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最具有哲理的一首詩,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2021-01-12 塵世曉書僮

劉禹錫作品裡的哲理歷來為後人所津津樂道,作為一位常年被貶之人,我們很難從他的作品裡看到他的悲傷,即使是在最困難的時候,他也是能夠從容地面對,這一點他與後世的蘇軾就極為相似,兩個人都是時常被貶外地不同的地方,可儘管是這樣他們也依舊笑著面對人生,從來沒有說過一句苦,也沒有流露出半分的悲傷,這也正是他們最為令人感動的一個地方。

唐朝的詩人應當說也是最為有個性,而劉禹錫的身上那種獨特的個性,也最為顯著,他可以直言諷刺當時的社會,以及那個時代的權貴,僅僅是這一點,他就比其他的詩人要更為真誠,也更加的有擔當。由於經歷了「永貞革新」的失敗之後,他的人生則是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先是被貶到了湖南,此後又是安徽、嶺南、貴州、四川等地,要知道當時這些地方,那都是被稱為苦寒之地,但是劉禹錫卻是依舊從容,並且在那裡還活得比別人更加精彩。

那麼劉禹錫能夠如此地從容面對人生,除了他獨特的個性之外,還有就是他對於人生的理解,為此也使得他的作品裡處處充滿了哲理,譬如他與另一位大詩人白居易在揚州相遇之後,兩人在酒桌上更是惺惺相惜,為此先是白居易寫了一首詩贈送給他,當他讀過了之後更是感動不已,隨後又是回贈了一首,也正是他最著名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在這首詩中,他更是以一種極為深情的口吻先是描寫了自己的苦難,隨後又是筆鋒一轉,寫到了自己對於人生的理解,為此也就令這首詩充滿了一種深刻的哲理。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唐代:劉禹錫巴山楚水悽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縱觀劉禹錫的一生其實是極為悲慘,原本他是一位才子,並且有著過分的才華,如果他不參與「永貞革新」,或許人生會完全不一樣,可是他就是這麼一個性格的人,為此也註定了他的悲痛,可即使是這樣他也依舊笑著,從來沒有流露出半分的痛苦,始終是以一種堅強的心態來面對人生的苦難,為此也就令他對於人生有著更為深刻的認識,創作出來的作品也自然更具有哲理性。

首聯先是交代了自己過去人生中的苦難,這在我們看來那是一種悲慘的人生遭遇,可是到了詩人的筆下則是顯得有些平淡,更是以一種輕描淡寫的方式來表達,這樣的一種描寫方式,也使得這兩句看上去很憂愁,但卻又是充滿了一種獨特的意境,有了一種深沉的力量,「巴山楚水悽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那這兩句交代得很清楚,自己是在巴山楚水的悽涼地,那是一共生活二十三年,這麼多年的時光完全是被浪費了。

頷聯寫得同樣深沉,詩人在前面的兩句先是拋出了自己的一個處境,從而在這兩句中又是進一步地去闡述,「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那在這兩句中詩人則又是使用了典故,由於我在那些苦寒之地沒有朋友,為此我時常是會懷念故鄉的好友,每當懷念好友之時,我便要去吟誦《思舊賦》,而這篇賦也正是西晉著名文學家向秀的作品,回到了故鄉早已是成為了爛哥柯人,可能有的朋友對於這爛柯人會不太理解,其實這個典故所講述的也正是同為西晉王質的故事,據說他有一天去山上砍柴,看到兩位童子在下棋,於是坐下觀看,誰能夠看到他這一看,山上的一天則是世間的一年,當他回到家裡一切都發生了變化,原來世上早已過了百年。

頸聯最是經典,也是兩句大家最為熟悉,同時也最為有哲理的詩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這兩句詩初讀會覺得平淡,但是細細品來則是會發現,這也正是一種獨特的人生態度,而這樣的一種人生態度,對於任何一個來說,那都會是人生最好的回報;那這兩句詩同樣好理解,江中心當年沉過了無數的船,可是到了現在上面依舊還是千帆競相而過,人們並不畏懼,已經看上去枯萎了的樹,可是等到了春天之後,它又會重新生長出新的嫩芽來。這兩句詩也正是告訴了我們,無論生活遇到了多大的困難,那都是不要放棄。

