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很經典的一首詩,最後一句語意雙關,妙絕千古!

2021-01-18 慶餘說詩詞

對於詩人而言,歷來憂愁易寫,歡愉難寫。浩如煙海的詩歌中,大多數是憂愁之作,或傷春悲秋,或懷才不遇,或羈旅之苦,等等。相比而言,抒寫歡愉的詩歌就要少得多了。本文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及第後寄長安故人》,便是一首抒寫歡愉的千古名作。

《及第後寄長安故人》是唐代詩人杜牧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顧名思義,這首詩所說的歡愉之事,便是進士及第。對於唐代科舉制度而言,進士及第可謂難如登天。既要朝中有人舉薦,又要自身小有名氣。而杜牧出身豪門,是宰相杜佑之孫。且自小才華出眾,23歲時作出《阿房宮賦》,名動長安。據說朝中舉薦之人,多達20人之多。

所以杜牧寫這首詩寄給長安友人時,內心的得意之情可想而知。全詩充滿了杜牧的豪邁激情和意氣風發。除此之外,杜牧這首詩在藝術表達上,也是極具風採。尤其是最後一句的語意雙關,更是妙絕千古。下面我們便來具體看看杜牧的這首《及第後寄長安故人》:

東都放榜未花開,三十三人走馬回。秦地少年多釀酒,已將春色入關來。

首句「東都放榜未花開」,意思是說,本次進士考試放榜的時候,洛陽的花兒還未綻開。唐代進士考試時間固定在正月,到了二月放榜,而此時洛陽花兒尚未開放。至於具體是哪一種花,根據唐詩中將牡丹作為洛陽花的代表,這裡應該是牡丹。因為也只有「花開時節動京城」的牡丹,才能入詩人此時的眼。

次句「三十三人走馬回」,不僅記述了本次進士考試,一共錄取了三十三人。還描寫了這三十三人按慣例騎馬遊行的事實。也就是孟郊《登科後》詩中所寫「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意思。但杜牧在這裡並沒有寫花開,而是將得意的心情稍作壓抑,重點為後面兩句蓄勢。

最後兩句「秦地少年多釀酒,已將春色入關來」,杜牧將自己進士及第的得意表現的淋漓盡致。它的意思是說,朋友們一定要多準備美酒,等著我把春色帶進關內來。「關」,語意雙關,它既指潼關,也指關試。潼關是杜牧從洛陽到長安的必經之路。而杜牧身為新及第進士,還要到長安吏部去應關試,通過後才能做官。通過關試,登記人選,謂之春關。

所以這裡的「春色」,也是語意雙關。它既指大自然的春色,也指杜牧順利通過關試。如此一來,杜牧說自己經潼關到長安,馬上就能通過關試,帶來無盡春色,讓朋友們早做準備為他祝賀。無疑是表達了杜牧的志在必得,以及從側面襯託了他進士及第後的得意之情。

綜觀杜牧的這首詩,後兩句「春色」、「入關」語意雙關,讓它妙絕千古。而金榜題名,乃是人生四大喜事之一。杜牧的得意,在高超的藝術表達技巧下,也在激蕩著我們的內心。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相關焦點

