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隱,唐朝詩人的名和字有何來歷與含義?

2020-12-03 島主歷史觀

文/藍夢島主

原創文章,已開啟全網維權,抄襲必究!

唐朝之所以被稱為「盛唐」,不僅源於國力之盛,也源於文化之盛。誠然,一千多年前的大唐王朝,是中國詩歌發展的鼎盛時期,誕生了無數影響深遠的偉大詩人:比如李白、杜甫、李商隱、王維、白居易等。

那麼,這些最有文化的文化人,他們的名字又分別有何來歷和含義呢?以下,筆者將一一為大家揭曉。

首先簡單介紹一下古人名、字、號的區別。

名:幼年時由父母命名,供長輩呼喚。

字:又稱表字,男子20歲舉行加冠禮時取字,女子15歲許嫁舉行笄禮時取字,以表示對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稱呼。

號:名和字以外的稱號,有的為自己所起,有的為他人所起,以表特徵或尊重。

一般情況下,名與字是相互關聯的,連在一起解讀方能得知其內涵。

另外,古人稱名是非常不禮貌的,只有自稱或者長輩稱呼晚輩、上級稱呼下級時偶爾使用,其他大多數情況都是稱字或號。比如,如果王安石與蘇軾在一起聊天,肯定是稱他為「子瞻」或「東坡」,而不可能直呼其名曰「蘇軾」,儘管王安石比蘇軾年長15歲,是他的前輩。這種規則直到民國仍適用,但在影視劇中經常被用錯。

正式進入主題。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

對於李白名字的來歷,大家可能比較熟悉。李陽冰《草堂集》序有載:「驚姜之夕,長庚入夢。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

也就是說,李白的母親在生李白之前,夢到了太白金星,所以給孩子起名為白,字太白。李白是太白金星下凡的說法由此而來。

「青蓮居士」的來歷有爭議,一般認為是他出生地清廉鄉的諧音,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另外「青蓮」也具有佛教象徵意義,體現了李白的浪漫主義色彩。

至於「謫仙人」,意思就是被貶謫到凡間是仙人。這不是李白的自戀自稱,而是前輩詩人賀知章對他的讚譽,極言李白的詩才,非凡人所能有。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

杜甫的名「甫」是古代對男子的美稱,而杜甫的字「子美」正好是用來解釋「甫」字含義的。

「少陵野老」是杜甫的自號謙稱,其中「少陵」是杜甫在長安的居住地城南郊區的少陵,而「野老」是指年齡很大卻一事無成的人。後世稱杜甫為「杜少陵」。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谿生(玉溪生)。

正如李白的字「太白」說明了名「白」的來歷,杜甫的字「子美」解釋了名「甫」的含義,李商隱的名「商隱」和字「義山」同樣意義相輔,需要放在一起去解讀。

直接給出結論,李商隱的名字源自秦末漢初的道家四大牛人——商山四皓。他們原本是秦始皇時七十名博士官中的四位,後因不滿秦始皇的焚書抗儒暴行而隱居於商山,所以有「商山四皓」之稱。

為什麼說商山四皓是牛人呢?因為他們的學識和智慧,在當時無人能及,而且影響力極大。據《史記》記載,漢高祖劉邦因為寵愛戚夫人打算改立戚夫人所生的劉如意為太子時,呂后正是聽了張良的建議,請出商山四皓為太子劉盈站臺,才改變了劉邦廢長立幼的初衷。

玉溪是今河南濟源境內王屋山下的一條溪谷,李商隱青年時代曾在此處修習道術,故自稱「玉溪生」。

王維,字摩詰,號摩詰居士。

王維信佛,詩文具禪意,故稱「詩佛」。他的名、字、號均出自佛家,「維摩詰」是梵文Vimaiakirti的音譯,在淨名中,無垢稱詰,所以「維摩詰」的意思就是潔淨沒有汙染的人。佛家亦有《維摩詰經》。

白居易,字樂天,香山居士。

白居易的名「居意」出自《禮記·中庸》:「故君子居易以俟命。」意思就是說,處於平易而無危險的境地,素位而行以等待天命,不欺凌弱小,不攀附權貴,不怨天尤人,這是作為君子該有的德行。

白居易的字「樂天」出自《易經·繫辭上》:樂天知命,故不憂。」意思就是說,安於自己的處境,由命運安排,以樂觀的心態面對困境,以睿智的胸懷通達人生。真正的「樂天知命」不是逆來順受,而是真正參悟後的一種人生最高境界。

