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最浪漫的一首愛情詩,結尾僅用7個字,寫出初戀的無限美好

2020-11-30 阿蠻學長

阿蠻文化第21期

詩豪劉禹錫,因其詩風格通俗易懂,與白居易、韋應物並稱唐代三傑。與唐德宗年間的那些蕭瑟悽涼風格的詩歌相比,樂天派詩人劉禹錫的作品豪邁大氣、明快簡潔,從而深受人們的喜歡。這種特立獨行的風格的形成離不開劉禹錫的人生經歷。

劉禹錫是中山靖王劉勝(沒錯,就是那個相傳有120多個孩子的劉勝)之後,父親、祖父都曾經做過官,所以對孩子的教育很是看重,所以劉禹錫很小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學習儒家經典著作,在那時,聰明勤奮的他就已經可以吟詩作賦了。據說,他的詩歌風格多受當時的名僧皎然、靈澈的影響,我想這也是他樂天的原因吧。

有人認識劉禹錫是因為那篇鄙夷世俗的《陋室銘》,「斯是陋室,為吾德馨」這是他不願與權貴同流合汙的感情的表現;有人認識他,則是通過那首膾炙人口的愛情詩《竹枝詞·楊柳青青江水平》。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劉禹錫喜歡收集民間傳唱的民謠,他的詩歌風格也因此通俗易懂,受老百姓的歡迎。竹枝詞就是他創造的一種由四川地區民歌演變而來的詩體。上面這首詩描繪的場景是:岸邊的楊柳枝葉蔥鬱,江水緩緩地流動著,江面很是平靜。這時,一葉小舟划過,岸邊的女孩忽然聽到了舟上的男子在對她唱歌。東邊太陽還高高地掛著,西邊卻下起了細雨,這到底是無晴還是有晴呢?最後一句其實還有一層意思,就是少女想知道她的情郎到底對她是有情還是無情。

最後一句中的「卻」字用得妙啊,它代表著那位情郎對少女是有情的,但也可能只是少女在吐露內心,她心中是希望情郎對她是有意的,至於最後的結果如何,我們就不得而知了。不得不說,這首詩太浪漫了,劉禹錫將懷春少女的心情描繪的太生動了。

劉禹錫還有一首愛情詩也很出名,那就是《竹枝詞·山桃紅花滿上頭》,但這首卻不如前一首浪漫了,所描述的內容也大為不同。一個描述的是對愛情滿懷期待的少女心情,一個則是對丈夫變心的憂愁報怨。

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

山上開滿了紅豔豔的桃花,蜀江的水不停地在拍打著山崖。我的丈夫對我的感情就如這桃花一般只是短暫的開過,這源源不斷的水流啊代表著我那無限的憂愁。讀完這首詩,我想到了具惠善寫的那句「我的丈夫好像只是短暫的愛過我。」

描繪愛情的古詩還有許多,而且很多都描寫得十分唯美,比如李商隱的那句「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不過,這樣的愛情如今也只存在於古人的詩中罷了。

