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詩人身上其實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憂愁之感,很多的詩人他們筆下都營造出了一個孤獨的世界,其實這也正是文人們的一種通痛,往往在春天的時候會悲春,看到世間萬復開始復甦,大地有了勃勃生機,小草開始重新生長出新的嫩芽,百花開始綻放,可是對於這些文人們來說,他們則是會認為這一切無非只是曇花一現,很快就會消失,為此內心自然而然地會傷感,會有一種孤獨之感;那到了秋天看到大地一片肅殺,傷秋之感又是呼之欲出,也正是這樣的一種情緒,也使得他們筆下的作品顯得很是孤獨,也很是傷感。
當然文學也正是一種情感的渲洩,對於很多詩人來說,他們往往也是能夠在信手拈來之間,便是寫下這世間令人感動的千古名篇,儘管看上去寫得漫不經心,可是那一份深厚的情感,以及細膩的筆觸,卻是能夠直抵我們的心靈,這也就是為什麼唐詩儘管過去了一千多年,可是當我們讀起這些作品時,卻是依舊還會感動,還會有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
唐詩歷經歷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三四時期,不僅誕生了很多偉大的詩人,同時也有很多經典的千古名篇,譬如中唐時期的劉禹錫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一生更是寫過了無數膾炙人口的千古名篇,尤其是他的一首《烏衣巷》,更是達到了婦孺皆知的地步,相信即使是一個三歲的小孩,那也是能夠咿咿呀呀地通篇背誦下來,而這首詩寫得也是極為憂愁,也很是傷感,詩人更是寫盡世間的繁華與落幕,為此還有一種大徹大悟之感。
《烏衣巷》唐代:劉禹錫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劉禹錫也正是遊歷了南京的烏衣巷,為此當他看到了那裡再也沒有曾經過去的繁華,已經成為了平常百姓家,詩人當真是感慨萬千,從而在信手拈來之間,匆匆寫下了這麼一首令人傷感的詩作,整首詩意境悽美,字裡行間更是流露出了無限的憂愁,這也正是此詩最為令人感動的一個地方,那我們讀這樣的作品,也最是能夠感受到詩人的一片深情,以及對於歷史深情的回顧。
烏衣巷作為東晉時期謝安和王導兩大家族的聚集地,可是到了唐朝之後,這裡的榮光不在,繁華自然也不在,為此詩人很是傷感,於是在這樣的一種情形之下,他創作了這首詩,並且在這首詩中,也是表達了自己對於人生的一種感悟,也是寫出了一種獨特的感受,所以這首詩表面看很普通,其實是充滿了哲理,並且還有一種大徹大悟之感,這樣的作品其實只要讀懂了,那對於自己的人生一定是會有幫助。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在這開篇的兩句中,詩人則是站在一旁來觀察烏衣巷,而且寫得極為巧妙,正是由於當年這裡太過於繁華,以至於人們都知道有這麼一個地方,可是到了現在這個地方所有的繁華再也不復從前,朱雀橋兩邊也只不過是生長了一些野草,開出了一些極不起眼的小黃花,整個烏衣巷都在夕陽下顯得更加的孤寂。也正是最後一句裡的」夕陽斜「,更是令這首詩充滿了意境,也有一種無限的孤獨之感。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詩人在這最後兩句更是直抒胸臆,再次表達了一種孤寂之感,畢竟這是當年王謝兩大家族所在地,可是現在這裡早已淪為尋常百姓家,那些燕子也都是落到了這些普通的百姓家的屋簷下。最後這兩句更是有一種看淡一切的感受,從而也正是說明了詩人一種獨特的情懷,以及他對於人生的思考。
劉禹錫的很多作品其實都是充滿了一種高遠的意境,而這首《烏衣巷》,則又是充滿了哲理,詩人表面看是在寫烏衣巷的孤寂,但是很顯然所折射出來的正是他對於人生的理解,一個人無論有多麼地風光,可是等過幾百年,幾千年之後,那終歸還是煙消雲散,一切也都為化為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