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水平很高的一首詩,對比鮮明,最後14字更是催人淚目

2021-01-09 品詩賞詞

人們都說杜甫一生愁,這位盛唐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為後世留下了無數不朽的詩篇,留給自己的卻只有窮困、孤獨和愁悶。古人說,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杜甫當然盼望顯達,可是他科考不通過,又不願幹農活,更不懂經營之道,一生只好窮困潦倒。但是杜甫卻人窮志不窮,他不敢自比聖人,可後世卻稱其為詩聖,就是因為他有一顆憂國憂民之心。下面就分享杜甫水平很高的一首詩,對比鮮明,最後14字更是催人淚目。

秋雨嘆

唐代:杜甫

雨中百草秋爛死,階下決明顏色鮮。著葉滿枝翠羽蓋,開花無數黃金錢。涼風蕭蕭吹汝急,恐汝後時難獨立。堂上書生空白頭,臨風三嗅馨香泣。

唐玄宗天寶13載,秋雨綿綿,一下就是60多天。京師中不僅莊稼歉收,糧食匱乏,而且房屋毀壞,民不聊生。可是當朝宰相楊國忠為了蒙蔽皇帝,居然找來一些長勢良好的禾苗,恬不知恥地向唐玄宗報告說:「雨雖多,不害稼也。」杜甫有感於此,便憤而題詩,描述了當時的情景。

前兩句就採用對比手法,令人印象深刻,「雨中百草秋爛死,階下決明顏色鮮。」 決明,是一種植物,有羽狀複葉,秋日開黃花。秋天本來就是肅殺的季節,又恰逢多年不遇的連日陰雨,百草爛死,而「決明」仿佛是置身於外,竟然獨自燦爛地開放,而且顏色鮮豔奪目,似乎有意要挑戰秋雨的淫威。

為了突出「決明」的這種獨特性,三四句具體刻畫這種開著黃花的植物,「著葉滿枝翠羽蓋,開花無數黃金錢。」 詩人又用了兩個比喻,將決明的綠葉和黃花比作「翠羽蓋」和「黃金錢」,不僅非常形象,而且烘託了它在陰雨連綿的環境下香遠益清、堅毅挺立。

讀者也應該看出來了,詩人仿佛就是決明的化身,動蕩、混亂的社會現實,無數人流離失所,正如秋雨中的「百草秋爛死」,即使僥倖躲在屋簷下,也能抵擋幾時,悽雨寒風就如兇神惡煞,發誓賭咒地要在溼潤和清冷中將一切帶走,這位多舛的君子豈能倖免於難。

果然,詩人在欣賞的同時也開始悲嘆,「涼風蕭蕭吹汝急,恐汝後時難獨立。」這兩句傳達出對於富有才華、卻遭受摧殘的君子的關愛與擔心,更是對他們難逃悲劇結局的同情與哀嘆。

詩人扼腕,植物越是鮮豔亮澤,就越是難久長;才子們有才華卻又任性,也很容易受到打擊和摧殘。

作者自身之悲漸起,最後兩句更是催人淚下,「堂上書生空白頭,臨風三嗅馨香泣」,詩人傷感自己徒然白首卻無所成就,整天無奈而憂慮,體現了他的憂世情懷。

決明的生命正如一介書生的生命,世道炎涼,自己卻獨居內心一隅,經營超然的詩書,可是又有幾人賞識作者,多少人只當其為迂腐與弱勢的代名詞。

窗外是混沌的世界,多年的寒窗苦雖然譜寫了一些膾炙人口的俊逸詩,卻並不能讓詩人感到非常寬慰,「臨風三嗅馨香泣」,那香氣瞬息、縹緲易逝的品質也正如他的作品和生命,詩人希望這一切不會在秋雨的衝刷下變成一片虛無。

