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是溫庭筠被傳唱極盛的一首詞,描寫貴族婦女的生活片斷

2020-12-05 我們的感情有多脆弱

本文乃「我們的感情有多脆弱」獨家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溫庭筠(約公元(812-870年),本名岐,字飛卿,太原(今山西太原市)人。才思敏捷,考試作賦,嘗叉手八次就寫成八韻,時人稱為「溫八又」。宜宗大中初試進士,屢次不第,因為擾亂科場,違權貴,貶隨縣(今湖北隨縣)尉,再貶方城(今河南方城)尉,官終國子助教,世稱溫方城,溫助教。傳見《舊唐書·文苑傳》,《新唐書》附《溫大雅傳》。

溫庭筠是晚唐與李商隱齊名的詩人,但他的主要成就是在詞的創作上。從溫開始,我國才有詞的專業作者。他依新興曲調作歌詞,遂開五代宋詞之盛,詞麗密,與韋莊齊名。他的詞,題材狹窄,大都寫娼樓女子生活和她們的相思離別之情。後代詞人,多蹈溫詞蹊徑,誤認為「詞為豔科」,「詩莊詞媚。」他精於音律,「能逐弦吹之音,為側豔之詞」(《舊唐書·本傳》)。用了不少詞調,對詞格律的規範化作出了貢獻。後蜀趙崇祚編《花間集》,首列溫詞六十六首,把溫詞看作「花間詞派」的開山祖師。他的《握蘭》、《金荃》二詞集已散鐵,今所傳《金奩集》為宋人輯本。近人劉毓盤輯《金荃詞》得七十六首。

本詞通篇寫閨怨。通過對一個貴族婦女的生活片斷——殘妝猶在,起身很遲,慢慢梳洗,插花照鏡,更換新衣等細節的描寫,深刻而準確地揭示了女主人公孤寂無聊的心情,繪畫出了一幅色彩鮮豔的仕女圖。當然,詞中女主人公過的是寄生生活,精神是空虛無聊的。但作品在刻畫人物情態,以及構圖和著色的技巧方面,很有可借鑑之處。

詞首句寫陽光明滅,繡屏掩映,以見房中擺設的堂皇。次句寫烏黑的鬢髮繚亂,將要遮住雪白的香腮,既刻畫了女子的美麗,又描寫了美人睡時的姿態。三句寫起床描眉,四句寫化妝梳洗,用了「懶」字「遲」字,一方面寫她無聊的心情,另方面又寫她貴族生活養成的習性。「照花」兩句,承上闕而來,說明她梳洗停當,照鏡簪花為飾,鏡子映著人臉,也映著頭上插戴的花,人面如花,花襯人面,交相輝映,愈增豔麗。末兩句寫在更換新衣時,忽見衣服上有鷓鴣雙雙,才想到紅顏薄命,命薄如花,興引起無限孤獨之感。顯得意在言外,餘味不盡。

《花間集》首列溫詞《菩薩蠻》十四首,當時傳唱極盛,很能說明溫詞的風格。傳說唐宣宗愛聽《菩薩蠻》詞,溫庭筠為宰相令狐絢代寫了許多首,這是其中的一首。作者以豔麗的筆墨,將婦女服飾寫得如此華貴,容貌如此豔麗,體態如此嬌慵,姿色、風情如此窮妍極態,一方面是為了適應唱詞宮妓的聲口,另方面也是為了點綴沒落王朝醉生夢死的生活。它上承南朝宮體詩的遺風,下開花間詞人的道路,這是溫詞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相關焦點