尾聯作為對於朋友的讚美,詩人則是表達出了一種喜悅的心情,「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我今天聽了你寫給我的詩,當真是令我感動不已,我也沒有什麼好送你的,只好是舉起手中的酒杯,我們喝它個一醉方休。在這最後兩句中,更是能夠表達出劉禹錫一種豁達的人生態度。

劉禹錫的這首《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也是他眾多作品中,最為令人感動的一首詩,儘管生活中有無數的困難,可是一定不要去畏懼,即使是當時難以度過,那也不要放棄,總有一天能夠讓自己好起來,所以面對困難和挫折時一定要勇敢,也只有這樣才能夠讓自己更加的優秀。

相關焦點

  •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這句詩究竟是什麼意思?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出自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字面意思很簡單:沉船側旁,千帆競發,奮勇向前;病樹前面,萬木逢春,生機盎然。但這看似簡單的話語中卻蘊含著深刻的哲理,惹人深思。劉禹錫一聽很感動,就寫了《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回贈白居易。詩歌頸聯「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通過形象生動的文字,表現出豁達的胸懷、勇往直前的奮鬥精神和深刻的哲理,比白居易的贈詩境界高出不少,而千古流唱。
  •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的逆境高歌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這兩句詩常用於激勵低谷之中的人生。沉船旁邊無數的帆船競相爭流,枯萎的樹木前頭萬木欣欣向榮。有除舊迎新的意思,多用來激勵人們著眼未來,丟下過往包袱,勇敢向前。這兩句詩出自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巴山楚水悽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看題目我們就知道,這是一首應和詩。
  •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為何能成為千古佳句的呢?
    比如唐代著名文學家、「詩豪」劉禹錫的「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就是意境深遠,鼓勵人心的千古佳句。那麼,這一詩句為什麼深受人們的喜愛呢?它的魅力又究竟在何處呢?「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出自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這首詩。劉禹錫,字夢得,據說祖上是赫赫有名的中山靖王劉勝,並和三國時期蜀國的劉備是同宗。
  • 劉禹錫詩讀:沉舟側畔千帆過,枯木前頭萬木春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初衣解詩:劉禹錫和白居易同年生人。不過在他們的前半生並沒有交集。劉禹錫本身是洛陽人。21歲進士及第,要知道在這樣一個年齡,唐朝都是少數,這真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夜看盡長安花。
  • 劉禹錫與《天論》: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劉禹錫與《天論》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這是中唐詩人劉禹錫的詩句,寥寥十四字,卻表現了劉禹錫對客觀事物觀察的精到,對新生事物蓬勃茁長符合事物發展規律的認識,可說是獨具慧眼而且是有深刻哲理的。正因為劉禹錫對客觀事物發展規律有所認識,所以他也就不相信傳統的「天命」論,他不相信「天」是主宰一切的。
  • 沉舟側畔千帆過 病樹前頭萬木春
    在新冠病毒最猖狂、處境最艱難的時刻,江城人表現出了無比的樂觀與堅強。1月27日晚8點整,江城人都推開窗戶,全城合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和《我和我的祖國》,這應該是全世界最宏大、最壯觀、最感人的大合唱場景!此時此刻,江城雖然封城,但江城不是孤島,江城兒女感受到了祖國母親深深的愛;此時此刻,江城兒女個個都是戰士,他們為保衛祖國母親,願去赴湯蹈火,與死神叫板。
  • 月讀車市|2月自主品牌:沉舟側畔千帆過 病樹前頭萬木春
    有人成沉舟和病樹,有人就有千帆過和萬木春。亙古不變的真理是:誰能真正為消費者著想?記得多年前,車聚君說過一句戲語:大眾跌倒,自主吃飽。這裡的大眾泛指合資品牌,今日看竟有一語成讖之勢。
