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土高原是我國非常壯麗的一道風景線,綿延千裡。從古至今,有無數文人墨客面對著黃土高原,或者吟詩作畫,或者抒發自己的滿腔豪情。人們對它充滿了敬佩和感嘆。但同時也會有人發出疑惑:這樣壯觀的黃土高原,上面的黃土究竟從哪裡來?難道真是大風颳來的?
黃土高原的面積非常廣大,大約佔中國總國土面積的1/20。海拔大概是1000~1500米。
其實,黃土高原的土與我們平時見到的土並不一樣,它主要是一層沒有固結,沒有層理的粉沙,上面的黃土厚度達到了30~50米,最厚的黃土甚至超過了200米,這些厚厚的黃土完全淹沒了這裡原來的地形地貌。
這些黃土的顆粒厚度在各個地方也不太一樣,因為黃土高原涵蓋的面積非常廣,所以黃土顆粒的大小從西北到東南會逐漸變細,黃土層的厚度也會逐漸變薄。這樣的黃土地貌其實在各個國家都很常見,但是中國黃土高原上黃土的面積和厚度是世界獨一無二的。
黃土高原上黃土的來源從古至今一直吸引著許多地質學家和科學家。畢竟面對著這樣壯闊磅礴的黃土高原,人們在感嘆的同時也會想要揭開它神秘的面紗。這麼大面積的黃土究竟從哪來?如果不是大風颳來的,它們又是如何形成的?
關於黃土的來源,地質學家們結合了非常多的知識領域進行研究,提出了20多種假說。目前信服度比較高的主要是風成說,水成說,殘積說和多種成因說。
簡而言之就是說,更多的研究學者認為黃土是風颳來的。雖然大多數人可能會覺得這樣的說法有些荒唐,但是黃土高原的黃土即使是大風颳來的,也不可能是一夜之間形成的,而是要經過日積月累,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理解的話,黃土高原的形成完全可能是因為風力的作用。
「水成說」顧名思義也就是黃土高原的黃土主要是在水力的作用下形成的。地質學家認為,今天的黃土高原在遠古時期並不是現在的樣子,在大概第三紀末時,它所在的地區是潮溼多雨的,所以這裡匯集著各種河流和湖泊,地形也主要以盆地為主。在河水的作用下,低洼的地方就會堆積大量的泥沙等河底堆積物。隨著這些堆積物越來越多,黃土高原的黃土也因此有了生長的基礎。
黃土高原的黃土究竟從哪來?雖然很多學者都致力於研究黃土的來源,但是因為沒有充足的證據,各種假說都無法否定,也無法給予足夠的肯定。可能關於黃土來源的探索還需要更多的深入研究。黃土高原的秘密究竟何時才能揭開?可能要寄希望於科學家的更多探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