相關焦點

  • 李白水平很高的一首詩,最後5字鬼斧神工,令人拍案叫絕!
    在我國古典詩歌中,鍊字效果傑出的作品不在少數。首先,這句詩出自於李白的五律名篇《送友人》。顧名思義,它是李白創作的一首送別詩。所以詩中內容便旨在表達李白送別友人時的依依不捨之情與離情別緒之意。  因此李白詩中的「班」馬,不是特指哪一種馬,而是泛指離群的馬。也就是說,當李白與友人在馬上揮手告別的時候,兩匹馬仿佛也懂得主人心情,不願脫離同伴,從而蕭蕭長鳴。  所以李白這裡用一個「班」字,翻出新意,烘託出無限離情,正是他鍊字所達到的效果。可謂鬼斧神工,令人拍案叫絕。
  • 李商隱的一首詩,以麗句寫荒涼,以綺語寓感慨,尾聯更是水到渠成
    李商隱是晚唐藝術成就很高的一位詩人,他善於學習和繼承前人的優良傳統,曾經向令狐楚學習駢文寫作技巧,也借鑑了屈原以香草寄寓仕途遭遇的比興手法。杜甫沉鬱頓挫的藝術風格更是對他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使得李商隱的詩歌情採深得杜詩神韻。
  • 杜甫一首特別的自嘲詩,將自己比作動物,很搞笑,讀懂卻受用一生
    杜甫一首特別的自嘲詩,將自己比作動物,很搞笑,讀懂卻受用一生在公眾的印象中,杜甫是現實主義的代表人物,他的詩,不是帶著「安得廣廈千萬間 大地寒士俱歡顏」的萬丈豪情,就是具有「士卒何草草, 築城潼關道」的悲憫。
  • 秦韜玉的一首詩,僅是最後7字就寓意深遠,令人深思
    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詩有百解、詞無達詁。比如晚唐詩人李商隱的很多作品,用典較多,理解起來也很困難,有些看似描寫閨怨,其實是表達詩人內心的愁情。而杜牧的作品貌似曠達不羈,其實又暗喻自己懷才不遇的苦悶。下面介紹秦韜玉的一首詩,僅是最後7字就寓意深遠,令人深思。貧女唐代:秦韜玉蓬門未識綺羅香,擬託良媒益自傷。
  • 李賀16歲寫下一首詩,開篇7個字氣吞山河,最後兩句讓人落淚
    如果說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那麼李賀就是鬼才,所以他被稱為「詩鬼」。根據史書記載,李賀屬於皇室宗親,先祖李亮是李淵的叔叔。雖然家道中落,早已失去貴族的光環,與普通百姓沒多少區別,但李賀對自己高貴的血統非常自豪,每次寫自薦信的時候,都會加上「唐諸王孫李長吉」。另外,李賀的父親,與杜甫是表兄弟關係,也許是遠方親戚,但不管怎麼說,李賀應該叫杜甫一聲杜伯伯。
  • 李商隱的一首無題詩,意境邈遠,最後7字突顯出悲劇之美
    李商隱也寫過很多無題詩,其中既表達了對美好愛情的謳歌和追求,也暗喻自己的身世之感。讀者不僅非常熟悉這些無題詩中的警句和名言,也從中得到了極大的啟發。下面介紹李商隱的一首無題詩,意境邈遠,最後7字突顯出悲劇之美。
  • 白居易最經典的一首詞,最後七個字,令人嘆為觀止!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現實主人詩人。與劉禹錫並稱「劉白」,與元稹並稱「元白」,又與李白、杜甫合稱「唐代三大詩人」。其詩語言通俗,音調和諧,形象鮮明,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 李白臨死前寫下一首詩,僅用14字概括生平,讀完震撼人心!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臨路歌》,便是我國最偉大的詩人李白臨死前寫下的一首詩。在這首詩中,李白僅用開頭14字便概括了生平,浩嘆了一生壯志未酬的悲愴,讀來震撼人心,直擊心靈。同時,這首詩也流露了李白對人生的無比眷念之情。下面我們便來具體看看李白的這首《臨路歌》: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
  • 兩首描寫蠶的古詩,對比鮮明,最後兩句更是振聾發聵
    例如張九齡被李林甫陷害,就創作了一首《詠燕》,其中兩句「無心與物競,鷹隼莫相猜」,就抒發了詩人不願隨波逐流的高潔品質。再如王安石的《北陂杏花》,「縱被東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也傳達出詩人不怕流言與誹謗,甘願犧牲的精神。
  • 杜甫記錄幸福的一首詩,環境優美,自然溫馨,讀完讓人陶醉不已
    杜甫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對中國古典詩歌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大家尊稱為"詩聖"。杜甫的一生都處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這也導致詩人的仕途不順,公元759年杜甫放棄官職回到家鄉,雖然這樣的做法使他躲避了戰亂,生活上安定了許多,但是詩人依然心繫百姓,想著為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因此在他之後創作的詩篇中包含了民生憂國之情。
