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最經典的一首詩,寫盡世間的繁華與落幕,有種大徹大悟之感

2020-12-05 塵世曉書僮

唐朝的詩人身上其實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憂愁之感,很多的詩人他們筆下都營造出了一個孤獨的世界,其實這也正是文人們的一種通痛,往往在春天的時候會悲春,看到世間萬復開始復甦,大地有了勃勃生機,小草開始重新生長出新的嫩芽,百花開始綻放,可是對於這些文人們來說,他們則是會認為這一切無非只是曇花一現,很快就會消失,為此內心自然而然地會傷感,會有一種孤獨之感;那到了秋天看到大地一片肅殺,傷秋之感又是呼之欲出,也正是這樣的一種情緒,也使得他們筆下的作品顯得很是孤獨,也很是傷感。

當然文學也正是一種情感的渲洩,對於很多詩人來說,他們往往也是能夠在信手拈來之間,便是寫下這世間令人感動的千古名篇,儘管看上去寫得漫不經心,可是那一份深厚的情感,以及細膩的筆觸,卻是能夠直抵我們的心靈,這也就是為什麼唐詩儘管過去了一千多年,可是當我們讀起這些作品時,卻是依舊還會感動,還會有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

唐詩歷經歷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三四時期,不僅誕生了很多偉大的詩人,同時也有很多經典的千古名篇,譬如中唐時期的劉禹錫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一生更是寫過了無數膾炙人口的千古名篇,尤其是他的一首《烏衣巷》,更是達到了婦孺皆知的地步,相信即使是一個三歲的小孩,那也是能夠咿咿呀呀地通篇背誦下來,而這首詩寫得也是極為憂愁,也很是傷感,詩人更是寫盡世間的繁華與落幕,為此還有一種大徹大悟之感。

《烏衣巷》唐代:劉禹錫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劉禹錫也正是遊歷了南京的烏衣巷,為此當他看到了那裡再也沒有曾經過去的繁華,已經成為了平常百姓家,詩人當真是感慨萬千,從而在信手拈來之間,匆匆寫下了這麼一首令人傷感的詩作,整首詩意境悽美,字裡行間更是流露出了無限的憂愁,這也正是此詩最為令人感動的一個地方,那我們讀這樣的作品,也最是能夠感受到詩人的一片深情,以及對於歷史深情的回顧。

烏衣巷作為東晉時期謝安和王導兩大家族的聚集地,可是到了唐朝之後,這裡的榮光不在,繁華自然也不在,為此詩人很是傷感,於是在這樣的一種情形之下,他創作了這首詩,並且在這首詩中,也是表達了自己對於人生的一種感悟,也是寫出了一種獨特的感受,所以這首詩表面看很普通,其實是充滿了哲理,並且還有一種大徹大悟之感,這樣的作品其實只要讀懂了,那對於自己的人生一定是會有幫助。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在這開篇的兩句中,詩人則是站在一旁來觀察烏衣巷,而且寫得極為巧妙,正是由於當年這裡太過於繁華,以至於人們都知道有這麼一個地方,可是到了現在這個地方所有的繁華再也不復從前,朱雀橋兩邊也只不過是生長了一些野草,開出了一些極不起眼的小黃花,整個烏衣巷都在夕陽下顯得更加的孤寂。也正是最後一句裡的」夕陽斜「,更是令這首詩充滿了意境,也有一種無限的孤獨之感。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詩人在這最後兩句更是直抒胸臆,再次表達了一種孤寂之感,畢竟這是當年王謝兩大家族所在地,可是現在這裡早已淪為尋常百姓家,那些燕子也都是落到了這些普通的百姓家的屋簷下。最後這兩句更是有一種看淡一切的感受,從而也正是說明了詩人一種獨特的情懷,以及他對於人生的思考。

劉禹錫的很多作品其實都是充滿了一種高遠的意境,而這首《烏衣巷》,則又是充滿了哲理,詩人表面看是在寫烏衣巷的孤寂,但是很顯然所折射出來的正是他對於人生的理解,一個人無論有多麼地風光,可是等過幾百年,幾千年之後,那終歸還是煙消雲散,一切也都為化為烏有。

