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賀16歲寫下一首詩,開篇7個字氣吞山河,最後兩句讓人落淚

2020-12-06 諸葛品歷史

李賀,字長吉,中唐赫赫有名的詩人,有人稱他是繼屈原和李白之後,又一個浪漫主義詩人,這一點無法反駁。但是,他的浪漫與李白不太一樣,李賀常用些險韻奇字,以鬼仙為題材,想像力極其豐富,給人一種詭異華麗之感。如果說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那麼李賀就是鬼才,所以他被稱為「詩鬼」。

根據史書記載,李賀屬於皇室宗親,先祖李亮是李淵的叔叔。雖然家道中落,早已失去貴族的光環,與普通百姓沒多少區別,但李賀對自己高貴的血統非常自豪,每次寫自薦信的時候,都會加上「唐諸王孫李長吉」。另外,李賀的父親,與杜甫是表兄弟關係,也許是遠方親戚,但不管怎麼說,李賀應該叫杜甫一聲杜伯伯。

七歲下筆成詩,李賀無愧於神童的名號,在父親去世後,原本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酒香不怕巷子深,李賀比別人更用功,況且他天資聰慧,名氣與日俱增,十五歲就名滿京城,知名度甩同齡人幾條街。若想踏入仕途,實現遠大抱負,光有名氣是不夠的,要找到願意出手相助的貴人。

當時的文壇大佬韓愈,對有才之士非常重視,推舉過很多文人。李賀決定謁見韓愈,即使不能立即當官,至少混個臉熟,給韓愈留下深刻印象。拜訪韓愈之前,李賀做足充分準備,熬夜寫下一首詩,開篇7個字就有氣吞山河之勢,全詩都是千古名句,尤其最後兩句,讀後讓人不禁落淚。

《雁門太守行》

唐代:李賀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這是一首描寫古代戰爭場面的詩歌,題目並非李賀原創,而是古樂府曲調名。雁門位於現在山西的西北部,作為長城上的重要關隘,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自古就有「天下九塞,雁門為首」的說法。唐朝時期,北方突厥囂張無比,經常侵擾大唐邊關,為了防禦敵軍,在雁門駐紮大量將士。

或許李賀從未到過雁門關,但他可以想像出戰爭的場景,無需身臨其境,就能寫出膾炙人口的作品。如同範仲淹沒有去過嶽陽樓,隨便查閱一下資料,就創作了千古奇文《嶽陽樓記》。詩歌注入詩人的靈魂,如果缺乏想像力,很難有非常高的成就,李賀比較幸運,天生具備這種能力。

且看「黑雲壓城城欲摧」,表面上是描繪天氣惡劣,黑雲積壓在空中,無形的壓力讓人喘不過氣,實則是指敵軍數量太多,一波又一波地逼近雁門關,大戰一觸即發。「甲光向日金鱗開」,既然敵軍出現,坐以待斃肯定玩完,將士們嚴陣以待,身披鎧甲,遠遠望去,如同金光閃閃的金鱗,氣勢壓過敵軍。

通過「黑雲」與「金鱗」的對比,彰顯出大唐軍隊的氣勢。頷聯「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敵軍吹響進攻號角,唐軍毫不膽怯,雙方打了起來,悲壯的場面驚天動地,一直持續到夜晚。援軍很快到來,「半卷」二字耐人尋味,說明援軍悄悄前行,準備對敵人發動突然襲擊,打他們個措手不及。

此處的「易水」用得很巧妙,既說出戰場所在的地點,也表現出唐軍視死如歸的豪情,明知敵眾我寡,卻沒想過退縮。本打算擊鼓反擊,結果因戰鼓上的冰霜太厚,幾乎敲不響。即便如此,將士們依舊充滿鬥志。尾聯「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化用黃金臺招賢納士的典故,表明以死報國的決心。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誰都懼怕死亡,但江山社稷面臨危難之際,將士們忘記了害怕,無論敵人多麼強大,從未想過退縮,提著刀劍奮勇殺敵,只為報答皇帝的恩情。讀完此詩,腦海中湧現出悲壯的場景,被震撼的同時,也情不自禁留浸溼眼眶。李賀寫這首詩的時候,只有十六歲,以「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表達出為朝廷效力的心願。

只可惜,李賀仕途不順,因才氣過人遭到嫉妒,被取消參加科舉的資格。後來,在韓愈極力推薦下,李賀得到從九品的官職,做了三年多都沒有晉升,憤然辭官且離開長安,回到故鄉昌谷。李賀之後擔任過幕僚,但沒多久又失業了,憂憤成疾的他,二十六歲鬱鬱而終。

