘
    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陳炅瑋 攝製   【新民網·最新報導】在復旦大學邯鄲校區綠蔭深處的立人生物樓裡,一座動植物標本館——祖嘉生物博物館剛剛完成了一次改造。
  • 九江一退休老人建成全國最大的民營森林植物標本館
    退休老人踏遍四省林區,收集標本6萬份,自費400萬元  建成全國最大的民營森林植物標本館  中國江西網九江訊 潯陽晚報 記者包四華報導:10月21日,位於九江縣沙城工業園的九江森林植物標本館迎來了首批參觀學生。
  • ...科技工作者】譚策銘:踏遍青山心未老 創辦全國首家民營植物標本館
    花費20多年時間,他採集植物標本5萬餘份,創辦了全國第一家民營植物標本館,並將自己珍藏的精製蠟葉標本12800份全部無償捐獻給國家。進入大學後,譚策銘因為熱愛森林植物學,在校期間常利用假期上山採集、製作野生植物標本。大學畢業以後,譚策銘到九江縣林業局從事林業工作。  剛參加工作時,譚策銘利用到外面進行資源調查的機會,到處採集植物標本,帶回家裡細心珍藏。每次外出調查,他都要瘦上一圈,每次妻子心痛得叫他不要出去時,他都笑嘻嘻地指著採集回來的標本:「我喜歡做這些。」
  • 復旦大學標本館新館落成 30餘年創建守護「無聲動植物世界」
    復旦大學標本館新館落成 30餘年創建守護「無聲動植物世界」 2018-05-17 15:26:00來源:央廣網 復旦大學標本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