白居易晚年篤信佛教,曾在河南洛陽香山寺居住,遂自稱「香山居士」。

綜上,李白、杜甫、李商隱、王維、白居易,幾位唐朝大詩人的名字都是有來歷、有深意的,反映了他們各自的特點和追求。

(本文完~)

相關焦點

  • 李商隱和白居易的微雨詩對決,都不出現一個「雨」字,卻都很經典
    白居易比李商隱大了41歲,算得上是一對忘年交了。白居易曾放言死後要當李商隱的兒子,可見兩人的關係曾有多好。論詩風,兩人其實是不具可比性的。白居易寫詩通俗易懂,所謂「童子解吟長恨曲」說的就是他的《長恨歌》小孩子都能聽得懂。
  • 唐朝的有哪些文化成就
    唐朝的哲學發展以韓愈、李翱為代表的唯心主義,他們宣揚天命論和性情說,提倡儒家道統和倫理綱常,另一派是以柳宗元、劉禹錫為代表的唯物主義、他們批判天命鬼神,宣揚無神論,肯定人的主觀能動性及在支配自然中的作用。
  • 在古詩詞中,李姓作者有多少你知道嗎?這篇文章給大家介紹7位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等等。
  • 古代人為什麼名字要有字和號
    這個叫做「表字」,是有來歷的。一、表字的起源 表字是指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義的名字。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與本名涵義相關的別名,稱之為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稱其表德之字。後稱字為表字。
  • 白居易最經典的一首相思詞,化用另一位詩人的名句,卻寫出了新意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中唐時期著名的文學家、詩人、思想家等等,他對於唐詩可謂是起到了一個至關重要的作用,要知道在他之前,很多的唐詩,那只不過是一個形式,大部分的詩人在創作時,並沒有真正的融入進自己的情感,這也使得很多的詩作,讀起來很拗口;另外還喜歡在詩作中,處處堆砌典故,使用一些生僻的字
  • 古人歡樂多,這條隱藏在詩人中的「崇拜鏈」,可愛又好笑!
    ——《小學生必背古詩文129篇》(中英雙語·誦讀版)白居易卻迷戀他白居易是大流量詩人偶像,一時間大街上人人都爭相背他的詩。開成年間用他的手抄詩還可以買到一條魚。荊州有個葛清,是親媽粉,渾身上下體無完膚,都紋滿了白居易的詩。白居易的詩在海外也很火爆。以白居易自己的輕描淡寫說,就是「其日本、 新羅諸國及兩京人家傳寫者」。
  • 白居易的詩:惜牡丹花
    詩人從兩枝殘花看到了春將歸去的消息,他的擔心並非多餘。「明朝風起應吹盡」,語氣又是一轉,從想像中進一步寫出惜花之情。明朝或許未必起風,「應」字也說明這只是詩人的憂慮。但天有不測風雲,已經開到極盛的花朵隨時都會遭到風雨的摧殘。一旦風起,「寂寞萎紅低向雨,離披破豔散隨風」,那種悽涼冷落實在使詩人情不能堪。但是詩人縱有萬般惜花之情,他也不能拖住春天歸去的腳步,更不能阻止突如其來的風雨。
  • 從《池上》看白居易的「白話文」古詩
    白居易,唐朝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所以又稱白香山。唐朝是我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詩的國度,湧現出了無數的很著名的大詩人,最負盛名的當屬李白、杜甫、白居易這三位大神了。而在這三大詩人中,我個人最喜歡的就是白居易了。
  • 唐詩天空的日和月:李白與杜甫真正意義上地會面
    唐玄宗天寶三年,李白與杜甫真正意義上地會面了,這是中國歷史上兩位偉大詩人不同凡響的相遇。1000多年以後,聞一多將李白與杜甫的這次相遇,比作是太陽和月亮的相會。   行路艱難   極盛時期,需要極盛的詩人。李白和杜甫在詩壇的相繼出現,讓唐詩的天空分外絢麗奪目。   李白,武則天長安元年(701年)出生於中亞碎葉城,相傳祖籍隴西成紀。
  • 真實歷史上的李白和杜甫,原來不過君子之交淡如水
    自從魯地一別後,李白就寫了《沙丘城下寄杜甫》,加以前聚一起的兩首詩,李白就給杜甫寫了三首詩。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答案有很多。有人說李白朋友太多,記不得杜甫。有人說,杜甫重情義,非常在乎與李白的友情。就像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些答案都正確,但是都不全面。其實呢,這都是因為李白和杜甫並不是朋友。無論是思想還是性格,巨大的差異,都註定兩個人成不了朋友。
