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迴響|一首誕生於黃土高原的歌,為何能飛向太空

2020-11-26 解放軍報

初心的迴響

——歌曲《東方紅》創作前後

■錢均鵬 黨捷睿

在中國,有這麼一首歌,它誕生於黃土高原,被改編和廣為傳唱後,不僅創造了演唱人數和演唱次數的紀錄,還曾搭乘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飛向太空。這首歌就是《東方紅》。

東方紅 太陽升

在黃土高原的梁梁峁峁上,人們總是習慣用歌聲來抒發情感。每當東方露出晨曦,黃土地上便會響起粗獷豪放、熱烈率直的歌聲。「一個在那山上,一個在那溝,咱們見不上個面面,招一招手……」陝北的溝溝壑壑限制了人與人地域間的交往,卻阻隔不了原生態的民歌在大山間迴蕩。

1903年,在陝北佳縣張家莊一戶窮苦農民家裡,李有源出生了。家境貧寒的他只念了幾個月私塾就回家當了放牛娃。雖然生活艱難,但在放牛時,他總是帶著書本,一有空就念念寫寫,對著大山唱信天遊。聽著溝底山羊的叫聲、圪梁上吆牛的嘶喊,他練就了「攬羊嗓子回牛聲」,不但能唱民歌,還能寫一些民歌。

1935年中央紅軍到達陝北後,打土豪、分田地,窮苦人翻身做了主人。世世代代生活在這片黃土地上的老百姓開始過上了好日子,紛紛用歌聲表達對共產黨和毛主席的擁護。李有源也編了一首歌:「千年的鐵樹開了花,窮苦人翻身當了家。毛主席領導咱鬧革命,昔日牛馬坐天下。」

1938年,我國著名音樂家安波等人將流傳於西北的民歌《芝麻油》填上了新詞。「騎白馬,挎洋槍,三哥哥吃了八路軍的糧……」填上新詞的歌,名叫《騎白馬》,契合了全民抗戰的心聲,很快便在陝甘寧邊區傳唱開來。

1942年5月,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提出「文藝要為工農兵服務」。李有源覺得自己以前是受苦的農民,新社會使他翻了身,就想寫一首能反映像他這樣的勞動人民心聲的歌。但接連寫了好幾首,他都不滿意,總覺得不能完全表達內心的感受。

初冬的一個早晨,李有源起了個大早,挑著擔子進城賣菜。當他爬上一道山峁峁時,一輪紅日噴薄而出,照亮了陝北高原,也照亮了他的心。他突然想到,毛主席和共產黨不正是驅散黑暗、給人民帶來光明的紅太陽嗎?咱老百姓世世代代受苦,眼下好日子才開頭,不就像這眼前旭日東升的光景嗎?於是,他情不自禁地用《騎白馬》的調子唱出了頭兩句:「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

他又想到,自從佳縣解放,人民翻了身,日子一天比一天強。要不是毛主席的好領導,哪有老百姓的今天?於是,他又接著唱出「他為人民謀生存」這一句。但最後一句卡住了,一時想不出來。他挑起擔子往縣城走,邊走邊想。當他走到城牆根前,看到牆上寫著「毛主席是中國人民的大救星」時,心裡一下子豁亮了,這不正是自己心裡想說的話嗎?於是,最後一句歌詞也編了出來:「他是人民大救星」。

就這樣,第一段有了。他又寫出了第二段、第三段……既有敘事,又有抒情。因為第二段後面的歌詞都是反映老百姓響應邊區政府號召,移民開發荒山、追求幸福生活的,所以歌曲起名《移民歌》。此後,李有源的侄子、農民歌手李增正也改編和多次演唱這首歌。

從《移民歌》到《東方紅》

1944年2月,作曲家馬可隨延安魯藝秧歌隊來到佳縣慰問演出。當演出隊歸來準備休息時,突然從窗外傳來「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的歌聲。這曲調熟悉、歌詞新鮮的歌聲一下子吸引了大家。他們循著歌聲找過去,看見一個青年農民正站在一群老鄉面前教唱。這個青年就是李增正。經過李增正的引見,馬可在第二天見到了李有源,了解了這首歌的創作過程,並記錄下歌詞。