主編:佑子

相關焦點

  • 劉禹錫被貶朗州,寫下一首詩,僅開篇7字便道盡身世悽涼!
    而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漢壽城春望》,它出自於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之手,是他被貶朗州期間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雖然在這首詩的開篇7字中,劉禹錫便道盡身世的無限悽涼,但是它所流露出的依然是劉禹錫堅持高尚操守、心繫國計民生的貶謫情懷。並且在詩的最後兩句,劉禹錫還道出了一個深刻的哲理,發人深思。
  • 李商隱很孤獨的一首詩,句句委婉,僅用一個字道出落寞感!
    李商隱很孤獨的一首詩,句句委婉,僅用一個字道出落寞感!文|歷史歲月的故事唐詩是中國文化中最博大精深的,這裡面包含的情感故事,背後感情是很不容易領會的。在詩文界有創作力的詩人像愛情詩,無題詩都很出色的李商隱,杜牧,李白。他們的詩風,詩骨,詩懷不在一個層次。
  • 李商隱的一首無題詩,意境邈遠,最後7字突顯出悲劇之美
    李商隱也寫過很多無題詩,其中既表達了對美好愛情的謳歌和追求,也暗喻自己的身世之感。讀者不僅非常熟悉這些無題詩中的警句和名言,也從中得到了極大的啟發。下面介紹李商隱的一首無題詩,意境邈遠,最後7字突顯出悲劇之美。
  • 劉禹錫最有韻味的一首詩,寫出了不一樣的秋色美景,美得令人心醉
    李純一繼位他就開始廢除變法,王叔文首當其衝,劉禹錫和其他一些變法人士,也同樣遭受到了打擊,所以「永貞革新」並沒有持續多久,他們的變法瞬間就土崩瓦解,劉禹錫也被貶到湖南朗州(今天的湖南省常德市),可能對於很多的文人來說,遇到了這樣的人生變故,可能會很悲傷,但是劉禹錫不一樣,他依舊我行我素,還寫下了像《秋詞.其一》這種與眾不同的作品,不僅表達了一種獨特的個性,同時也寫出了不一樣的秋色美景
  • 和尚半夜釣不到魚,卻悟出一首千古名作,僅28個字從開篇美到結尾
    唐代也有這樣一位和尚,叫德誠,一日頗有閒情雅致,在月夜下釣起魚來,結果一直等到深夜,還是一條魚都沒釣到,雖然無功而返,但他卻悟出一首千古名作,僅28個字從開篇美到結尾。德誠曾師從藥山弘道儼禪師,學成後便離開藥山,過上了一人一舟的生活,他擺渡於朱涇和松江之間,世稱船子和尚,他的28字詩作名為《船子和尚偈》。千尺絲綸直下垂,一波才動萬波隨。
  • 劉禹錫最與眾不同的一首詩,不走尋常路,寫出不一樣的秋色美景!
    劉禹錫,字夢得,唐朝著名的詩人,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而且出身名門望族,祖上為漢朝中山靖王之後,屬於典型的貴族子弟,不過這些並沒有給他帶來實質性的作用,畢竟漢朝到唐朝相隔了差不多一千年,即使是貴族也早已沒落。
  • 劉禹錫一首弦技之作,開篇的疊字句出神入化,最後兩句渾然天成
    四川民歌很有特色,儘管看似粗獷,但是情感細膩,劉禹錫非常喜歡四川的民歌,所以他把民歌結合到詩歌裡,使得作品更具有感染力,而他的組詩,正是在這樣的情形下誕生,那麼在這組詩中,有一首可謂是弦技之作,也就是其中最後一首,通篇寫得很有趣,有著一種獨特的韻味。
  • 劉禹錫最經典的一首詩,寫盡世間的繁華與落幕,有種大徹大悟之感
    唐詩歷經歷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三四時期,不僅誕生了很多偉大的詩人,同時也有很多經典的千古名篇,譬如中唐時期的劉禹錫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一生更是寫過了無數膾炙人口的千古名篇,尤其是他的一首《烏衣巷》,更是達到了婦孺皆知的地步,相信即使是一個三歲的小孩,那也是能夠咿咿呀呀地通篇背誦下來,而這首詩寫得也是極為憂愁,也很是傷感,詩人更是寫盡世間的繁華與落幕,為此還有一種大徹大悟之感
  • 周杰倫的《七裡香》,一首關於愛情詩
    周杰倫的《七裡香》,是由方文山作詩、周杰倫譜曲、鍾興民編曲,是一首中國風味的詩意情歌,夏天聽有一種的涼爽感覺。從音樂上看,《七裡香》已從歐洲風情中走出回到了自由清新的曲調中。和《東風破》比同樣是在弦樂鋪墊下的淺唱,同樣是被中國的古典風情冠了名,但《七裡香》少了遲暮,多的是時過境遷後的懷念,有一份收穫的心情。
  • 劉禹錫最經典的一首詩,有一種大徹大悟之感,懂了也就明白了人生
    劉禹錫,字夢得,中唐時期著名的詩人,也被後世稱為「詩豪」,他的詩別具一格,寫得也是極為深刻,一些看似很普通的作品,但是充滿了獨特的韻味,還充滿了深刻的哲理,所以讀他的作品最是能夠讓人明白什麼是人生,什麼才是真正的生活。
  • 一首傳承千年的經典古詩,效仿民間歌謠而作,道盡愛情的美好