  • 韋莊《菩薩蠻》5首賞析,與溫庭筠「平分秋色」之作!
    在《花間集》五百首歌詞當中,為什麼說溫庭筠和韋莊的詞最好?為何韋莊能跟溫庭筠平分秋色,合成「溫韋」?又為何韋莊能被稱為唐末「一巨手」?他的「秦婦吟秀才」稱號是怎麼來的?先從他的五首《菩薩蠻》說起。第一首《菩薩蠻.紅樓別夜堪惆悵》紅樓別夜堪惆悵,香燈半卷流蘇帳。
  • 歐陽修很唯美的一首詞,描寫了女子畫眉的樣子,美得讓人心醉
    唐代朱慶餘寫過一首詩,「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從中我們就可以看到一對新婚夫妻幸福甜蜜的生動畫面。元稹也有「莫畫長眉畫短眉」,李賀也曾寫過「新桂如峨眉,」溫庭筠在《菩薩蠻》更是寫出了「懶起畫峨眉,弄妝梳洗遲」的經典名句。相傳,唐玄宗起兵造反殺入大明宮時,安樂公主正在畫眉,完全不知道朝代已經更換。
  • 十首唯美婉約詞: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馮延巳這首詞寫貴族少婦在春日思念丈夫的百無聊賴的景況,反映了她的苦悶心情。由於封建社會婦女無地位,上層社會的婦女依附於男子,女子又禁錮在閨房,精神上很憂鬱,這種情況在封建社會相當普遍,因此古典詩歌中寫閨閣之怨的也有很多,這種閨怨詩或多或少從側面反映了婦女的不幸遭遇。這首詞的思想內容,跟花間派詞人的大多數作品也差不多。可能作者另有寄託,但也不外個人的恩怨而已。
  • 李清照晚年最抒情的一首詞,短短的48個字,把生活描寫得活靈活現
    李清照的作品大致可以分為兩個時期,那便是早期和晚期,他早期的作品相對來說顯得有些稚嫩,可是他晚期的作品則是完全不一樣,描寫的很是深刻,也非常的經典,例如她的這首《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便是一首難得的佳作,通篇描寫的感人肺腑,同時也是他晚年最抒情的一首作品,雖然只有短短的48個字,但他卻是把晚年的生活描繪的活靈活現。
  • 晏殊的這首詞,將其貴族氣質體現得淋漓盡致
    晏殊是北宋貴族詞人的代表,有人評價他說:「文章富貴,出於天然」,他的那種貴族氣質,並不是靠奢侈品堆砌出來的,而是自然而然散發出來的一種雍容典雅的氣質。比如,他的這首《浣溪沙》就將他這種貴族氣質體現得淋漓盡致!
  • 賀鑄這首詞充滿了俠客精神,寫得很有氣勢,可以媲美《俠客行》!
    無論是溫庭筠,還是賀鑄我都非常喜愛,他們的詩詞每一首都別出心裁,寫得很有韻味,溫庭筠是晚唐著名的大詩,也是花間派的鼻祖,他的詞直接影響了北宋的文風。那麼賀鑄同樣是大名鼎鼎,他的詞作也是風格多樣,或哀婉動人,又或者是氣勢磅礴,譬如這首《六州歌頭.少年俠氣》,那就是一首很趣的作品,整首詞寫得很有氣勢。少年俠氣,交結五都雄。肝膽洞,毛髮聳。
  • 魚玄機13歲寫的一首詩,溫庭筠假裝沒讀懂,你能讀懂嗎?
    說明詩人生活的地方很偏僻,很少有外人來。您看,詩人雖然年輕貌美,但是生活的地方很少有人來,無法展現給外人看啊。該怎麼辦呢?詩人用了三個字「入遠樓」。她努力地想把自己美好的姿態展現給遠處高樓上的人看。可見,她多麼盼望能得到外人的賞識,多麼希望有人能到這裡看到自己年輕的美貌。那麼她盼來了外人嗎?
  • 溫庭筠水平最高的詞,開篇3個字回味無窮,其中一句千年無人超越
    提到婉約詞,有一個派別不得不提,那就是「花間派」,該詞派精於寫旅愁閨怨,所以得了這麼個好聽的名字。而提到「花間派」,又有一個人不得不提,他就是溫庭筠。作為花間派鼻祖,溫庭筠對詞的發展影響巨大,他的詞辭藻華麗,精於遣詞,讀他的詞從來都是一種享受。讀「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時,我們為痴情女子傷感;讀「山月不知心裡事,水風空落眼前花」時,我們跟著他一起愁苦。但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卻不是溫庭筠的這些經典大詞,而是一首小令。
  • 溫庭筠送別愛人,用一個少見詞牌,一個絕妙比喻,成一首悽美情詞
