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詩人經高僧點悟打開心結,在牆上寫首詩,最後一句常被世人念叨

2020-12-06 美詩美文

唐代的詩人中,不少都與佛結下了不解之緣。其中最著名的當屬詩佛王維,在其它文人都醉心於功名利祿時,他卻能在朝廷和山水間從容地切換身份。在朝堂他是有名的狀元才子,在詩壇他是頂級山水詩,他的詩充滿禪意空靈絕美。事實上除了王維,白居易、李白、李商隱等人,都因與佛結緣,寫下過不少經典禪詩。

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正是唐代大詩人李涉的一首禪詩。李涉年少有才,曾任國子博士,卻在中年被貶外放,這對他來說是個不小的打擊,於是失落的他整日悶悶不樂。一日他來到鶴林寺,與寺內一位高僧閒聊,經點悟後終於打開心結,並在牆上寫下了這首《題鶴林寺僧舍》。全詩通俗易懂,無一生僻字,卻充滿著禪意,最後一句更是常被世人念叨的千古名句。讓我們來品一品:

《題鶴林寺僧舍》唐.李涉終日昏昏醉夢間,忽聞春盡強登山。因過竹院逢僧話,偷得浮生半日閒。

世人總是在春風得意時,覺得這個世界怎麼看都美好;而在遇到挫折時,就發出「人間不值得」之類的感慨。雖然範仲淹早在973年前就在《嶽陽樓記》中寫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豪情之語,但真的能做到的又有幾人呢?所以李涉在人生不得志時的種種恍惚甚至頹廢,確實也是人之常情。

全詩一開篇,詩人就用「終日昏昏醉夢間」形容自己的狀態,他借酒消愁,一蹶不振。為了加強語氣,詩人用了「終日」來形容自己傷懷的時間,疊用「昏昏」來形容自己的愁苦之深。第二句則是敘事,醉生夢死的詩人聽說春天將盡了,於是勉強自己登上山寺來看一次春景。在這一句中,詩人用「忽」來表達了自己知道春將盡的驚訝,可見他心中還是惜春的,對生活也仍然是充滿希望的,只是他不知道如何讓自己從悲痛中走出來。

接下來的第三句仍是敘事,「因過」和「逢」字都說明詩人與高僧是偶遇,與對方的談話也並非刻意。然而很多時候別人不經意的一句話,就能引起我們不小的感觸,李涉此次正是如此。與高僧的閒聊中,他獲得了內心的平靜,原本沉鬱的心情也一下子變得輕鬆起來,於是便發出了「偷得浮生半日閒」的感慨。

對於這最後的7個字,每個人或許多少會有一些自己的感悟。對於今天的我們來說,長期沉溺於追求功名利祿讓我們備感疲倦,甚至失了初心,最後的結果是整日忙碌卻忘記了到底是為了什麼。所以我們需要的是時不時讓自己閒下來,安靜地捋一捋自己的心,然後再整裝出發,勇敢地面對人生的順與逆。所以這裡的「閒」並不是不作為,而是找到初心後內心的從容和處亂不驚,是一種不受功利牽絆的內心之「閒」。對於這句詩大家是怎麼理解的呢?歡迎討論一、二。