  • 大唐鬥士劉禹錫:逆境中的猝火之旅,堪稱永不言敗的真豪傑
    理想是美好的,但是現實卻是骨感的,劉禹錫在朗州一待就是九年。九年的時光,劉禹錫卻依然在悲苦的生活中尋找希望的影子,他是多麼渴望重回長安,再次施展平生的抱負。好消息終於還是來了,劉禹錫在9年後被召回京都,而他怎麼也沒有想到,這將是他第二次被貶的開始,而這一切,都要從一首詩說起。
  • 「前度劉郎今又來」:劉禹錫,槓精還是「剛」精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在這首《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劉禹錫是樂觀、豁達和堅定的。「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後波」,在這首《樂天見示傷微之敦詩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詩以寄》中,安慰著白居易的劉禹錫又是沉著、穩練和豪爽的。
  • 詩性與哲思的奏鳴
    方政的哲理詩集《駕車的過程》新近面世。這本詩集,稱得上是方政的汽車之歌。它讓人想起19世紀英國詩人威廉·布萊克的《天真之歌》,想起19世紀美國詩人艾米莉·狄金森那些富含天籟和情趣的清新小詩。哲理詩創作,一直是方政的主攻方向。作為詩國品類之一,哲理詩重在以形象表現哲思哲理。追本溯源,詩歌與哲學從來都是互為友鄰的。在此基礎上,乃有了哲理詩的生成。
  • 戲說劉禹錫:一個真正樂觀的人有多強大?
    雖與白居易同年而生,可兩人的際遇卻大不相同,白居易一生坎坷,幾番貶謫卻遠遠沒到劉禹錫那般悽慘,白在江州大嘆「同是天涯淪落人」,而劉卻在江渚之上高歌「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可見兩人性格截然不同,劉禹錫的一生,在政治上是鬥爭的一生,是反抗的一生,是在被打擊中不斷反擊的一生,排擠、流放、嘲諷,愈挫愈勇,豪情萬千,樂觀的人就是這麼強大!
  • 最振奮人心的十句古詩詞,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2-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沉舟側畔,千帆競發;病樹前頭,萬木逢春。3-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王貞白專心讀書,不知不覺春天過完了,每一寸時間就像一寸黃金珍貴。9-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杜荀鶴那些人當時不識得可以高聳入雲的樹木,直到它高聳入雲,人們才說它高。
  • 沉舟側畔千帆過:並不是所有的視網膜色素變性都是「不可救藥」的
    沉舟側畔千帆過,並不是所有的視網膜色素變性都是「不可救藥」的視網膜色素變性大體上可以分為2種類型,即典型性和非典型性兩大類。其中有的非典型性RP雖然發病,但卻常常是病情穩定,或者進展緩慢或者根本就不進展,甚或是靜止的。這方面,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如象限性視網膜色素變性和視盤周圍色素變性等。
  • 白居易嘆息自己如枯樹,劉禹錫巧妙回答,令人心生敬佩
    白居易和劉禹錫都是中唐時期著名的詩人,他們不僅年齡相仿、性情相投,而且才華相若、惺惺相惜。最主要的是他們都有相似的貶謫經歷,雖然白居易稍微幸運一點,但劉禹錫的人生歷程卻豐富多彩,也更令人敬佩。有一次白居易嘆息自己如枯樹,劉禹錫巧妙回答,令人心生敬佩。府齋感懷酬夢得唐代:白居易府伶呼喚爭先到,家醞提攜動輒隨。合是人生開眼日,自當年老斂眉時。
  • 劉禹錫:其實我真的沒有那麼豁達,我只是不甘心,還有點愛面子
    元和九年末,劉禹錫回京,這次本可讓劉禹錫如謝安石一樣東山再起,可「玩世不恭」的劉郎因為一首詩又開始了他的被貶生涯,元和十年,劉禹錫與好友柳宗元等人前往長安玄都觀遊園看花,情到興起,詩豪提筆寫下《玄都觀桃花》一詩又稱《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此詩矛頭直接對準當時的權相武元衡,滿朝新貴也被劉禹錫得罪個遍兒,這首詩想表達的意思如果按照現代網絡流行語來說就是,「哼,在我劉禹錫面前,你們就是一群弟弟
  • 劉禹錫因被貶官住房越來越小,一氣之下寫出《陋室銘》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這是唐朝大詩人劉禹錫在和州任刺史寫下的千古名文《陋室銘》。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劉禹錫在當時是怎樣寫出這篇傳世佳作的。住房越來越小,一氣寫出《陋室銘》資料顯示,唐貞元年間,劉禹錫任監察御史時,曾參加了王叔文的「永貞革新」,反對宦官和藩鎮割據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