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頤和園北京植物園「大展」迎國慶

2021-01-14 中國新聞網

  北海頤和園北京植物園「大展」迎國慶

  99件文物亮相頤和園福壽文物展;北海公園萬佛樓遺址區開放;北京植物園40萬株鮮花匯成「花海」

  國慶節臨近,多家市屬公園推出一系列展覽活動,營造出祥和喜慶的節日氛圍。其中,北海公園萬佛樓、大佛殿遺址區在國慶前陸續開放,園內舉辦的第四十屆菊花展亮相「新景區」大佛殿遺址區。頤和園舉辦的「菁華獻頌——頤和園福壽文物展」集中展示了99件/套在器型造型、圖案紋飾上體現「福壽」主題的文物精品,傳達祈福慶壽的美好祝願。此外,北京植物園第27屆市花展將於國慶節當天正式開幕。

  北海公園

  萬佛樓遺址區今起開放

  9月25日上午,北海公園第四十屆菊花展在大佛殿遺址區開幕。展覽以「菊頌盛世」為主題,懸崖菊、多頭菊等數千盆各類品種菊花亮相。展期持續至10月中旬。

  記者從北海公園獲悉,經過住戶騰退和環境整治等工作,位於北海北岸的大佛殿遺址區25日對外開放,萬佛樓遺址區也於27日開放。

  據了解,大佛殿是闡福寺主建築,建於1746年(清代乾隆時期),是皇家禮佛的重要場所。1919年,大佛殿及後殿和八方亭均被大火焚毀。2009年,這裡開展文物古蹟挖掘,將其封閉。去年8月,闡福寺大佛殿遺址區內4家住戶完成騰退,公園以此為契機,集中開展了大佛殿遺址保護和綜合整治工作。

  如今,大佛殿遺址區變成一處用於展覽展示的廣場,北海公園基建設備科負責人錢勃介紹,公園正在推進大佛殿修復工作。

  記者了解到,菊展期間為了方便遊客,大佛殿遺址區不限流參觀,10月15日後將實行博物館式管理,限流參觀,瞬時客流不超過80人。

  今日起,位於小西天景區北側的萬佛樓遺址區也開始接待遊客。這處院落原為乾隆帝給母親賀壽而建,曾長期封閉,主體建築萬佛樓不復存在,僅保留有普慶門、寶積樓、妙相亭、致爽樓以及兩處石經幢。

  「我們做了大量勘察設計工作,根據考古報告、老照片等資料把這片區域重新收拾起來。」錢勃告訴記者,開放後,遊客進普慶門,經過水池東側,可以到寶積樓看萬佛樓遺址區主題展覽,再經原萬佛樓、鬘輝樓等建築遺址,了解這一院落的前世今生。

  據北海公園副園長胡峂介紹,北海瓊華島永安寺、闡福寺、萬佛樓幾組建築群分別寓意「安定」、「福澤」、「壽康」,是一套完整的歷史文化價值體系。如今通過遺址區的開放,向全社會展示這一文物保護領域的重要成果,並帶動小西天、闡福寺建築群的全面開放,進一步提升北海西北部的社會、人文、展示、旅遊等綜合價值。

  萬佛樓遺址區實行博物館式管理,限流參觀,瞬時客流不超過80人。

  頤和園

  99件文物亮相福壽文物展

  昨日,「菁華獻頌——頤和園福壽文物展」在頤和園德和園扮戲樓開幕,99件/套在器型造型、圖案紋飾上體現「福壽」主題的文物精品集中亮相。其中,30餘件文物是首次對公眾展出。

  頤和園管理處副園長秦雷介紹,此次展覽依託頤和園「福山壽海」的造園思想,以園藏「福壽」題材文物為載體,讓遊客通過觀展了解頤和園深厚的福壽文化,傳達祈福慶壽的美好祝願。

  據了解,本次福壽文物展分為瑞玉吉金、福書壽牒、奇工絕藝、賦彩增華四個展區,展出玉器青銅、古籍書畫、雜項、瓷器琺瑯等多個品類的文物。

  頤和園管理處文物部副主任隗麗佳介紹,本次文物展呈現出高級別文物數量多、文物品類多、展品年代跨度大、首次亮相文物多的特點。所有參展文物中,近三成是一級文物和二級文物,文物年代從商代跨越到清光緒年間。同時,有30餘件參展文物為首次對公眾展出。

