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鬥士劉禹錫:逆境中的猝火之旅,堪稱永不言敗的真豪傑

2020-11-30 國學大觀園

大唐貞元二十年,東宮會議室。是夜,皓月當空,清輝滿地,在燭火搖曳的房間裡,一個年輕人急促的聲音說道:「太子登基,天下已變,我們到底幹不幹?」另一位蒼老的聲音言道:「此時國家危急,此舉乃是險中求勝,我等應該速將宦官藩鎮以雷霆萬鈞之勢壓之。」

隨著討論的人數越來越多,屋內逐漸喧譁了起來,不知不覺東方既白,晨光熹微。

隨著「吱呀」一聲門響,房間內依次步出十個人來,雖然一夜未眠,但他們卻毫無倦色。走在最後的那個年輕人,眼望著東方破曉的紅日,他緊緊地握住了拳頭:實現人生理想的時刻,終於到了,中興大唐,再造盛世!

但是這位年輕人怎麼也沒有想到,他將為此付出怎樣沉重的代價!

這位年輕人,非是旁人,正是我們的主人公,時任監察御史的劉禹錫。

01黑暗降臨

公元755年,著名的安史之亂爆發,大唐從此由盛轉衰,到了中唐內有宦官專權,外有藩鎮割據,朝綱混亂,民生凋敝。但凡遇到這樣的場面,一定會有救國的大英雄挺身而出,他們敢於直面黑暗的勢力,不遺餘力地推行新政,廢除舊制,而這一次也不例外。

第一個站出來的,就是以王叔文為首的太子黨,而劉禹錫和柳宗元,正是這個團隊中的骨幹成員。唐順宗登基,其實早有變革之志,再加上受到了革新派成員的鼓勵,就開始了浩浩蕩蕩的變革,史稱「永貞革新」。

但是改革向來是得罪人的工作,一旦觸碰到了別人的利益,對方很可能會和你拼命。而劉禹錫他們的革新,內抑宦官,外製藩鎮,可謂每一招都觸及到了對手的利益。

於是手握權柄的宦官集團和外部的藩鎮空前團結起來,瘋狂進行反撲,革新派便步履維艱。而且屋漏偏逢連夜雨,改革派的大靠山唐順宗體弱多病,又被太子李純(唐憲宗)和宦官逼宮,被迫退位,成了無實權的太上皇。

永貞革新只持續了100多天,就隨著順宗的下臺倉皇落幕,黑暗降臨,劉禹錫就此遭遇人生中第一次「滑鐵盧」,而在此之前,劉禹錫的開掛人生,可謂是順風順水。

02神童出場

公元772年,劉禹錫出生在一個世代以儒學為信仰的書香門第,而且他還自稱是中山靖王劉勝之後。劉禹錫天子聰穎,敏而好學,比別人聰明,還比別人努力,這就我們常說的「別人家的孩子」。

公元793年,劉禹錫自信滿滿地參加進士考試,一舉而中,年僅21歲的他,可謂是風光無限。而和劉禹錫出生於同一年的詩壇大咖白居易,7年之後才榮登科榜,還驕傲地寫下了「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的驕傲之語。

劉禹錫如果看到白居易的得意詩句,我想他一定會對白居易說:「老白啊,你們這屆不行啊,你28歲考中進士就嘚瑟成這樣,我21歲那年考中進士的時候,還不是最年輕的,有一位超級學霸柳宗元,20歲就考中了!」

但是話說回來,考中進士,只是大唐高考的第一步,要想當官,還要通過吏部考試或博學宏詞科,劉禹錫一鼓作氣兩年之內過關斬將,順利通過了吏部考試和博學宏詞科,三科登第,簡直就是考神附體!

劉禹錫取得這麼優越的好成績,自然被朝廷極為看重,30歲出頭的他,就做到了號稱是大唐「八品宰相」的監察御史,這個職位品級不高,但是權利可是相當大,就連唐朝三品官員京兆尹都要對其客客氣氣。京兆尹是什麼官,現在來說就是首都的市長。

劉禹錫成了太子黨的精英,王叔文格外器重劉禹錫,而且重點栽培,對其百般的照顧。但是永貞革新還是失敗了,而劉禹錫因為這次革新失敗,徹底改變了他的一生。

永貞革新曆時100多天,唐憲宗上位後,對參與變革的成員大肆的迫害,劉禹錫、柳宗元、王叔文等人紛紛被貶,史稱「二王八司馬」事件。而劉禹錫被貶的地方,是朗州(湖南常德)。

