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談到」一字師「,都會想到《唐才子傳》中的這個故事:
齊已攜詩捲來袁謁谷,《早梅》云:「前村深雪裡,昨夜數枝開。」谷曰:「數枝非早也,未若一枝佳。」已不覺投拜,曰:「我一字師也。」
鄭谷告訴齊已,昨夜」數「枝開不如昨夜一」枝「開,齊已嘆服,稱鄭谷為其一字師。這是當面的切磋。
歐陽修和詩聖杜甫也有一個類似的故事,老杜也堪稱為一字師也。
一、兩本詩話中身輕一鳥過的故事
歐陽修號稱,自己這個老頭子,有藏書萬卷、金石遺文千卷、琴一張、棋一局、酒一壺。因此自號六一居士,它的詩話因此名為《六一詩話》,其中記載了一個有趣的故事:
陳舍人從易當時文方盛之際,獨以醇儒古學見稱,其詩多類白樂天。蓋自楊、劉唱和....謂「西崑體」。由是唐賢諸詩集幾廢而不行。陳公時偶得杜集舊本,文多脫誤,至《送蔡都尉》詩云:「身輕一鳥」,其下脫一字。陳公因與數客各用一字補之。或雲「疾」,或雲「落」,或雲「起」,或雲「下」,莫能定。其後得一善本,乃是「身輕一鳥過」。陳公嘆服,以為雖一字,諸君亦不能到也。 《六一詩話》
陳從易(966~1031年)作詩像白居易,楊億、劉筠等西崑體詩人效法晚唐李商隱,於是唐朝其他詩人的作品不受重視。
某日陳從易得到了一本杜甫詩集,其中有句「身輕一鳥」,少了一個字。於是大家各用一個字補上。有疾、落、起、下,大家各抒己見,定不下來哪個字最好。後來又得到另外一個完整的詩集,發現這個字是」過「。於是陳從易大衛欽佩,認為雖然僅僅一個字,可以看出杜甫的高明。
北宋僧人惠洪(1071-1128)把這個故事安到了歐陽修和梅聖俞的頭上:
老杜詩云:「身輕一鳥過。」文忠公、梅聖俞初得一本而失「過」字,諸公續之曰「一鳥疾」、「一鳥落」、「一鳥去」,及得善本,乃「過」字。乃知一字之工,才力有短長也。《冷齋夜話》
惠洪說,歐陽修和梅聖俞得到了杜甫詩集,身輕一鳥後面少了一個字。於是歐、梅等人嘗試著續上,用了疾、落,另外比《六一詩話》多了一個」去「,後來看到杜甫的」過「字,大家表示嘆服,知道一字之工,可以看出詩人才力的長短。
至於是陳從易等人,還是歐陽修等人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為什麼大家對於這個」過「字,如此認可呢?
二、晁補之《雞肋集》對於」過「的分析
關於這個過字的好,晁補之在《雞肋集》中解釋道:
詩以一字論工拙。如身輕一鳥過,身輕一鳥下,過與下與疾與落,每變而每不及。昜較也。如魯直之言,猶碔砆之於美玉是也。
晁補之說,過,和下、疾與落相比,越往後越不如前。這還比較容易比較。這就好比碔砆這種石頭和真正的美玉相比。
晁補之又舉了蘇軾評價陶淵明的例子,這一段解釋了悠然」望「南山與悠然」見「南山:
記在廣陵日,見東坡雲陶淵明意不在詩,詩以寄其意耳。採菊東籬下,悠然望南山,則既採菊又望山,意盡於此,無餘蘊矣。非淵明意也,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則本自採菊,無意望山,適舉首而見之,故悠然忘情,趣閒而心逺,此未可於文字精觕間求之。以比碔砆美玉不類。
蘇軾認為陶淵明其意並不在如何作詩上,而是因為恰有所感,於是用詩表達出來。如果是」望「,表示詩人有意為之,詩意已盡沒有餘味。如果是」見「則是無意之中見到了對面的山峰,因此」趣閒而心遠「,不知道是不是還有更多的意外,引發讀者不盡的聯想。這裡就不像石頭與美玉那麼明顯區分了。
不過,對於」過「的好處,似乎還是雲裡霧裡搞不清楚。
三、陳師道的解釋
晁補之是蘇門四學士之一,蘇門四學士之外,再加陳師道與李廌 ,發展為蘇門六學士:秦觀、黃庭堅、晁補之、張耒、陳師道、李廌(zhi)。
據張表臣的《珊瑚鉤詩話》記載,陳師道也有獨特的見解:
陳無己先生語餘曰:「今人愛杜甫詩,一句之內,至竊取數字以髣像之,非善學者。學詩之要,在乎立格命意用字而已。」餘曰:「如何等是?」
曰:「冬日謁玄元皇帝廟詩,敘述功德,反覆外意,事核而理長,《閬中歌》,辭致峭麗,語脈新奇,句清而體好,茲非立格之妙乎?
