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不開竅高僧心煩,聽見啄木鳥叫終於釋然,寫首充滿哲理的禪詩

2020-12-04 美詩美文

從小就聽老人們講了不少老和尚和小和尚的故事,在這些故事裡為了讓小和尚開悟,老和尚是沒少費心思。但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像孫悟空一樣,在他頭上敲三下就能明白師父的意思,所以故事裡的老和尚總是萬般無奈。本期要和大家說的也是這樣的一段趣事。

事情的主人公是宋代高僧如璧,這是一位半路出家的禪師。如璧本是個文人,曾在丞相曾布門下任幕僚,後來與其不合便出家為僧,號倚松老人。得道後如璧門下有不少弟子,但這些弟子們卻個個開不了悟,讓他很是憂心。

一日如璧敲著木魚跟眾弟子念經,弟子們又個個不開竅,讓他心煩得很。突然聽到外面傳來啄木鳥的叫聲,便朝窗外看。原來是一隻小啄木鳥正在啄食樹中的蟲子,發出陣陣聲響,那聲音就像敲木魚的聲音一樣,「剝剝剝「一聲聲敲在了老禪師心裡,讓他突然覺得釋然了。於是便隨口念出了一首打油詩。全詩通俗易懂,有趣更有禪意,充滿了哲理。讓我們一起來品一品:

《剝》宋.如璧剝剝剝,裡面有蟲外面啄。多少茫茫瞌睡人,頂後一錐猶未覺。若不覺,更聽山僧剝剝剝

這首禪詩本是沒有名字的,是一則偈語,名字是後人加上去的,目前被收錄在《五燈會元》一書中。從詩的結構上來看,它更像是一首不受章法限制的打油詩。

全詩以擬聲詞開篇,一連3個「剝「字令人眼前一亮,一開篇就充滿著節奏感。第二句寫啄木鳥捉蟲,它有一個硬硬的長嘴,能通過敲擊樹幹發出的聲音判斷有沒有蟲子,一旦確定有蟲子它便開始鍥而不捨地啄蟲。顯然這兩句是一語雙關,啄木鳥指的就是度人開悟的得道高僧,而有蟲的樹幹則是指那些心中有仍有種種迷惑的未開悟者。

詩的三、四兩句承接上一句,由樹寫到人。那些迷茫的人們就像沉睡了一般,哪怕在腦後打上一錐也並不會醒悟。啄木鳥啄木是循序漸進卻堅持不懈的行為,所以最終它總能滅盡蟲子。但「頂後一錐「的育人方法則完全相反,雖然這樣做看上去更有力,但卻沒有持續性,也起不到任何作用。

最後兩句詩人由啄木鳥的「剝剝剝「,寫到自己敲木魚時的」剝剝剝「聲,啄木鳥的毅力和方法讓詩人悟出了教育弟子的方法。這樣的落筆首尾呼應,一氣呵成。

縱觀這首詩,通篇都是大白話,但卻有趣更有禪意,令人印象深刻。雖然它講的是禪,但詩中的哲理卻能用於我們的學習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做任何事都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見影的,成事者需要有鍥而不捨的精神,更要找到合適的方法。一旦方向對了,就要像啄木鳥一樣堅定地執行下去,只有這樣循序漸進,才能到達理想的彼岸。如璧禪師還有不少有趣的詩作,大家可以找來讀一讀,相信會有不小的收穫。

