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很美的一首詩,只是那麼淡淡著筆,卻是寫出了勝似春光的秋景

2020-12-06 塵世曉書僮

李白和杜甫那都可以稱為偉大的詩人,無論是他們的才華,還是才情,那都是無人能及,不過兩個人的風格卻是完全不一樣;李白是屬於浪漫主義詩人,杜甫則又是現實主義詩人;讀李白的詩讓人能夠感受到獨特的美,然而杜甫的作品又是極為真誠,不過所傳遞出來的文學價值,還有那種感動卻是相同,畢竟文學它是相通,即使是到今天,我們再讀他們的作品也依舊還是會感動。

唐朝其實從來就不缺乏天才,而李白身上的天才氣質,也是在他的作品中體現得淋漓盡致,一些看似很普通的作品,但是卻寫得很唯美,也很令人感動,譬如這首《淥水曲》,那就是一首經典的名篇佳作,讓我們感受到了不一樣的秋色美景,同時也把一位在月色採白蘋的少女描寫得活靈活現,這也正是此詩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

淥水明秋月,南湖採白蘋。荷花嬌欲語,愁殺蕩舟人。

古人往往在描寫秋天的作品中會表現得很憂愁,那李白這首詩也不例外,儘管開篇的兩句描寫得很唯美,可是到了最後兩句又是筆鋒一轉,更多的還是描寫了女子內心的感傷之懷,從而使得這首詩顯得別具一格處處充滿了詩意,也讓我們感受到了詩人的一片真誠,還有對於風景細膩的描寫,正是這樣的一種描寫,使得這首詩充滿了詩情畫意,同時也有著一種淡淡的憂愁。

李白的詩其實是沒有什麼過多的技巧,不像別的詩人會堆疊典故,他只是那麼信手拈來,淡淡的著筆,但寫得卻是很唯美,也很細膩,這首《淥水曲》整首詩就沒有使用典故,也沒有使用生僻的字,不過同樣令人感動,無論是對於風景的刻畫,還是對於女子外貌的描寫,那都是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唐詩的抒情也是最具有感染力,李白作為浪漫主義詩人,創作出來的作品自然是與眾不同,比別的詩人要更加的生動,也更加的有詩意。那這首詩完全就像是一幅畫,對於任何一位詩人來說,想要在短短的幾句中便把一件事情交代清楚,寫出唯美的景色,那都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可是李白只是那麼輕描淡寫,但卻是寫出了完全不一樣的秋色美景,也把女子內心的憂愁描寫得很到位,讀來更是讓人會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

開篇的第一二句先是由景入情,以此層層推進,從而營造出了一種獨特的美,」淥水明秋月,南湖採白蘋。「,清澈的湖水在皎潔的月色下,使得那湖水波光粼粼,看上去非常的壯觀,也非常的漂亮,只是在南邊的湖面上,有一位美麗的姑娘正在月色下採白蘋。這兩句看似很平淡,可是寫得卻很唯美,讓人會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

最後兩句又是重點描寫了女子的迷人的樣子,同時又寫出了一種孤獨之感,」荷花嬌欲語,愁殺蕩舟人。「,含苞待放的荷花,它就像是一位嬌羞的女子,她長得非常的嫵媚,一個人獨自在月色下欲言又止,看上去楚楚動人,讓人更是心曠神怡,神魂搖蕩,內心又是會無限哀愁。

李白很多的詩都別具一格寫得極為抒情,同時又很是傷感,而在這首《淥水曲》中,他正是以一種很細膩的筆觸寫出了不一樣的秋色美景,另外也把一位在月色下採白蘋的女子描繪的活靈活現。整首詩一氣呵成,沒有任何的過度,從第一句到最後一句,每一句都有著獨特的情感,從而使得這首詩充滿了詩意。