《江漢詩》,古乾坤之大,腐儒無所寄其身。
《縛雞行》,言雞蟲得失,不如兩忘而寓於道,茲非命意之深乎?
《贈蔡希曾詩》云:『身輕一鳥過』,力在一過字,《徐步詩》云:『蕊粉上蜂須』,功在一上字,茲非用字之精乎?學者體其格,高其意,煉其字,則自然有合矣。
陳師道認為,身輕一鳥過 ,鍊字功力在」過「這個字;蕊粉上蜂須 ,功力見於」上「這個字。陳師道認為這兩個字,令整句詩氣質精神與詩意境界提高,鍊字自然而妥帖。
四、《贈蔡希曾詩》原貌
這首詩的原題是《送蔡希曾都尉還隴右,因寄高三十五書記》, 其內容如下:
蔡子勇成癖,彎弓西射胡。健兒寧鬥死,壯士恥為儒。
官是先鋒得,材緣挑戰須。身輕一鳥過,槍急萬人呼。
雲幕隨開府,春城赴上都。馬頭金狎帢,駝背錦模糊。
咫尺雲山路,歸飛青海隅。上公猶寵錫,突將且前驅。
漢使黃河遠,涼州白麥枯。因君問消息,好在阮元瑜。
這是一首五言排律,蔡希曾(有版本寫作魯)是一個能彎弓射胡人的勇士,作為健兒,寧肯犧牲於沙場,也不願像我一樣做個無用的儒士。前面八句都是讚頌蔡希曾的才略,包括這兩句:身輕一鳥過,槍急萬人呼。
陳師道、晁補之,或者歐陽修、陳從易等人,都認為」過「比下、疾、落、去要好得多。老街感覺用」過「,顯得勇士武藝高強,騰挪之間更加從容瀟灑。
下句槍」急「萬人呼,有急字,自然用」疾「顯得有點重複 。落、去、下,都寫不出蔡希曾的英姿颯爽。所以晁補之認為這個」過「字,體現出了杜甫詩的」格「與」意「。
格,是外表與內在的氣質,通過鍊字鍊句體現出來,格的高與低,好比戰士與戰俘,一望而知。意,是主題思想,是作者想要表達出來的東西。因此晁補之說學習杜甫要」體其格,高其意「。
結束語
鍊字,可以通過一個字,改變了一句詩,乃至整首詩。鄭谷教會了齊已一個人,杜甫開導了一群人。
明末賀貽孫在《詩筏》中說到:
鍊字鍊句,詩家小乘,然出自名手,皆臻化境。蓋名手鍊句如擲仗化龍,蜿蜒騰躍,一句之靈,能使全篇俱活。鍊字如壁龍點睛,鱗甲飛動,一字之警,能使全句皆奇。若煉一句只是一句,煉一字只是一字,非詩人也。
@老街味道
觀宋填詞114 鄰雞不管離懷苦 黃公度暗諷秦檜如打鳴公雞
宋祁填詞借用了李商隱兩句詩,竟然感動宋仁宗抱得美人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