相關焦點

  • 北宋高僧的一首禪詩,只是描寫山色水聲和鐘響草香,卻極有禪意
    甚至更有讀者羨慕杜甫的 「水流心不競,雲在意俱遲」的心境。有些詩句看似詩人的隨心之作,只是在謳歌大自然,但細細體味,卻比那些禪詩偈頌更有禪味。下面介紹北宋高僧的一首禪詩,只是描寫山色水聲和鐘響草香,卻極有禪意。
  • 唐僧為什麼叫「唐三藏」,三藏是對高僧的尊稱
    唐僧是古典文學名著《西遊記》的主人公,唐僧的人物原型是唐代高僧玄奘。玄奘是洛陽人,少年出家。玄奘在研究佛法的過程中,發現已有的漢譯經文有些地方要麼語焉不詳,要麼會和其他經文在內容上有衝突。他決定前往西域取經,去佛教的發源地學習。玄奘獨自一人歷盡千辛萬苦,克服重重困難。
  • 劉長卿的一首禪詩,白雲留不住,淥水去無心
    塵世中走一遭,沒有人不歷經各種磨難,有人備受煎熬,痛苦不堪;有人懂得放下,去除是非、得失和執著之心,卻覺得非常閒適。一切眾生皆自空寂,真心無始,本來自性清淨,只是因為灰塵經常蒙蔽了自己的心性,讓我們看不清真假虛偽。
  • 大詩人經高僧點悟打開心結,在牆上寫首詩,最後一句常被世人念叨
    在朝堂他是有名的狀元才子,在詩壇他是頂級山水詩,他的詩充滿禪意空靈絕美。事實上除了王維,白居易、李白、李商隱等人,都因與佛結緣,寫下過不少經典禪詩。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正是唐代大詩人李涉的一首禪詩。李涉年少有才,曾任國子博士,卻在中年被貶外放,這對他來說是個不小的打擊,於是失落的他整日悶悶不樂。
  • 孩子學習不「開竅」?自我驅動力的覺醒是關鍵,父母別幫倒忙了
    我最怕老師說,這孩子挺聰明,就是學習不「開竅」!很多家長就期待著,孩子某天能突然收穫什麼內功心法,打通「任督二脈」就開竅了! 這也不是天方夜譚,很多孩子在高一時候學習成績平平,到了高三突然如「開掛」一般,從中等生擠進前三名的例子比比皆是! 為什麼孩子不「開竅」?
  • 啄木鳥為什麼不頭疼
    這個由《不可能研究年鑑》組織、自1991年起開始頒發的「Ig諾貝爾」(與ignoble諧音,意思是「不光彩」)獎,在國內常被稱為搞笑諾貝爾獎。它起初的確含有搞笑的成分,頒給那些「不可能也不應該被重複」的成果,主要是在諷刺一些不可信的甚至是偽科學的研究。
  • 弟子?早期的佛道之爭
    有個叫王浮的道士創作了一部經典《老子化胡經》,說老子西行到了印度,廣收門徒,釋迦牟尼就是其中一個弟子。老子化胡的意思就是老子教化印度人。另一個說法是老子到了印度轉世成釋迦牟尼。南北朝時期這部經書成為道教弟子指責佛教為夷狄之教的理論依據。佛教弟子也編寫了一部經書《清淨德行經》,書裡說當年釋迦牟尼派了三個弟子來到中國,孔子老子都是如來佛祖的弟子。
  • 詩經裡的彩虹不是美好的象徵 周杰倫寫首歌名字只能叫《蝃蝀》
    古人為什麼把彩虹叫蝃蝀呢?蝃蝀,亦作「螮蝀」,虹的別名。你看他們都是蟲字旁,左邊偏旁為形,右邊的字為聲。為什麼他們都是蟲字旁?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衣服歌艸木之怪謂之。禽獸蟲蝗之怪謂之蠥。怪者,異也。地反物為。」原來他們認為彩虹是怪異的東西,不知為何物,所以用蟲字旁。
  • 男孩「開竅」晚,7歲前用3招來訓練胼胝體,幫助孩子儘早「開竅」
    文丨美媽很帥「我兒子小學五年級了,言語木訥,做事粗心大意,常常落題,考試剛過合格線,不知道他什麼時候才開竅。」早上帶兒子去滑滑梯,旁邊的一位寶媽吐槽男孩教養難。男孩「開竅」晚,並非坊間謠言,已經被科學家證實確實存在這種現象。
  • 這種雷達體積巨大 像啄木鳥一樣吵得令人心煩
    原標題:這種雷達體積巨大,像啄木鳥一樣吵得令人心煩意亂作者:雲上的空母 啄木鳥是一種對造林人或是林務單位提供很大幫助的鳥兒,它能夠將危害林木的白蟻和天牛等害蟲吃掉。不過,這種鳥兒幹起活來真是要人命,如果在午睡的時候,恰好有這麼個傢伙在附近,那麼你的美夢就要被打斷了。
  • 陪伴母親:清晨遇見花香,夢中聽見陽光,有一種愛叫什麼也不想
    看見我進了門,高興地說,「怎麼總亂花錢,這些東西都不一定要買的。」我看著她笑得那麼開心,知道她還是喜歡的。作為一個長期在外的孩子,母親節來了,總想給老人買點什麼。當下的生活都很好,食品或者衣物也沒有什麼缺乏的,便在網上找了很久,才找見這款按摩儀。說是送給老人,其實,也只是讓自己安心,想用這一點點心意,彌補自己平日的疏忽。多少兒女,都是在自己有了孩子之後,才知道這養育之恩的可貴。