相關焦點

  • 清晨突然下了一場雪,紛紛揚揚的雪花很美,李世民即興寫下一首詩
    那麼唐詩裡眾多的經典詠雪名篇裡面,我個人比較偏愛李世民的《望雪》,這首詩沒有任何高超的技巧,只是那麼信手拈來,屬於是即興之作,但是卻寫得很唯美,營造出了一種獨特的美。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世稱唐太宗,戎馬一生建立了赫赫戰功,最終通過武力手段,成為了一代帝王。
  • 大詩人陸遊寫下一首唯美的詩,從開篇美到結尾,美得令人心醉!
    陸遊身上的愛國情懷最是令人感動,儘管他後來沒有任何的機會上到戰場,但是依舊心繫天下,即使是處於彌留之際,也依舊想著國家,告訴子孫後代,一定要去收復北方的失地,實現祖國的統一,為此寫下了感人肺腑的《示兒》一詩。在這首詩中陸遊語重心長地告訴子孫後代,不要忘記了國讎家恨。
  • 楊萬裡最唯美的一首詩,短短的四句,卻是寫出了世間最美的荷花!
    楊萬裡是南宋中興四大家裡面唯一能夠與陸遊相媲美的詩人,他的作品裡也自然而地流露出一種獨特的美,以及獨特的韻味,往往只是描寫了鄉村那些看似不起眼的風景,可是到了他的筆下這些普通的風景,卻又是被他描寫得極為生動有趣,這也正是他最為令人感動的一個地方。
  • 英國的秋天,美得像一首詩,一起來欣賞英國美麗的秋景吧!
    英國的秋天,美得像一首詩。難怪偉大作家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中有一首詩叫做《在我的身上你或許會看到秋天》。接下來讓小編帶大家來欣賞英國秋景吧!金秋十月,漫步在花園裡,如同在山水畫中,美得無法挽回。泰晤士河初秋時節,泰晤士河上的秋景充滿了夢幻感。在泰晤士河上的裡的士滿公園,日出時,空氣中瀰漫著薄霧。鹿群在浪漫的早晨隱約出現,一切都很安靜,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 一首很唯美的宋詩,大雪紛飛中臘梅凋落,落梅映雪美得如詩如畫!
    早春時節的一場雪,把開得豔麗的臘梅吹落,那紛紛揚揚的雪花,還有片片飄落而下的梅花,當真是美得如詩如畫。正好這一充滿詩意的畫面,被宋朝詩人黃庶寫進了《探春》一詩中,從而也讓世人記住了這首詩,記住了這位詩人。如此唯美的一產詩,那也是最不容錯過,讀來也是讓人會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
  • 「林深時見鹿」這句話,竟化用了李白的一首詩,原文美得讓人心醉
    但是很多人會好奇地尋找這句話的出處,如果尋根問底,其實這句話是化用了李白的一首詩。李白,唐朝時期最傑出的詩人,他的詩風格俊朗豪邁,影響了詩歌文壇幾千年的歷史走向,開闢了詩詞的新天地。根據清代的黃錫珪《李太白年譜》記載,李白在十八、九歲的時候,還在戴天山讀書學習,在此期間,李白訪問戴天山的道士,卻並未見到,於是他曾寫下一首詩,名曰《訪戴天山道士不遇》,詩中的第三句正是此句的源出處,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這首詩: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雨濃。
  • 杜牧最經典的一首詩,美得令人心醉,成為描寫秋天最唯美的一首詩
    作為唐朝最後大師,杜牧的很多作品也都是深入人心,尤其是一首《清明》,更是成為了描寫清明最傳神的一首詩,通篇描繪的看似平淡,可是那一份憂愁之感,以及落魄的神態,則是被詩人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描寫得淋漓盡致,讀來當真是令人肝腸寸斷。
  • 白居易很高明的一首詩,每一句都在寫雨,但是沒有出現一個雨字
    白居易在這首《微雨夜行》一詩中,所描寫的雨就是一種秋天寒冷刺骨的小雨,這種雨在夜裡其實是看不見,只是朦朦朧朧的一片,只是在走了一段之後,才會突然發現身上早已被雨淋溼了,而白居易也是抓住了這一特點,寫下了這首經典的詠雨詩,在這首詩中他寫得很巧妙,全詩表現手法高超,每一句都在寫雨,但是沒有出現一個雨字,讀來讓人讚嘆不已。
  • 李白很經典的一首詩,韻味悠長,深遠動人,可謂鬼斧神工
    時間是一條歡快流淌的小河,生活卻是一首歷經滄桑的老歌。從相遇到成為知己,需要經過漫長的磨練,而分離卻只是在最痛苦的剎那。遇見是人生最好的點綴,陪伴也是最長情的友誼。很多時候分別雖然是情不得已,卻也見證了最真摯的情感。
  • 李白一首有趣的誇人詩,前幾句還鳥語花香,最後一句畫風變得太快
    如果說李白當年誇楊貴妃的詩是迫於皇權,是不得不寫的「馬屁詩」,那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題東溪公幽居》,則完全是出自詩仙的真心。這是一首十分有趣的七言律詩,在詩中他誇的是一位隱士,隱士高潔的情操令他佩服,於是寫詩誇他。詩的前幾句寫的是十分優美,鳥語花香,只是這最後一句畫風變得太快,十分耐人尋味。
  • 十首歲月靜好的詩詞,在平淡生活中,感悟生命之美
