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最經典的一首詞,雖是寫梅花,卻十分的與眾不同!

2021-01-09 一城說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宋代婉約派詞人,世人只知易安擅長寫相思之情,閨房之怨,卻很少有人知道她還是詠花的好手,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她詠梅詞中寫法最新穎的一首《漁家傲》。

漁家傲作者:李清照雪裡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香臉半開嬌旖旎。當庭際。玉人浴出新妝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瓏地。共賞金尊沈綠蟻。莫辭醉。此花不與群花比。

這也是一首詠梅詞。詠的是雪裡的梅花。寒梅傲雪,在詩詞中是常見的景象。寫起來容易犯「下筆便俗」的毛病。這首詠梅詞,讀來不讓人覺俗。在同類詠梅詞中,它至少有兩點,是為自己所獨有的。

第一,在一般詠梅詞中,寫到梅花雪景,往往在突出「寒 梅傲雪」的意境,強調的是一個「傲」字,因而詞中的梅花形 象,雖然也很美,但美中總含會一種「孤寂」或「孤傲」的色彩,李清照這首詠梅詞中的梅花形象卻迥然不同,從「寒梅 點綴瓊枝膩」,「香臉半開嬌旖旎」和「玉人浴出新妝洗」等詞語中,我們見到的,完全是一種嬌媚、豔麗的形象,感受到的完全是一種嬌媚、豔麗的柔美。不給人以絲亳「孤寂」「孤傲」之感。

第二,在一般寫梅花雪景的梅詞裡,因立意在突出「傲 雪」的「傲」字,或突出梅花的「孤寂」,因而詞中的雪和梅花,往往處在一種對抗位置,用雪的險峻、深寒來表現梅的忠貞髙潔。李清照此詞也與之迥然不同。出現在此詞中的梅花與雪的形象的相互關係,顯得那樣地融洽與和諧。比如,在「寒梅點綴瓊枝膩」和「玉人浴出新妝洗」中,梅與雪的形象都融 為一體而不可分,達到了「合則雙美」的境界,

因為有上述兩點,所以,李清照這首詠梅詞,在同類題材的詠梅詞中顯得別致、新穎,具有其它詠梅詞所未有的色彩和格調。

李清照的這首詠梅詞之所以能出「新」,是因為詞人在生活中發現了「明月玲瓏」這一特定情境下的梅花雪景的美。一同一景物,在不同的情境下會呈現出不同的姿態, 不同的格調,不同的色彩,因而也會呈現出不同的美質來。 如果一個作家能在生活中捕捉住人們沒有注意到的某一景物在某一特定情境下的美,也就是說,能夠在生活中有獨到的美的發現,其作品在寫景上就不會落入俗套,就會呈現出一種嶄新的美質來,而與同類題材的作品迥異。

像這首詞中,「寒梅點綴瓊枝膩」的景象和「玉人出浴新 妝洗」的梅花形象,以及整個雪景所呈現的那種柔美的色彩, 也只有在「明月玲瓏」這一特定環境下才會出現。這一點,詞人是很明確的,所以她說:「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瓏地」。(這大自然的創造者對我們真好呀,故意教明月出來照著這雪景,讓我們欣賞到這般柔美、玲瓏的景致。〉

也正因為詞中所出現的梅花雪景是在「明月玲瓏」的特定情境下才有的,所以詞人在詞中勸杯時說:「此花不與群花比」。在這裡,「此花」二字的蘊含,已不單是「梅花」的意思, 而是指「此時此境下的梅花」。如果我們在讀這首詞時,僅僅將「此花」理解為「梅花」,而沒有理解為「此時此境下的梅花」, 那就表明,我們還沒有讀懂這首詞,沒有了解詞人的藝術用心和她在詞的藝術創作中的創新精神。

因為,用貶低群花來讚美梅花,也是一種俗套。詞人的這句詞,強調「此時此境下的梅花」的美,是群花所沒有的,所突出的只不過是這種美的獨特性而已,而這「群花」中,也未嘗不包括其它情境下的梅花。這就從詞「意」上脫出俗套而翻了新意。