  • 唐朝三大詩僧之一,貫休這十首充滿禪意禪情的詩,讀懂後淨化心靈
    貫休的詩大致分為禪詩、世俗詩、邊塞詩,讀他的詩能夠讓人感覺到濃厚的禪意與禪情,影響力巨大。據說,古龍的《三少爺的劍》開篇:劍氣縱橫三萬裡,一劍光寒十九洲,後一句便是仿效貫休的詩句得來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貫休十首充滿禪意和禪情的詩,領悟後淨化心靈。貫休是唐末五代時期著名詩僧及畫僧,自幼聰明伶俐,記憶力超群。他七歲出家,一生雲遊各地,與僧友齊己吟詩唱和成為佳話。
  • 高僧鑑真與海南人的千古奇緣
    這一次,他依然沒有成功,因為南海上一場突如其來的颱風,這位高僧和他的弟子們在海南居住了一年多的時間,備受禮遇,造寺傳法,「帶貨」無數,足跡遍及振、萬、崖三州。千年以來,這位高僧不僅以佛法潤澤了當時的這片蠻荒大地,還與海南本地人結下千絲萬縷的奇緣。
  • 「吃雞」光子終於「開竅」了,同時更新了3件泳衣,太好看了!
    遊戲話題:「吃雞」光子終於「開竅」了,同時更新了3件泳衣,太好看了!而這一次,光子如同打通的任督二脈一般,終於開竅了。在炎熱的8月份,同時更新了3件非常好看的泳裝。俗話說,當一個人的知識儲備不夠用的時候,就喜歡用一些簡單的詞語,來形容這件事物。
  • 清代才子的一首禪詩,雲根僧過白,霜信客來紅
    下面就介紹清代才子的一首禪詩,字裡行間無不透露濃濃的禪意。偕顧伊人晚從維摩逾嶺宿破山寺作者:吳偉業樹老不言處,秋深無事中。雲根僧過白,霜信客來紅。清順治十年被迫應詔北上,曾擔任國子監祭酒,後以奉嗣母之喪為由,乞假南歸,此後不復出仕。他是明末清初著名詩人,長於七言歌行,後人稱之為「梅村體」。一個深秋的日子,天高雲淡、秋風颯颯,清幽的禪院裡,香霧繚繞、鐘聲悅耳,而滿院的菩提,三生的石上,處處皆含禪意。詩人信步走在寺院周圍,看見白雲悠悠、松濤陣陣,於是停下腳步、駐足欣賞。
  • 唐朝高僧本應證得果位,因自己的缽被打碎,便化作巨蛇要吃人
    華嚴和尚常常居住在洛陽天宮寺,有弟子三百餘人。華嚴和尚紀律嚴明,要求弟子每日上堂用膳,必須備齊瓶缽。有一名弟子年齡和修為高出同輩,但氣量狹小,性情急躁。當時這名高僧臥病在床,沒有隨眾人上堂用膳。又有一個沙彌(初出家的年輕和尚),因為瓶缽沒有備齊,於是來拜訪此僧。
  • 終於搞清了:啄木鳥為什麼沒有腦震蕩
    啄木鳥每秒可以這樣搞20次,且不會受到任何不良影響。 除澳大利亞以外,世界上所有森林裡都有啄木鳥的身影。它們具有非凡的能力,可以利用它們的喙錘擊樹幹,打孔攫取裡面昆蟲和汁液。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們並沒有因此弄傷自己。
  • 啄木鳥是益鳥?這麼多年終於真相了,原來我們一直都被騙了
    在大家的認知中啄木鳥一直是益鳥,它能夠吃掉大樹上的蟲子,使得大樹茁壯成長,因此也常被人們稱為「森林醫生」。那如果告訴你啄木鳥根本不是什麼好鳥,你會相信嗎?下面來看下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明明一直被稱讚的益鳥,突然間所有形象瓦解!
  • 孩子不開竅,學習成績不理想,怎麼辦?3種開竅類別要認清
    過去,我寫過好些關於孩子開竅的文章,也通過這些文章的寫作,一次次的讓我對孩子開竅有了深刻的理解與認識。今天,藉此機會與大家分享,也希望能幫助到更多的家長,同時也讓更多的孩子能成人、成才。孩子開竅的類別孩子開竅也是分類別的,從我們人本身這個層面來分,可以分為身體、大腦和心靈三個部分。
  • 一代高僧閱女無數,死後屍體火化肉身盡化,只剩舌頭不爛
    東晉時期後秦有一高僧,名喚鳩摩羅什,畢生所作甚多,其翻譯《金剛般若波羅密經》更是廣為流傳,「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縱使他是高僧,可他的一生亦如普通人一般有著眾多坎坷。佛教遍布於全國各地,作為三大宗教之一的它,最早是從印度傳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