  • 杜牧最唯美的一首詩,年年入選小學課本,可其中一句常常被寫錯!
    在廣闊浩大的視野中,包含著作者內心的澎湃與壯志,比如蘇軾的那句千古佳句: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在優雅靜謐的山林風景中,蘊含著的往往是作者想要遠離塵囂的心境,比如王維的那首《鹿柴》中的名句: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 杜牧很「帥氣」的一首詩,入選《唐詩三百首》,28字瀟灑俊爽
    文/顧無 【引觴漫談】 李白不僅詩寫得好,詞也同樣被稱為「百代詞曲之祖」。不過受時代及文體的影響,他所寫的詞大多數也是婉約柔情之作,就中最豪邁壯闊的,該數《秦娥月》中的最後一句,「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 杜牧最經典的一首詩,美得令人心醉,成為描寫秋天最唯美的一首詩
    作為唐朝最後大師,杜牧的很多作品也都是深入人心,尤其是一首《清明》,更是成為了描寫清明最傳神的一首詩,通篇描繪的看似平淡,可是那一份憂愁之感,以及落魄的神態,則是被詩人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描寫得淋漓盡致,讀來當真是令人肝腸寸斷。
  • 王維懷念友人,寫下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家喻戶曉!
    譬如,唐代詩人王維的代表作之一《相思》,就是懷念友人而作的一首詩。根據另一個詩題《江上贈李龜年》,我們又可以得知,這首詩是王維寫給當時的宮廷音樂家李龜年的。《相思》是一首借詠物而寄相思的五言絕句。即通篇寫相思之情,卻不離開紅豆。而是以紅豆的「相思子」之名,來關合相思之情,從而達到委婉含蓄,語淺情深的藝術效果。
  • 史上最經典的五首「讀書」詩,每一首都含千古名句!
    以詩相警,讓人更易銘記於心。譬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便警示人們少年時期要努力學習。勸人讀書學習是勸誡詩詞吟詠最多的題材。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學士都曾作詩勸誡家族子弟讀書勉學。這些「讀書」詩在今日讀來,依然對我們有警示作用。今天狗子就歸納了史上最為經典的五首「讀書」詩,每一首都有一個千古名句:勸學唐·顏真卿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 唐詩中最經典的十首七言絕句,篇篇都是千古名篇
    一、王昌齡《出塞》王昌齡被稱為「七絕聖手」,是以七絕名世的詩人,他跟李白是公認的七絕寫得最了的兩位唐代詩人,他的七絕,以邊塞詩、宮怨詩和送別詩為主,《出塞》便是一首邊塞詩,被很多人評為唐詩七絕的壓卷之作。《出塞》這首詩聲調高昂,氣勢雄渾,它濃縮了千年的邊關戰爭歷史,凝聚了一代又一代戍邊戰士的鮮血,抒寫了所有中華志士的家國情懷,故而千古傳唱。
  • 蘇軾將杜牧的詩,變成自己的詞,意境大變,豁達通透,成千古佳作
    這是杜牧作於某年九月九日重陽節的一首詩。這首詩的首聯,採用白描的手法,將眼前的秋景刻畫的淋漓盡致。一片白茫茫的江面,點綴著幾隻南飛的大雁;幾位文人雅士,攜著酒壺登上鬱鬱蔥蔥的青山。接下來是詩人與朋友在青山上的言談與舉止,插著滿頭的菊花,喝的酩酊大醉。
  • 李商隱很經典的一首詩,最後10字一語雙關,令人拍案叫絕!
    與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溫李」,又與李賀、李白合稱「三李」。因為陷入「牛李黨爭」的政治漩渦,李商隱備受排擠而一生困頓不得志。所以李商隱的詩歌作品多抒發對身世坎坷的感慨,格調悽婉。比如,李商隱的一首經典詩歌作品《落花》。《落花》是李商隱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這首詩主要描寫了園中的落花,洋溢著李商隱的傷春惜花之情,抒發了李商隱對自己身世坎坷的無奈憂傷之感。
  • 李白一首膾炙人口的千古絕詩,用詞簡單質樸,道盡人生無常
    李白在遊覽大好河山時寫過很多懷古詩,其中當他遊覽越中時看到了滿地的蕭條,聯想起歷史上曾經的輝煌之景,思索中寫下了這首千古絕詩——《越中覽古》。這位浪漫主義詩人在看到古蹟時腦海裡在想什麼,寫下的經典詩歌表達出了怎樣的思想,我們一起來跟隨李白的詩歌感受這番人生況味。
  • 範仲淹的一首《御街行》,最後一句被李清照化用成了千古名句
    宋代文化繁榮,詩詞盛行,其中,宋詞代表了宋代文學的最高成就,與唐詩並稱為「雙絕」,湧現出了數不勝數的詩詞大家,今天,我們聊的這位詞人生於宋代初期,其詞、文俱佳,他的那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嶽陽樓記》)更是流傳千古
  • 杜牧一生詩詞數不勝數,唯有這首詩,傳承千百載人盡皆知
