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唐代四大女詩人之一,灑脫潑辣、爽利乾脆,美豔無雙、才華卓越,卻身世悽涼,半生飄零。
我們都知道唐宋時期,詩詞達到了頂峰,有很多著名的詩人都出自唐朝,比如我們熟知李白、杜甫、 白居易、王維,他們四個齊名,被後人稱為「唐代四大詩人」,但其實在唐代,也有很多跟他們四位一樣有才華的女詩人,只因身為女人,空有一身才情,卻鮮為後人所知。
據專家考證,在唐朝290年間竟然出現了207位女詩人。在詩壇眾多耀眼的"巨星"當中,數李冶、薛濤、劉採春、魚玄機最為著名,她們並稱為"唐代四大女詩人"。
今天我想跟大家聊的,是唐代四大女詩人之一的魚玄機。
01、她是灑脫的才華女,卻躲不開「情」字
《全唐詩》裡收錄著魚玄機的詩作達50首,其中最膾炙人口的名句,如「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至今都是作為一種婚戀價值觀,影響眾多女性,給眾多女性提供了擇偶標準。
然而,作者魚玄機的婚戀,又是什麼樣的呢?
魚玄機,字幼薇,出生在一個平民家庭,少女時代的她,容貌豔麗,性格活潑,尤其喜歡讀書作詩。
後來,她與著名詩人溫庭筠結識,兩人常有詩歌酬答,好不快活。慢慢地,魚玄機對亦師亦友的溫庭筠產生了好感,但溫庭筠則不敢回應,只因為兩人年齡相差甚遠,魚玄機二八年華,溫庭筠卻已值不惑之年。
後來,在溫庭筠的撮合下,她成了當朝狀元李億的寵妾。
然而,李億的正妻卻不容她,正妻家世極好,對李億的前途有幫助,所以深情終究不抵前程重要,最終李億放棄了魚玄機,選擇了榮華富貴。
魚玄機曾寫過一首詩,全詩是這樣的:
贈鄰女 / 寄李億員外
羞日遮羅袖,愁春懶起妝。
易求無價寶,難得有心郎。
枕上潛垂淚,花間暗斷腸。
自能窺宋玉,何必恨王昌。
這首詩借安慰鄰家姑娘,表達了自己對愛情的理想和追求,所以她在詩人說:鄰家姑娘啊,你既然有才又有貌,能夠爭取到宋玉這樣的美貌才子,又何必怨恨像王昌那樣的薄情郎呢?
古代女人毫無地位,常被男人隨意冷落拋棄,所以古代女人每多有對男人之無情的不滿和哀嘆。魚玄機卻從女性角度出發,對鄰家姑娘開解,讓她大膽追求自己的愛情,不要為了一個對自己若即若離的人感傷。
這首詩大膽直率又不失睿智,表達了她願意爭取愛情的意願,在那個年代,這樣的思想著實顯得十分灑脫不羈,讓人佩服。
然而,儘管她高呼要爭取愛情,不要為了不愛自己的人感傷,自己卻依然無法走出被拋棄的怨恨與愛戀。
02、既然不愛你,索性我就換個活法
她被丈夫拋棄,送去做了女道士,等待了三年之後,終究沒等到丈夫履行來接她的諾言,於是心如死灰的魚玄機開始改變自己,她在道觀貼出告示:魚玄機詩文候教。
這明著是尋找才子切磋詩文,實際上的含義就是:約嗎?
