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國慶 南京中山植物園主題植物展精彩亮相

2021-01-14 中國江蘇網

中國江蘇網訊(記者 張 靜 通訊員 秦亞龍)經過近期的提升改造,植物園的盆景園、薔薇園和江蘇鄉土珍稀樹木園將於10月1日開園。同時景區也在植物博覽園(南園)舉辦了食蟲植物展、多肉植物展,全國青少年自然筆記大賽獲獎作品展、南京中山植物園與美好生活科普展等多個科普展覽,讓遊客一邊賞金秋美景,一邊走進奇妙的植物世界,也同時了解植物園與百姓生活的密切關聯。

此外,今年10月18日,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南京中山植物園)將迎來90周年華誕。屆時,除了煥然一新的美麗園景,還將開展一系列園慶活動。

「錦繡盆景 如畫金陵」盆景園開園

南京中山植物園盆景園始建於1994年,佔地面積約4000平方米,位於植物園中心區域、中山像旁竹林路。園中盆景大部分秉承海派盆景藝術風格,明快流暢、師法自然,具有金屬絲綁紮、造型快的特點。1997年,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香港永隆銀行伍宜孫老先生贈送給該園一批精美的盆景作品。園區一直對這批贈送的盆景進行悉心養護管理。

2019年,園區對盆景園進行了提升改造,以「錦繡盆景,如畫金陵」為設計理念,採用中國古典園林南京派的技法,對於盆景的陳列與擺放,也獨具匠心。以白牆為布,盆景為花紋,編織出一幅幅優美的盆景畫卷。將南京特色融入植物園,既可對地方文脈起到傳承作用,也能引起遊客的共鳴。

提升後的盆景園將於今年國慶10月1日開園,分為遊覽區、溫室冬季保育區和生產養護區,展示150餘盆樹樁盆景、水旱盆景、水石盆景等精美盆景,涉及40餘種盆景植物。各類精美盆景與曲徑迴廊、洞門漏窗,共同營造出集展示、科普、娛樂為一體的新中式景觀專類園,令遊人賞心悅目,流連忘返。

借景布局薔薇園遍地芳菲

薔薇園始建於1982年,佔地5310平方米,2019年5月起,薔薇園進行景觀提升改造,種植了薔薇科、木蘭科、豆科等觀賞植物100餘種,打造成集薔薇科研究、栽培、觀賞於一體的專類園,於國慶開園。

景觀提升後的薔薇園,利用歐式景亭、水池、廊架構成的軸線,結合遠處明孝陵、紫金山的借景,布局更加合理,景觀層次更加豐富。月季種植區位於薔薇園的中央,結合改造收集、展示大花月季、豐花月季、灌木月季、藤本月季、樹狀月季、地被月季、微型月季、薔薇、玫瑰等300餘種,中間有風格迥異的英國、法國、德國、日本等國家的月季品種區,東西兩側將不同類型的月季組合種植,另外,將珍貴的「恩鈿女士」月季和藍紫色系月季、薔薇、玫瑰種植在同一塊區域,以方便公眾更直觀地對比三者區別。每年的3到11月,各種花卉次第開放,爭妍鬥豔,月季、薔薇、玫瑰奼紫嫣紅,可謂滿園錦繡,遍地芳菲,惹人流連。

江蘇鄉土珍稀樹木園開園

江蘇鄉土珍稀樹木園佔地面積約55000平方米,規劃收集、保存、展示江蘇本土珍稀樹木150餘種,包括銀縷梅、南京椴、秤錘樹等珍稀植物,園區由東向西,通過兩處石拱門依次劃分為鄉土觀賞樹種展示區、鄉土經濟林果樹木展示區和鄉土生態樹種展示區。該園通過江蘇鄉土珍稀樹木向公眾講述江蘇人民發現、保護和利用植物的故事。