    前幾天是清明節,估摸著大家一聽到清明的時候,腦海裡立馬就浮現出杜牧的那首《清明》,杜牧一生所做的詩詞歌賦數不勝數,其中能夠傳承至今的佳作也不勝枚舉。但唯獨一首清明,世人皆為之稱頌,可謂千古佳作。清明和杜牧仿佛就是連在一起的,說起清明便會想到杜牧,說起杜牧也會想到清明,這兩者似乎渾然一體,不可分割。
  • 李商隱模仿杜牧寫贈別詩,同樣寫得很深情,感動了無數的痴男怨女
    李商隱和杜牧那都是晚唐最著名的詩人,而且兩個人的才華也是不分伯仲,特別是他們的愛情詩最感人,無論是李商隱晚年的《無題》,還是杜牧在揚州寫給心愛女子的愛情詩,那都是感人肺腑,寫得極為深情,充滿了濃濃的愛意。
  • 孟浩然人生低谷時寫下一首詩,斷送了前程,卻成千古名作
    唐朝有很多詩人雖滿腹才華,卻屢屢在科舉考試中受挫,也因此誕生了很多千古名作。例如羅隱的《自遣》,「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原是他在多次落第後寫的一首牢騷詩,卻安慰了世人一千多年。還有黃巢的「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同樣是在落榜後所寫,讀來令人熱血沸騰。今天要講的這首詩是孟浩然落第後所寫,入選《唐詩三百首》。
  • 秦韜玉的一首詩,僅是最後7字就寓意深遠,令人深思
    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詩有百解、詞無達詁。比如晚唐詩人李商隱的很多作品,用典較多,理解起來也很困難,有些看似描寫閨怨,其實是表達詩人內心的愁情。而杜牧的作品貌似曠達不羈,其實又暗喻自己懷才不遇的苦悶。下面介紹秦韜玉的一首詩,僅是最後7字就寓意深遠,令人深思。貧女唐代:秦韜玉蓬門未識綺羅香,擬託良媒益自傷。
  • 唐詩中的五首寫雪小詩,每一首都很短,每一首都是千古經典!
    祖詠的這首《終南望餘雪》才是為詠雪而作,據載這首詩是祖詠科舉應考時所作的應試詩。當時科舉文題是"終南望餘雪",要求必須寫出一首六韻十二句的五言長律。但祖詠僅僅寫了四句就覺得意象具足,詩意在言外,再多些就畫蛇添足了,於是擱筆不寫。結果那一年祖詠沒有考中,而這首詩卻成為詠雪的千古名作。
  • 陶淵明一首很有趣的詩,寫了四個不同的季節,最後一句還充滿哲理
    大家對於陶淵明比較熟悉的還是那篇千古美文《桃花源記》,其實除了這一篇文章之外,他還有很多優美的詩作,譬如這首《四時》,那就是一首很有趣的作品,整首詩看似平淡無奇,只不過是寫了四個不同的季節。但是陶淵明深入到生活中去,仔細觀察四個季節不同的變化,從中感悟生命,所以這首詩也是充滿了哲理,每一句都另有深意,這樣的作品最是值得我們一讀,只要讀懂了自然會有所收穫。
  • 杜牧的一首古詩,自遣排憂,其中兩句卻值得細讀
    下面介紹的是杜牧的一首古詩,自遣排憂,其中兩句卻值得細讀。自遣唐代:杜牧四十已雲老,況逢憂窘餘。且抽持板手,卻展小年書。嗜酒狂嫌阮,知非晚笑蘧。聞流寧嘆吒,待俗不親疏。遇事知裁剪,操心識卷舒。還稱二千石,於我意何如。杜牧出守黃州,自以為受到排擠,故心情鬱悶,時有消沉情緒產生。唐武宗會昌二年,杜牧年四十,此詩即作於該年他任黃州刺史時。
  • 李賀的這首《秋來》,也是難得的千古名篇,同樣也是一首「鬼詩」
    而他流傳下來的那些經典名篇,更是每一首都足以令人驚豔,特別是他的一首《金銅仙人辭漢歌》,更是唐詩裡的經典,裡面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被後世無數的詩人所化用。筆者今天要向大家推薦李賀最經典的一首鬼詩,那便是他的這首《秋來》,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在秋天臨之後的憂愁,陰森料峭,更是鬼魅飄飄,所以這也是一首很典型的鬼詩,寫得也是很獨特,讀來更是朗朗上口,所以如此悽美的一首作品,自然也是不容錯過,也是值得我們一讀。《秋來》唐代:李賀桐風驚心壯士苦,衰燈絡緯啼寒素。誰看青簡一編書,不遣花蟲粉空蠹。思牽今夜腸應直,雨冷香魂吊書客。
  • 曹丕寫了句詩沒紅,李煜和李商隱各仿寫一句,寫成了兩個千古名句
    一首好詩,寫出來被模仿是大概率事件。仿得好,那就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仿得不好,則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若要問這兩種情況哪種情況更常見,很顯然是第二種,因為經典詩若真的那麼容易被超越,那千古名作還不滿大街都是了。
  • 魯迅最經典的一首詩,寫得風趣詼諧,第三句是千古名句!
    直到長大後,才知道這句是出自魯迅的一首詩中。自嘲近現代:魯迅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欲何求」、「未敢」都帶有反語的意外,是具有極其強烈的憤激之詞,從這一句也可以看出當時社會的黑暗,同時也表明作者對國民政府已經不抱任何幻想,並表達了對當時黑暗社會的藐視和憎恨。這一句中的「鬧市」暗喻敵人橫行霸道的地方。這一句用象徵的手法,用來說明當時社會形勢的惡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