  • 白居易最經典的一首詞,最後七個字,令人嘆為觀止!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現實主人詩人。與劉禹錫並稱「劉白」,與元稹並稱「元白」,又與李白、杜甫合稱「唐代三大詩人」。其詩語言通俗,音調和諧,形象鮮明,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 「唐詩三大巨頭」和「宋詞大四天王」
    唐詩三巨人一、李白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白居易很高明的一首詩,每一句都在寫雨,但是沒有出現一個雨字
    那雨也是詩歌中的「常客」,很多的詩人都描寫過關於雨的詩作,譬如陸遊的「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這是一種淅淅瀝瀝的小雨,也是春天常見的一種雨;另外還有李商隱的「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這是秋季孤獨的雨,其特點也是不一樣;所以這些經典的詠雨詩句,可謂是別具一格,也讓詩歌顯得更具有生命力。
  • 趣味歷史故事,唐代大詩人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與李白、杜甫並稱唐代三大詩人,一生留下詩作近三千首,數量冠絕全唐。我們耳熟能詳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就是白居易十六歲時的著作。每個成功偉大的人,在他的背後都會經歷一段不尋常的童年,白居易也一樣,讓我們一起看看他的童年事跡吧。
  • 杜甫1個字難壞宋朝一眾詩人 領悟詩聖練字之妙
    歐陽修和詩聖杜甫也有一個類似的故事,老杜也堪稱為一字師也。《六一詩話》 陳從易(966~1031年)作詩像白居易,楊億、劉筠等西崑體詩人效法晚唐李商隱,於是唐朝其他詩人的作品不受重視。 某日陳從易得到了一本杜甫詩集,其中有句「身輕一鳥」,少了一個字。於是大家各用一個字補上。有疾、落、起、下,大家各抒己見,定不下來哪個字最好。後來又得到另外一個完整的詩集,發現這個字是」過「。
  • 唐詩裡的鳥,李白是大鵬,杜甫是沙鷗
    如崔顥只一首《黃鶴樓》,就寫出了神話傳說中黃鶴的神奇景象,連大詩人李白都自愧不如。再比如鷓鴣、燕子、大雁等這些普通的鳥,寫入唐詩的那就更多了。它們各自都有自己的意象。我們今天只說李白和杜甫。如果說李白是大鵬,那麼杜甫就是沙鷗。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李白總想成功一番事業,心中的形象就是搏擊的大鵬。而杜甫四處漂泊,無家可歸,就像沙鷗那樣飄蕩。
  • 她是唐代四大女詩人之一,不如李白杜甫出名,最終因情放飛自我
    我們都知道唐宋時期,詩詞達到了頂峰,有很多著名的詩人都出自唐朝,比如我們熟知李白、杜甫、 白居易、王維,他們四個齊名,被後人稱為「唐代四大詩人」,但其實在唐代,也有很多跟他們四位一樣有才華的女詩人,只因身為女人,空有一身才情,卻鮮為後人所知。
  • 「白體」詩在宋初的影響時間和範圍都有限,不可能與杜甫相提並論
    胡仔在此處將「詩人」唐彥謙、王建與「詩體」即「西崑體」合編,突破「以人為綱」的編纂原則,是為了能更醒目地突出宋初受李商隱詩風影響的「西崑體」。後集卷二曰:「若唐之李、杜、韓、柳,本朝之歐、王、蘇、黃」,「名與日月爭光」。胡仔提出唐詩四大家時名曰「李、杜、韓、柳」。可是,實際上《叢話》裁定的唐詩四大家是「李、杜、韓、白」,即用白居易取代了柳宗元。
  • 名字就是一副山水畫,令人拍案叫絕的詩人名字,給寶寶起名做參考
    李白這個名字,非常的簡單,言簡意賅,但是卻又有一種超然的大氣,就像李白的人一樣,灑脫隨性,不拘小節。   03、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是偉大的現實主義派詩人,
  • 李商隱因「抄襲」《夜雨寄北》被罵上熱搜?年輕人不讀書有多可怕
    前幾日, 微博上出現了一條「冷門詩人李商隱」的熱搜,看得人非常摸不著頭腦。於是點擊去一看,明白了事情的始末。事情是這樣的:有一位博主問:這個叫李商隱的是誰啊?抄襲了霹靂的夜雨寄北。姐妹們知道他的微博嗎?必須爆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