03一首詩引發的風波

朗州位於湘西,此地現在是旅遊勝地,但是當時卻巫風盛行,生產落後,可謂是被貶的絕佳選擇地。理想是美好的,但是現實卻是骨感的,劉禹錫在朗州一待就是九年。

九年的時光,劉禹錫卻依然在悲苦的生活中尋找希望的影子,他是多麼渴望重回長安,再次施展平生的抱負。好消息終於還是來了,劉禹錫在9年後被召回京都,而他怎麼也沒有想到,這將是他第二次被貶的開始,而這一切,都要從一首詩說起。

長安城每到春季,都有賞花的習俗,但是以前官員們看的都是牡丹花,不知道從何時起流行看桃花了。劉禹錫覺得桃花太過灼灼其華,很像是趨炎附勢的小人,當劉禹錫來到了玄都觀,目睹了妖冶的桃花後,寫了一首《玄都觀桃花》: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裡桃千樹,儘是劉郎去後栽。

此詩一出,可謂是平地一聲雷,當時掌管朝廷大臣的官僚,紛紛對號入座,認為桃花就是自己,代表的是虛偽、諂媚,很明顯,劉禹錫這是不服啊,他認為我們踩著他的肩膀上位,簡直就是赤裸裸的諷刺!

這首詩拿到了唐憲宗的手裡,唐憲宗看後也是勃然大怒:好你個劉禹錫,都9年了你還是對當時「永貞革新」念念不忘,依然不思悔改?你認為變法沒錯,那就是我錯了?既然你還這麼想,我就還貶你的官!

劉禹錫因為一首《玄都觀桃花》再次被貶,此次被貶的地方是嶺南,三年過後憲宗駕崩,敬宗即位,劉禹錫又被貶和州(安徽和縣),在當地做了一名刺史。

劉禹錫到了和州,當地的縣令百般刁難劉禹錫,給他安排在一個破敗不堪的茅草房裡,劉禹錫卻一點也不苦惱,相反,一篇震古爍今的名篇《陋室銘》在這樣的環境中橫空出世,最後一句「何陋之有?」盡顯其曠達樂觀的一生。

時間猶如白駒過隙,一晃又過了14年,算上之前被貶的9年,劉禹錫一共被貶了23年。人生能有幾個二十三年,後來劉禹錫的老朋友白居易實在是看不下去了,便替劉禹錫打抱不平,寫下一首《醉贈劉二十八使君》,其中最後一句話是:「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意思是說,我知道你被才高名顯所累,但是這23年也損失得太多了!

劉禹錫看到白居易的安慰之語,他再次表現出了在苦難面前永不服輸的精神,他回了白居易一首詩,其中最著名的兩句話,成為了千古名句,刷屏千年,永垂不朽:「巴山楚水悽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其中的「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是何等的慷慨豪邁,劉禹錫以沉舟、病樹自比,固然無限的惆悵悲涼,但後面的千帆競發,萬木爭春的場面又是何等的生機盎然!劉禹錫,沒有對生活和希望喪失信心,即便過了23年,理想依然在他的心中,正如劉禹錫的那句「莫道桑榆晚,為霞猶滿天」一樣,充滿了達觀積極的人生態度。

23年算什麼,我老劉還能再戰500年!

上帝給你關上一扇門的同時,早已經為你打開了一扇窗,上帝為劉禹錫開的不是窗戶,而是一座金光四射的殿堂之門,那裡有光耀千古的「詩豪」桂冠。在被貶的23年中,劉禹錫文學創作井噴,寫下了無數傳頌後代的經典佳作,堪與日月爭輝。

04一首詩再次被貶

公元828年,宰相裴度當權,大力舉薦劉禹錫,劉禹錫此時已經56歲,再次回到了長安城中。23年的風風雨雨,從當初躊躇滿志、意氣風發的少年郎,如今已經是滿頭白髮的老者,就在所有人都認為劉禹錫會收斂鋒芒,低調行事的時候,劉禹錫再次語不驚人死不休。

又到了陽春三月,玄都觀中依然桃花盛開,賞花的官僚也是三五成群,斟酒小酌。劉禹錫故地重遊,14年前曾在這裡寫下了一首《玄都觀桃花》,然後被貶嶺南,如今那些理想,還在我的心中啊,永貞革新是正確的選擇,我沒有錯,我也不會認錯,劉禹錫拿起手中的筆,當即潑墨揮毫,一首《再遊玄都觀》橫空出世: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淨盡菜花開。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這首詩的意思簡單的來說,就是我老劉又回來了!

