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最經典的一首詩,有一種大徹大悟之感,懂了也就明白了人生

2020-12-06 小雷說詩詞

劉禹錫,字夢得,中唐時期著名的詩人,也被後世稱為「詩豪」,他的詩別具一格,寫得也是極為深刻,一些看似很普通的作品,但是充滿了獨特的韻味,還充滿了深刻的哲理,所以讀他的作品最是能夠讓人明白什麼是人生,什麼才是真正的生活。作為當時最著名的才子,劉禹錫才華過人,不過在現實生活中,他又是處處不如意,曾經一度被貶到偏遠的地方,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

正由於劉禹錫一直被貶,過著常人難以想像的艱苦生活,使得他對於人生有著更為深刻的認識,創作出來的作品自然也就更具有感染力,在這首著名的《烏衣巷》一詩中,那就是有一種大徹大悟之感,寫盡了世間的繁華與落幕,這樣的作品如果讀懂了也就明白了什麼才是人生。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劉禹錫之所以會被貶到外地,其實是他參與了永貞革新,從而觸及到了很多人的利益,對於詩人來說無非是希望可以重振大唐,但是對於那些即得利益者,從來沒有想過這些,無非是想著自己,對於他們來說根本不知道家國情懷是什麼,眼中只有利益,只有白花花的銀子。劉禹錫等人的改革,也就遭到了這些人的反對,最終無法進行下去,於是他們都被貶到外地,一輩子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不過他又是始終堅持 了自我,這也正是劉禹錫最為令人感動的一個地方。

顛沛流離的生活會影響一個人心智,也會讓一個人快速成長起來,劉禹錫早期的作品其實不如後期,這也正是由於他受盡了苦難,看清楚了世界,在這首《烏衣巷》中,他把自己內心的感受,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娓娓道來,從而使得這首詩處處充滿了詩意,也讓我們感受到了他對於人生的解讀,所以這樣的作品,那最是值得我們去細細品讀,只要真正理解了其中的意思,那對於自己的人生也是會有幫助。

開篇的兩句那就營造出了一種悽美之感,短短的兩句,讀來當真是令人感慨萬千,充滿了無限的憂愁,「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我現在一個人站在這朱雀橋邊,兩邊還有生長了無數的野草,上面還有零零星星的小花,遠處的烏衣巷在夕陽下顯得很悽美,一切都是那麼令人傷感。

最後兩句寫得就更為深刻,也寫盡了繁華過後的落寞,「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烏衣巷這個地方原本是東晉時期宰相謝安和王導的故居,不過現在時過境遷,早已是物是人非,成為了普通的尋常人家,當年兩家人屋簷下的燕子,也都全部飛入到了尋常人家。這兩句寫得極為悽美,也很是傷感,讓我們感受到了詩人對於過往充滿深情的描寫,也就使得這首詩顯得別具一格,還充滿了無限的憂愁,使得我們在這兩句中感受到了那種繁華過的落寞。

劉禹錫的詩情感細膩,寫得也是極為深刻,在這首詩中,他把自己對於人生的解讀,還有骨子裡的悲痛之苦,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娓娓道來,從而使得此詩處處充滿憂愁,也有一種深刻的哲理。對於我們這些普通的讀者來說,只要能夠真正理解其中的意思,相信一定是會有收穫。一個人即使是再了不起,但是經不住歲月的洗禮,終究還是塵歸塵土歸土,所以這樣的作品值得我們反覆去讀。

