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化繁榮,詩詞盛行,其中,宋詞代表了宋代文學的最高成就,與唐詩並稱為「雙絕」,湧現出了數不勝數的詩詞大家,今天,我們聊的這位詞人生於宋代初期,其詞、文俱佳,他的那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嶽陽樓記》)更是流傳千古,他就是北宋文學家、詞人 範仲淹。
今天,我們要聊的就是他最著名的一首婉約詞——《御街行》,全詞如下:
紛紛墜葉飄香砌。夜寂靜,寒聲碎。真珠簾卷玉樓空,天淡銀河垂地。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裡。
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殘燈明滅枕頭欹,諳盡孤眠滋味。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迴避。
先前被落紅染香的臺階,如今又紛紛揚揚地落滿枯枝敗葉,雜亂而繁多。寂靜的寒夜裡,只有秋風掃落葉的細微響聲縈繞在耳畔。華麗的屋子裡珠簾高卷,人在室外,驀然回首,只覺得屋內的空曠寂寥撲面而來。一抬頭,天高月遠,銀河在天地的盡頭,星星點點地墜落。年年今夜,月色都如此皎潔,唯有離人遠在千裡之外。
酒還沒有飲,淚水便連成了一線。肝腸寸斷,早已無法借酒澆愁。夜裡孤燈明明滅滅,冰冷的枕、寒冷的被子,孤獨的深夜,悽涼之感湧上心頭。我想:古往今來,離別憂愁都是無法迴避的,不是顯露在眉間,就是湧上心頭。
這首詞是範仲淹的代表作之一,上闋寫秋天的寂靜唯美,但暗含了一絲寂寥冷清,寓情於景。下闋抒發詞人孤枕難眠的秋夜愁思,言說斷腸之離愁,層層遞進,以情應景。
「紛紛墜葉飄香砌」,首句,點明深秋時節,「墜」和「砌」兩個字生動形象,構思巧妙,畫面感十足。「夜寂靜,寒聲碎」,這兩句以聲襯靜,與常建的《題破山寺後禪院》中的「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有異曲同工之妙。「碎」字準確地寫出了落葉的聲響之輕盈與不連貫,同樣畫面感極強。「寒」字暗示詞人心境,情景交融,委婉細膩。
「真珠簾卷玉樓空,天淡銀河垂地」,其中「垂」字運用極妙,後人評價說其不遜色於杜甫《旅夜書懷》中的「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一句。二者同樣意境宏大開闊,於豪邁出顯出一份婉約和空靈。「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裡」,月的出現,為詞人抒情蓄勢,為下闋直抒胸臆作鋪墊,過渡自然、巧妙。
「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運用誇張的手法,將情感抒發到了極致,對比詞人《蘇幕遮》中的「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情感上更進一步。「殘燈明滅枕頭欹,諳盡孤眠滋味」,「諳盡」兩字直抒胸臆,與上文中的「年年今夜」呼應,訴說了愁苦無法排解,夜晚難以入睡之感。
「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迴避」,最後一句傳唱千古,後人李清照在《一剪梅》中化用此句,也許李清照的那句「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更加著名,但是在情感表達上,二者都是同樣的真摯、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