  她介紹,展出的商代正簋距今3000多年,為本次展覽中「最古老」的一件青銅文物。而在「瑞玉吉金」展區,一尊巨大的青玉臥牛尤為引人矚目。這尊青玉臥牛的重量近80斤,由一整塊青玉雕刻而成,這樣體量巨大且保存品相完好的玉器文物非常罕見。此外,遊客還可以觀賞到山石人物樓閣木座鐘、《南齋集錦繪畫冊》、《南齋集錦書法》等首次面向公眾展出的精品文物。

  據悉,本次文物展將持續到2020年1月30日,跨越國慶節、重陽節、元旦、春節等幾個重要的節日點,以滿足不同時節來園參觀的觀眾需求。

  北京植物園

  40萬株鮮花匯成「花海」

  北京植物園第27屆市花展將於10月1日正式開幕,以菊花、月季雙市花為主的40萬株/盆鮮花將把園區裝扮成「花海」,展覽將持續至10月28日。

  記者從北京植物園了解到,本屆市花展的主題為「花開盛世、禮讚華誕」。花展期間,三大展區、四座花壇將集中亮相,整個園區內花海、花廊、花境、花藝、花壇齊聚一堂。

  其中,「禮讚金秋」展區主要匯集了以菊花為主的5萬餘盆各色花卉,形成7000平方米的花海,並以各色小菊和球菊等勾勒出一朵朵綻放的「禮花」,表達對祖國的美好祝福。「菊品長廊」為精品獨本菊展區,位於熱帶展覽溫室至臥佛寺景區之間,以展臺的形式展示180個品種的精品獨本菊,今年展區增設古典花窗竹藝背景等布展形式。「月季花海」展區位於北京植物園月季園,集中展示了1500餘品種的10萬株月季,國慶假期正值花期。

  四座花壇則包括把「昆蟲旅館」的功能注入立體花壇中、兼具觀賞和科普功能的「和諧共生(東南門內)」,設計取材於「魚躍龍門」的「魚躍錦繡(東南門外)」,以層層青山為背景、以紅色系燈籠作為花壇焦點的「祝福祖國(南門外)」,以及以鳳凰寓意吉祥、和諧、天下太平的「鳳鳴盛世(南門內)」花壇。

  國慶假期期間,北京植物園還將舉辦多個展覽、活動。其中,中國特色及世界珍稀植物展位於熱帶展覽溫室內,將展示北京植物園從世界各地引種的珍稀植物。北方盆景秋季作品展位於盆景園內,內容包括中國盆景文化與歷史主題、北方盆景文化與歷史主題、北方盆景樹種與製作技術主題等。