該園於2019年5月動工改造,完成專類園區雜樹清理。6月起至今,引種栽培了10種70株珍稀鄉土樹種,分別為馬尾松、紅毒茴、大葉冬青、藍果樹、木荷、金錢松、天目木蘭、浙江楠、秤錘樹、銀縷梅,其中後5種為國家級保護植物。計劃從10月下旬開始,種植引種名單中的50種300株鄉土植物。剩餘樹種目前正在進行幼苗和幼樹苗圃培育,後期將根據苗木生長情況陸續種植到珍稀樹種園中。

食蟲植物展---近距離了解奇特植物

食蟲植物,是指能夠誘捕昆蟲或其他小動物,並能夠分泌消化液將其消化以補充自身養分的植物。食蟲植物的大部分獵物為昆蟲和節肢動物,有些種類甚至可以捕獲一些蛙類、小蜥蜴、小鳥等小動物,所以也稱為食肉植物。

食蟲植物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大多生長於缺少營養的土地中。惡劣的生長環境迫使它們進化出了特殊的本領,可以通過捕食昆蟲等小型動物來為自己補充營養。目前全世界發現並確定的食蟲植物有600種以上,其中比較常見的種類有豬籠草、捕蠅草、瓶子草、茅膏菜、捕蟲堇等。

為了讓大家近距離接觸和了解這類奇特的植物,同時也為了響應2019年全國科普活動日的宣傳,該園於9月16日起,常年在植物博覽園(南京中山植物園南園)熱帶植物宮一樓大廳舉辦食蟲植物展,共展出5大類、177種食蟲植物,現場通過假山、噴霧,搭配鳳梨、海棠等植物形成精緻美妙的食蟲植物景觀。

珍貴多肉植物展國慶亮相

植物園2019年多肉植物展將於10月1日至春節期間在南園多肉多漿溫室開展,集中展示100餘種珍貴的多肉多漿植物,並通過巧妙的組合打造出多種特色多肉組合盆景。

此次多肉植物展,不僅有色彩豐富的多種景天科多肉,還有一些重量級珍稀多肉植物:如世界一級瀕危植物、年齡超百歲、花開勝牡丹的龜甲牡丹;形似燈籠的世界一級瀕危植物花籠,一年開4-5次花,星星點點甚是熱鬧;獨特的小氣候環境下生長壽命可達1000年的瀕危植物百歲蘭;還有花紋像印章的番杏科的生石花、玉錐花,黃色、白色的花燦然綻放,耀人眼目。

「美麗中國 我是行動者」2019年全國青少年自然筆記大賽獲獎作品展

「自然筆記」一詞引自美國學者克萊爾的《大自然筆記》一書,其本質是圖畫與文字結合形式的自然觀察日記。自然筆記活動鼓勵學生與大自然親密接觸,激發學生探索自然奧秘的興趣和好奇心,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情感和理解力,使其與自然世界建立和諧親密的關係。

「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2019年全國青少年自然筆記大賽由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中心與中國兒童中心共同舉辦。南京中山植物園作為協辦單位之一,積極組織華東賽區作品初步評選及報送工作,並於今年6月份榮獲自然筆記大賽「優秀組織單位獎」。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自然筆記,同時也為了響應2019年全國科普活動日的宣傳,該園於9月18日-10月31日,在植物博覽園(南京中山植物園南園)熱帶植物宮一樓大廳集中展出40幅大賽獲獎作品,進一步引導青少年親近自然、探索自然、熱愛和保護自然。

南京中山植物園與美好生活科普展

園區在喜迎九十周年華誕之際,特舉辦「南京中山植物園與美好生活科普展」,以期讓廣大公眾了解植物園與人類生活的關聯,以及在為人們創造美好生活方面所做的獨特貢獻。

植物園是人們認識大自然及探秘植物世界的窗口。自20世紀80年代初對外開放以來,該園一直把科普教育作為重要使命。是國內最早開展科普教育的植物園之一,1999年即躋身首批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為提升公民素質尤其是青少年的科技素養發揮了重要作用。

植物園作為中、北亞熱帶植物的研究中心,在植物保護、植物分類、藥用植物、經濟植物、觀賞植物、植物化學、植物大氣環境生態等方面,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