相關焦點

  • 劉禹錫最經典的一首詩,有一種大徹大悟之感,懂了也就明白了人生
    劉禹錫,字夢得,中唐時期著名的詩人,也被後世稱為「詩豪」,他的詩別具一格,寫得也是極為深刻,一些看似很普通的作品,但是充滿了獨特的韻味,還充滿了深刻的哲理,所以讀他的作品最是能夠讓人明白什麼是人生,什麼才是真正的生活。
  • 劉禹錫這首詩才真正的大徹大悟,寥寥幾句,寫盡世間的繁花與落幕
    劉禹錫也正是經歷了這樣的生活,才使得他最終大徹大悟,他的很多詩作中,都表達出了這樣的一種觀點,最為經典的便是他的《烏衣巷》,這首詩相信對於很多人來說,都不會陌生,在這首詩中,詩人把當年烏衣巷的繁花,以及當下的落魄,描寫的很是生動,從而形成鮮明的對比,使得人們讀了之後,真是感傷不已,無論生前多麼的顯貴,但是終究抵不過時光的流逝。
  • 劉禹錫被貶朗州,寫下一首詩,僅開篇7字便道盡身世悽涼!
    在遭受貶謫後,他們感自己所感,言自己所言。只是因個性、遭遇及時代的不同,詩歌中流露出的貶謫情懷自然也就不同。如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被貶黃州時,就曾寫下「莫嫌犖确坡頭路,自愛鏗然曳杖聲」,表達了一種開朗樂觀、意氣昂揚的情懷。而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漢壽城春望》,它出自於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之手,是他被貶朗州期間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
  • 劉禹錫最具有哲理的一首詩,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劉禹錫作品裡的哲理歷來為後人所津津樂道,作為一位常年被貶之人,我們很難從他的作品裡看到他的悲傷,即使是在最困難的時候,他也是能夠從容地面對,這一點他與後世的蘇軾就極為相似,兩個人都是時常被貶外地不同的地方,可儘管是這樣他們也依舊笑著面對人生,從來沒有說過一句苦,也沒有流露出半分的悲傷,這也正是他們最為令人感動的一個地方
  • 劉禹錫最與眾不同的一首詩,不走尋常路,寫出不一樣的秋色美景!
    這種獨特的人生經歷,也讓劉禹錫顯得與眾不同,可能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遇到了這樣的事情,一定是會傷心欲絕,可是劉禹錫不一樣,他積極地融入到生活中去,依舊過著悠然自得的生活,即使是遭受了再大的打擊,那也是從來沒有放棄過,始終是堅持了自我,也正是這個原因,也讓他的作品顯得與眾不同,其中最經典的要數這首《秋詞.其一》,這也是他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 劉禹錫一首弦技之作,開篇的疊字句出神入化,最後兩句渾然天成
    四川民歌很有特色,儘管看似粗獷,但是情感細膩,劉禹錫非常喜歡四川的民歌,所以他把民歌結合到詩歌裡,使得作品更具有感染力,而他的組詩,正是在這樣的情形下誕生,那麼在這組詩中,有一首可謂是弦技之作,也就是其中最後一首,通篇寫得很有趣,有著一種獨特的韻味。
  • 劉禹錫贈送歌妓的這首詩,不僅抱得美人歸,還創造出一個經典成語
    李白就是典型的例子,名滿天下的謫仙人,處處都有擁躉,處處都是讚美之詞。一首詩歌的好處,遠遠超過了後人的想像。比如詩豪劉禹錫在落魄之時,就曾經用一首詩,換來美豔絕倫的歌妓。那是在他擔任蘇州刺史時,心情鬱鬱寡歡,處於頹廢困頓的階段。按照我們普通人的思維,刺史可不是小官,蘇州更是人間天堂的樂處。
  • 劉禹錫最浪漫的一首愛情詩,結尾僅用7個字,寫出初戀的無限美好
    劉禹錫是中山靖王劉勝(沒錯,就是那個相傳有120多個孩子的劉勝)之後,父親、祖父都曾經做過官,所以對孩子的教育很是看重,所以劉禹錫很小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學習儒家經典著作,在那時,聰明勤奮的他就已經可以吟詩作賦了。據說,他的詩歌風格多受當時的名僧皎然、靈澈的影響,我想這也是他樂天的原因吧。
  • 大唐鬥士劉禹錫:逆境中的猝火之旅,堪稱永不言敗的真豪傑
    長安城每到春季,都有賞花的習俗,但是以前官員們看的都是牡丹花,不知道從何時起流行看桃花了。劉禹錫覺得桃花太過灼灼其華,很像是趨炎附勢的小人,當劉禹錫來到了玄都觀,目睹了妖冶的桃花後,寫了一首《玄都觀桃花》: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 劉禹錫的一首牡丹詩,短短4句,完美詮釋了什麼是「國色天香」
    古代詩人們喜歡鮮花,從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開始,詩人們就沒有停止過讚美鮮花。周敦頤喜歡蓮花,於是寫了一首《愛蓮說》「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王安石喜歡梅花,「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作為「花中之王」,牡丹自古就備受人們的喜愛。
