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蒙託夫的一首詩,開篇就描寫精彩,最後一段話更充滿哲理

2020-12-05 品詩賞詞

米哈依爾尤裡耶維奇萊蒙託夫是俄羅斯著名詩人,他自幼聰慧,也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少年時就對詩歌藝術具有濃厚的興趣。在偉大的文學家普希金死後,菜蒙託夫寫了一首《詩人之死》,控訴對普希金進行迫害,從而名震詩壇。

他的長詩《關於沙皇、侍衛和勇敢的商人之歌》,也鞭撻了沙皇的暴虐,歌頌了平民的勇敢和正氣。長詩《惡魔》和《童僧》,則表現了對於自由的渴求。他的小說《當代英雄》,也是俄國文學中的經典著作。

萊蒙託夫曾被放逐到高加索山區,後來死於一次決鬥,當時他只有27歲,真令人心痛。下面介紹萊蒙託夫的一首詩, 開篇就描寫精彩,最後一段話更充滿哲理。

《帆》

作者:萊蒙託夫

在那大海上淡藍色的雲霧裡,

有一片孤帆,在閃耀著白光!

它尋求什麼,在遙遠的異地?

它拋下什麼,在可愛的故鄉?

波濤在洶湧一一海風在呼嘯,

桅杆弓起了腰,軋軋得作響。

唉!它不是在尋求什麼幸福,

也不是逃避幸福而奔向他方!

下面是比藍天還清澄的碧波,

上面是金黃色的燦爛的陽光。

而它,不安地,在祈求風暴,

仿佛是在風暴中才有著安詳!

這首詩創作於1832年,當屬萊蒙託夫最著名的詩篇之一。當時菜蒙託夫住在彼得堡,詩中反映了十九世紀三十年代俄國進步知識分子的思想、心情和處境。

帆是詩人的化身,在大海的狂風巨浪中,一片孤帆頑強地與之抗爭,詩人藉此表達對自由的嚮往、以及對勝利的渴望。

開篇就描繪了一幅雄渾壯闊的場景,遼闊大海、雲霧迷茫,一片孤帆、閃耀白光,淡藍色的雲霧與白色的孤帆,形成強烈的對比。

接下來詩人先拋出兩個問句,也引發讀者的思考。這一葉孤舟為何要離開故鄉,又為了尋求什麼而航行到遠方?

其實這也是詩人經常拷問自己的問題,人生不同階段都會有不同的思考,沒有誰可以一直安枕無憂。而對於年輕的知識分子來說,未來更是他們極其關心的問題。

看似波平浪靜的大海,隨時都會風起雲湧,掀起滔天巨浪。人們一定會擔心,如此單薄的片帆,怎能抵擋狂風暴雨?

詩人果然並沒有立刻回答剛才的問題,卻轉而描寫孤舟的危險處境。呼嘯的海風、洶湧的巨浪,將桅杆壓迫成弓形,並發出令人恐懼的聲響,似乎立刻就有船毀人亡的危險。詩人也感慨地說,這不是在尋求幸福,簡直就是自取滅亡。

正當所有人的手心都捏著一把汗,甚至都在為其祈禱時,詩人並沒有講述最後的結局,卻反而又轉換筆墨,不過更顯含蓄。最後一段描寫周圍的環境,海水清澈、陽光燦爛,一切似乎都在剎那間變得安詳。

沒有了烏雲壓頂,不見了洶湧波濤,片帆反而覺得有點不踏實。他開始祈求風暴,似乎自己就是因為狂風巨浪而生,只有在不斷的搏鬥中,才能彰顯其不凡的價值。如果大海上一直風平浪靜,怎能發揮自己的作用?

萊蒙託夫的這首詩描寫精彩,寓意深刻。作者自比一片孤帆,不懼狂風巨浪,反而擔心大海太過於平靜。開篇先抒寫了作者對美好前途的渴望,然後又描繪了與驚濤駭浪艱苦搏鬥的場景,結尾又表達了對風暴的強烈期待。

細細體味最後一段話,真是啟迪深刻。沒有人不渴望安居閒適的生活,但很多時候安逸的生活,反而會讓人們逐漸地喪失進取和創新精神,久而久之就會陷入重重危機。只有像孤帆那樣,不斷地與風暴抗爭,才能一直保持高昂的鬥志,從而勇立潮頭,不被時代淘汰,更不受對手碾壓。

