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這首詞,意境優美,其實模仿了範仲淹,原句卻鮮有人知

2020-12-03 史淚

若要人們推選古今第一詞人,也許還有所爭議;但要說第一女詞人,那麼非一個名字莫屬——李清照。

當然,如今提起易安先生的名號,非要在她的著名詞人身份前面加個「女」字未免太過狹隘與無知,但不可否認,女性的身份讓她在自己最擅長的「情詞」方面有著無可替代的優勢。

愛情,一直是人類社會經久不衰的話題。人們歌頌它、讚美它,它集世上所有美好、純粹為一身。

今人作歌曲、寫小說、拍攝影視作品讚揚它,古人則寫詩填詞、編戲曲唱詞、傳神話故事來傳頌它。

李清照與丈夫趙明誠的婚姻,本身就是極其動人的愛情故事。這對年輕人結婚後,發現彼此志同道合,有說不盡的話題和愛好,好似知音,所以非常恩愛。

但可惜的是,好景不長,還沒有好好享受婚後甜蜜時光,趙明誠便負笈遠遊繼而外出做官,與新婚嬌妻李清照被迫經常分居兩地、聚少離多。

寂寞深閨,兩處相思,極具才情的李清照和丈夫互寄書信,寫詞表達思念之情。而《一剪梅》,這首堪稱這一時期的代表作、也是李清照最有名的詞作之一,就是在此時橫空出世。

「紅藕香殘玉簟秋,

此時,已是秋天了,小河裡粉色的嬌嫩荷花早已經凋零,卻還能聞到一絲殘存的荷花幽香,詞人坐在竹蓆上,已感到了涼意。

只不過,不知是秋涼,還是獨處的悽涼。「輕解羅裳,獨上蘭舟。」她仿佛起了小女生的興致,解開層層輕紗裙,換上便裝,獨自登上小船,大約是想去水上遊玩,排遣寂寞相思。

「雲中誰寄錦書來,」

可悵望雲天,但見白雲悠悠,又起懷遠之思,惦念遠在他鄉的丈夫的行蹤,盼望著能有書信寄來,告知歸期。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望斷天涯路,但見大雁飛回,潔白清冷的月光灑滿西樓,可依然沒有音訊。

「花自飄零水自流,」

落英自翩翩飛舞,流水自靜靜流淌,「一種相思,兩處閒愁。」就像李清照和趙明誠,明明是心懷同一的相思的一對璧人,卻分居兩地,兩地分離,各自憂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

這樣倍加煎熬、不知何時是個頭的相思愁苦,實在無法消除排遣,「才下眉頭,卻上心頭。」詞人本想把它忘掉,可是那愁緒,剛剛離開了微蹙的眉梢,卻又迅速地湧上了心頭,更難忘懷,更加難捱。

如此清秋時節,紅荷殘香,獨泛蘭舟,雁字飛回,月色清朗,獨上西樓。勾勒出一幅悽清卻美麗、色彩豐富鮮活的畫卷。

自然而然地,望眼欲穿盼著鴻雁傳書,卻始終沒有等到,獨守小樓的詞人形象栩栩如生,她那淡淡的幽怨之情,和濃厚的相思之情,躍然紙上。

而最後「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三句,雖然短小卻精悍,已經勝卻無數描寫愛情的句子,比任何情詩都要動人。

這份表白不露骨,非常含蓄婉約,卻熾熱真摯,堪稱本詩精華所在。而幾乎很少有人知道,這句話化用了範仲淹的《御街行·秋日懷舊》裡「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迴避」之句。

範仲淹此詞描寫思鄉之情,這份愁苦用「眉間心上」來形容。心上之苦,體現何處?那便是總也舒展不開的眉頭了。

這本就是創新之喻,李清照化用後,更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範仲淹的原句,比較平直板實,而李清照將眉頭和心頭分開表達,相互對應,此起彼伏,更加巧妙,令人驚嘆不止。