    溫庭筠送別愛人,無限感傷,用了一個別人很少用的詞牌,寫下一首送別詞。這首詞的的絕妙處有三:第一是詞牌沿用唐教坊曲名《河瀆神》,鮮有此詞牌作品流傳後世;二是開拓了「謝娘」意蘊,一般謝娘或指的才女,或言歌姬,此處指的是愛人;三是比喻絕妙,用筷子比眼淚,可謂妙絕古今。
  • 秦觀最富傳奇色彩的一首詞,描寫的纏綿悱惻,讀來讓人讚嘆不已!
    宋朝很多的詞人都描寫過愛情詞,但是能夠與秦觀相比肩的則是寥寥無幾,他的詞作裡,並不只是一個形式,而是內容裡的她,可能在現實的生活中真實存在,這一點他與柳永很像,兩個人描寫愛情,都不是泛泛之談,而是真的有一個對象,不然也不可能寫的那傳神。
  • 辛棄疾最棒的一首詞,暗藏玄機,梁啓超稱讚: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大家對於辛棄疾的了解一般都只是知道他是個詞人,字幼安,別號稼軒居士 ,有"詞中之龍"之稱。但其實辛棄疾還是一位南宋的將領,辛棄疾的一生都在主張恢復國家統一,他的詩詞也多是流露出保家衛國的英雄主義精神。在辛棄疾留下的詩詞中,有一首詩特別棒,暗藏玄機!
  • 蘇軾最經典的四季回文詞,你最喜歡哪一首?
    中國歷史上迴文詩很多,但回文詞偏少,因很多詞調每句字數不同,會問難度極大。因此歷史上詞人作回文詞僅用《菩薩蠻》、《西江月》、《虞美人》等格律齊整、相對簡易的詞牌。且大多是兩句一回文,少有整首詞倒讀回文的。北宋大才子蘇軾也寫過很多迴文詩詞,後人甚至編纂了一本《蘇東坡迴文詩詞集》。蘇軾才情古今少有,他所寫的迴文詩詞相對而言,少了些文學遊戲意味,多了些深情的意境。
  • 這是一首有幸被周汝昌先生擬題的溫詞
    菩薩蠻溫庭筠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這是一首「念人」之詞,但是又寫得不著痕跡,全詞未有一個字觸及念,也未有一個字觸及遠人,還分明有一種百無聊賴之感。相比於詞中出現所待之人,我將這首詞定位為一種無待而待。這一首詞是溫庭筠十四首《菩薩蠻》詞的第一首,歷來解詞的也必選這首。因其最能代表溫飛卿之風格,給人一種精緻、錯彩鏤金之感。
  •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寫下一首詞,只是開篇14字便扣人心弦!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詞《木蘭花令·宿造口聞夜雨寄子由才叔》,便是蘇軾寫給弟弟蘇轍眾多詩詞中的一首詞。宋哲宗紹聖元年(1094)八月,蘇軾由定州貶往惠州。途經江西虔州的時候,蘇軾登上鬱孤臺,夜宿造口。三更半夜,蘇軾被雨驚醒,想到悽涼的處境,於是滿懷深情地給弟弟寫下了這首扣人心弦的詞作。
  • 晏幾道很傷感的一首詞,他將傷離別與思念寫進詞中,很唯美很動人
    因為過去歡愉生活的場景歷歷在目,遺留在衣衫上的香澤如此清晰。一個「醉」字,使人聯想到昔日歡愉的情態,因為醉意襲來,更容易觸動鬱積在心中的情思。第二句寫的是因為回憶,詞人內心又激起了無可奈何的情感。「疏狂」二字是晏幾道個性及生活情態的自我表現。一個「狂」字將詞人過去的情態做了一個總括。他曾不止一次地在詞作中表現出往日的生活情態,如在《阮郎歸》一詞中的「殷勤理舊狂」。
  • 納蘭容若獨特的一首詠雪詞,全詞無一雪字,卻句句寫雪
    我們總能在雪景中尋找最美的詩意,描寫雪的詩詞不止在唐宋,到了清朝,大才子納蘭容若的詠雪詞更是出色。公元1678年,他代表康熙出使西域,去安撫邊疆的少數民族,當他來到塞外恰巧趕上一場大雪,獨特的邊塞風光,讓他感受頗深,從而寫下一首景象闊大,氣韻沉厚,意境深邃的詠雪詞。《採桑子·塞上詠雪花》非關癖愛輕模樣,冷處偏佳。別有根芽,不是人間富貴花。謝娘別後誰能惜,飄泊天涯。
  • 王安石騎毛驢春遊鐘山,寫下一首充滿生活氣息的詞,讀來耳目一新
    王安石曾兩次拜相主持變法,後來變法失敗,王安石也辭去了宰相的官職,回到了江寧(今江蘇南京),過起了隱退的生活,直到去世,王安石生命中的最後十年就是在江寧的隱居生活中度過的。在隱退江寧期間,王安石的心境漸漸平淡下來,從此不再過問朝政,從夙夜興工、宵衣的繁忙工作逐漸過渡到遠離仕途的閒居生活與日常中來。