相關焦點

  • 國破家亡後,李清照惆悵寂寞,寫了一首傷感詞,成就了桂花的美名
    一首《鷓鴣天 桂花》是北宋時期李清照所作,她所寫的詩詞以婉約著稱,詞風含蓄委婉卻又不失優雅,是中國古代史中不可多得的文學才女。這首詩是其非常有名的作品,是她在經歷國破家亡之後所創作出來的一首詩詞,在生活給的重重打擊下,李清照的心情十分抑鬱。因此借物抒情,本首詞裡,不光有桂花,也出現了其他的花作為陪襯,以此將桂花的品質品性,更加鮮明地表現出來。
  • 夫君去世後,李清照看著梅花,寫了一首傷感詞,道盡了孤單寂寞
    也就是李清照46歲之時,當時的她面對這滿目瘡痍的國家,還有七零八碎的愛情,在趙明誠死後,她更是十分悲痛,在她給丈夫的祭文中也將難過表達了個徹底。後來,經常用詩詞來寄託他對丈夫的哀思,《孤雁兒》便是其中之一。
  • 李清照唯一一首推崇某花為第一流的詞,寫花也是寫自己,收藏了!
    這是梅花的品質;「葉上初陽幹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這是荷花的魅力。李清照也寫過很多花,寫海棠,「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寫菊花,「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還有梅花,「年年雪裡,常插梅花醉。」。這些都是李清照自己抒發感情的寫照,但是有一種花在李清照這裡是非常特殊的,那就是桂花。為什麼這樣說,我們一起來看看李清照的這首詞就知道了。
  • 李清照晚年最抒情的一首詞,短短的48個字,把生活描寫得活靈活現
    其實中國古代有無數的才女,但是論起名氣來還是李清照最大,這也正是與她的文學才華有關,她一生寫過了無數膾炙人口的優美詞作,而且她的這些詞作,大部分也都流傳了下來;其中有一些比較經典的句子,更是膾炙人口,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也是會頻繁地引用,這也正是李清照最為令人感動的一個地方。
  • 李清照最著名的一首中秋詞,盛讚此花為:自是花中第一流
    下面這首詞作,是千古第一次才女李清照的作品,這首詞,據考證,是寫於她和丈夫趙明誠居住在青州的時候。當時由於黨爭的牽連,李清照和丈夫曾經在鄉下居住了一年多的時間。擺脫了都市的喧囂和紛爭,李清照和丈夫得以對著古玩書畫過著無憂無慮的日子。在這種美好、平靜的環境下,自然是每天都充滿了樂趣和生機的。
  • 李清照的這首詞,看到雪中梅花而作,短短幾句,寫盡平生孤寂
    在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筆下,有過很多首描寫梅花的詞作,其中有一首《清平樂·年年雪裡》格外特別。詞人將她早年的歡樂生活、中年的憂愁思念情懷、晚年的孤苦飄零的狀況都藉助賞梅抒發的淋漓盡致。《清平樂·年年雪裡》宋代:李清照「年年雪裡,常插梅花醉。挼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
  • 和丈夫暫時分別,李清照思君心切,寫了一首冷門詞,訴說孤單寂寞
    男人們寫情愛更多是憐惜和開懷,女人寫情愛,更多是嬌羞與痴怨。千古才女李清照就以婉約細膩的文筆寫下許多詞句,她的詞作,早期多以率性天真的浪漫少女感受為主,後期則以痴情愁怨的相思為主,這與她的情感經歷頗為有關。
  • 蘇軾最經典的四季回文詞,你最喜歡哪一首?
    中國歷史上迴文詩很多,但回文詞偏少,因很多詞調每句字數不同,會問難度極大。因此歷史上詞人作回文詞僅用《菩薩蠻》、《西江月》、《虞美人》等格律齊整、相對簡易的詞牌。且大多是兩句一回文,少有整首詞倒讀回文的。北宋大才子蘇軾也寫過很多迴文詩詞,後人甚至編纂了一本《蘇東坡迴文詩詞集》。蘇軾才情古今少有,他所寫的迴文詩詞相對而言,少了些文學遊戲意味,多了些深情的意境。
  • 李清照這首詞太厲害,成詞時間至今爭議不斷,寫的太美令人驚豔
    李清照在我心中都是白月光的存在。喜歡年少時期的李清照,那時候的她明亮的像一顆星星,吟詩作對把酒言歡,天下最精靈的少女都在她一首首的詞中了。「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之後再回家已經太晚了。還喜歡她婚後的樣子,把家庭的愛和夫妻之情描寫的淋漓盡致。
  • 李清照在青州隱居和晚年病中寫的兩首桂花詞,婉約動人,各有千秋
    詞中第一句寫桂花的顏色、形態,作者採用平鋪直敘的寫法,直接寫桂花暗淡輕黃,外表普通,和牡丹、蘭花、梅花沒辦法比。短短十四個字,用了兩個轉折,雖然外表暗淡輕黃,但是體性柔和;名氣不大,情疏跡遠,但是香氣宜人。柔是桂花的優點,這裡把花擬人化,仿佛在讚揚一個外表普通的人性格溫柔,內涵深刻。情疏跡遠,說明桂花名氣不大。它沒有牡丹的國色天香,沒有梅花傲雪的風採,沒有蘭花動人的神韻。