  • 柳宗元最經典的一首思鄉詩,一不留神就看成割盲腸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再讀一首思鄉的唐詩。這首詩是唐代大詩人柳宗元寫的,說到柳宗元,很多人可能首先想到的是《江雪》,是《漁翁》。這首《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也許知道的並不多,但這並不妨事,相信十二,讀完這首詩,你一定會愛上它的。
  • 王勃一首簡單的詩,無一「愁」字卻句句寫愁,短短4句就盡展才華
    生活在這紛擾的世界,難免會有很對讓人傷感、愁苦的事情,為了工作、為了學習、為了家庭、為了未來……可以說,在人類千百種情緒中,只有愁,能表達一種無奈之感,能體現人類對於失去、離別、現實的惆悵與絲絲期盼。在古代的詩詞作品中,很多經典的詩句都將這樣的一種特定的人類情感、情緒描繪得精彩紛呈。「愁」在我國歷史上的古典詩詞中沾到的比重相當大。譬如在李煜筆下的愁是那樣的多,就像一江春水一樣流向遠方,不可斷絕;王昌齡的那句「孤舟微月對楓林,分付鳴箏與客心」將遊子客居他鄉的羈旅之愁勾勒得如此悽婉;而李清照眼中的愁卻有了形狀,「綠肥紅瘦」的愁滋味有幾人能夠體會呢?
  • 唐詩中最經典的十首七言絕句,篇篇都是千古名篇
    三、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的七絕,隨便選出一首便是精品,選這首,是因為這是李白送別孟浩然的詩。李白跟孟浩然,都是中國古代文學史是的巨星,他們兩能聚在一起,實在是令人歆羨的千古佳事,還留下了這樣一首詩,自然值得我們回味,何況這首詩本身就是千古名篇。這雖是一首送別詩,但寫得情深而不傷,意厚而不悲,深情而瀟灑,盡顯兩位絕代大詩人的風流氣度。
  • 劉禹錫屢次遭貶,寫下兩首「硬氣」詩作,詩中豁達撫慰了無數人心
    面對屢次貶謫,劉禹錫從未一蹶不振,反而越挫越勇,寫下了兩首著名詩作《玄都觀桃花》和《再遊玄都觀》。這兩首詩堪稱唐代最硬氣的詩作,寫出了真正的人生豁達,撫慰了無數人心。玄都觀桃花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裡桃千樹,儘是劉郎去後栽。再遊玄都觀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淨盡菜花開。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 李賀最經典的一首馬詩,看似在寫馬其實另有所指,還是在描寫人生
    李賀眾多的詩作中,我個人還是更偏愛這首《馬詩二十三首·其四》,這也是他最經典的一首馬詩,雖然他寫過了二十三首,但是這首寫得最好,整首詩也是意境高遠,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個字,但是每一句都有深意,寫得很有韻味;表面上看似在寫馬,其實是另有所指,所要表達的還是無奈的人生。此馬非凡馬,房星本是星。
  • 孟郊最經典的一首詩:豬八戒用來教訓唐僧,畫風太詭異!
    中唐詩人孟郊是有名的苦吟詩人,孟郊的詩情緒低沉,語多苦澀,如果要選一首孟郊最經典的詩,相信大多數人都會選擇這首《遊子吟》,同時這首詩也是描寫母愛最經典的一首詩: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孟郊仕途多舛,直到50歲時才得到了一個溧陽縣尉的卑微之職,於是便將母親接來住。這首《遊子吟》就是在溧陽寫的。這首詩的意思很好理解,詩人以漂泊無依的遊子自喻,寫出了一首母親的頌歌。這首詩常人引用其實也沒什麼,但是如果是豬八戒引用這首詩,用來教訓唐僧,這是一種怎樣的既視感?
  • 劉禹錫在人生遭遇重大挫折之時寫下了這首詩,獨樹一幟,百讀不厭
    劉禹錫的個性很鮮明,他不喜歡人云亦云,很有自己的想法,所以經常做出一些標新立異的事情,我們今天要介紹的這首《秋詞》就屬於這樣的詩作。其實《秋詞》一共有兩首,只不過第一首更加為人們所熟知,那第一首究竟有何不同、又好在什麼地方呢?
  • 一首傳承千年的經典古詩,效仿民間歌謠而作,道盡愛情的美好
    在唐代,詩歌文化有著快速的發展,很多詩體競相迸發,其中有一類詩歌來源於民間歌謠,有名氣的詩人效仿民間歌謠的寫作手法來創作詩歌,讀起來膾炙人口,也蘊含著深刻的哲理或者美好的情感。我們也來一起品讀一首唐代詩人劉禹錫的經典古詩,感受一下民間歌謠和詩歌的結合。
  • 杜牧最經典的一首詩,美得令人心醉,成為描寫秋天最唯美的一首詩
    作為唐朝最後大師,杜牧的很多作品也都是深入人心,尤其是一首《清明》,更是成為了描寫清明最傳神的一首詩,通篇描繪的看似平淡,可是那一份憂愁之感,以及落魄的神態,則是被詩人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描寫得淋漓盡致,讀來當真是令人肝腸寸斷。
  • 羅隱很具有諷刺意味的一首詩,寫盡了人性的醜陋,通篇寫得很深刻
    那麼筆者今天要重點來與大家聊一聊羅隱,這也是一位憤世嫉俗的詩人,他一生參加了十次科舉考試,但是每一次都名落孫山,也就使得他悲痛不已,寫下過很多充滿諷刺的詩作,最經典的一首要數《蜂》,相信很多人對於這首詩一定不會陌生,整首詩看似信手拈來,寫得很一般,但是詩人正是借用蜜蜂,從而諷刺了那些不勞而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