相關焦點

  • 李白最有氣勢的一首詩,最後兩句氣吞山河,響徹古今!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有著「詩仙」之稱。與杜甫並稱「李杜」,是我國文學史上最著名的詩人之一。其詩既豪邁奔放,又清新飄逸,而且想像豐富,意境奇妙。豪放是李白詩歌的主要特徵,所以在李白的詩中我們往往能看到雄奇的意象,以及詩中毫不掩飾的感情,如《塞下曲六首·其一》。
  • 17歲的王維,寫下一首隻有28字的小詩,卻流傳了1000多年!
    譬如,14歲的王勃寫下了《滕王閣詩》:「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16歲的白居易寫下了《賦得古原草送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18歲的李賀寫下了《雁門太守行》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便是唐代著名詩人王維17歲時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 劉禹錫被貶朗州,寫下一首詩,僅開篇7字便道盡身世悽涼!
    如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被貶黃州時,就曾寫下「莫嫌犖确坡頭路,自愛鏗然曳杖聲」,表達了一種開朗樂觀、意氣昂揚的情懷。而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漢壽城春望》,它出自於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之手,是他被貶朗州期間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雖然在這首詩的開篇7字中,劉禹錫便道盡身世的無限悽涼,但是它所流露出的依然是劉禹錫堅持高尚操守、心繫國計民生的貶謫情懷。
  • 李賀最經典的一首「鬼」詩,句句詭異,其中兩句更是語出驚人!
    李賀被稱為「詩鬼」,他的詩想像力豐富,善於運用神話傳說,創造出新奇瑰麗的詩境,詩歌中往往流露出「消極」的情緒,有一種幽冷荒誕的美,在詩史上獨樹一幟。李賀有二百多首詩流傳後世,其中「鬼」詩有十多首。《秋來》一詩寫秋天來臨時詩人的愁苦情懷,風格陰森詭異,是「鬼」詩中的經典之作。
  • 李賀「鬼詩」中最陰森料峭,鬼魅飄飄的一首詩,通篇寫得很悽美!
    李賀,字長吉,唐朝著名的詩人,也可以說是天才詩人,他一生只活了短短的二十六歲,但是卻同樣的創造出了奇蹟,特別是他最令人津津樂道的「鬼詩」,讀來更是令人讚嘆不已,而且很多的作品裡,自有一種鬼魅飄飄的感覺,也正是這個原因,使得人們往往把他的這一類詩稱為「鬼詩」,然而他本人,也是被後世稱為「詩鬼」。
  • 李賀最經典的一首馬詩,看似在寫馬其實另有所指,還是在描寫人生
    李賀眾多的詩作中,我個人還是更偏愛這首《馬詩二十三首·其四》,這也是他最經典的一首馬詩,雖然他寫過了二十三首,但是這首寫得最好,整首詩也是意境高遠,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個字,但是每一句都有深意,寫得很有韻味;表面上看似在寫馬,其實是另有所指,所要表達的還是無奈的人生。此馬非凡馬,房星本是星。
  • 黃庭堅7歲時寫下一首詩,短短28字,蘊含人生大智慧,令人深思
    黃庭堅7歲時寫下一首詩,短短28字,蘊含人生大智慧,令人深思根據《桐江詩話》記載,皇祐三年辛卯,黃庭堅的父親黃庶曾邀請了幾位詩友在家飲酒吟詩。其中一位說道:「久聞令郎少年聰慧,何不讓他也來吟一首?」於是7歲的黃庭堅便以牧童為題寫下了這首詩。
  • 李賀寫了23首馬詩,唯有這一首歡快振奮,開篇唯美壯麗令人稱絕!
    於是,李賀一連寫了23首馬詩。只是,這些馬和他一樣失意,不是「駿骨折西風」就是「駢死於槽櫪」,一片哀嚎,令人不忍卒讀。唯有其五《馬詩》中的這匹馬膘肥體壯,飛奔疾馳,充滿昂揚之氣。尤其是詩作開篇二句,意境唯美,景色壯麗,令人稱絕!
  • 李賀的這首《秋來》,也是難得的千古名篇,同樣也是一首「鬼詩」
    這也正是他對於現實的生活有著深刻的理解,以及細膩的觀察,從而才能夠寫得如此地從容,往往可能只是那麼寥寥數語,但卻是營造出了一種高遠的意境,這也正是李賀最偉大的一個地方。然而現實中的李賀儘管出身於貴族,但是他也依舊沒有受到重用,並且還在26歲便是煙消雲散,這不得不令人感動唏噓。
  • 劉禹錫一首弦技之作,開篇的疊字句出神入化,最後兩句渾然天成
    四川民歌很有特色,儘管看似粗獷,但是情感細膩,劉禹錫非常喜歡四川的民歌,所以他把民歌結合到詩歌裡,使得作品更具有感染力,而他的組詩,正是在這樣的情形下誕生,那麼在這組詩中,有一首可謂是弦技之作,也就是其中最後一首,通篇寫得很有趣,有著一種獨特的韻味。