相關焦點

  • 唐代不知名詩人,卻寫出膾炙人口的詩,最後七字至理名言
    它出自於唐代詩人李涉之手,是李涉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雖然在群星璀璨的唐代詩人中,李涉不算多知名,但是他的這首詩卻膾炙人口,尤其最後七字「偷得浮生半日閒」,歷來為人所稱道。究其原因,便是因為它含有李涉對人生的感悟,堪稱至理名言,千百年來解開了不少人的心結。
  • 徐志摩給日本人寫了18首詩,前17首都被刪,最後一首卻風靡近百年
    徐志摩不是一個封閉在自我世界的詩人,他也有普世的關懷,所以不少名篇都入選課本。今天筆者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詩,是一首風靡了近百年的、謎一般的詩作。這首詩寫情,但不能算愛情詩,就連它是寫給哪個女子的,至今我們都不清楚。
  • 詠物詩的題材很多,但這首唐代詠物詩很特別,因為詩人寫的是鷓鴣
    在我國詩歌的長河中,提起熟知的詠物詩,那是不勝枚舉的。詠物詩,看似是寫物,實際上上往往寄託詩人的情懷與思想。也可以說是詩人託物言志的詩歌,詩人通過寄予在所詠之物中的主觀認識來體現人文思想。在某種程度上來說,詠物詩中的物往往代表著詩人自我形象或者境況。宋代詩人林逋的《山園小梅》在這一方面可以說是傑出的代表。
  • 李白一首有趣的誇人詩,前幾句還鳥語花香,最後一句畫風變得太快
    當年為楊貴妃寫的那首《清平調》,「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至今讀來,仍令人讚嘆不已。如果說李白當年誇楊貴妃的詩是迫於皇權,是不得不寫的「馬屁詩」,那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題東溪公幽居》,則完全是出自詩仙的真心。這是一首十分有趣的七言律詩,在詩中他誇的是一位隱士,隱士高潔的情操令他佩服,於是寫詩誇他。
  • 他把他睡的懶覺寫進了一首詩,這首詩又被寫進教科書
    原文標題:他把他睡的懶覺寫進了一首詩,這首詩又被寫進教科書,每個小學生都要背誦!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一問一文,ID:dainikaiwu】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這是一個唐朝的大詩人,這個人很會寫詩,會寫到什麼程度呢?睡個懶覺他都能給你整出一首詩,而且這首詩還被寫進了語文課本!
  • 陶淵明一首很有趣的詩,寫了四個不同的季節,最後一句還充滿哲理
    那說起最有個性的文人,我首推東晉著名詩人陶淵明,他身上就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可以不為五鬥米折腰,當他在官場上無法實現自我價值時,毅然決然回到故鄉隱居,過著最純樸的田園生活,每天無非是像普通人一樣勞動,夜裡讀書寫詩。這種平淡的生活,讓陶淵明在思想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最終寫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經典之作。
  • 和尚寫了首詠梅詩,大詩人隨手給他改了一個字,和尚叩頭感謝他
    最近英國人拍的《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吸引了不少外國友人的注意。筆者一個英國朋友問我:「杜甫的詩,字數也太少了吧?就這樣都能成為你們最偉大的詩人,不可思議」。我明白,他這樣說是因為看了古希臘人的《荷馬史詩》,他認為咱們的古詩也都該是洋洋灑灑寫上數萬行。
  • 大詩人爬山大徹大悟寫首詩,年少時曾拿來勵志,中年再讀卻釋然了
    比如曾經小時候讀到柳宗元的江雪,覺得「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寫的不過就是一個靜謐雪天裡一個老人在垂釣,詩人不過是想表達自己心中的閒適。但長大後,了解了柳宗元一生的坎坷境遇,才發現這種寧靜下是孤傲和不屈。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也是一首人到中年才真的看懂了的詩,詩名《過上湖嶺望招賢江南北山》,作者楊萬裡。
  • 把女詩人餘秀華貶得一文不值的大詩人食指,自己寫的詩到底如何?
    說到底這場爭論只是一位大牌詩人看不慣一位業餘詩人的詩風,本來賞詩就是一件憑一己之好的事,哪怕是李白也曾受到爭議,何況餘秀華這樣的詩壇新秀。但這場爭論卻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如今沒落的詩壇到底需要的是擁有文人情懷的食指,還是不缺噱頭的餘秀華?
  • 寫古代「留守」女人的3首詩,第1首憂傷第2首巧妙,第3首最為殘忍
    這個群體就是詩人。女人們花一般的容顏,或燦爛或悽美的人生故事,始終能在詩人們的心海中激起一圈圈經久不散的漣漪。他們帶著極大的好奇與欣賞、悲憫等種種複雜心態,把女子們的一顰一笑寫進詩中,使得以女子為題材的詩歌成為古代詩歌中的一個主流部分。
  • 詩人李益的一首小詩,寫盡了人生的聚散離合,悲喜交集,令人感動