試想一下,魚玄機——當朝狀元的寵妾、美豔無雙、才華卓然、知性又神秘,令無數人遐想。一時間,她的道觀門庭若市。
嘴上說著不在意,心裡卻放不下,不然何至於如此放飛自我?這從她寫的詩裡就可以看出端倪。
情書(一作書情寄李子安)
飲冰食檗志無功,晉水壺關在夢中。
秦鏡欲分愁墮鵲,舜琴將弄怨飛鴻。
井邊桐葉鳴秋雨,窗下銀燈暗曉風。
書信茫茫何處問,持竿盡日碧江空。
她在詩中說道:當初與你結合時,雖過著清苦的日子,但我無怨無悔,可是沒成想如今卻落得如此境地,我們曾經許下盟誓的地方,只能出現在夢中了。
從這首詩裡,我們可以看出,魚玄機既是詩人,又對歷史有著極深的造詣,詩中運用了歷史故事和神話傳說,將自己分別後的愁苦生動地展示出來。
詩中說:南朝陳國的太子舍人徐德言與妻子樂昌公主在戰亂中離散,各執一半銅鏡逃命,臨行前相約,若他日再見,以半面銅鏡為信物,這就有了我們熟知的「破鏡重圓」這個成語的由來了。
而「愁墮鵲」,剛是說鵲橋墮落,牛郎織女無法再相見,展現出夫婦分離的場景。而「舜琴」則是指用五弦琴彈奏的怨愁之音,「飛鴻失偶」則是指情人分散。
她連用四個典故,來訴說自己分離後的愁苦。
03、古詩詞裡有名山大川,也有星河浩瀚
我家孩子是看了魚玄機的詩,才對宋詞和那個朝代產生濃厚的興趣,非要讓我買一套關於古詩詞的書,再買一套關於宋朝介紹的書給她看。
從魚玄機的詩裡我們就能看出,每一個偉大的詩人,細細剖析,都不僅僅是詩人那麼簡單,也可能是文學家、史學家、地理學家等等,只有擁有強大的知識體系,才能將眾多知識,融合在一首詩裡。
這,實際上也是我們讓我們的孩子從小就了解詩人、熟讀古詩的意義所在。因為一首看似簡單的古詩,其實都蘊含著強大的知識體系,有可能會有祖國的名山大川,也有歷史的星河浩瀚,能給孩子帶來更開闊的視野,更深厚的積澱。而一個看似簡單的人物,創作出某一首曠古絕世的詩並非偶然,而是跟他個人所處的朝代、他所經歷的故事、以及他看事情的角度都有很大關係。
好的詩詞都是語言的精粹,我們讓孩子大量接觸優質語料,能讓詞句篇章的學習變得簡單,體會過好的韻律、詞語和意境,語感的形成自然而然。
我給我家孩子買了一套《藏在地圖裡的古詩詞》,這套書在內容選取上匯聚了40位詩詞大家的180篇名篇,配圖清新唯美,在詩詞內容、注釋之外,也延伸介紹了相關的地理、歷史、文化等多方面知識,看下來會拓寬孩子的知識面,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了解如魚玄機這樣偉大的歷史人物,也在潛移默化中掌握了很多地理知識,同時記住並了解了古詩詞。
尤其是將古詩詞和地理路線相結合,既有特色又有章法,能加深孩子對詩詞的印象,也強化了孩子的地理知識,雙向互動提升。
我們都知道,自中小學使用部編版的語文新教材以來,就是大幅增加了古詩文篇目。小學6個年級12冊課本,共有古詩文132篇,佔到了30%的比重,初中更是達到了一半左右。
這就意味著,古詩文將是語文考試的必考內容,孩子的傳統文化素養是未來語文考核的重中之重。
有一次我看對部編版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的採訪,其中有一點就是:新教材要解決孩子不讀書少讀書的問題,提倡通過「1+X」 閱讀教學提升孩子的閱讀量。
這套《藏在地圖裡的古詩詞》,包含了40位名家的180首詩詞,圍繞著教育部規定的中小學必讀古詩詞進行拓展,非常適合作為孩子的課外延伸讀物。
這些詩詞選錄的都是傳誦度、知名度很高的作品,3-6歲的孩子可以進行親子共讀,耳濡目染的了解傳統文化。7歲以上的孩子可以作為語文的課外讀物,閱讀量上去了,除了能增長知識、提高見識,語文成績也會得到有效的提高。
跟同類的書相比,這套書有一個獨特的亮點,就是用時間線對詩詞進行了串聯,又根據地理位置將詩詞進行了定位。
從初唐四傑的王勃開始,到清代後期高鼎作結,跨越了詩詞最鼎盛的幾個朝代,能讓孩子在了解詩詞的同時,也從側面看到歷史的交替和文化的發展。而將詩詞跟地理路線結合,是一項很創新也很有意義的設計。
書裡將詩詞與88個地點一一對應,將每一首古詩詞的內容結合創作地進行說明,不論當地的地理知識、歷史文化,還是名人古蹟、傳說故事,都有了生動有趣的介紹。
這套書把孩子的語文、地理和歷史多學科進行互動,全面加強了孩子的綜合能力,孩子想學習成績不好都不太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