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西安最遠的區-周至,這還是黃土高原嗎?致歉

2021-01-08 80後居民

各位看官大家好,昨天發布了一篇文章:西安最遠的區-周至,這還是黃土高原嗎?

關於此文中,很多網友指出西安不屬於黃土高原,而是關中平原,給大家帶來的誤解,用詞不當,再此我表示歉意。

我重新查閱了關於黃土高原和關中平原的資料。

黃土高原

黃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黃土堆積區,也是世界上黃土覆蓋面積最大的高原,又稱烏金高原,位於中國中部偏北,屬於北方地區。

黃土高原東西千餘公裡,南北750千米。包括太行山以西、烏鞘嶺以東,秦嶺以北、長城以南廣大地區。跨山西省、陝西省北部、甘肅省(除隴南市、平涼市大部分地區、慶陽市的寧縣和正寧縣外)、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及河南省等省區,位於我國第二級階梯,面積約62萬平方千米,海拔1000~2000米 。

看到這些黃土高原的照片,感到這是不一樣的美,雖然沒有綠草如因,少見河流溪水,但這個地方卻誕生了革命聖地,也正是這個地方星星之火,解放了全中國。為黃土高原致敬!

關中平原

渭河平原,又稱關中平原、渭河盆地、關中盆地,是由斷層陷落地帶經渭河及其支流涇河、洛河等河流衝積而成的衝積平原,和渭河谷地及渭河丘陵一起構成渭河盆地,居晉陝盆地帶的南部。

渭河平原位於陝西省中部,介於秦嶺和渭北北山(老龍山、嵯峨山、藥王山、堯山、黃龍山、梁山等)之間,西起寶雞,東至潼關,長約300餘公裡,海拔約323~800米,面積約3.6萬平方公裡。因在函谷關(後亦稱潼關)和大散關之間(一說在函谷關、大散關、武關和蕭關之間),古代稱"關中",亦有稱"秦中"之說,西窄東寬,號稱"八百裡秦川"。