    這種感覺對於普通人也許很模糊,但詩人的心是敏感而豐富的,特別是經歷離亂後的重逢,那種悲喜交集的情感就更加強烈。李益的這首《喜見外弟又言別》,寫的就是這種情形。詩的題目是《喜見外弟又言別》,其中的「外弟」就是表弟。這首詩藝術地再現了詩人同表弟久別重逢又匆匆話別的情景。詩的第一句「十年離亂後,長大一相逢」,看似開門見山,簡潔明了,其實卻信息量很大。主要信息有三點,分別是十年、離亂、長大。所謂十年,是兩人離別的時間。離亂,是兩人離別的原因。
  • 天才詩人李賀一首經典的馬詩,寫得氣勢磅礴,讀來令人熱血沸騰
    那麼在前面所提到的天才詩人中,我個人比較偏愛李賀,一位貴族式的天才詩人,儘管他只活了短短的26歲,但是留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經典名篇,特別是那一首《金銅仙人辭漢歌》,寫作手法很高明,另外裡面的每一句都是經典,特別是那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還被無數的詩人化用過。雖然李賀很有才華,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又是處處碰壁,這也使得他很是苦惱。
  • 清朝詩人高鼎這首《村居》,也是難得的佳作,通篇寫得生動有趣!
    那麼除了小說之外,還有詩歌同樣也是有所突破,當時一些著名的詩人,他們借鑑前人的經驗,同時又加以創新,創作出來的作品,那也是別具一格,特別是一些看似很冷門的作品,那同樣達到了很高的水準,譬如高鼎的這首《村居》,那就是一首難得的佳作,整首詩意境唯美,寫得生動有趣,把村居普通的風景,還普通的事物描寫得充滿了詩情畫意。
  • 杜牧很經典的一首詩,最後一句語意雙關,妙絕千古!
    對於詩人而言,歷來憂愁易寫,歡愉難寫。浩如煙海的詩歌中,大多數是憂愁之作,或傷春悲秋,或懷才不遇,或羈旅之苦,等等。相比而言,抒寫歡愉的詩歌就要少得多了。本文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及第後寄長安故人》,便是一首抒寫歡愉的千古名作。
  • 詩人少時被稱為神童,這首詩無一個蝶字,卻句句寫蝶
    下面介紹的詩人少時被稱為神童,這首詩無一個蝶字,卻句句寫蝶。詠素蝶詩南北朝:劉孝綽隨蜂繞綠蕙,避雀隱青薇。映日忽爭起,因風乍共歸。出沒花中見,參差葉際飛。於是作者便寫了這首詩,以表示自己遭受多次沉浮後,依然對仕途抱有追求和渴望。這首詠蝶詩體物入微,描摹傳神,是一首難得的佳作。首聯就採用擬人手法,「隨蜂繞綠蕙,避雀隱青薇。」素蝶與群蜂共同盤旋在綠草中,忽而卻被飛雀衝散,便躲避在青薇之中。蕙,香草名,葉似草而稍瘦長;青薇,指嫩青的細葉。作者用了「繞、隱」二字,生動地展現出素蝶謹小慎微、又渴望自由的神態。
  • 唐代女詩人寫下一首相思詩,耳目一新,開頭10個字驚豔世人
    在隱娘看來,其實,女詩人寫的相思詩詞,更細膩更打動人。在唐代,有這樣一位女詩人,她的一首相思詩,讓人耳目一新,一開頭就驚豔世人。這首詩就是唐代女詩人李冶的《相思怨》。《相思怨》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無畔。攜琴上高樓,樓虛月華滿。彈著相思曲,弦腸一時斷。
  • 冬季來品兩首寫雪的詩,視角和情感不同,人生境界更不同
    詠物抒懷,大抵都是詩人的專屬愛好,見景生情,因物詠懷,正應了王國維的那一句「一切景語皆情語」。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來看,這句話還可以反過來說,即是一切情語皆景語。情與景總是分不開的,或是因物移情,或是因情而睹物,再移情抒懷。
  • 白居易很高明的一首詩,每一句都在寫雨,但是沒有出現一個雨字
    白居易在這首《微雨夜行》一詩中,所描寫的雨就是一種秋天寒冷刺骨的小雨,這種雨在夜裡其實是看不見,只是朦朦朧朧的一片,只是在走了一段之後,才會突然發現身上早已被雨淋溼了,而白居易也是抓住了這一特點,寫下了這首經典的詠雨詩,在這首詩中他寫得很巧妙,全詩表現手法高超,每一句都在寫雨,但是沒有出現一個雨字,讀來讓人讚嘆不已。
  • 白居易模仿白鵝寫了首詩送給仙鶴,看似風趣幽默,讀完卻讓人想哭
    我們都知道,白居易是唐代一位著名的詩人,不過他與李白不同,李白是浪漫主義詩人而白居易是現實主義詩人,他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被合稱為「元白」,與劉禹錫並稱為「劉白」。世人稱他為「詩魔」和「詩王」。中學的時候,我們都學過他的一首詩作《琵琶行》,這首詩裡面表達了他的天涯淪落之恨,是對世人重利益,輕離別的落淚。還有一首他的詩作《長恨歌》,對於頗有戲劇性的「馬嵬事變」,他通過寥寥數筆將其描繪,將人物心理的描寫和環境氣氛的渲染表現得淋漓盡致、潑墨如雨,使得讀者面對如此意境,心馳神往,不能自已。
  • 大詩人陸遊寫下一首唯美的詩,從開篇美到結尾,美得令人心醉!
    陸遊這些詩人其實是看在眼裡痛在心裡,但是他們無能為力,誰讓朝廷沒有作為呢。陸遊的詩也就基調沉痛,每一首詩都表達了愛國之情,也寫盡了人生的無奈,讀來令人感慨萬千。筆者今天要為大家推薦陸遊一首比較有趣的詩,也就是他的這首七言絕句《馬上作》,這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整首詩看似淡淡著筆,寫得很是一般,但是又營造出了一種唯美的意境,而且從開篇一直美到結尾,這樣的作品,也最是值得人們一讀,從中感受古典詩歌不一樣的美。平橋小陌雨初收,淡日穿雲翠靄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