不久,馬可在延安《解放日報》上撰文《群眾是怎樣創作的》,介紹了李有源和他的侄子李增正如何編寫《移民歌》,並刊登了歌詞。

1944年秋末冬初,文藝工作者公木、孟波、劉熾、於藍等在各地收集民歌時,將這首在當地廣為傳唱的《移民歌》收進了《陝北民歌選》一書。此時,歌名還叫《移民歌》。

1945年9月,為響應中央「向北發展,向南防禦」的方針,公木、劉熾與魯藝師生60餘人組成「東北文藝工作團」,從延安起程前往東北。

抵達瀋陽後,文工團決定組織一場文藝晚會來宣傳黨的政策。在籌備過程中,公木、劉熾、高陽、田方等人著手改編《移民歌》,作為晚會的重頭戲推出,由公木負責記錄、整理。其中,第三段「共產黨,像太陽,照到哪裡,哪裡亮。哪裡有了共產黨,哪裡人民得解放」是公木在行軍途中寫的詩《出發》中的句子。公木還將第一段歌詞中的「謀生存」改成了「謀幸福」。新歌詞完成後,作曲家劉熾在《騎白馬》小調基礎上對速度、節奏、唱腔等都做了相應的加工,並把歌名由《移民歌》改成《東方紅》。這首歌在晚會上一經演出,便立即在人民群眾中引起了極大反響。

從「謀生存」到「謀幸福」

從《移民歌》到《東方紅》,李有源是最早的編寫者和傳唱者。在傳唱過程中,參與改編並知道姓名的就有李增正、馬可、公木、劉熾、高陽、田方等。正如李有源自己所說:《東方紅》不能說完全是我一個人創作的。那是許許多多熱愛毛主席,熱愛共產黨的幹部和群眾集體創作的。

《東方紅》不僅是人民集體創作的結晶,也是人民情感的真摯表達。從最早的「他為人民謀生存」改成「他為人民謀幸福」,見證的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領導人民,不只是為了謀生存,更要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要建成一個嶄新的中國。正因為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堅持「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正因為「毛主席,愛人民」「共產黨,像太陽」,所以人民才會自發地讚頌毛主席「是人民大救星」「是我們的帶路人」,才會自發地歌頌共產黨「照到哪裡,哪裡亮,哪裡有了共產黨,哪裡人民得解放」,才會經久不息地傳唱《東方紅》。

1949年10月1日,當毛主席站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的莊嚴時刻,奏響的背景音樂就是《東方紅》。1957年,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開始播放由編鐘演奏的《東方紅》。《東方紅》隨著廣播,響徹在中國廣袤的大地上。1970年,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樂曲《東方紅》伴隨著衛星升入太空,讓全世界都聽到了中國的聲音。

走進新時代,這首誕生於黃土高原民間音樂沃土,表達人民樸素心聲的歌,又通過民歌新唱等形式被演繹為多種版本。《東方紅》唱出了共產黨人「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帶領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永續奮鬥的信念和決心,必將穿越時空,成為永恆的經典。

 