你看「樹倒猢猻散」,當年我被排擠在外,誰又能想到,那些扼殺政治革新的政敵們,你們都作鳥獸散,而我依然站在這裡,不服來戰啊!

劉禹錫這首詩,是對那些迫害他的小人們,投以輕蔑的嘲笑,也表達了自己不屈和樂觀的人生態度。什麼高官厚祿,什麼人生得失,我老劉都56了,還在乎這些功名利祿嗎?

人生,還是信仰最重要,做人,要開心嘛!

此詩一出,整個長安城都為之一震,達官顯貴紛紛議論,劉禹錫不會是個傻子吧?23年被貶生涯,他還敢寫?我想劉禹錫聽到了這句話,一定會回懟:你才是傻子,老劉我當初三科登第,你又是哪根蔥?

官場之上,所有人都發出了同樣的感慨:劉禹錫,你真牛掰,佩服!佩服!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劉禹錫再次因為一首詩被貶,三年後裴度下臺,年近60歲的老劉被排擠出長安城,任蘇州、汝州、同州刺史,這是他一生中第三次被貶,而這次被貶,他再也沒有回到長安。

公元842年,劉禹錫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時節駕鶴西去,享年70歲。

05大唐第一鬥士

縱觀劉禹錫的一生,以二首玄都觀桃花詩貫穿,這麼說可謂是恰到好處,23年被貶生涯,56歲依舊能老當益壯,這份視功名如糞土的胸襟和情懷,堪稱永不言敗的真豪傑,誰人能及?

大唐劉禹錫,沒有王維巔峰的顏值,也沒有李白家財萬貫,但是劉禹錫卻有著錚錚傲骨和永不服輸的精神,他更像是大唐第一鬥士,懷揣著自己的夢想,以筆墨當利刃,同黑暗頑固地鬥爭,他即便身處逆境依然能在絕望中尋找希望。時間無法磨平他的稜角,歲月侵染了他的白髮,卻無法侵蝕他的雄心壯志,他渴望自由,堅守信念,以自成一家的豪邁詩情,譜寫了永不言敗的激昂華章,詩豪,他當之無愧!

如果生活有諸多的苦難,如果事事都不如人意,請不要輕易的放棄,也請君多讀劉禹錫的一生。你會發現,人生的逆境只不過是我們的猝火之旅,不管在什麼樣的困境當中,我們都應該有一種樂觀曠達的人生態度,像劉禹錫一樣,永不言棄,奮鬥不止。

劉禹錫千古!

劉禹錫詩文亦千古!

06讀詩的最高境界,其實就是在讀人

學習詩詞文化,品讀詩詞內涵,最重要的就是讀作者本人,當我們了解了他的一生,知道了作者身處在何種境地當中,也就對其寫作的詩詞有了大體的了解。

但是有很多詩詞鑑賞的書籍,大多數都是學術上的講解,比如這首詩格調是歡快的還是沉鬱的,是催人奮進的還是悲觀傷感的,詩人如何懷才不遇,又如何觸景生情。這種詩詞的講解,雖然正確,但卻沒有靈魂,讀之也是索然無味,似有買櫝還珠之嫌,而且很快就會忘記。這種單純學術上的探討,讓一首韻律十足的詩詞,瞬間變得了無生機。

那麼什麼樣的詩詞書籍值得我們觀看呢,這裡給大家推薦的是《遇見浪漫美好詩詞》和《飛花令》這2本書籍。這2套書籍,深入淺出的講解了中國詩詞名家創作的歷程,我們一邊欣賞美妙詩詞的同時,還會一邊了解作者的生平概括,真是一舉兩得。

我們品讀詩詞,其實要從靈魂深處去感悟,這樣才能和當時的作者在情感上發生共鳴,如果只是粗略的了解其中的大意,便失去了品讀詩詞的樂趣。這2套書籍,更像是我們學習詩詞的良師益友,能夠真正地讓我們進入詩詞這座神奇的殿堂,感悟人生的真諦。

如此好書,你值得擁有!