看完展覽,遊客會驚喜地發現:油橄欖、板慄、碧根果、藍莓、黑莓、中山杉、草坪草、鳶尾、石蒜、甜葉菊……這些在我們生活中常用或常見的植物及其產品,竟然都與這個我國第一座植物園密切相關。

相關焦點

  • 南京中山植物園王蓮開花
    2020年8月26日傍晚,遊客徐先生在南京中山植物園遊玩,在園中突然發現池塘裡的王蓮開花了,花色白中帶著淡淡的紫色,徐先生激動的在池水邊站了下來,這一站就是幾個小時。「王蓮開花都是在傍晚,而且沒有人能知道它什麼時候開,只能碰,碰到肯定要拍個夠了.......」
  • 阿勒泰機場開展「迎國慶 慶中秋」系列主題活動
    圖:阿勒泰機場開展「迎國慶 慶中秋」系列主題活動 攝影:盧慧民航資源網2020年10月2日消息:為慶祝祖國母親71周歲生日,進一步激發廣大員工的愛國之情,深化愛國主義教育,10月1日,阿勒泰(喀納斯)機場舉行了迎國慶升國旗儀式,向偉大祖國送上美好祝福。
  • 中山植物園正展出有毒「相思子」
    在南京中山植物園多肉多漿植物展館,正舉行猴植物展,今天在這裡記者見到雞母珠種子的標本。這是個造型色彩非常豔麗的猴子圖案,拼成猴子圖案的植物叫猴子眼,有圖告知,猴子眼也叫雞母珠、相思子,但特別提醒「有毒勿觸切勿食用」。   記者發現,雞母珠每個直徑約0.5釐米,鮮紅的種子上還有一塊凸出的黑點,猴子眼的別名也由此而來。
  • 九宮廟街道:迎國慶,慶中秋,居民原創節目精彩上演
    九宮廟街道:迎國慶,慶中秋,居民原創節目精彩上演 2020-09-30 17:45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巧手童心迎國慶
    巧手童心迎國慶 2020年9月29日 10:48 來源:北方網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 幼兒園迎國慶主題活動方案大全(親子手工+教育活動方案)
    國慶佳節即將到來,大多數幼兒園會藉此開展「迎國慶親子活動」和「各類迎國慶教育教學活動」。不僅讓孩子們知道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慶節是每年的十月一日,而且也讓家長和孩子增進彼此的了解和信任。  1、為迎接祖國媽媽六十九歲生日,通過開展「迎國慶親子」活動,使幼兒和家長在積極的參與中體驗合作與交往的快樂。
  • 南京中山植物園將建萬種植物基因庫
    記者日前從中國第一座國家級植物園——南京中山植物園獲悉,為應對全球物種減少的情況,該植物園將建設大規模植物基因庫,保存1萬種植物的「身份」信息。  據介紹,目前全球大約38萬種植物中有22%的植物物種有滅絕危險,中國約有3.1萬種植物物種,其中15%-20%瀕危,瀕危植物達4000種—5000種。
  • 中山植物園月末「花魁」,來了南京,不考慮去拍拍王蓮嗎?
    王蓮「霸氣」露臉,走進南京中山植物園,月末難得觀景體驗中山植物園月末「花魁」,來了南京,不考慮去拍拍王蓮嗎?文/腫眼泡泡OO八月倒計時,暑假倒計時,許多人對這個美麗的八月充滿了眷戀,也有家長也終於等來了期盼已久的開學。
  • 北海頤和園北京植物園「大展」迎國慶
    北海頤和園北京植物園「大展」迎國慶  99件文物亮相頤和園福壽文物展;北海公園萬佛樓遺址區開放;北京植物園40萬株鮮花匯成「花海」  國慶節臨近,多家市屬公園推出一系列展覽活動,營造出祥和喜慶的節日氛圍。
  • 南京中山植物園標本被偷低調處理 評:是姑息縱容
    南京中山植物園標本被偷低調處理 評:是姑息縱容 2017-11-22 09:18:57來源:中國青年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中山植物園打造「活植物基因庫」