此時的李清照才不過二三十歲,卻已經能寫出如此動人的詞章,甚至隱隱有超過前輩的架勢,可見其自少女時代便開始盛起的才名並非虛傳。

對這位千古第一才女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這本《李清照詞傳》,同一系列中,還有《蘇軾詞傳》、《李煜詞傳》、《辛棄疾詞傳》、《納蘭性德詞傳》和《倉央嘉措詩傳》,由作品我們可以窺得詞人的內心世界。

這套詞傳原價238元,現在活動價,只要79元,點擊下方連結就能購買。走近不同時期的李清照,既有少女時代的無憂無慮,又有婚後纏綿悱惻的相思,更有晚年時憂思家國的情懷。

史淚總結

相傳這首詞寫成後,李清照將它寫在錦帕之上,在趙明誠回來後、再次出門前送給了他。

同一時期的詞還有《醉花陰》等同為千古名篇,也可以從側面看出夫妻二人確實感情甚篤。

比較其後期南渡後的詞作,雖然此時李清照的詞也充斥著離愁,卻依然充滿了希望和盼頭,沒有後期家破人亡、生離死別後的悲慟、滄桑、悽慘與無望,只是深閨少婦極具才情的美麗相思罷了。

相關焦點

  • 李清照詩詞太過直白?讀懂「應是綠肥紅瘦」,才知她才華世間少有
    不管是一朝之君還是掌權大臣,甚至在文壇上都鮮少有女性的身影出現。因此,任何一個能夠在歷史上留下名字的女性都會被後世所銘記,其中就包括北宋的大才女李清照。更是有人稱,古代才女分為李清照和其他才女兩類,可見人們對李清照的才氣的認可和讚譽。李清照是一個難得的受到很多男人讚賞的古代女性,頭號粉絲就是她的丈夫趙明誠。
  • 看起來簡單,讀懂才知李清照有多牛
    李清照是誰?王灼《碧雞漫志》曾記載:"自少年便有詩名,才力華贍,逼近前輩",說的就是李清照!李清照這個女人有多牛?在那個男尊女卑的時代,她卻是個讓很多男人都敬佩的女人!首先,她讓丈夫服氣。李清照曾寫了一首《醉花陰》寄給丈夫趙明誠,這可愁壞了趙大公子,他閉門謝客,三天三夜廢寢忘食,一共寫了50首詞作,目的就是為了能超越妻子這一首而已。
  • 範仲淹的一首《御街行》,最後一句被李清照化用成了千古名句
    ,他就是北宋文學家、詞人 範仲淹。這首詞是範仲淹的代表作之一,上闋寫秋天的寂靜唯美,但暗含了一絲寂寥冷清,寓情於景。下闋抒發詞人孤枕難眠的秋夜愁思,言說斷腸之離愁,層層遞進,以情應景。「紛紛墜葉飄香砌」,首句,點明深秋時節,「墜」和「砌」兩個字生動形象,構思巧妙,畫面感十足。
  • 曹丕寫了句詩沒紅,李煜和李商隱各仿寫一句,寫成了兩個千古名句
    一首好詩,寫出來被模仿是大概率事件。仿得好,那就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仿得不好,則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若要問這兩種情況哪種情況更常見,很顯然是第二種,因為經典詩若真的那麼容易被超越,那千古名作還不滿大街都是了。
  • 新婚不久,李清照寫下一首詞,一開篇的意境便美得令人心醉
    這與古人在詩詞創作中對意境的追求是分不開的。因為意境既是我國古典詩詞理論中的一個重要美學範疇,也是我國傳統美學中的一個重要論題。所以詩詞是否具有意境美,也成了衡量好壞的因素之一。本文就讓我們通過有著「千古第一才女」之稱的婉約詞派代表詞人李清照的一首詞《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來領略我國古典詩詞的意境美。首先,我們簡單來了解一下這首詞的創作背景。
  • 李煜這首詞700年來無人敢仿,納蘭性德即興仿一首,開篇就驚豔
    《長相思》這首詞是李煜早年間的作品,並且這首詞最大的特點在於:明明句句意思都帶有思愁的感覺,卻在詞中沒有一句「愁」字來表示出,通過展示的花間詞風格,顯然讓很多人在讀起來的時候能感覺到比一般的花間詞寫的更加清新雋永。