文 | 國學大觀園

相關焦點

  • 劉禹錫與屈原
    從劉禹錫個人資料和他撰寫的詩文中不難看出,劉的確是一位自信自強、稟賦不凡,才華橫溢的人中豪傑。在他的自傳中他自稱是漢景帝之子中山王劉靖之後。他少年早慧,並像屈原一樣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自幼勤奮好學,廣涉典籍,所謂「九流宗指歸,百氏旁捃摭」。尤其對文學有天然的愛好,他自幼就「喜與屑辭者遊」。
  • 劉禹錫屢次遭貶,寫下兩首「硬氣」詩作,詩中豁達撫慰了無數人心
    因為彼時的大唐王朝,從唐肅宗以後,皇帝幾乎都成了宦官的傀儡,要麼昏庸無道,要麼無端枉死。普通的文人仕子想要走上仕途,報效國家,無益於痴人說夢。「貶謫」幾乎成了很多有良知的詩人們的家常便飯。可是,對劉禹錫而言,時代雖然影響了他的命運,卻沒有掌控他的人生。面對屢次貶謫,劉禹錫從未一蹶不振,反而越挫越勇,寫下了兩首著名詩作《玄都觀桃花》和《再遊玄都觀》。
  • 《冰與火》男星猝逝終年30歲,死因至今仍然成謎!
    火遍全球的人氣影集《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在今年(2019)年進入大結局,在12月24日卻驚傳劇中擔任「席恩·葛雷喬伊」演員替身的安德魯·鄧巴Andrew Dunbar)在家中猝逝,年約30歲,目前尚不知死因。
  • 劉禹錫最經典的一首詩,有一種大徹大悟之感,懂了也就明白了人生
    作為當時最著名的才子,劉禹錫才華過人,不過在現實生活中,他又是處處不如意,曾經一度被貶到偏遠的地方,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正由於劉禹錫一直被貶,過著常人難以想像的艱苦生活,使得他對於人生有著更為深刻的認識,創作出來的作品自然也就更具有感染力,在這首著名的《烏衣巷》一詩中,那就是有一種大徹大悟之感,寫盡了世間的繁華與落幕,這樣的作品如果讀懂了也就明白了什麼才是人生。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 夢幻西遊:擁有不死之身的大唐,自動回血1700,堪稱打圖永動機!
    在夢幻西遊中,遊戲單人玩法五花八門,其中打寶圖是目前最受歡迎的單人玩法,同時也是最簡單的遊戲賺錢方式。無論是新手玩家還是老玩家,只要你的角色等級不是很低,那麼都可以去領取打寶圖任務賺錢。而在夢幻西遊那麼多個門派中,大唐官府門派一直被稱為打圖門派。因大唐技能橫掃千軍可以一回合殺死強盜,所以大家都喜歡用大唐來打圖。
  • 劉禹錫在人生遭遇重大挫折之時寫下了這首詩,獨樹一幟,百讀不厭
    劉禹錫被後人稱讚為「詩豪」,留下了很多千古名篇,比如《漢壽城春望》等等。他其實出生於一個書香門第,從小受到了很好的儒家正統教育,所以文學功底深厚。然而劉禹錫卻一反常態,敢為人先,對秋天發出了深情地讚美。難能可貴的是這樣豪邁的作品竟然是劉禹錫被貶之時創作出來的,實在讓人敬佩萬分。他的一生也可謂是命運多舛,跌宕起伏,因為他被貶生涯長達二十三年之久,而他只活了七十歲,相當於人生的三分之一都處於被打壓的狀態。
  • 極致燃燒的炎魂火之十鬥士
    阿耆尼獸 神原拓也是繼承了傳說中十之鬥士炎戰魂的人,首先是火神獸又名阿耆尼獸,作為網絡防火牆的守護神,性格十分火爆,但卻是武術大師,戰鬥中能使用東洋武術,在武鬥中會聚火焰使攻擊更具破壞力。繼承了炎之十鬥士的人型力量。
  •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的逆境高歌
    這兩句詩出自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巴山楚水悽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看題目我們就知道,這是一首應和詩。
  • 劉禹錫的一首牡丹詩,短短4句,完美詮釋了什麼是「國色天香」
    作為「花中之王」,牡丹自古就備受人們的喜愛。牡丹花,從唐代開始就成了國色天香的「人間富貴花」,寫詩讚美它的人更是不勝枚舉,如韋莊《白牡丹》:「昨夜月照深似水,入門唯覺一庭香」;白居易《惜牡丹》:「惆悵階前紅牡丹,晚來唯有兩枝殘」;司馬光:「若佔上春先秀髮,千花百卉不成妍」。而在眾多牡丹詩中,最有名的莫過於唐代詩人劉禹錫的《賞牡丹》。
  • 劉禹錫被貶朗州,寫下一首詩,僅開篇7字便道盡身世悽涼!
    只是因個性、遭遇及時代的不同,詩歌中流露出的貶謫情懷自然也就不同。如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被貶黃州時,就曾寫下「莫嫌犖确坡頭路,自愛鏗然曳杖聲」,表達了一種開朗樂觀、意氣昂揚的情懷。而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漢壽城春望》,它出自於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之手,是他被貶朗州期間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