    南京日報訊  能大量存水的瓶幹樹,劇毒的「見血封喉」樹,還有殘酷的植物絞殺……國慶前試開放的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中山植物博覽園,引進了2000多種珍稀植物。建設費用高達1.4億元,每年還要大量經費維持運轉,除了供遊客觀賞外,它們的效益如何體現?植物園與普通公園有哪些區別?
  • 多個苦苣苔科原生種首次亮相陰生植物展
    其中桂中報春苣苔(Primulina guizhongensis)、石蝴蝶狀報春苣苔(Primulina petrocosmeoides)、翅柄報春苣苔(Primulina pteropoda)、馬山報春苣苔(Primulina mashanensis)都已進入盛花期,於是上植君把它們都「請」出了溫室,在植物大樓展廳內舉辦的2019「蕨苔芳華,苣美上植」陰生植物展內與遊客們見面。
  • 中山植物園標本館
    原標題:中山植物園標本館【摘要】 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南京中山植物園)標本館,成立於1929年,擁有70萬份(蠟葉和浸漬標本)植物標本的收藏。   該標本館除收藏少量19世紀英國、法國學者採集的標本外,主要收藏了中國學者在20世紀採集的大量中國植物標本。
  • 天津這些活動將承包國慶假期!
    「十一」長假即將到來,節日期間全市文化和旅遊系統文博展覽、精彩演藝、群文活動、節慶特色活動和各區文化旅遊活動豐富多彩,全市各級文化藝術工作者全部投入到迎國慶七十周年的歡樂氣氛中去 具體有哪些活動等著你?
  • 瀋陽旅遊集團「2020多彩東遊記」文化旅遊節 亮相國慶黃金周
    十一國慶,瀋陽旅遊集團將隆重推出 「2020多彩東遊記」主題系列活動。本次文化旅遊節,將融合集團旗下景區獨具特色的產品業態、有趣多元的文化活動為廣大遊客帶來精彩的國慶假期!電子競技、遊園賞菊、影視民宿、親子萌寵等一系列的主題節日活動讓您盡享假日的愉悅和秋日的美好!
  • 中山植物園展出高顏值「猴植物」 熱帶蘭花酷似孫悟空
    導讀:中山植物園園藝與科普中心副主任李梅博士告訴記者,「猴植物」家族中既有高顏值的花卉如猴頭杜鵑、猴刺脫樹、猴面小龍蘭,也有真美味的水果獼猴桃、蔬菜猴腿蹄蓋蕨,還有世界著名的行道樹猴板慄、堪稱植物界「活化石」的猴謎樹,亦有全球最毒的植物見血封喉。
  • 南京:中山植物園遭白蟻入侵 門框裡挖出89對蟻王蟻后
    中國園林網5月31日消息:南京中山植物園的標本館是華東地區最大的標本館,其中包含數千份珍貴的模式標本。這麼「核心」的地方,不久前卻遭到了白蟻的攻擊。為此,植物園的工作人員以及白蟻防治專家開展了一場「抗擊白蟻」的「保衛戰」。
  • 南京金秋「賞花地圖」來啦!
    2020-10-07 08:59圖文來源: 南京日報微信 2020年國慶、中秋「雙節」
  • 彼岸花了解一下,南京中山植物園石蒜季賞花盛宴即將開啟
    這幾天,市民和遊客來到南京中山植物園會發現,園子裡到處是初開的石蒜:白色的長筒石蒜、黃色的中國石蒜、紅色的彼岸花……它們就像一個個林間的精靈,生在枝頭的花朵排列如傘,花瓣朝後反卷,美麗繽紛。尤其是紅色的彼岸花,從花瓣中心迸射出幾根長長的蕊絲,仿佛煙花一般,十分豔麗。
  • 南京紫金山中山植物園現紅嘴藍尾喜鵲 遊客驚喜
    昨天在南京紫金山的樹林中,一批可愛的藍羽天使光臨中山植物園,十多隻紅嘴藍尾喜鵲常在枝間跳上跳下或在樹間飛來飛去,飛翔時多呈滑翔姿勢,它們全身長約40釐米,上身藍色,頭黑色,嘴紅色,尾十分長,發出多種不同的鳴叫聲和口哨聲,引起市民駐足觀看,十分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