  10月2日至3日,植物園將舉辦「愛綠一起——槭樹的葉子」以及「專家帶你識花草——菊花專場」兩場科普活動,遊客可通過北京植物園微信公眾號進行報名參加。

  10月3日至7日,第十屆曹雪芹文化藝術節將在曹雪芹紀念館周邊開幕,開展首屆紅樓夢收藏市集、曹雪芹文化講座、曹紅主題線下遊戲、曹紅文化展覽等系列活動。

  此外,10月1日至7日,遊客可前往北京植物園文創旗艦店,選取艾葉、陳皮、薰衣草、玫瑰、薄荷等多種香料,自由搭配填充,配製出專屬的植物味道,購買自製香囊一枚。

  新京報記者 周依

相關焦點

  • 國慶假期北京市屬公園迎客280萬人次,天壇人氣最高
    其中,天壇公園42.2萬人次、頤和園40.6萬人次、北京動物園38.9萬人次,位列前三。  市屬公園單日最高遊客量出現在3日  八天假期,市公園管理中心通過加大預約購票宣傳引導,調度公園門區購、驗票現場環節,落實各項疫情防控舉措,保證遊客承載量不超過75%,最大限度地滿足了遊客需求和遊園防控要求。
  • 北京:頤和園百年古桂添香中秋國慶假期
    中國園林網9月27日消息:今年中秋與國慶,頤和園舉辦頤和秋韻桂花文化展。屆時頤和園的湖光山色將沉浸在甜甜的桂花香之中,市民除了可以享受皇家園林的清風明月,還可在桂花香中感濃鬱的傳統文化。桂花是我國傳統的十大名花之一,桂花自然生長在南方,頤和園通過科學養護,將南方的桂花大批量的移栽到北京。今年,仁壽殿與文昌院景區將展出50餘盆百年古桂,這些古桂出自當年清宮廷與王府內,是頤和園珍貴的自然文物遺存。中秋時節,正值桂花的盛花期,遊客可以零距離欣賞百年古桂的芳姿。
  • 景山公園2016昆蟲科普文化展開幕
    千龍-法晚聯合報導(記者 耿學清)今天(23日)一早,景山公園2016昆蟲科普文化展開幕,有來自亞洲最大昆蟲博物館的320個品種的標本。另外,本周起,市屬公園暑期科普夏令營拉開帷幕,各公園陸續開始招募小營員。上午,景山公園2016年昆蟲科普文化展正式與遊客見面,將持續至8月15日。
  • 迎新年!太原植物園活動多
    迎新年!> 12月30日,記者從太原植物園獲悉,12月31日,該園將開啟2021年迎新年系列文化活動,有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趣」太植「潮」好玩主題活動、「探秘太原植物園」新年雲直播等豐富多彩的迎新活動,感興趣的市民可去植物園遊玩、參加活動。
  • 北京花開成海,捨不得錯過!|北京地區|明城牆遺址公園|北京...
    下面這些地方您記好了:臘梅、梅花:明城牆遺址公園、北京植物園,頤和園,大觀園,中山公園,香山公園櫻花:玉淵潭公園,北京植物園桃花:平谷,北京植物園,箭扣長城,黃花城水長城北京植物園臥佛寺地址:北京市海澱區香山路北京植物園內臥佛寺一直是北京地區賞梅勝地。這兒的臘梅被稱為「京華第一枝」,小巧玲瓏的黃色花朵在陽光照耀下晶瑩剔透、熠熠生輝。您從北京植物園南門進入,沿著中軸線一直前行便是臥佛寺。
  • 想去北京看病+旅遊?北京醫療旅遊線路大推薦
    第一天:前門-同仁堂-全聚德烤鴨店-前門梨園京劇 第二天:北京平心堂中醫門診部-聽鸝館-頤和園-北京藥用植物園 第三天:長城-明十三陵-御生堂中醫藥博物館-太申祥和山莊 第四天:太申祥和山莊-天安門廣場-故宮-景山-鼓樓胡同遊-京城名醫館 第五天:自由活動 線路二:
  • 迎國慶 南京中山植物園主題植物展精彩亮相
    中國江蘇網訊(記者 張 靜 通訊員 秦亞龍)經過近期的提升改造,植物園的盆景園、薔薇園和江蘇鄉土珍稀樹木園將於10月1日開園。同時景區也在植物博覽園(南園)舉辦了食蟲植物展、多肉植物展,全國青少年自然筆記大賽獲獎作品展、南京中山植物園與美好生活科普展等多個科普展覽,讓遊客一邊賞金秋美景,一邊走進奇妙的植物世界,也同時了解植物園與百姓生活的密切關聯。
  • 國慶又添新耍事!到南山植物園感受熱帶雨林風情
    記者 李文科 攝  華龍網9月24日12時訊(記者 董進 實習生 楊璐蔓)國慶長假即將來臨,如果還沒計劃好去哪兒玩的話,重慶南山植物園首次引進的熱帶雨林生態文化展倒是個不錯的好去處。從即日起至12月22日,市民朋友前往南山植物園溫室,就能走進真實的熱帶雨林,看到來自雲南西雙版納的各種稀奇古怪的植物種子,甚至還有來自雲南騰衝的石頭和泥土。
  • 北海機場國慶、中秋雙節期間起降460架次運輸旅客近六萬人次