相關焦點

  • 劉禹錫最經典的一首詩,寫盡世間的繁華與落幕,有種大徹大悟之感
    ,很快就會消失,為此內心自然而然地會傷感,會有一種孤獨之感;那到了秋天看到大地一片肅殺,傷秋之感又是呼之欲出,也正是這樣的一種情緒,也使得他們筆下的作品顯得很是孤獨,也很是傷感。唐詩歷經歷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三四時期,不僅誕生了很多偉大的詩人,同時也有很多經典的千古名篇,譬如中唐時期的劉禹錫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一生更是寫過了無數膾炙人口的千古名篇,尤其是他的一首《烏衣巷》,更是達到了婦孺皆知的地步,相信即使是一個三歲的小孩,那也是能夠咿咿呀呀地通篇背誦下來,而這首詩寫得也是極為憂愁,也很是傷感,詩人更是寫盡世間的繁華與落幕,為此還有一種大徹大悟之感
  • 劉禹錫這首詩才真正的大徹大悟,寥寥幾句,寫盡世間的繁花與落幕
    劉禹錫也正是經歷了這樣的生活,才使得他最終大徹大悟,他的很多詩作中,都表達出了這樣的一種觀點,最為經典的便是他的《烏衣巷》,這首詩相信對於很多人來說,都不會陌生,在這首詩中,詩人把當年烏衣巷的繁花,以及當下的落魄,描寫的很是生動,從而形成鮮明的對比,使得人們讀了之後,真是感傷不已,無論生前多麼的顯貴,但是終究抵不過時光的流逝。
  • 劉禹錫最與眾不同的一首詩,不走尋常路,寫出不一樣的秋色美景!
    這種獨特的人生經歷,也讓劉禹錫顯得與眾不同,可能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遇到了這樣的事情,一定是會傷心欲絕,可是劉禹錫不一樣,他積極地融入到生活中去,依舊過著悠然自得的生活,即使是遭受了再大的打擊,那也是從來沒有放棄過,始終是堅持了自我,也正是這個原因,也讓他的作品顯得與眾不同,其中最經典的要數這首《秋詞.其一》,這也是他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 劉禹錫最具有哲理的一首詩,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那麼劉禹錫能夠如此地從容面對人生,除了他獨特的個性之外,還有就是他對於人生的理解,為此也使得他的作品裡處處充滿了哲理,譬如他與另一位大詩人白居易在揚州相遇之後,兩人在酒桌上更是惺惺相惜,為此先是白居易寫了一首詩贈送給他,當他讀過了之後更是感動不已,隨後又是回贈了一首,也正是他最著名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在這首詩中,他更是以一種極為深情的口吻先是描寫了自己的苦難,隨後又是筆鋒一轉
  • 劉禹錫最浪漫的一首愛情詩,結尾僅用7個字,寫出初戀的無限美好
    阿蠻文化第21期詩豪劉禹錫,因其詩風格通俗易懂,與白居易、韋應物並稱唐代三傑。與唐德宗年間的那些蕭瑟悽涼風格的詩歌相比,樂天派詩人劉禹錫的作品豪邁大氣、明快簡潔,從而深受人們的喜歡。這種特立獨行的風格的形成離不開劉禹錫的人生經歷。
  • 劉禹錫被貶朗州,寫下一首詩,僅開篇7字便道盡身世悽涼!
    在遭受貶謫後,他們感自己所感,言自己所言。只是因個性、遭遇及時代的不同,詩歌中流露出的貶謫情懷自然也就不同。如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被貶黃州時,就曾寫下「莫嫌犖确坡頭路,自愛鏗然曳杖聲」,表達了一種開朗樂觀、意氣昂揚的情懷。而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漢壽城春望》,它出自於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之手,是他被貶朗州期間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
  • 劉禹錫一首弦技之作,開篇的疊字句出神入化,最後兩句渾然天成
    四川民歌很有特色,儘管看似粗獷,但是情感細膩,劉禹錫非常喜歡四川的民歌,所以他把民歌結合到詩歌裡,使得作品更具有感染力,而他的組詩,正是在這樣的情形下誕生,那麼在這組詩中,有一首可謂是弦技之作,也就是其中最後一首,通篇寫得很有趣,有著一種獨特的韻味。
  • 劉禹錫最有韻味的一首詩,寫出了不一樣的秋色美景,美得令人心醉
    李純一繼位他就開始廢除變法,王叔文首當其衝,劉禹錫和其他一些變法人士,也同樣遭受到了打擊,所以「永貞革新」並沒有持續多久,他們的變法瞬間就土崩瓦解,劉禹錫也被貶到湖南朗州(今天的湖南省常德市),可能對於很多的文人來說,遇到了這樣的人生變故,可能會很悲傷,但是劉禹錫不一樣,他依舊我行我素,還寫下了像《秋詞.其一》這種與眾不同的作品,不僅表達了一種獨特的個性,同時也寫出了不一樣的秋色美景
  • 李賀最經典的一首馬詩,看似在寫馬其實另有所指,還是在描寫人生