  • 路遇小雨下個不停,楊萬裡調皮地寫下首詠雨詩,開篇7字就驚豔了
    宋孝宗乾道年間,楊萬裡在旅途中遇雨,小雨淅淅瀝瀝下個不停,讓詩人覺得這是在和自己作對,於是便調皮地寫下了這首可愛的詠雨詩。全詩短短28個字,有趣更有水平,開篇7字就驚豔了。讓我們來品一品:《小雨》南宋.楊萬裡雨來細細復疏疏,縱不能多不肯無。
  • 李賀:只活了27歲,寫下一首詩,短短4句卻火了千年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人們常說浮生如夢,一生的長短如白駒過隙,太匆匆。生命的長度不能決定生命的厚度,常常聽人說二十小半生,對於詩人李賀而言,二十已經幾乎是他全部的人生。雖如蜉蝣之短暫,卻可擬青天白鶴之孤勇。李賀的一生雖短,卻有太多的標籤和符號。
  • 王維懷念友人,寫下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家喻戶曉!
    譬如,唐代詩人王維的代表作之一《相思》,就是懷念友人而作的一首詩。根據另一個詩題《江上贈李龜年》,我們又可以得知,這首詩是王維寫給當時的宮廷音樂家李龜年的。《相思》是一首借詠物而寄相思的五言絕句。即通篇寫相思之情,卻不離開紅豆。而是以紅豆的「相思子」之名,來關合相思之情,從而達到委婉含蓄,語淺情深的藝術效果。
  • 16歲的李商隱寫下平生得意之作,句句寫雨,但是沒有出現一個雨字
    李商隱也是非常感激,在這一年他接連為世人貢獻了許多的優美名篇,其中要以這首《細雨》最為大家所熟知,整首詩意境唯美,只不過是那麼淡淡著筆,但是每一句都寫出了新意。16歲的少年李商隱初到令狐楚府中,下了一場淅淅瀝瀝的小雨,這讓詩人有感而發,於是創作了這麼一首唯美的詠雨名篇,這首詩寫得也是極為巧妙,通篇每一句都是在寫雨,可是沒有出現一個「雨」字。
  • 杜審言最經典的一首詩,每句都有絕妙的1個字,請你找一找!
    唐朝詩人杜審言於武則天永昌元年(689年)前後在江陰任職,陸丞是其同郡臨鄉的好友,寫下《早春遊望》。當時以詩唱和是文人作詩的一種習慣。杜審言作詩一首,以和好友,留下了千古名篇,這首詩就是《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
  • 天才詩人李賀一首經典的馬詩,寫得氣勢磅礴,讀來令人熱血沸騰
    古代從來不缺天才,各個朝代都有那種天才人物,尤其是唐朝,從初唐開始就有無數的少年天才,他們用手中一支筆,寫下了很多流芳百世的千古名篇;例如初唐時期的王勃,還有盛唐時期的李白和杜甫;以及中唐時期的李賀和劉禹錫等人,那都算得上是天才。
  • 詩鬼李賀 | 他活了27歲,為什麼讓人懷念千年?
    ▲ 《昌谷集》唐 · 李賀撰|偏執|「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李賀十八歲那年,聽聞擁有百萬粉絲的韓愈大咖來洛陽城開一場民間徵稿會。李賀立馬投去自己最得意的一首詩。韓愈本來想入睡,卻無意瞟到了開頭兩句: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看完仿佛已經置身於邊關城池,看到了兩軍對壘,場面氣勢恢宏。「好詩!
  • 新婚不久,李清照寫下一首詞,一開篇的意境便美得令人心醉
    本文就讓我們通過有著「千古第一才女」之稱的婉約詞派代表詞人李清照的一首詞《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來領略我國古典詩詞的意境美。首先,我們簡單來了解一下這首詞的創作背景。公元1101年,也就是建中靖國元年,李清照與丈夫趙明誠新婚不久,懷著對愛情的熱情,她寫下了這首展現新婚生活一面的詞作。
  • 納蘭性德做了個夢醒來寫下這首詞,從開篇美到結尾,句句令人斷腸
    愛妻逝世十年,蘇軾仍然難以忘懷,最終寫下「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的千古名篇;而賀鑄更是時常流連在與亡妻共同居住過的房內,發出了「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的慨嘆。不過悼亡詩詞寫得最傷感的,還是清代詞人納蘭性德。說起納蘭性德,很多人都會用8個字來形容他:慧極必傷,情深不壽。
  • 李賀最經典的一首馬詩,可謂是字字經典,讀來更是令人拍案叫絕!
    李賀被稱為「詩鬼」,同時也是一位天才型的詩人,雖然他只活了短短的二十六歲,但是他對於唐詩依舊有著巨大的貢獻,對於後世也有著很大的影響力,例如他的那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便是後世無數的詩人化用,成為了唐詩裡的經典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