渭河平原主要包括西安、寶雞、鹹陽、渭南、天水等地市的27個縣市。

以上是關於黃土高原和關中平原。感謝各位網友的指導

相關焦點

  • 西安也有黃土高原地貌,白鹿原最出名、鳳棲原最無奈、神禾原最美
    黃土高原的分布與類型黃土高原主要由山西高原、陝甘晉高原、隴中高原和河套平原組成,是中國四大高原之一,也是中華民族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更是目前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積最大的黃土區。它包括了中國太行山以西、烏鞘嶺以東、秦嶺以北、長城以南的廣大地區,總面積達到了64萬平方公裡。
  • 黃土高原並非陝北獨有:鹹陽、渭南、銅川境內都有黃土高原地貌
    鹹陽永壽境內黃土高原地貌眾所周知,我國有四大高原,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是青藏高原,另外三座高原分別是內蒙古高原、雲貴高原以及黃土高原。其中黃土高原作為中華民族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積最大的黃土區,總面積64萬平方千米。位於中國中部偏北部,主要由山西高原、陝甘晉高原、隴中高原和河套平原組成。由此可見,關於對黃土高原的地理認知,並不是我們通常想到的某片區域「陝北」或是某個位置「延安」。
  • 黃土高原的黃土從哪裡來?
    黃土高原海拔約為1000~1500米,高原上的黃土主要是一種未固結、無層理的粉沙。厚厚的黃土完全掩平了這裡先期形成的地形,土層厚度達30~50米,最厚的地方甚至超過了200米。黃土由西北向東南方向逐漸變薄,顆粒由粗變細。這種黃土地貌在世界上許多地區都能看到,如歐洲、南北美洲的有些地方就分布著黃土,但面積和厚度卻無法與中國西北部的黃土高原相提並論了。
  • 氣候變暖加重黃土高原雨養旱作農業區土壤乾旱
    本報訊記者 王德民 報導甘肅省氣象部門的最新研究表明,隨著氣候變暖,我國黃土高原雨養旱作農業區土壤乾旱趨於加重。   據甘肅省氣象局張強研究員介紹,氣象部門的監測數據顯示,上世紀50年代以來,氣候變暖使黃土高原0~200釐米土壤總貯水量呈減少趨勢,土壤乾旱趨於加重。
  • 黃土高原對陝西有什麼用呢?堪稱「蓄水池」給陝西帶來哪些好處?
    從地形上來看的高原、盆地、山地、丘陵等地形也是應有盡有。而北山山系和秦嶺又將陝西大概分為三大區,以黃土高原為主的陝北,秦巴山區的陝南和關中平原的關中。而前面提到的泡饃和biangbiang面是關中地區的特色,歌曲則是曾經陝北最真實的寫照。陝南的在語言和文化上的與南面的四川更加接近。
  • 玄奇幻象-黃土高原之土來源
    黃土高原黃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黃土集中區,因此我國成為了世界上黃王分布廣泛的地區。在歷史中也有記載:公元前32年(漢帝建始元年)4月的一天,「大風從西北起,雲氣亦黃,四塞天下,終日夜下著地者黃土塵也」。但是科學家後來發現風成說對很多問題還是無法做出解釋的,如黃土中粗粉沙含量由西北向東南遞減,黏土的含量卻從西北向東南遞增,它不是平面模糊過渡,而是自西北向東南有規律地排列呈疊瓦階梯狀的分布過渡。
  • 我國四大高原之一的「黃土高原」是怎麼形成的?
    在我國的地形單元中,主要的高原有四個,分別是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和雲貴高原。這四個高原可謂是各具特色,青藏高原是海拔最高的高原,被譽為世界屋脊;內蒙古高原是最為平坦開闊的高原,海拔高度相對較低;雲貴高原石灰巖廣布,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區;黃土高原地表崎嶇千溝萬壑,形成獨特的黃土地貌。黃土高原是怎麼樣形成的呢?
  • 「黃土高原」的成因和「黃土地貌」的形成原因,分別是什麼?
    中國有四大高原,分別是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和雲貴高原。中國的四大高原各有特色,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稱為雪域高原。內蒙古高原是我國最為平坦開闊的高原,風吹草低見牛羊。雲貴高原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區,雖為高原但是地勢崎嶇。
  • 黃土高原上的黃土
    黃土高原,許多人並未去過,對其的直觀印象大都停留在千溝萬壑,沙塵漫天,乾旱至極的固有印象中。多年來每每與身邊的朋友聊天,總會問,你們哪有沙漠嗎,你們那是不是很缺水……一連串的類似問題,一時使我也有些困惑,因為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是否定的。
  • 獨一無二的中國黃土高原,它的黃土究竟從哪來?是大風颳來的嗎?
    黃土高原是我國非常壯麗的一道風景線,綿延千裡。從古至今,有無數文人墨客面對著黃土高原,或者吟詩作畫,或者抒發自己的滿腔豪情。人們對它充滿了敬佩和感嘆。但同時也會有人發出疑惑:這樣壯觀的黃土高原,上面的黃土究竟從哪裡來?難道真是大風颳來的?
  • 西安周邊精華自駕路線,53公裡穿越黃土高坡,邂逅神秘人文風景