    李賀眾多的詩作中,我個人還是更偏愛這首《馬詩二十三首·其四》,這也是他最經典的一首馬詩,雖然他寫過了二十三首,但是這首寫得最好,整首詩也是意境高遠,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個字,但是每一句都有深意,寫得很有韻味;表面上看似在寫馬,其實是另有所指,所要表達的還是無奈的人生。此馬非凡馬,房星本是星。
  • 劉禹錫在人生遭遇重大挫折之時寫下了這首詩,獨樹一幟,百讀不厭
    劉禹錫的個性很鮮明,他不喜歡人云亦云,很有自己的想法,所以經常做出一些標新立異的事情,我們今天要介紹的這首《秋詞》就屬於這樣的詩作。其實《秋詞》一共有兩首,只不過第一首更加為人們所熟知,那第一首究竟有何不同、又好在什麼地方呢?
  • 杜牧最經典的一首詩,美得令人心醉,成為描寫秋天最唯美的一首詩
    作為唐朝最後大師,杜牧的很多作品也都是深入人心,尤其是一首《清明》,更是成為了描寫清明最傳神的一首詩,通篇描繪的看似平淡,可是那一份憂愁之感,以及落魄的神態,則是被詩人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描寫得淋漓盡致,讀來當真是令人肝腸寸斷。
  • 大唐鬥士劉禹錫:逆境中的猝火之旅,堪稱永不言敗的真豪傑
    劉禹錫看到白居易的安慰之語,他再次表現出了在苦難面前永不服輸的精神,他回了白居易一首詩,其中最著名的兩句話,成為了千古名句,刷屏千年,永垂不朽:「巴山楚水悽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 最孤獨的一首唐詩,短短的四句,寫下了最孤獨的人生境遇!
    唐詩是中國文學一顆璀璨的人明珠,光耀千古,這一千多年來唐詩,那是一直代表著中國文學最高的成就,而且唐詩對於我們也是影響極為深遠,裡面更是誕生了無數經典的詩句,有一些詩句還直接轉化為了成語,從而也增強了漢語的表現力。
  • 劉禹錫贈送歌妓的這首詩,不僅抱得美人歸,還創造出一個經典成語
    李白就是典型的例子,名滿天下的謫仙人,處處都有擁躉,處處都是讚美之詞。一首詩歌的好處,遠遠超過了後人的想像。比如詩豪劉禹錫在落魄之時,就曾經用一首詩,換來美豔絕倫的歌妓。那是在他擔任蘇州刺史時,心情鬱鬱寡歡,處於頹廢困頓的階段。按照我們普通人的思維,刺史可不是小官,蘇州更是人間天堂的樂處。
  • 劉禹錫的一首牡丹詩,短短4句,完美詮釋了什麼是「國色天香」
    古代詩人們喜歡鮮花,從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開始,詩人們就沒有停止過讚美鮮花。周敦頤喜歡蓮花,於是寫了一首《愛蓮說》「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王安石喜歡梅花,「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作為「花中之王」,牡丹自古就備受人們的喜愛。
  • 蘇軾最具江湖氣的一首詩,看淡人生,鬱悶時讀幾遍,豁然開朗
    蘇軾的詞中自有一種情感力量,無論是他的悼亡詞,還是他的愛情詞,那都是充滿了無限的感傷之懷;另外由於他的後半生極為不如意,從而也使得他寫了無數看上去很平淡,但是又很堅強的作品。蘇軾最具有江湖氣的一首詩,看淡人生,鬱悶的時候讀幾遍,豁然開朗臨江仙 夜歸臨皋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 一首傳承千年的經典古詩,效仿民間歌謠而作,道盡愛情的美好
    在唐代,詩歌文化有著快速的發展,很多詩體競相迸發,其中有一類詩歌來源於民間歌謠,有名氣的詩人效仿民間歌謠的寫作手法來創作詩歌,讀起來膾炙人口,也蘊含著深刻的哲理或者美好的情感。我們也來一起品讀一首唐代詩人劉禹錫的經典古詩,感受一下民間歌謠和詩歌的結合。
  • 83的她登上了中國詩詞大會的舞臺,完美地詮釋了劉禹錫的這兩句詩
    在今天的首播中,有傲嬌可愛的神童王恆屹,有堅守在大山裡的老師張匯林,也有我們熟悉的老面孔,第二季第三季的亞軍彭敏。 然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卻是83的奶奶劉敏華,當時她上臺就吟誦了兩句詩「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 柳宗元最經典的一首思鄉詩,一不留神就看成割盲腸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再讀一首思鄉的唐詩。這首詩是唐代大詩人柳宗元寫的,說到柳宗元,很多人可能首先想到的是《江雪》,是《漁翁》。這首《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也許知道的並不多,但這並不妨事,相信十二,讀完這首詩,你一定會愛上它的。
  • 李賀最經典的一首馬詩,可謂是字字經典,讀來更是令人拍案叫絕!
    那李賀除了鬼詩之外,還寫過一系列的馬詩,一共是有二十三首,每一首都寫得極為優美,也非常的深刻,譬如他的這首《馬詩二十三首·其五》,便是這二十三首中,最為經典的一首馬詩,可謂是字字經典,高超的表現手法,更是令人拍案叫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