  • 範仲淹這首詞,開篇就是3種顏色6種景色,最後9個字千古傳誦
    思鄉是每一個在外遊子都避免不了的情緒,即使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範仲淹也不能免俗,於是便有了這首「打臉」之作——《蘇幕遮·懷舊》。著名元雜劇《西廂記》便化用開頭寫出了「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的優美佳句。康定元年(1040年)至慶曆三年(1043年)間,範仲淹任陝西四路宣撫使,戍守邊關、離家萬裡,在那個秋天,他對自己的故鄉湧起深深地思念,寫下了這首詞。
  • 李清照一首很深情的詞,被林語堂翻譯成英文,文風優美,廣受讚譽
    李清照生活在北宋與南宋之交,因此其早期詞作多寫悠閒生活,而到後期,金兵入侵、李清照南渡,由於國破家亡,加之丈夫趙明誠去世,詞風轉為悲嘆身世,情調感傷。我們今天介紹的這首李清照的代表作,寫於李清照南渡之後,情感基調悲涼哀婉。這首詞作便是《聲聲慢》。聲聲慢尋尋覓覓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 歐陽修《蝶戀花》與李清照《臨江仙》,該如何解讀?
    心知此,便淚眼婆娑。我痴痴地問那階前的落花,可曾知道我的心意,然而落花默默不語,只是繼續無聲地零零落落飛落到鞦韆上。顯然,這是一首閨怨詩。既是閨怨詩,那歐陽修便不是寫自己,而是代閨中之人所寫。確實,這也符合歐陽修的風格。歐陽修這首詞所表達的情感含蓄蘊藉,婉曲幽深,耐人尋味。我們只是大約知道是一個鎖在深閨之中的女子,或思念情郎,或感慨青春易逝。但究竟為誰而落淚,誰都說不準。
  • 李清照這首詞,向丈夫撒嬌有多妙,讀罷才知道
    說到李清照,即便不熟悉她的人,也能隨便吟誦幾句她寫過的詞作。她是宋代婉約派詩人的代表,一生顛沛流離,飽受戰亂離別之苦。所以她的作品大多都是非常哀怨愁苦,悲嘆世間炎涼的。但是其實李清照並不是一個天生喜歡悲天憫人的人物,她的作品儘是悲情色彩也是因為她一生的坎坷命運造成的。但是在早期,她也是有很多作品是非常有情緒,甚至可以說非常甜蜜的。
  • 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為何用「雨疏風驟」?
    李清照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為其代表詞作,歷來多為人傳誦,但也有人提出疑問,為何首句用「雨疏風驟」,而不是「風疏雨驟」?對此,有朋友答疑說是為了詞牌格律要求,《如夢令》詞牌平仄要求如下:中仄中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中仄仄平平,中仄仄平平仄。平仄。
  • 李清照這首詞太厲害,成詞時間至今爭議不斷,寫的太美令人驚豔
    少女本期我要為大家分享的這首詞至今為止都沒有一個定論,因為這首詞的風格不定,每個人都能從中看出不同的意味,所以很多學者對於這首詞到底是李清照哪個年代的爭議紛紛卻沒有一個定論這首詞的意味意味值得我們深深思考,在我的意識中還是很願意相信這首詞出自於李清照少女時期,看起來那麼的美好令人無比嚮往!這首詞的斷句非常之多,而且也不好理解,我們一邊看詞一邊看白話譯文來理解!
  • 女詞人李清照:愛情詞專業戶,這3首詞,對丈夫又愛又恨
    李清照是我國歷史上數一數二的女詞人,不僅美貌如花,而且才華橫溢,可謂是當時京城當中風頭無兩的風雲女子。時隔千年光陰,如今我們對於李清照的詞也是張口就來,無論是「知否知否」,還是「紅藕香殘」,亦或是「尋尋覓覓」、「人比黃花瘦」。她筆下所誕生的經典詞句數不勝數,都是值得代代傳承的千古佳句。