相關焦點

  • 地理動畫視頻|黃土高原和青藏高原是怎麼形成的?
    黃土高原位於中國中部偏北部,為中國四大高原之一,是中華民族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也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積最大的黃土區。黃土高原有複雜的形成過程,但風成過程是黃土形成的主要過程。青藏高原是中國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是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相互碰撞擠壓的結果。
  • 黃土高原是怎麼形成的,有多大多高?
    說到黃土高原,大家一定會想起三十多前那首火遍全國的《黃土高坡》,歌詞略如下:我家住在黃土高坡,大風從坡上刮過。……照著我窯洞曬著我的胳膊,還有我的牛跟著我。……留下我一望無際唱著歌,還有身邊這條黃河。」很多人對黃土高原的印象其實就來源於這首歌。
  • 電視劇《黃土高天》:映照黃土高原的社會變遷之鏡
    原標題:映照黃土高原的社會變遷之鏡 《黃土高天》散發著黃土高原獨有的泥土氣息,承載著厚重的歷史內涵與現實意義。該劇從農業政策研究者、農民、農村幹部和農村企業家4種身份的農村代表人物入手,講述一村三代人的奮鬥故事,年代跨度大、事件體量大、現實意義大。   豐源村的改革,是中國農村40年來改革的一個生動縮影。
  • 黃土高原上的百靈鳥,把陝北民歌帶到世界,卻不忘初心嫁15年初戀
    01 黃土高原飛出來的百靈鳥,天分加上努力成就才華很多觀眾是通過《星光大道》認識的王二妮,其實在此之前,她已經登上過很多大型舞臺和比賽,並且取得了非常優異的成績。王二妮出生於陝西榆林,這座有著豐富文化底蘊的城市,被譽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
  • 黃土高原的黃土從哪裡來?
    雄偉壯麗的黃土高原綿亙千裡的景象蔚為壯觀,幾千年來無數文人墨客在此吟詩作畫。一代偉人毛澤東曾在此發出「江山如此多嬌」的感嘆。人們在讚嘆之餘,不禁要問:黃土高原上的黃土到底來自何處呢?
  • 黃土高原上的黃土
    黃土高原,許多人並未去過,對其的直觀印象大都停留在千溝萬壑,沙塵漫天,乾旱至極的固有印象中。多年來每每與身邊的朋友聊天,總會問,你們哪有沙漠嗎,你們那是不是很缺水……一連串的類似問題,一時使我也有些困惑,因為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是否定的。
  • 黃土高原黃土並非來自中亞沙漠
    黃土高原的黃土來自哪裡?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西部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聶軍勝教授等人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表明:黃土高原的黃土主要來自黃河,而非中亞沙漠;黃土高原儲存了黃河從青藏高原東北部搬運來的細顆粒物質。  黃河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因此,理解黃河的演化及其泥沙來源具有重要價值。但是地學界對這些問題沒有達成一致意見。
  • 黃土高原的土,到底從哪裡來?四種假設,最可信是第一種說法
    「我家住在黃土高坡,大風從坡上刮過,不管是西北風還是東南風,都是我的歌 ,我的歌......」這首《黃土高坡》膾炙人口,被很多人吟唱。說起黃土高原,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是中國四大高原之一,是中華民族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也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積最大的黃土區,總面積64萬平方千米。黃土高原,黃土高原,黃土高原的黃土,到底來自哪裡呢?關於這個問題,不知道你是否想過。不管你想過,還是沒有想過。
  • 雪後初霽的黃土高原
    當日,位於黃土高原的陝西省榆林市麻黃梁黃土地質公園雪後初霽,美景如畫。麻黃梁黃土地質公園總面積37平方公裡,厚重的黃土層歷經千百年風雨的衝刷,形成了奇特的地貌景觀,令人嘆為觀止,成為人們旅遊、攝影的好去處。
  • 陝北窯洞,黃土高原的精靈
    行走在溝壑縱橫、墚峁交織的黃土高原上,視野中經常會出現與黃土渾然一色的窯洞,這種千百年來延續下來的民居景觀,是依託黃土高原生成的特殊建築。今天,我們來欣賞我國傳統民居——黃土高原的窯洞。什麼是窯洞?+窯洞是中國西北黃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這一"穴居式"民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
  • 我國四大高原之一的「黃土高原」是怎麼形成的?