    這是小漁的行旅日記,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陝西。西安周邊有不少精華自駕路線,其中最受矚目的還屬盤桓於秦嶺的若干條環山路線。在之前的遊記裡,小漁也曾為大家介紹過多條秦嶺經典自駕之旅。今天,咱們換個口味,從崇山峻岭的大秦嶺來到壯美大氣的黃土高原,走一趟小眾且別有風情的自駕路線。它就是——旬馬公路。
  • 2003水利「亮點」工程黃土高原區淤地壩專題調研報告
    本站註:汪恕誠部長在2003年全國水利廳局長會上將"淤地壩"列為今年水利"亮點"工程之一,為了總結黃土高原淤地壩建設的經驗,做好今後淤地壩建設工作,部水土保持司會同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部水土保持監測中心、部發展研究中心、黃河水利委員會等單位組成調查組,於去年下半年,分赴黃土高原區的陝西、山西、甘肅、內蒙四省(區)10個地市的14個縣(市、區),對淤地壩建設情況進行了重點調查
  • 黃土高原黃土並非來自中亞沙漠
    黃土高原的黃土來自哪裡?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西部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聶軍勝教授等人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表明:黃土高原的黃土主要來自黃河,而非中亞沙漠;黃土高原儲存了黃河從青藏高原東北部搬運來的細顆粒物質。  黃河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因此,理解黃河的演化及其泥沙來源具有重要價值。但是地學界對這些問題沒有達成一致意見。
  • 陝北窯洞,黃土高原的精靈
    行走在溝壑縱橫、墚峁交織的黃土高原上,視野中經常會出現與黃土渾然一色的窯洞,這種千百年來延續下來的民居景觀,是依託黃土高原生成的特殊建築。今天,我們來欣賞我國傳統民居——黃土高原的窯洞。什麼是窯洞?+窯洞是中國西北黃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這一"穴居式"民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
  • 黃土高原的土,到底從哪裡來?四種假設,最可信是第一種說法
    「我家住在黃土高坡,大風從坡上刮過,不管是西北風還是東南風,都是我的歌 ,我的歌......」這首《黃土高坡》膾炙人口,被很多人吟唱。說起黃土高原,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是中國四大高原之一,是中華民族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也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積最大的黃土區,總面積64萬平方千米。黃土高原,黃土高原,黃土高原的黃土,到底來自哪裡呢?關於這個問題,不知道你是否想過。不管你想過,還是沒有想過。
  • 安芷生:破解黃土高原氣候環境變化「密碼」
    來源:教師報2020年9月23日,作者:周 勵,原標題:《安芷生:破解黃土高原氣候環境變化「密碼」)  我國著名環境地質學家、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安芷生,已經從事地球科學研究工作半個多世紀了。
  • 在黃土高原,她「找到」了防風固沙的「它」
    雄踞我國北方的黃土高原,廣義面積達到67萬平方公裡。近觀這片黃土地,常常會發現很多地塊的土壤表面,並非鬆散的黃土,而是一種黑且堅硬、有時還長有苔蘚或地衣的有機複合體——夏天的雨水過後,它們像是黃土地上的綠地毯,鬆軟靚麗;而到了乾冷的冬季,它們就成了黑乎乎的「馬賽克」。它們叫什麼?是怎麼形成的?這些問題,正是趙允格科研生涯的起點。
  • 研究表明:氣候變暖正在加重黃土高原土壤乾旱
    新華網蘭州12月25日電(記者朱國亮)甘肅省氣象部門的最新研究表明,隨著氣候變暖,中國黃土高原雨養旱作農業區的土壤乾旱狀況趨於嚴重。  甘肅省氣象局研究員張強說,氣象部門的監測數據顯示,上世紀50年代以來,氣候變暖使黃土高原0-200釐米土壤總貯水量呈減少趨勢,土壤乾旱趨於加重。其中,0-100釐米土壤貯水量減少更為明顯,這部分土壤貯水量佔0-200釐米土壤總貯水量的比例減少了6-8個百分點。
  • 他們要給黃土高原變變顏色!
    中國四大高原中,青藏、雲貴、內蒙古三座高原的大美風光數不勝數,唯有黃土高原,似乎多年來廣泛散播的沒有美名,卻只有洋洋灑灑的風沙和黃土。黃土高原上的土(舟可/攝)說到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生態惡化是人們對它的一貫認識,「面朝黃土背朝天」更是進一步詮釋了這一地區的風、土、人、情。
  • 毛烏素沙漠已經被「制服」,為什麼黃土高原現在還塵土飛揚?
    這個時候小夥伴們就非常的好奇,既然毛烏素沙漠都已經被「制服」了,可為什麼黃土高原現在還是塵土飛揚呢?現在的人們不僅僅喜歡消遣,而且更加關注民生問題和環境問題。至於黃土高原為什麼現在還塵土飛揚,我們首先應當看的不是如何治理黃土高原,而是看看黃土高原的成因。其實早期的黃土高原並不是現在這般模樣,而現在黃土高原塵土飛揚溝壑縱橫,大量的泥沙被衝入黃河也是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