    2020年國慶、中秋雙節假期,北海機場貫徹落實民航局等各級政府部門關於假期運輸工作的總體部署和具體要求,認真落實聯防聯控工作安排的同時,積極拓展航空市場,主動聯繫航空公司增加航線航班,於9月30日-10月8日期間增加了
  • 巧手童心迎國慶
    巧手童心迎國慶 2020年9月29日 10:48 來源:北方網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 太原植物園主體工程完工 力爭國慶期間向遊人開放
    4月8日,記者來到正在建設中的太原植物園。該園於2017年7月正式開建,目前已完成工程總量的70%,全部配套建築基礎、混凝土結構主體、地形整理、高壓線路入地遷改、新變電站主體、主入口鋼結構安裝和溫室木結構安裝分項工程的建設工作已完成,正在進行幕牆、內裝、布展、苗木栽植、市政管線等相關工作,力爭國慶期間向遊人開放。
  • 植物園市花展開幕新育小菊品種迎客
    北京植物園第28屆市花展9月26日開幕,本屆市花展共展出以菊花、月季為主的各類花卉30萬株。市花展將持續到11月1日,其間植物園還將推出珍稀植物展、盆景展、攝影展、書畫展四項特色展覽。  市花展分為三大主題展區,科普館周邊是核心展區。整個展區由兩部分組成,展區西側是植物園的傳統保留項目「花海」。
  • 頤和園開放耕織圖景觀歷史文化展 展示中國農桑文化
    原標題:頤和園開放耕織圖景觀歷史文化展 展示中國農桑文化   正值頤和園建園270周年,頤和園耕織圖景觀歷史
  • 北京——頤和園中最有「故事」的橋
    大家好,北京頤和園內的昆明湖上有一座17孔橋,這座橋是頤和園內最大的一座石橋,建造於清乾隆年間。修建了大約十多年才建成,17孔橋整座橋長150米、寬八米,飛越於東堤和南湖島之間其形狀如長虹臥波,17孔橋的造型具備北京盧溝橋和蘇州寶帶橋的特點,橋上的石雕極其精美,兩邊的白石欄杆共有128根望柱,每根望柱上都雕刻有大小不同形態各異的石獅子,這些石獅子加起來共有544隻,比北京盧溝橋的獅子還要多。
  • 「貧雪」的北京終於又下雪了!雪中的頤和園景致分外特別
    2月12日,北京如約下雪,市區更是大範圍的飄雪。北京頤和園今天在飄揚的雪花中換了一個模樣。圖片來自微博網友 @改名是為了有一個全新的開始對於北京來說,2月12日的雪只是甜點,真正的雪則在2月14日前後開始,不僅北京要下雪,山西內蒙古河北河南多個北方省份都要下雪,而且強度會更大。
  • 直播預告丨「北京大興 從『新』起航」——南航新疆分公司迎國慶媒體公眾開放日活動
    國慶攜手中秋的八天長假即將到來,你是不是已經制定好出行計劃,準備出遊了呢?9月30日,為配合長假旅客出行需求,中國南方航空新疆分公司充分發揮各航空樞紐中轉網絡的銜接要衝作用、優化航班時刻和航線網絡,新增及加密多條全新航線,其中,烏魯木齊地窩堡國際機場-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往返航班恢復運行。
  • 盤點北京十大樹王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凌洲業話,ID:lingzhouyehua】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點擊標題下方「凌洲業話」藍色字體,添加關注眼看中秋將至,今年的中秋節又和國慶重疊了,應該會有八天的假期。秋天又是北京最美的季節,估計有不少人會利用這個長假出門走走看看。北京可玩兒可看的地方很多,其中古樹也是備受追捧的景觀之一。
  • 兩公布一提示:北京交管部門發布2020年國慶中秋假期交通預報
    > 市區香山—植物園、天安門廣場、故宮、頤和園等城區地標景區客流、車流集中,國慶中秋節假期出遊熱度高,周邊交通壓力始終較大; 郊區房山十渡,通州大運河森林公園,昌平十三陵、八達嶺—居庸關長城,密雲古北水鎮,大興野生動物園等景區以及部分郊野公園將吸引遊客前往,周邊道路車流將相對集中,交通壓力較為突出。
  • 北京花訊|夏季常見水生花卉
    本期北京花訊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北京地區夏季常見的水生花卉,陪伴大家度過一個清涼美麗的夏季!荷花荷花屬毛茛目睡蓮科,又名蓮花、水芙蓉等。中國古代民間就有春天折梅贈遠,秋天採蓮懷人的傳統。蓮子從古至今一直是高級滋補營養品,蓮藕亦是很好的蔬菜和蜜餞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