相關焦點

  • 陶淵明一首很有趣的詩,寫了四個不同的季節,最後一句還充滿哲理
    大家對於陶淵明比較熟悉的還是那篇千古美文《桃花源記》,其實除了這一篇文章之外,他還有很多優美的詩作,譬如這首《四時》,那就是一首很有趣的作品,整首詩看似平淡無奇,只不過是寫了四個不同的季節。但是陶淵明深入到生活中去,仔細觀察四個季節不同的變化,從中感悟生命,所以這首詩也是充滿了哲理,每一句都另有深意,這樣的作品最是值得我們一讀,只要讀懂了自然會有所收穫。
  • 陳子昂的一首五律,細膩生動,開篇充滿遐想,尾聯更顯出疏狂
    一首詩既反映出作者的思想觀念,也彰顯了個人的性格特點。比如李白性格豪放,他的作品也充滿了浪漫情懷。李商隱個性內斂,其詩歌也含流露出含蓄晦澀。再如杜甫頗具儒家情懷,於是詩聖的作品就盡顯無疆的大愛。而蘇軾則是儒釋道融於一身的文學家,所以其詩詞不僅超凡脫塵,也更顯意境深沉。初唐時也有一位才子,年少時就表現離奇,他的早期作品更顯得有些不羈。
  • 李白充滿哲理的一首詩,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這也使得他的詩歌豐富多樣,並且是充滿了對於人生的哲理。小編要為大家推薦一首他最具哲理性的作品,那便是他的《行路難·其一》,這首詩也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在這首作品中,李白充分地表達出了自己的一種人生觀,非常的值得我們後人去學習。
  • 蘇軾一首很有趣的詩,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充滿哲理
    北宋雖然有很多的文人被貶過,可是蘇軾的人生之路走得最為艱辛,貶得最遠,也受到了最為沉痛的打擊,這也使得他對於人生有著更為深刻的認識,創作出來的作品也自然是與眾不同,以這首《洗兒詩》來說,那就是一首看似很普通,但是充滿了哲理的精品之作,通篇用一種調侃的口吻來描寫,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從而寫下了對於人生的感悟。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 劉禹錫被貶朗州,寫下一首詩,僅開篇7字便道盡身世悽涼!
    而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漢壽城春望》,它出自於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之手,是他被貶朗州期間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雖然在這首詩的開篇7字中,劉禹錫便道盡身世的無限悽涼,但是它所流露出的依然是劉禹錫堅持高尚操守、心繫國計民生的貶謫情懷。並且在詩的最後兩句,劉禹錫還道出了一個深刻的哲理,發人深思。
  • 蘇軾最經典的一首詞,充滿了哲理,尤其最後一句,人間有味是清歡
    他的詩寫得清新脫俗,他的詞更是別具一格,而且還開創了豪放一派,成為了宋詞中最頂尖的高手,然而他在書法和繪畫方面,同樣表現出了極高的天賦。當然說起蘇軾除了他在詩詞,以及書畫方面之外,那麼還有就是他傳奇的一生,少年成名,可是後來由於「烏臺詩案」的原因,還差一點丟掉性命,也正是這個時候開始,他的一生也被徹底地改變了,從此流落江湖,過起了顛沛流離的生活。
  • 劉禹錫最具有哲理的一首詩,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由於經歷了「永貞革新」的失敗之後,他的人生則是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先是被貶到了湖南,此後又是安徽、嶺南、貴州、四川等地,要知道當時這些地方,那都是被稱為苦寒之地,但是劉禹錫卻是依舊從容,並且在那裡還活得比別人更加精彩。
  • 宋代高僧觀劍客圖,寫下一首充滿俠客精神的詩,通篇描寫得很霸氣
    特別是在唐朝和宋朝,由於獨特的人文環境,使得這些詩僧在文學上也是大放異彩,譬如唐朝的貫休;宋朝的志南,那都是當時著名的詩人,他們的作品那也是膾炙人口,寫得也是極為有趣,特別是貫休的一首《獻錢尚父》,通篇描寫得霸氣十足,寫得極為優美,讀來也是朗朗上口,從而成為了唐詩裡的千古名篇。
  • 杜牧最經典的一首詩,美得令人心醉,成為描寫秋天最唯美的一首詩
    作為唐朝最後大師,杜牧的很多作品也都是深入人心,尤其是一首《清明》,更是成為了描寫清明最傳神的一首詩,通篇描繪的看似平淡,可是那一份憂愁之感,以及落魄的神態,則是被詩人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描寫得淋漓盡致,讀來當真是令人肝腸寸斷。
  • 王勃這首詩可謂是如詩如畫,通篇描寫的很是唯美,充滿了高遠意境