    總有一句詩詞,讀後頓覺神清氣爽;總有一句詩詞,寫到你心中的靜美;總有一句詩詞,讓你感悟歲月靜好;總有一句詩詞,讓你沉醉其中;這些歲月靜好的詩詞,你喜歡哪一首呢?自然流暢的語言寫出了一派生意盎然的春色,格調清新,意境明麗,表達了詩人熱愛大自然的愉快心情。花草、燕子 、鴛鴦,最美的春天,令人期待。全詩緊扣一「靜」字著筆,極似一幅風景寫生畫。花落、月出、鳥鳴,顯示了月夜春山的幽靜,取得了以動襯靜的藝術效果,可見詩人的禪心與禪趣。
  • 李白極具想像力的一首詩,用筆如風檣陣馬,頷聯更是氣象壯闊
    李白二十出頭就仗劍去國,辭親遠遊,下面這首詩就是他青年時期出蜀至荊門時,贈別家鄉之作。渡荊門送別唐代:李白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詩人只有深入大自然,並觀察細緻入微,才能寫出令人回味的名句。這首詩的題目寫送別,前面都是寫景,唯有收句見送別本意,圖窮匕首見,一語到題,「仍憐故鄉水,萬裡送行舟。」太白又運用了擬人手法,故鄉的水仿佛也很多情,不遠萬裡地送詩人遠別故鄉,這份依依不捨之情,其實正是詩人自己的感受。
  • 一首思鄉詩,卻寫出了他人感情,白居易有什麼妙筆?
    寫望月思鄉的古詩有很多,但是一般都是寫自己思人,或者從對方著筆,寫對方思念自己。但是白居易這首《望月有感》,卻寫出了他人的感情,而且感情真摯,催人淚下。他是如何做到的呢?我們來讀一讀。時難年荒世業空,弟兄羈旅各西東。田園寥落幹戈後,骨肉流離道路中。 弔影分為千裡雁,辭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 杜牧很美的一首詩,只是開頭的七字,便美得讓人心馳神往
    江南的春天美得醉人,令無數的詩人為之陶醉,為其歌詠。白居易讚美江南美景,寫出「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的麗句,江南的花紅豔豔,江南的水湛藍無比,花也美,水也美,怎不叫人心動。韋莊的一句「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溫柔的春水,煙雨濛濛,畫船上伴著雨聲入眠,多麼令人沉醉。
  • 李白一首奇詩平仄無誤似五律,卻無一處對仗,道盡了落寞失意
    一日,李白乘船至西江牛渚山附近,忽然心有所感,寫下一首詩: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雲。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餘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明朝掛帆席,楓葉落紛紛。這首詩題目為《夜泊牛渚山懷古》。此詩格式非常奇特,若說是五古吧,但從押韻和平仄來看,它是一首非常合格的五律。然而,若說是五律的話,卻又沒有一處對仗。1.奇特的格式其實,古體詩雖然平仄比較自由,但也有一定的規律。
  • 閻連科:李白的詩在唐代或許就只是「順口溜」
    閻連科:李白的詩在唐代或許就只是「順口溜」 小說家張大春攜其新書《大唐李白-少年遊》出席,與作家閻連科展開對談。談及李白,閻連科認為,李白的那種詩在唐代當時或許就只是「順口溜」。  李白名氣很大,「知道」他的人很少  在張大春看來,多數人對於李白的認識或許只停留在一個詩歌的符號上,但對於李白其人本身卻並不真正了解。
  • 經歷人生大起大落,李白登上高山寫首詩,20字寫出孤獨的至高境界
    到了京城,玄宗令李白供奉翰林,只是給皇帝寫詩文娛樂。這和李白文以治國安邦的理想簡直是南轅北轍。起初,他還能忍受,以期尋找機會一展所學。奈何這樣的翰林生活一直持續了兩年多,李白的年紀在古代已然屬於暮年,他可以慢慢等待,但他的理想抱負又怎麼能夠忍受這樣遙遙無期的等待。
  • 李白最有氣勢的一首詩,最後兩句氣吞山河,響徹古今!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有著「詩仙」之稱。與杜甫並稱「李杜」,是我國文學史上最著名的詩人之一。其詩既豪邁奔放,又清新飄逸,而且想像豐富,意境奇妙。豪放是李白詩歌的主要特徵,所以在李白的詩中我們往往能看到雄奇的意象,以及詩中毫不掩飾的感情,如《塞下曲六首·其一》。
  • 李白水平很高的一首詩,最後5字鬼斧神工,令人拍案叫絕!
    最為膾炙人口的有賈島的僧「敲」月下門,齊己的昨夜「一」枝開,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包括本文向大家分享的李白的蕭蕭「班」馬鳴。首先,這句詩出自於李白的五律名篇《送友人》。顧名思義,它是李白創作的一首送別詩。所以詩中內容便旨在表達李白送別友人時的依依不捨之情與離情別緒之意。
  • 李白寫給王昌齡的一首詩,情真意切,真摯感人!
    公元753年,王昌齡被貶龍標縣尉,當時李白人在揚州,聽說好友被貶後寫下的這首詩,表達了對王昌齡懷才不遇的同情之心,也寄託了自己對王昌齡的思念之情。《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唐代:李白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