  • 李清照的這首詞,看到雪中梅花而作,短短幾句,寫盡平生孤寂
    這首詞中時間跨度之大,感情跨度之深,都是在其他作品中不常見的。人到晚年,回顧自己這一生的經歷,一字一眼中仿佛都跳動著詞人生活的脈搏,迸發著詞人熱烈的情感,也是詞人飽經滄桑命運多舛的真實生活的寫照。李清照的一生可以說是跌宕起伏,挫折不斷,她少年便成名,飽讀詩書才華橫溢,後來遇到如意佳人嫁給趙明誠,夫妻二者攜手更是甜蜜恩愛,這一階段雖有不如意之事。
  • 讀完這首千古絕唱才知李清照有多牛
    ——《如夢令》這首詞曾經在電視劇《知否知否》中出現過,因此有大紅了一次,關於「綠肥紅瘦」,有人說這應和了宋朝時期的男紅女綠的婚服?紅指男,綠指女?所以李清照的詞也是這樣的意思嗎?「女肥男瘦」?非也非也!這首詞中有許多的關鍵點,留給了我們想像的空間。
  • 宋代才女寫了首不該寫的詞,有人敬她是才女,有人說罵她不守婦道
    當年李清照曾寫了一首《點絳唇·蹴罷鞦韆》,其中有這樣一句:見客入來,襪剗金釵溜。結果後世不少文人就不能接受了,表示:這一個大家閨秀怎能不穿鞋子到處跑呢?一首挺好的詞,大家關心的卻是這個,讓人不知說什麼好。李清照畢竟還是知道分寸的,所以這首詞大家雖然質疑,倒也沒有掀起多大波浪。與她相比,宋代另一位才女就更敢寫了。
  • 李清照最經典的一首詞,雖是寫梅花,卻十分的與眾不同!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宋代婉約派詞人,世人只知易安擅長寫相思之情,閨房之怨,卻很少有人知道她還是詠花的好手,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她詠梅詞中寫法最新穎的一首《漁家傲》。漁家傲作者:李清照雪裡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香臉半開嬌旖旎。當庭際。玉人浴出新妝洗。造化可能偏有意。
  • 李清照的這首豪放詞,描寫夢境,意境開闊大氣,不輸蘇軾和辛棄疾
    李清照一生中唯一一首豪放詞,只有一首《漁家傲》。這是一首與尋常的李詞幽怨纏綿的詞風大為不同的「異類」。它雖然創作於李清照南渡之後,卻氣勢恢弘,意境遼闊,充滿了天馬行空的想像。這不但在李清照的詞中非常罕見,甚至放到以豪邁大氣著稱的蘇辛詞作裡,也毫不遜色,巾幗不讓鬚眉。
  • 李清照的名詞被世人錯讀八百年,教科書也錯
    李清照的一首膾炙人口的詞一剪梅廣為人知,第一句紅藕香殘玉簟秋,通俗的解釋是:寫出時間是在一個荷花凋謝、竹蓆嫌涼的秋天。「紅藕」,即紅色荷花。「玉簟」,是精美的竹蓆。這個簟字,讀作diàn,本意是指蘄竹所制竹蓆,涼蓆,但是玉簟diàn這個詞的出處又是哪裡呢,所有的指向都表示玉簟diàn一詞出自李清照的一剪梅,就是第一句紅藕香殘玉簟diàn秋。但是仔細想來,李清照為什麼會創造一個玉簟diàn這個詞,再說這首詞應該是寫李清照看到的景色,荷花凋殘突然又看到或者聯想到自己房間裡面的竹涼蓆?完全講不通。誰出去外面會想到家裡的竹涼蓆。
  • 天才李清照:寫的詞冠絕宋代,生活中卻免不了女人的愁哀
    李清照天賦秉性如此,論起他人的詞,是不太客氣的。在《詞論》中,她評流行的柳永,說他的作品「詞語塵下」,庸俗不堪;評蘇軾、歐陽修的詞「皆句讀不葺之詩,又往往不協音律」,說他們的詞其實是長短不齊的詩,還往往不合音律,並由此得出結論:詞別是一家。認為詞應有詞本身的要求。《詞論》所評大都切中要點,成為重要的專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