    ,更是成為了千古名言,相信很多人對於這兩句話都不會陌生,那這兩句話,也正是出自王勃的詩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那其實除了這首詩之外,王勃還有很多的作品,也都是很經典,作為一位天才型的詩人,王勃不僅有才華,而且還具有才情,也正是這樣的因素,才使得他最終能夠創作出初唐時期最著名的作品,成為了那個時代最偉大的詩人之一。
  • 劉伯溫冷門的一首詩,看似普通的描寫雪,實則充滿了諷刺
    不過在古代,雪確實很多文人墨客都非常喜歡使用的意象,很多詩人在看到雪之後,往往就會詩興大發,寫出許多優美或有趣的詩句。縱觀古代的諸多詩文,我們不難發現,其實絕大多數的詩人都是寫雪的,他們把雪也描繪得極為唯美浪漫。不過在這些詩文中,有一首卻是比較另類的,那就是明朝劉伯溫所寫的一首詩,詩的名字叫做《北風行》。
  • 弟子不開竅高僧心煩,聽見啄木鳥叫終於釋然,寫首充滿哲理的禪詩
    本期要和大家說的也是這樣的一段趣事。事情的主人公是宋代高僧如璧,這是一位半路出家的禪師。如璧本是個文人,曾在丞相曾布門下任幕僚,後來與其不合便出家為僧,號倚松老人。得道後如璧門下有不少弟子,但這些弟子們卻個個開不了悟,讓他很是憂心。一日如璧敲著木魚跟眾弟子念經,弟子們又個個不開竅,讓他心煩得很。
  • 劉禹錫一首弦技之作,開篇的疊字句出神入化,最後兩句渾然天成
    四川民歌很有特色,儘管看似粗獷,但是情感細膩,劉禹錫非常喜歡四川的民歌,所以他把民歌結合到詩歌裡,使得作品更具有感染力,而他的組詩,正是在這樣的情形下誕生,那麼在這組詩中,有一首可謂是弦技之作,也就是其中最後一首,通篇寫得很有趣,有著一種獨特的韻味。
  • 楊萬裡最唯美的一首詩,短短的四句,卻是寫出了世間最美的荷花!
    雖然後世對於宋詩是多有爭議,認為宋詩失去了詩原有的特性,一味地去以說教為主,還融入進了思想,使得這些作品看似充滿了哲理,但很顯然沒有唐詩那種風韻。儘管宋詩無法與唐詩相媲美,但是很顯然這一時期的詩人,他們更多的時候還是以一種更為細膩的筆觸來描寫,為此也自然而然地會融入進思想,也就使得這些作品處處充滿了哲理。
  • 李賀16歲寫下一首詩,開篇7個字氣吞山河,最後兩句讓人落淚
    酒香不怕巷子深,李賀比別人更用功,況且他天資聰慧,名氣與日俱增,十五歲就名滿京城,知名度甩同齡人幾條街。若想踏入仕途,實現遠大抱負,光有名氣是不夠的,要找到願意出手相助的貴人。當時的文壇大佬韓愈,對有才之士非常重視,推舉過很多文人。李賀決定謁見韓愈,即使不能立即當官,至少混個臉熟,給韓愈留下深刻印象。
  • 蘇軾膾炙人口的一首詩,全是千古名句,值得一讀再讀
    並且一生宦海沉浮,生活閱歷極為豐富的蘇軾,還將自己對社會的看法和對人生的思考,毫無掩飾地融入到了詩的創作中。簡單來說,就是在蘇軾的詩中,一些很平常的生活內容和自然景物,往往都蘊含著深刻的哲理。所以蘇軾這首詩蘊含著的深刻哲理,便盡都在他對廬山景色的描繪中。然後,我們再來具體看看蘇軾的《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 賈平凹靜觀落葉,這篇散文描寫生動細膩,更充滿哲理
    暮秋時草木凋零,人們悲嘆時光荏苒,令人傷懷;寒冬時枯枝敗葉,卻在腐朽中卻寄寓著新生,也令人對未來充滿了期待。一片枯葉,就代表著一次生命歷程;就如人的一生,沉澱了過去,卻依然憧憬著未來。其中有悲有喜、有苦有樂,既有收穫、也有坎坷。人們從幼稚衝動到沉著穩重,處事不驚,最後也如這歸根的落葉,終歸恬淡和安然。
  • 李白很美的一首詩,只是那麼淡淡著筆,卻是寫出了勝似春光的秋景
    唐朝其實從來就不缺乏天才,而李白身上的天才氣質,也是在他的作品中體現得淋漓盡致,一些看似很普通的作品,但是卻寫得很唯美,也很令人感動,譬如這首《淥水曲》,那就是一首經典的名篇佳作,讓我們感受到了不一樣的秋色美景,同時也把一位在月色採白蘋的少女描寫得活靈活現,這也正是此詩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
  • 劉長卿一首充滿禪理的詩,去山中尋人不見,但獲得了精神上的升華
    詩人可以信手拈來皆成經典,有的時候以自身真實的感受,描寫了心理的變化,正是這種真實的描寫,也讓作品充滿禪理,有著詩人對於人生的思考,每一句都有深意;其中最典型的要數劉長卿的這首《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當時詩人興致勃勃去到山中拜訪一位道士,但是去到了山中沒有找到,這個時候詩人在滿山尋找
  • 李商隱很經典的一首詩,最後10字一語雙關,令人拍案叫絕!
    比如,李商隱的一首經典詩歌作品《落花》。《落花》是李商隱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這首詩主要描寫了園中的落花,洋溢著李商隱的傷春惜花之情,抒發了李商隱對自己身世坎坷的無奈憂傷之感。全詩純用白描,卻將落花與惜花者的情思展現的淋漓盡致,尤其是最後10字一語雙關,歷來令人拍案叫絕。下面我們便來具體看看李商隱的這首《落花》:高閣客竟去,小園花亂飛。參差連曲陌,迢遞送斜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