  • 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詞,全文「花」字重複17次,卻成名作流傳至今
    對於李清照我們的第一印象,她是一個熱情,活潑開朗,漂亮自信溢於詞中的大美人,她不光長得美,她寫的詞也跟她人一樣寫得美,而且她和嶽飛一樣是一個積極主張抗金的愛國女詞人,在靖康之恥後,她曾寫下:「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名句。
  • 李清照一首詞,成為了有文化的女流氓,向丈夫撒嬌,撩撥人心弦
    李清照和趙明誠之間有著「賭書潑茶」的佳話,所以,二人之間的狀態旗鼓相當,並駕齊驅,打破了父母之命的悲傷愛情命運。在有一次晚上,夏天的炎熱剛剛被雨衝刷,天氣降下溫來,李清照情趣在心,為了與丈夫共度良宵,就寫下了一首女兒家的詞作《醜奴兒》,這首詞可以說讓人臉一紅,隱晦暗笑。
  • 新婚不久,李清照寫下一首詞,一開篇的意境便美得令人心醉
    本文就讓我們通過有著「千古第一才女」之稱的婉約詞派代表詞人李清照的一首詞《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來領略我國古典詩詞的意境美。首先,我們簡單來了解一下這首詞的創作背景。公元1101年,也就是建中靖國元年,李清照與丈夫趙明誠新婚不久,懷著對愛情的熱情,她寫下了這首展現新婚生活一面的詞作。
  • 李清照向丈夫撒嬌,寫下這首愛情詞,不僅深情,更彰顯了她的智慧
    ,早年間她寫過很多的愛情詞,所以她與趙明誠的婚後生活相處的很融洽。 這是一首很典型的愛情詞,所描寫的是一位女子在思念心上人,並且主動寫信給對方,其實無非就是李清照在向丈夫撒嬌
  • 李清照大膽的一首詩,短短28個字霸氣沖天,才女當真不簡單
    李清照大膽的一首詩,短短28個字霸氣沖天,才女當真不簡單做為婉約派詞人,李清照的千古第一才女之名可不是蓋的。曾經有人排了個宋代詞人排行榜,做為唯一上榜的女性,她力壓秦觀和晏殊,排名第五。前五分別是蘇軾,辛棄疾,柳永,歐陽修。李清照的詞清新自然,朗朗上口,卻總是能於平淡中見濃烈,於細微處見真情,與男性詞人相比,別有一番味道。
  • 天才李清照:寫的詞冠絕宋代,生活中卻免不了女人的愁哀
    古今才女中最富盛名的,大概非李清照莫屬了。十五歲寫《如夢令》,記歡樂往事,醉酒盡興後,荷花蕩中爭渡、爭渡,清新活潑,依本性而成,讓後世的我們讀來如見其人,可以說出手即不凡。本期周末讀詩,是分享這位「千古第一才女」的第一篇,先從李清照最早的一首《如夢令》講起,跟隨她的生命軌跡順流而下,依次看她如何用個人獨特的口語,寫往事、閨房之樂和女性愁怨。撰文 | 三書1099年,十五歲的李清照與母親、弟弟一起,離開原籍章丘明水(今山東濟南),赴汴京(今河南開封)與父親李格非團聚。自六歲起,父親便在京城任太學正。
  • 李清照《鷓鴣天》:何須淺碧輕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在我國的文化歷史中,花一直都是被歌頌的對象,如上面提到的牡丹、蓮花、梅花、月季等等,在文壇中,多少詩詞歌賦都與花有關,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首詠桂花的詞,那就是李清照的《鷓鴣天》。
  • 李清照一首很深情的詞,被林語堂翻譯成英文,文風優美,廣受讚譽
    李清照是南宋著名女詞人,號易安居士,齊州濟南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打下文學基礎。李清照生活在北宋與南宋之交,因此其早期詞作多寫悠閒生活,而到後期,金兵入侵、李清照南渡,由於國破家亡,加之丈夫趙明誠去世,詞風轉為悲嘆身世,情調感傷。我們今天介紹的這首李清照的代表作,寫於李清照南渡之後,情感基調悲涼哀婉。這首詞作便是《聲聲慢》。聲聲慢尋尋覓覓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 李清照寫愁很著名的一首詞,開頭14字成千古名句,至今無法模仿
    李清照是宋詞裡的一朵奇葩,被稱為「千古第一才女」。她是為數不多的女詞人,卻有著不輸男人的豪氣與浪漫。她前後段的人生天差地別,卻都活出了自己的精彩。前半生,她是名動京城的天才少女,詞中句句寫自己的少女情懷,自然而美好。
  • 李清照的一首詞,短短幾句,講述了情竇初開時的全過程
    南宋第一才女李清照是婉約派的代表人物,這首寫於少女時期的閨情詩,則著重展現了婉約派的寫作手法和藝術風格。李清照身上所具有獨特的詞人傲氣與風骨,對封建世俗的反抗是她內心深處的吶喊。本詞從細微處落筆,通過描寫天真爛漫的豆蔻少女與心上人寫信約會的事件,表達了少女時期的李清照對純真愛情的憧憬和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