  • 李白極具想像力的一首詩,用筆如風檣陣馬,頷聯更是氣象壯闊
    李白非常注意鍊字,用一個「隨」字,描繪出山脈的走向與趨勢,非常富有動感。而一個「入」字,更突出了江水衝擊荒原的爆發力,顯示了青年詩人的一腔豪情。頸聯充滿奇思妙想,寫江中所見,「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太白以天鏡喻月之光明,以海樓喻雲之奇特。正因為江天高曠,才能看見如此神奇的景象。
  • 李商隱不出名的一首無題詩,最後14字卻成絕唱,寫盡相思的孤獨
    說到李商隱,不得不提的是他的一系列無題詩。別的題材他也寫過,但這一系列風格特色鮮明的無題詩是他的畢生心血所在,是他人生經驗和心靈狀態的結晶,同時也將唐詩代入到了一個新的境界之中。所以在李商隱的各種作品之中,其無題詩是最著名的,也是感染力最強的。家喻戶曉的如「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 李白和杜甫各寫了一首詠月名詩,千百年來難分高下,蘇軾力捧杜甫
    在這首詩中,李白的一個「銜」字用得太妙了。「銜」,是鳥類的動作。那麼明月一定是高高地出現在山尖,若即若離,作者也一定是身在高處,才可能有這樣視覺感受。一個「銜」字,既寫出了嶽陽樓高,也寫出了自己的心情輕快。因為月亮能夠像根羽毛一樣被銜來,那一定是「輕」的。這種「輕」,是李白自己的主觀感受賦予的。
  • 吃下杜甫的詩(河洛拾珠)
    古人寫過無數望月詩,這一首家喻戶曉。唐朝號稱「詩國」,而洛陽乃唐之東都,稱其為「詩都」實非過譽。李白是「詩都」最耀眼的明星,擁有不少粉絲。古人寫過無數望月詩,這一首家喻戶曉。唐朝號稱「詩國」,而洛陽乃唐之東都,稱其為「詩都」實非過譽。李白是「詩都」最耀眼的明星,擁有不少粉絲。  杜甫也是李白的粉絲之一,有詩歌為證。據不完全統計,杜甫先後給李白寫過十多首詩。  後人將杜甫稱為「詩聖」,與李白並稱「李杜」。當時沒有人把杜甫當偶像嗎?有!中唐詩人張籍可謂杜甫的「迷弟」。
  • 54歲杜甫流落夔州瞻仰武侯廟,20字唐詩慨嘆諸葛亮身後的悽涼
    杜甫寫過很多關於諸葛亮的古典詩詞,比如那「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就是寫對於諸葛亮壯志未酬所表達的遺憾。比如今天我們所分享的這一首20字的五絕唐詩。遺廟丹青落,空山草木長。猶聞辭後主,不復臥南陽。這首唐詩的題目是《武侯廟》,寫於公元766年。
  • 哪種詩,杜甫寫不過王維?
    尾聯說只有賈至舍人這位鳳池之客能作這樣一首好詩,正如《陽春》《白雪》的曲子一樣,使大家都難於奉和。就賡和來說,岑參的和詩簡直就是無瑕白璧。正如明代胡應麟所贊:「通章八句,皆精工整密,字字天成。」清代吳昌祺稱讚岑詩說:「用意周密,格律精嚴,當為第一。」清代詩人屈復也說:「看其分和照應,花團錦簇,天衣無縫,諸早朝詩此首第一。」
  • 和尚寫了首詠梅詩,大詩人隨手給他改了一個字,和尚叩頭感謝他
    最近英國人拍的《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吸引了不少外國友人的注意。筆者一個英國朋友問我:「杜甫的詩,字數也太少了吧?就這樣都能成為你們最偉大的詩人,不可思議」。我明白,他這樣說是因為看了古希臘人的《荷馬史詩》,他認為咱們的古詩也都該是洋洋灑灑寫上數萬行。
  • 李白最有氣勢的一首詩,最後兩句氣吞山河,響徹古今!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有著「詩仙」之稱。與杜甫並稱「李杜」,是我國文學史上最著名的詩人之一。其詩既豪邁奔放,又清新飄逸,而且想像豐富,意境奇妙。豪放是李白詩歌的主要特徵,所以在李白的詩中我們往往能看到雄奇的意象,以及詩中毫不掩飾的感情,如《塞下曲六首·其一》。
  • 「白雲蒼狗」這麼文藝,但你可知杜甫原詩有多現實嗎?男人不容易
    與以上兩句類似,「白雲蒼狗」這4個字近幾年也被不少文藝青年頻頻使用,「人生一夢,白雲蒼狗」,等優美的句子都問世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個成語其實出自詩聖杜甫的一首詩,雖然這4個字如此文藝,但杜甫的原詩可是相當現實的。此詩名叫《可嘆》:天上浮雲如白衣,斯須變幻如蒼狗。
  • 杜甫凝結心血的一首詩,寫盡50年的滄桑與執念,僅4句流傳千年
    【臨其詩境】今天我們來看杜甫的詩,杜甫被後人尊為詩聖,憑什麼?憑的就是他以自己的漂泊流浪經驗,站在了下層人民的視角上,從他們的視角看世界,講述亂世之中他們所遭受的苦難,所以人們愛戴他,尊崇他。下面這首詩,就講述了杜甫眼中下層人民的真正訴求,同時也是杜甫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一起來看看吧。【經典原文】蠶谷行唐代:杜甫天下郡國向萬城,無有一城無甲兵!焉得鑄甲作農器,一寸荒田牛得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