    在我國的地形單元中,主要的高原有四個,分別是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和雲貴高原。這四個高原可謂是各具特色,青藏高原是海拔最高的高原,被譽為世界屋脊;內蒙古高原是最為平坦開闊的高原,海拔高度相對較低;雲貴高原石灰巖廣布,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區;黃土高原地表崎嶇千溝萬壑,形成獨特的黃土地貌。黃土高原是怎麼樣形成的呢?
  • 黃土高原並非陝北獨有:鹹陽、渭南、銅川境內都有黃土高原地貌
    鹹陽永壽境內黃土高原地貌眾所周知,我國有四大高原,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是青藏高原,另外三座高原分別是內蒙古高原、雲貴高原以及黃土高原。其中黃土高原作為中華民族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積最大的黃土區,總面積64萬平方千米。位於中國中部偏北部,主要由山西高原、陝甘晉高原、隴中高原和河套平原組成。由此可見,關於對黃土高原的地理認知,並不是我們通常想到的某片區域「陝北」或是某個位置「延安」。
  • 「黃土高原」的成因和「黃土地貌」的形成原因,分別是什麼?
    黃土高原和黃土地貌黃土高原是我國四大高原之一,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範圍包括太行山以西、青海日月山以東、秦嶺以北、古長城以南的廣大地區,位於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黃土高原最大的特色,就是表層覆蓋有厚厚的黃土土層,是世界上分布最集中而且面積最大的黃土分布區,總面積可達64萬平方千米。
  • 黃河流經黃土高原,每年裹挾16億噸泥沙,為何千萬年沒有填平渤海
    原題:黃河入海萬年,每年16億噸含沙量,為何沒有填滿渤海入海口?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她發源於我國青海省中部偏南的三江源地區,自西向東蜿蜒約5464公裡、呈一個巨大的「幾」字形流入渤海。然而,自秦漢開始,由於大量的毀林開荒、建造房屋宮殿等,大批的樹木遭到砍伐,地表植被被破壞,植被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不斷減弱,加劇了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最終形成了黃土高原溝壑縱橫以及黃河含沙量大的特殊景象。
  • 地質地球所揭示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黃土/古土壤序列的磁性特徵
    地質地球所揭示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黃土/古土壤序列的磁性特徵 2015-02-02 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稀土元素和粘土礦物的研究表明,不同於黃土高原黃土,川西黃土物源來自於青藏高原內部,物源的不同改變了背景磁性礦物的種類、含量和粒徑,但並不是整體磁學特徵的主導因素。
  • 王朝興衰2000年:黃土高原藏著一部中國歷史
    我第一次認識黃土高原是在我的山村。小時候,走上一個叫「煙口」的山峁,就看到波浪般起伏的山梁間隔著溝壑,一直延續到極目遠眺之處。這是黃土高原的腹地。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黃土堆積區,黃土高原包括了陝西、甘肅、寧夏、山西和河南等多個省,面積達到30萬平方公裡,和義大利大小相仿。
  • 一首會在太空播放10億年的歌
    1968年,庫布裡克的電影《 2001: 太空漫遊 》( 2001: A Space Odyssey )橫空出世。當時在洛杉磯的首映幾乎成了一個災難,播放到中途觀眾紛紛離場,一名好萊塢演員邊走邊指著大屏幕抱怨:誰能告訴我這部片子到底在講什麼?一年後,來自的倫敦的一位年輕人回答了他。
  • 黃土高原上的黃土從何而來?至今仍在爭論不休!
    這五種土,居中的是黃土,這是中華民族起源之地——黃河流域廣泛分布的一種土壤。我國是黃土分布最廣的一個國家。黃土,色黃褐,實際上是顆粒均勻的、砂粉質的黃色塵土物質,一般由易溶解的鹽類和鈣質結合組成,比較鬆散,遇水後極易崩解。我國大西北的黃土高原即由黃土構成,它厚80-120米,最大厚度可達180-200 米,覆蓋面達63萬平方公裡,堪稱世界之最。這厚厚的黃土來自何處?
  • 關於西安最遠的區-周至,這還是黃土高原嗎?致歉
    各位看官大家好,昨天發布了一篇文章:西安最遠的區-周至,這還是黃土高原嗎?關於此文中,很多網友指出西安不屬於黃土高原,而是關中平原,給大家帶來的誤解,用詞不當,再此我表示歉意。我重新查閱了關於黃土高原和關中平原的資料。
  • 歌唱家帶領唱兒歌 父母與孩子同唱一首歌
    原標題:歌唱家帶領唱兒歌 父母與孩子同唱一首歌 女高音歌唱家王慶爽在演唱了一首《洪湖水浪打浪》之後,兒子王博文走上臺聲情並茂地來了一段脫口秀,講述了自己跟媽媽學唱兒歌的故事,之後母子倆唱起了《小小少年》。王慶爽和薛皓垠祖籍都是山東,於是薛皓垠帶著薛宸忻和王博文兩位「小山東」唱起了豪氣沖天的《好漢歌》。   除了薛皓垠一家和王慶爽母子倆,青年男高音於海洋、女高音馮麗媛和紀牧寧等年輕歌者也參與了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