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李白」這兩個字的由來。有兩個版本的傳說。
一.仙人下凡
相傳,李白出生的時候,其母夢見太白金星落入懷中,於是為孩子取名李白,字太白。太白金星是天上的神仙,而李白號稱詩仙,或許李白這兩個字這樣解釋,讓人每當想起李白的時候,就想到其詩歌想像力豐富,氣勢之磅礴,很多奇思妙想都像來自天上,人間沒有的東西。所以讀李白的詩,如果能學李白好好喝幾碗酒,大醉一場,或許醉了,我們能暫時擺脫每天面對的家長裡短,油鹽醬醋,去看看不一樣的世界,過一過神仙才有的生活,如此,讀李白的詩或許能有更多感受。
二.李花一樹白
據說,李白周歲抓周的時候,抓了一本《詩經》,其父喜出望外,認為兒子長大以後,一定會成為非常有名的詩人。所以想為李白取個好名字,以免讀李白詩的後人認為自己沒有學問。抓周這個古老的中國傳統,現在已經很少有人這樣做了。可能是很多人覺得不靈吧,可見中國人雖然迷信,但並非什麼都迷,什麼都信。如果抓周能預言未來,那麼參加各種培訓班,上大學,組織各類考試,包括萬人痛恨的高考都沒有什麼必要了。
因為李白父親對取名的慎重,所以一直找不到合適的,直到李白七歲,還沒有名字。這在歷史上可是相當少見了,可見有時候越想要做一件事,越是做不成,當然一時做不成未必是壞事,李白的名氣當然絕大部分來自他的詩歌,但是名字的簡單好記又令人回味或許也有一點作用。
直到一年春天,李白的父親想作一首春日絕句,他只寫了兩句,然後要求李白母子一人給他添一句,勉強湊合成一首詩。所以古人作詩,很多時候只是遊戲而已,當然也不乏有因為遊戲而產生很好的詩句,甚至千古名句的例子,所以「詩」這個東西,當真很難講清楚。這兩句是「春風送暖百花開,迎春綻金它先來」。李白的母親想了一會,說「火燒杏林紅霞落」。一等母親說罷,李白就立刻不假思索地指著園中盛開是李樹說道:「李花怒放一樹白」。父親一聽,大為讚賞,更覺得李白有詩才。這句確實接的好,上下兩句「一紅」,「一白」從兩種小花,兩種顏色,由點及面,寫出整個春天,五顏六色,各種花兒盛開,大片的顏色一下子擠進視線裡,分外豔麗,春意盎然,好不熱鬧。因為這「白」字用得好,寫得又是「李花」,於是父親終於決定,給孩子取名「李白」。
不愧是大詩人,名字都和詩有關,都能有這麼一大篇。傳說,而且還流傳到了21世紀,1000多年以後。看來我們普通人以後取名字也要稍微慎重一些,當然絕大多數孩子都不可能成為李白,但至少家長都抱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有一個好的名字,就有一種期盼,就是孩子奮鬥,動力,就像馬雲先生說的「夢想總是要有的,萬一有一天實現了呢」。
看完這兩個故事,或許我們應該小酌一杯,將「李白」兩個字記在心裡,留在夢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