    在唐代,詩歌文化有著快速的發展,很多詩體競相迸發,其中有一類詩歌來源於民間歌謠,有名氣的詩人效仿民間歌謠的寫作手法來創作詩歌,讀起來膾炙人口,也蘊含著深刻的哲理或者美好的情感。我們也來一起品讀一首唐代詩人劉禹錫的經典古詩,感受一下民間歌謠和詩歌的結合。
  • 如果孩子的名字來自一首詩? 哪個最霸氣,哪個最有詩意?
    相信每個人的名字都會是一首詩,之前江南易林寫了一篇類似於這樣的文章,不少朋友紛紛在評論處寫道自己的名字。那麼這篇文章就來分享來自詩中是美名,看看哪個最八字,哪個最詩意,哪個最唯美,哪個最浪漫.......
  • 秦韜玉的一首詩,僅是最後7字就寓意深遠,令人深思
    文學創作最講求立意,詩文有了主旨,才可以順勢展開。無論是寫景抒情、託物言志,都不能無病呻吟,否則寫得越多,就越是不知所云。正所謂,差之毫厘,謬以千裡。詩歌欣賞中也應該注意主觀能動作用,不要只局限於掌握原意,完全可以做一些恰當的豐富和發展。
  • 劉禹錫的一首牡丹詩,短短4句,完美詮釋了什麼是「國色天香」
    古代詩人們喜歡鮮花,從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開始,詩人們就沒有停止過讚美鮮花。周敦頤喜歡蓮花,於是寫了一首《愛蓮說》「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王安石喜歡梅花,「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作為「花中之王」,牡丹自古就備受人們的喜愛。
  • 杜審言最經典的一首詩,每句都有絕妙的1個字,請你找一找!
    當時以詩唱和是文人作詩的一種習慣。杜審言作詩一首,以和好友,留下了千古名篇,這首詩就是《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杜審言(唐代)獨有宦遊人,偏驚物候新。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寫杜審言宦遊他鄉,春光無限,卻離家萬裡,不能歸省的傷情。這首詩寫情,真情流露,寫景,美輪美奐,是詩人的經典之作。文字結構方面,對仗工整,字字珠璣,每句都有「驚豔」用字。「獨有宦遊人,偏驚物候新」。
  • 大詩人陸遊寫下一首唯美的詩,從開篇美到結尾,美得令人心醉!
    陸遊身上的愛國情懷最是令人感動,儘管他後來沒有任何的機會上到戰場,但是依舊心繫天下,即使是處於彌留之際,也依舊想著國家,告訴子孫後代,一定要去收復北方的失地,實現祖國的統一,為此寫下了感人肺腑的《示兒》一詩。在這首詩中陸遊語重心長地告訴子孫後代,不要忘記了國讎家恨。
  • 劉禹錫最具有哲理的一首詩,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劉禹錫作品裡的哲理歷來為後人所津津樂道,作為一位常年被貶之人,我們很難從他的作品裡看到他的悲傷,即使是在最困難的時候,他也是能夠從容地面對,這一點他與後世的蘇軾就極為相似,兩個人都是時常被貶外地不同的地方,可儘管是這樣他們也依舊笑著面對人生,從來沒有說過一句苦,也沒有流露出半分的悲傷,這也正是他們最為令人感動的一個地方
  • 歷史上,殺氣最重的一首詩,28個字字字如刀,出自一秀才筆下!
    由不得劉禹錫會讚嘆道:「我言秋日勝春朝」。談及秋日,菊花是秋天之花魁,那千奇百狀的花色幾千年來曾吸引了多少詩人,為其作詩、作詞、作賦。從李商隱的「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到元稹的「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再到唐伯虎的「多少天涯未歸客,盡借籬落看秋風」。菊花在詩人筆下,成了秋天之精靈,更成為心底最純情的寄託。或讚美,或描摹,無不恰到好處。
  • 李商隱最難解的一首詩,短短56個字卻運用了四個典故!
    李商隱是唐文宗時的進士,因為出生於中晚唐,當時宦官弄權、藩鎮割據,他雖然有報國之心但卻不被重用,這從他的詩詞《賈生》中可以看出端倪,從文學作品上來看,他的詩篇構思新奇,風格穠麗,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解其意,而他所有的詩中最難解的應該就是這一首《錦瑟》了。
  • 皇甫冉的一首詠花詩《石竹》,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感悟生命真諦
    唐代詩人皇甫冉就曾經做過一首詠石竹的詩,這首皇甫冉的石竹詩寫的非常好,它還有一個名字叫做《病中對石竹花》,從名字判斷應該是詩人在生病時所做的一首詩。原詩如下:石竹皇甫冉散點空階下,閒凝細雨中。賞析:「散點空階下」短短的五個字,極盡傳神,而「散點」二字又是高度凝練的詞語,既然是高度凝練的詞語,那只能用拆分的方法一個字一個字的解讀了,然後在合起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