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文化領域分享,歡迎關注安久文化!
在詩詞領域,關於花的詩詞可真不少。「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這是菊花的氣節;「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這是梅花的品質;「葉上初陽幹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這是荷花的魅力。
李清照也寫過很多花,寫海棠,「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寫菊花,「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還有梅花,「年年雪裡,常插梅花醉。」。這些都是李清照自己抒發感情的寫照,但是有一種花在李清照這裡是非常特殊的,那就是桂花。為什麼這樣說,我們一起來看看李清照的這首詞就知道了。
《鷓鴣天·桂花》
宋·李清照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輕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這首詞李清照盛讚桂花,之所以說這首詞特別,就是因為李清照僅此一首詞,將某種花認為是第一流。李清照寫花不少,這樣讚美一種花還是很少見的。在這首詞中,李清照將桂花與群花做比較,尤其以梅花來對比,展開層層議論,十分新穎。
詞的大意:淡黃色的桂花本就是體態輕盈,不惹人注意。在那幽靜之處,釋放自己的香氣。不需要有那些花的大紅大綠的鮮豔顏色,它色淡,但是香濃,本就是花中最好的。梅花一定會嫉妒,菊花也會覺得羞愧。在秋天,桂花才是百花之首。可惜屈原對桂花太不了解,沒有情義。不然在《離騷》當中讚美了那麼多花,為何沒有提到桂花?
這首詞是李清照在讚美桂花、替桂花鳴不平。但是以花喻人、借物抒懷也是在詩詞中常用的,這首詞也是李清照藉助桂花,抒發自己的情緒。這桂花,其實就代表了李清照自身的傲世塵俗的心態。這一切也和當時李清照的生活狀態有關係。
創作這首詞的時候,李清照和丈夫居住在青州,因為北宋末年的黨爭不斷,李清照的公公在這期間去世。李清照隨丈夫來到鄉下生活了一年,不問俗事,只醉心於自己的天地。這一段短暫的「隱居」生活,給李清照帶來了無盡的美好感受。這首詞就是在那期間創作的。
「何須淺碧輕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是李清照最直接的對桂花的讚嘆。這也是李清照唯一的對某種花如此肯定的評價。正是因為桂花憑藉著內在的香氣取勝,也可以看出李清照對美的審視,不僅僅是憑藉著外表的。更是看重內在,雖然桂花沒有紅碧的鮮豔,但是它的香氣已經讓人沉醉。
「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這一句是很巧妙的,李清照以一位藝術家的眼光,大膽說出了屈原的情思不夠,這是非常新穎的角度。不僅是為桂花正名,也是抒發自己的幽怨之情。這也從側面表現了李清照的正直性格。如果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讚、收藏!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