  • 戲說劉禹錫:一個真正樂觀的人有多強大?
    雖與白居易同年而生,可兩人的際遇卻大不相同,白居易一生坎坷,幾番貶謫卻遠遠沒到劉禹錫那般悽慘,白在江州大嘆「同是天涯淪落人」,而劉卻在江渚之上高歌「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可見兩人性格截然不同,劉禹錫的一生,在政治上是鬥爭的一生,是反抗的一生,是在被打擊中不斷反擊的一生,排擠、流放、嘲諷,愈挫愈勇,豪情萬千,樂觀的人就是這麼強大!
  • 詩歌翻譯|你知道劉禹錫的《秋詞》用英文怎麼翻譯嗎?
    2019-10-05 20:00:51 來源: 小欣趣生活呀 舉報   《秋詞》劉禹錫
  • 通達|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大唐詩壇的第一贏家
    大唐詩壇可謂是群星璀璨,既有詩壇的兩座豐碑-「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又有「詩佛」王維,「詩豪」劉禹錫,「詩囚」賈島,「詩王」白居易等等,然而,在眾星中稱得上第一贏家的,那就非白居易莫屬啦,本期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大唐詩壇第一贏家—白居易。
  • 《陋室銘》的作者是誰,史書記載了另一人,竟不是劉禹錫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短短百餘字,展現出了作者志行高潔,安貧樂道,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意趣,渲染出陋室不陋的高雅境界,堪稱古文經典,流傳千年不朽。然而,這一篇膾炙人口、志趣高雅的短文,在作者問題上卻有著千年爭議。我們都知道,在中學教科書上,《陋室銘》的作者是唐朝劉禹錫,但鮮為人知的是,在正史中作者卻是另一個人。
  • 劉禹錫詩讀:沉舟側畔千帆過,枯木前頭萬木春
    33歲的劉禹錫,少年得志,此時正是唐順宗即位,新的皇帝打理國政銳意改革,啟用了劉禹錫,柳宗元等一批少壯派,大力的推行改革,我們可以聯想到滿清末年的譚嗣同和康有為。但是這次變革很快失敗,因為唐順宗受制於內廷,在宮鬥中失敗,讓位太子李純。那麼新臣轉眼成為舊臣,33歲的劉禹錫免了頭顱一刀,但也因此流放到邊遠的外地做地方官,無詔不得回京。
  • 劉禹錫:其實我真的沒有那麼豁達,我只是不甘心,還有點愛面子
    安史之亂後,劉禹錫的父親劉緒為躲避戰亂由洛陽遷往江南,在嘉興擔任小吏,劉禹錫從小生活在一個相對安定的環境裡,受儒學經典和詩賦經文薰陶,一身儒生氣息,對作詩情更加有獨鍾。劉禹錫的詩和那些生於江南,安於江南的士子詩文不同,從始至終他的詩中都沒有把眼界局限於江南一隅。
  • 聖鬥士星矢:A級鬥士與B級鬥士的完美配合打出比肩S卡的爆炸輸出
    資質為A的火鳥一輝和資質為B的半人馬座巴比倫是兩個不太顯眼的鬥士,他們單獨戰鬥的效果或許並不強大,但是他們搭配在一起卻可以組成一個陣容中的爆炸輸出核心。接下來小編為你們介紹他們的技能與配合技巧火鳥一輝技能解析翎羽之火-普攻、0費
  • 劉禹錫的唯物主義思想
    「天,有形之大者也;人,動物之尤者也」;把天、人都看成是有形體的事物。他認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無形體的空虛的東西。他說:「所謂無形者,非空乎!空者,形之希微者也」。指出空、無不是離開物質的獨立存在,而只是物質中的一種表現形態,從而批判了佛學和玄學主張「空」「無」是世界本原的唯心主義觀點。
  • 千古名篇 劉禹錫陋室銘賞析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志存高遠,勤修立身之美德.「惟吾德馨」是《陋室銘》的主旨,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為人處世的根本要求。立身做人,仁為首,德為先,勤修德養德,既是傳承民族優良傳統的要求,也是事業興旺的現實需要。
  • 永不放棄,浴火重生|十大英語名言,送給逆境中的你
    英語名言錄|武漢加油,抗疫必勝-關於永不放棄的10大經典英文名言Vince Lombardi成功者永不放棄,放棄者永不成功。Thomas Edison生活中的許多失敗,是人們在放棄的時候,沒有意識到他們離成功有多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