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僧人也是比較特殊的一個群體,這些人不僅能文能武,而且寫下的詩,無論是意境,還是表現手法,那都可以和一流的大詩人相比。特別是在唐朝和宋朝,由於獨特的人文環境,使得這些詩僧在文學上也是大放異彩,譬如唐朝的貫休;宋朝的志南,那都是當時著名的詩人,他們的作品那也是膾炙人口,寫得也是極為有趣,特別是貫休的一首《獻錢尚父》,通篇描寫得霸氣十足,寫得極為優美,讀來也是朗朗上口,從而成為了唐詩裡的千古名篇。
那麼除了貫休之外,還有宋朝的釋智圓,同樣也是當時著名詩僧,一首經典的七言絕句《觀劍客圖》,寫得也是氣勢磅礴,顯得霸氣十足,整首詩充滿了俠客精神。而詩人創作這首詩時,正是由於觀看了牆壁上的劍客圖,於是有感而發,信手拈來成就了這麼一首經典之作。
《觀劍客圖》宋代:釋智圓飛劍縱橫乍可驚,翻疑風俗妄傳聲。如今至窮在何處,不出為人平不平。
釋智圓,字無外,又自號中庸子,俗姓錢,錢塘人氏(今天浙江杭州),他從小出家為僧,勤奮好學,終成一代大師。而他在文學上的成就,那也是可圈可點,特別是這首《觀劍客圖》最具有代表性,寫得很是有趣,詩人儘管只是觀看了一幅劍客圖,但是崇拜劍客,於是創作了這麼一首霸氣十足的作品。
古代的劍客也是一個比較獨特的群體,他們身懷武藝,為國為民,正是這樣的一種精神,使得他們顯得異常的神秘。即使是到了近代金庸先生,也是為這些俠客寫過了很多的武俠小說,儘管古代的俠客不可能像小說中所描寫的那樣飛簷走壁,但是他們身上那種俠客精神,卻是最為令人感動,作為一個正直的人,那都應該要有這種俠客精神,所以這樣的作品,最是能夠體現出詩人骨子裡的家國情懷。
第一二句便是寫得很有趣,短短的兩句,便是寫出了不一樣的俠客,「飛劍縱橫乍可驚,翻疑風俗妄傳聲。」,俠客手中握著一把劍,縱橫天下,正氣凜然,令那些人聞風喪膽,俠客正是由於身上正氣凜然,使得他們能夠為民做主。這幾句正是突出了俠客身上的獨特的個性,還有他們對於自身的約束,正是這樣的一種描寫,立馬使得這幾句充滿了詩意,讀來也是令人拍案叫絕。
第三四句也是整首詩最有韻味的兩句,寫得也就更加霸氣,「如今至窮在何處,不出為人平不平。」,俠客們儘管很貧窮,可是英雄不問出處,但是他們現在又在何處呢?正是他們要出來為人們主持公道。在這兩句中詩人又是筆鋒一轉,從而寫得更加的生動,也令這首詩更具有張力,讓人能夠立馬感受到俠客身上那種獨特的情懷,還有詩人一種美好的願望。
釋智圓儘管只是一位僧人,終日裡誦經念佛,但是他又與別的僧人不一樣,有著家國情懷,同時也有著一種俠客的精神。所以我們不應該狹隘地認為俠客,只是那些佩帶寶劍,仗劍天涯的劍客才能夠稱為俠客。其實只要骨子裡充滿了家國情懷,為國為民的那些,那都可以稱為俠客。而釋智圓在這首詩中,正是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描寫了圖上的俠客,另外也是希望自己也可以成為一位俠客,可以成就一番事業。這也就是為什麼到了最後兩句,詩人以一種更為感人的筆觸描寫了內心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