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的一生也是極為悲慘,早年間由於參與了以王叔文為首的永貞革新,最終遭受到了打擊,還被貶到了外地,這種獨特的人生經歷,也讓他的作品顯得與眾不同,尤其是被貶到四川期間,由於聽到了當地優美的民歌,於是他結合民歌的特點,再融入進作品中,寫下了組詩《竹枝詞九首》,每一首都別具一格,寫出了新意,開創了新的表現形式,對於後世的文風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四川民歌很有特色,儘管看似粗獷,但是情感細膩,劉禹錫非常喜歡四川的民歌,所以他把民歌結合到詩歌裡,使得作品更具有感染力,而他的組詩,正是在這樣的情形下誕生,那麼在這組詩中,有一首可謂是弦技之作,也就是其中最後一首,通篇寫得很有趣,有著一種獨特的韻味。
《竹枝詞九首·其九》唐代:劉禹錫山上層層桃李花,雲間煙火是人家。銀釧金釵來負水,長刀短笠去燒畲。
四川地處偏遠的西南,風景優美,當地人熱情好客,當地的男女之間往往用民歌來傳遞愛意,也就使得民歌情意綿綿,劉禹錫聽了也是極為感動;當然民歌除了表達愛情之外,還有就是歌頌樸實無華的生活,這首詩就是寫了四川人如何生活,以及當地優美的風景,這種結合也讓詩歌變得更有韻味,有著一種更為細膩的美,每一句都如詩如畫。
劉禹錫被貶四川後,也是經常出門遊玩,經常接觸底層的勞動人們,所以讓他的詩作更加接地氣,這首《竹枝詞九首·其九》寫得就很有很趣,通篇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寫出了最純樸的生活;每一句都寫出了新意,尤其是開篇的疊字句,更是令人驚豔,達到了出神入化的意境,「山上層層桃李花,雲間煙火是人家。」,遠處的山上是層層疊疊的桃李花,看上去非常的壯觀,也非常的漂亮,在那山木還有嫋嫋炊煙,那裡生活了許多的農民,日子過得很快樂。
第一二句看似寫得很普通,但是詩人營造出了一種獨特美,也寫出了當地人如何生活,所以這兩句是很接地氣,這也正是劉禹錫作品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即使是描寫普通的事物,還有尋常之景,那也是能夠寫出了新意,使得這兩句有著一種獨特的美,讀來也是朗朗上口,讓人會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
「銀釧金釵來負水,長刀短笠去燒畲。」,最後這兩句更是渾然天成,寫得更加接地氣,劉禹錫在這兩句中進一步描寫了當地人的生活;戴著金釵銀釧的婦女,每天都要到山下去擔水做飯,戴著鬥笠,穿著短衣服的男子,腰中挎著長刀,去到山中放火燒荒,開墾出新的土地,然後在上面種上莊稼。這兩句主要突出了當地婦女,以及男子的外形,還有他們的生存狀態,完全就是一幅風俗畫。
劉禹錫後期的作品不僅在形式上發生了變化,另外在表現手法,以及思想上,也是有所突破,把優美動人的民歌融入進詩歌中,這也是劉禹錫的獨創,所以他後期這九首詩,無論是文學性,還是思想性,那都是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準。我們從這首小詩中,不僅感受到了四川美麗的風景,還有就是當地人如何生存,這也正是此詩最具有價值的一個地方,看似只寫了普通的事物,可是卻記錄了四川最原始的生活,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首詩還有史料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