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一位「千古第一才女」。她的人生,跌宕起伏,她的詞作有悠閒生活,亦有悲傷感嘆。
徐志摩詩歌獎得主何三坡這樣評價李清照:
在天上,水星有一座山以她的名字命名,這是全世界詩人的榮耀,在大地上,這個天才詩人度過了她風流倜儻又波瀾起伏的一生。
她是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女詞人,卻如驚鴻一瞥,驚豔了整個大宋王朝。
李清照出身名門,父親李格非是蘇東坡的得意門生,母親是名門之女,長於詩文。
受此影響,她從小就表現出驚人的詞作才能。
初見來提親的趙明誠時,李清照說:
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縴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客入來,襪剗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李清照」這三個字,仿佛是世間所有才女的代名詞,本該燦如天上星月。然而她的人生,卻被一場時代的動蕩割裂成兩半。
隨著金兵入侵,宋室南渡,李清照夫妻也陷入逃亡生涯,亂世不由己,途中明誠身亡。
從此,她的人生陷入困境,流離失所,歷經坎坷,半生漂泊,寫詩作詞,成了她唯一的靈魂慰藉和精神避難所。
去年《知否》熱播,由李清照的《如夢令》改編的主題曲深入人心,我想這便是宋詞的魅力吧。
即便過去了幾千年,這種惆悵的情思,仍能夠絲絲入扣地打動人心。
當代作家蔣勳更是說:「李清照的好處是她的詞是來自生活當中,我覺得這是她很成功的地方,尤其是對於女性的文化生活,她很直接地把它們描述了出來。」
李清照孑然一身,在連天烽火中飄泊流寓,歷盡世路崎嶇和人生坎坷,處境悽慘,她的國破家亡,直到千年後的今天,仍舊教人心痛。
一首《如夢令》,「天下稱之」
李清照的詞流傳至今的只不過四五十首,而最出名的當屬這首《如夢令》,這首不朽名篇寫於詞人醉酒之後,短短6句話,以季節變換感嘆傷懷年華: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這首小令借宿酒醒後詢問花事,曲折委婉地表達了詞人的惜花傷春之情,語言清新,詞意雋永。
起首兩句,用「雨疏風驟」一詞寫出了昨夜的風雨之狂,但即使風如此猛烈,也沒有將濃睡的詞人吵醒,足以見詞人醉酒之態。
詞人情知海棠不堪一夜驟風疏雨的揉損,窗外定是殘紅狼藉,落花紛紛,卻又不忍親見,於是試著向正在捲簾的侍女問個究竟。一個「試」字,將詞人關心花事卻又害怕聽到花落消息的矛盾心理,表達得貼切入微,曲折有致。
讓詞人感到非常意外的是,侍女捲起窗簾,看了看外面之後,卻漫不經心地答道:海棠花還是那樣。
一個「卻」字,既表明侍女對女主人委曲的心事毫無覺察,對窗外發生的變化無動於衷,這就非常自然地帶出了結尾兩句。「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這既是對侍女的反詰,也像是自言自語,這句對白寫出了詩畫所不能道,寫出了傷春的閨中人複雜的神情口吻,可謂「傳神之筆」。
而「綠肥紅瘦」一語,更是全詞的精絕之處,歷來為世人所稱道。「綠」代替葉,「紅」代替花,是兩種顏色的對比;「肥」形容雨後的葉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後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謝稀少。
由這四個字生發聯想,那「紅瘦」正是表明春天的漸漸消逝,而「綠肥」正是象徵著綠葉成蔭的盛夏即將來臨。這種極富概括性的語言,實在令人嘆為觀止。
這首小詞,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卻寫得曲折委婉,極有層次。
木心說:「人生在世,需要一點高於柴米油鹽的品相」
快節奏的生活,碎片化的閱讀,焦慮、浮躁、急切……當生活被忙碌裹挾的時候,不妨停下來慢慢品讀一首小詩。
也許生活的意義,就藏在淺吟低唱的詩意當中。
李清照一生,精通的不僅僅是詩情畫意,她心中不僅有家,更有國,她不只是會讀書填詞,也懂得分析時局,她處於閨房之中,卻也明白國家大義。若她生為男子,定也有理想抱負,也會上陣殺敵,保家衛國。
「易安居士」李清照的詞,不得不讀,一本《李清照詞傳》中就包含了李清照的生平與詩詞佳作,原詞加註解,並介紹每首詞的時代背景,可以說是文學與歷史的完美結合。
中華文壇幾千年,才貌雙全又兼具人格魅力的女詞人卻鳳毛麟角。而李清照僅憑詩詞,就可與同為宋朝的蘇軾、陸遊、辛棄疾等一同被提起。世間曾有李易安,她的詞,她的人,就如同一壇佳釀,愈陳愈香。
這套書中還有一本《蘇軾詞傳》,這本書中不但收集了蘇軾的詩,還讓我真正了解他的一生,看到了他的豁達。
當我走近這位「性情中人」,再讀「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樣的詩句,便有了一種「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的感懷、豁然與洞明。
難得的是,這本書還以蘇軾的詞為主題,從當時的社會觀念與時代背景出發,對蘇軾的生平際遇、詩詞藝術、社會活動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再現了蘇軾以文傳世、以官入世的典型宋代文官形象。
除此之外,還有《辛棄疾詞傳》《李煜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
六本書才49.9元,平均每本不到10元,就能讀懂6位詩人的名作,並能從中感悟到大家風範的人生哲理,真的是個不錯的機會!
點擊下方商品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